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節日慶典 >

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葉聖陶先生説過:“好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受用;壞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吃它的虧,想改也不容易。”習慣伴隨着人的一生,影響人的生活方式和個人成長的道路。那麼,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一、發現存在的問題

(一)生活中的不良習慣

1.不良的飲食習慣

現在的幼兒體質越來越差,其實這跟他們的進食習慣也有很大的關係,不想吃飯、吃飯吃得很少、不肯自己吃飯、邊吃邊玩、吃飯時間很長、吃得滿桌都是…… 這些都是不良的進食習慣。一個班級裏面吃飯快的孩子跟吃飯慢的孩子相差太多了,有些吃飯慢的孩子一頓飯可以吃半個多小時,有的時候飯都冷了,可是小孩還沒吃好。而有些孩子吃飯的時候把自己的衣服上、桌子上甚至是地板上吃的都是米粒還要一邊吃飯一邊和旁邊的小朋友聊天。

這些小朋友已經算是好的了,與他們相比還有一些孩子更讓人頭痛,他們就是挑食、偏食的孩子。其實幼兒園裏每天的菜和點心都是根據營養成分搭配好的,而有些小朋友這個菜不吃那個菜不吃,有些小朋友只吃葷菜不吃蔬菜,有些小朋友碰到自己喜歡吃的菜就要吃兩碗,自己不喜歡的一碗飯就只吃幾口,這些孩子真的很讓老師和家長頭痛。

2.生活自理能力

現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賴性強,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於不能很好地適應新的環境。有些小朋友到中班了每天睡覺起來穿衣服都不會穿,而我們班有幾個孩子總是把褲子、鞋子穿反,只要一個不留意,那麼那天那幾個孩子就是穿反了回家了,而當家長來接的時候看見自己孩子的褲子、鞋子是穿反的,心裏面一定會責怪老師。其實那一天老師只是一個不小心沒去留意。

(二)上課常規習慣

幼兒常規的培養,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我們知道,管理幼兒就宛如栽培小樹一樣,要時常給它培土、施肥、澆水,將它多餘的小叉剪掉,使它能健康、茁壯地成長。如果不對小樹進行精心的管理,任其東倒西歪,樹叉橫生,那麼小樹就難以成材,只能成為火中燃物。有些孩子上課的時候規規矩矩,而有些小孩子在課堂上不能安靜聽課,而是東張西望、心不在焉、動作不停。叫喊、講話,當老師在説話的時候喜歡插嘴,想説什麼就説什麼,有些孩子自己非但不認真上課還要影響其他的小朋友,影響課堂秩序。一下課便像利箭一般衝出教室,到處奔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甚至惹事生非,難以安靜。但是讓孩子去做運動或者玩樂時,就開心極了,好像放了韁的野馬一樣,特別來勁。

  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二、找出存在的原因

(一)縱容

現在大部分孩子都來自獨生子女的家庭,所以很多孩子的不良習慣,都是在父母的縱容下形成的。當孩子第一次做了錯事,父母一定要明確地表明自己的態度,並予以制止,否則一旦形成惡習,改起來就難了。有時侯,父母對孩子偶發的不良行為,採取不聞不問的沉默態度,這也是不對的。須知沉默也是一種縱容,是一種心理的暗示。它會使孩子覺得這樣做沒什麼不可以,於是放手去做,終成惡習,貽害終生。後天環境和後天教育是可以人為控制的。父母瞭解了不良習慣的家庭成因,從改正自身不良習慣做起,給孩子做好的榜樣,並努力在家庭教育中加以預防,就能極大限度地降低或避免兒童不良習慣的形成。

案例:

我們班有個小朋友叫棟棟,他是家裏的獨生子,爸爸媽媽很寵他,所以他什麼都不會,吃飯要老師喂,衣服不會穿。上課的時候從來不聽。有一次,我們已經在上課了,他媽媽剛剛抱着他進來,而他在哭。情況瞭解下來才知道,原來是橡皮泥忘在家裏沒有帶來,我們兩個老師又哄又騙,可對於他來説一點都不管用,還是要媽媽回家拿,沒辦法他媽媽只能回家幫他拿。後來在與他媽媽的交談中才知道原來在家裏他已經習慣了,吃飯什麼都是喂的,而且要什麼爸爸媽媽總是會滿足他,他媽媽説他去超市看中的東西如果不幫他買他就會睡在地上哭,弄的家長沒辦法只能滿足他,所以他已經習慣了。

(二)模仿

習慣源自模仿。調查發現,一般孩子容易出現的壞習慣,絕大部分是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影響,如大人睡眠時間晚、吃飯時間不固定或邊吃邊看電視、用完東西隨手放置、在家鼓勵孩子學習孔融讓梨,而在公共汽車上卻與老人、兒童搶位子,或者在“禁止入內”的牌子下讓等等。嬰幼兒時期孩子的模仿力極強,大人的一言一行容易為孩子所吸引、模仿,進而造成一些不良習慣的養成。如今的小孩子大部分都是有爺爺奶奶帶大的,老一輩人的素質肯定不高,有些壞習慣當然也是很難避免的了,而小孩子長時間跟他們在一起,就會有影響了。模仿真的是小孩子的天性,為什麼説一個怎麼樣的老師交出怎麼樣的學生,理由就是在這裏。孩子認為老師、家長説的話,做的事總是對的`,所以他們會模仿。

案例:一次我在上課,我們班有個孩子在小聲地和旁邊的小朋友説話,第一次我看見後提醒他不要説話,後來他又講了,我叫他起來問他:“你來跟我説説看,剛才老師講的什麼東西。”他是個聰明的孩子,各方面都比別的孩子強,他回答出來了。可是我還是批評了他:“不要以為,其他老師説你聰明瞭,你上課就可以不聽了,就可以跟旁邊的小朋友講話了。”後來下課以後,我聽見好幾個小朋友都走到他那裏也去跟他説我上課時説過的話。這些孩子好的沒學會,不好的一學就會了。

(三)重複

習慣是行為不斷重複製造出來,並根據自然法則養成的。一個動作,一種行為重複N次就會成為習慣。重複的力量是巨大的,一旦形成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如果是好習慣,則會終生受益;反之,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害孩子一輩子。所以,為人父母者應密切關注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儘可能地避免重複造成的不良習慣,抓好“第一次”,哪怕是挖鼻孔這樣的小毛病,在初起的時候也要及時發現並設法制止。孩子的有些不好的行為,一次沒有人阻止他,他就會有第二次,慢慢的有第三次、第四次,不斷地重複就變成壞習慣了。

  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三、解決的方法

(一)家園合作

家庭是幼兒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位老師。在家庭這樣的教育環境中,家長的一言一行無意之中成了孩子模仿和學習的榜樣。因此,要使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僅僅靠幼兒園的教育是不夠的,我們還重視家長工作、讓家長明白養成教育的重要性。家長與學校老師要經常交流,密切配合老師共同對幼兒進行教育。孩子最聽老師的話,老師説什麼幼兒就怎麼做,非常崇拜自己的老師,因此家長教育碰到什麼問題及時反映給老師,配合老師進行個別教育,教師也可以運用家園聯繫卡、開家長會等形式與家長交流這樣往往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創設環境

環境的教育對幼兒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幼兒學習的途徑應是具體直觀的良好的環境可以刺激孩子的行為習慣。遊戲是進行幼兒教育的形式,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形式,也是幼兒最能接受的教學方式。遊戲過程中,幼兒最容易進入角色,接受教育,通過遊戲,幼兒能將學到的東西親身加以體驗,加深印象,逐步融入日常生活學習中,養成良好的習慣。老師在平時教學活動中也要通過講故事,唱兒歌等幼兒易於接受的方式,使幼兒明白不好的習慣會給人們帶來危害,良好的習慣會有利於身心健康,而且對個性的發展和優良品質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影響。

(三)言傳身教

良好的教師風範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教師是幼兒學習的榜樣,因此,教師要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教師的一言一行幼兒都會模仿,一個脾氣温和的教師往往會贏得幼兒的喜歡。當幼兒做了錯事時,教師要耐心細緻地關懷愛護他們,而不是粗暴地訓斥他們,幫助他們改掉不良習慣。在與孩子、家長、他人的交往中,教師要特別重視語言內在和外顯的教育、引導作用,要有感染力和親和力。家長、朋友來訪時,熱情的招呼,親切的問候,都有引導學生效仿的功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hk/fw/jieriqingdian/ro126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