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節日慶典 >

春節調查報告15篇

春節調查報告15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調查報告15篇

春節調查報告1

除夕

農曆年的最末一天稱歲除,這天晚上稱除夕,潮汕習俗謂之過年。

除夕前人們便忙碌張羅備辦各式年貨了:買雞、鵝、鴨、魚肉;添制新衣飾;新購傢俱、器皿;選購年畫、春聯等。尤其要買柑桔、青橄欖等水果作象徵吉祥如意和迎送親友的佳果。舊俗過年前,男必新理髮,女必挽面,現女子多為剪髮美容。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職之時。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掃除,用物和被帳都行清洗,謂之採囤。

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製作各式品,以備過年之用。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趕回家團聚。除夕夜全家圍爐吃團圓飯。飯後大人們給孩童、子女給父母上輩,分發壓歲錢。是晚農家水缸要貯滿水,米缸要填滿米,燈火不能熄滅,以象徵歲歲有餘、年年不斷炊的好兆頭。

過年夜守歲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來臨,新年鐘聲敲響,家家户户鳴放鞭炮。

春節

農曆正月七年級日稱元日,為新歲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曉喜炮聲聲,家家户户廳中大桌上,紅盤盛滿大吉(即柑,柑大於桔,故稱大吉)、青橄欖及各式精美糖果,門前張燈結綵,晚輩向上輩敬茶祝福。這天多數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葷。早餐後大人攜小孩帶上大吉到親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賀發財添福等吉利話;主人請客以大吉、檳榔(古俗敬檳榔,今用青橄欖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贈上大吉賀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贈,俗謂轉敬式換吉,意在回敬美好祝願。

七年級早,不少舞獅班及英歌隊敲鑼打鼓到各村各户參拜賀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還有手搖萬年青葉(俗謂搖錢樹)或手執書有招財進寶等吉利句小紅紙貼於人家門上的;或是吹嗩吶、敲竹板、唱歌謠、做四句、説吉利話挨家賀年的,都趁着討點賞錢。八年級、九年級日鄉村圩鎮多組織有慶新春文娛活動,除搭戲棚演潮劇、山歌劇、做皮影戲外,還有大鑼鼓隊、虎獅隊、英歌隊、舞龍隊等沿街挨村寨遊行表演。今還有映電影、賽球、書畫展、猜謎語等。白天夜晚人們成羣結隊盡興遊賞觀看,一片迎春的熱鬧喜樂氣氛。

吃團年飯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煥然一新後,除夕將至。於是,主婦們便忙着準備做一年之中最豐盛、最富意義的團年飯。團年飯,顧名思義,是一家在過年時歡聚在一起吃飯,連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記的。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團年飯之後,首先必須拜老公(祭祖宗)。祭祖時,應該將代表祖宗的香爐從神龕上請下來安放在供桌上,然後焚香禱祝,請祖宗用餐。然後長幼依序跪拜,這充分表現出潮人慎終追遠、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祭畢,將祭祖用的飯菜重新熱過,設大桌於大廳,一家人團團圍堅,這是每個家庭大團圓的美好時刻。一家人不論平時天各一方,或者平時有多少疙瘩,這個時候也應該歡聲笑語,不能説傷心事或吵鬧。

用過晚餐,家中主婦就忙着收拾飯桌,於是,一場大清掃活動便開始了。這一次清掃不用很講究,純粹是為了清潔衞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場,必須用松枝掇草掃刷。然後便生爐起火,開始準備明天祭神的供品--齋菜。齋菜的種類很多,有芋頭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棗子做的,有的則是用花生米、芋頭與番薯合起來做的。做齋菜的料都應該在下午時就準備完畢,讓其晾乾。炸齋菜時,等爐火生好的時候,放上一口鐵鍋,註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時,用這些料子拌以粉漿往鍋裏一放,它就在油鍋裏吱吱地冒氣泡。熟時,黃澄澄、香噴噴地格外誘人。這時,家中若有客人,女主人就會獻上新炸齋菜一盤,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讓你嚐嚐遐邇聞名的潮汕小食的美味。

送壓歲錢

送壓歲錢是潮汕春節習俗中重要的一項,長輩要分錢給後輩,能掙錢的後輩也要送錢給長輩。這些錢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講究地裝在一個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塊紅紙包看。這俗稱為壓肚腰,意謂一年從頭到尾,腰包裏都會滿滿實實、富富裕裕。特別有趣的是,小孩臨睡前,父母必將一張大面值鈔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後即將鈔票取回。

拜年,送大桔

拜年,又稱為拜正。七年級一早,人們起牀穿好新衣後,第一件事是自家對拜,往往是後輩先祝福長輩,然後長輩再給後輩曉以期望。早飯後,就各自向自己的親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諺説:有心拜年七年級、二,無心拜年九年級、四。説的是拜年越早越見其誠意。故此,有的人起牀後就立刻向親戚朋友拜年去了,回來後才吃飯。

拜年的人,無論帶了多少禮物,其中大桔(潮

州柑)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諧音大吉,帶多帶少都沒有關係,但是不能是奇數。拜年者進了親友的門,應該看不同對象説不同的祝語。對老人説新春如意壽比南山,老人會咧開沒牙的嘴笑;對有工作的人則説工作順利、新年進步,聽的人會覺得十分順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聽的莫過於新年大賺、發財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讀書的小孩,他們最希望的莫過於新年學習進步、成績突出。送他們這種祝語,他們會對你十分友善。落座後,主人會殷勤沏上聞名遐邇的潮汕工夫茶待客。臨走,主人便會從來者的禮物中留下兩個大桔,然後取出自家大桔交換,意在互贈吉祥。有好詣詼諧者新正出門給人拜年,往往只在褲兜裏裝上兩個大桔,一一拜年後,褲兜裏依然是裝着兩個大桔不變。因此,民間有善詣者稱年初的拜年禮俗為換柑運動。

春節調查報告2

為響應我院對此次寒假社會實踐活動的具體要求,改變學習方式,拓展學習資源,拓寬發展空間;激發學習興趣,增進生存體驗;形成服務意識,強化社會責任。我們在重慶市各市區及鄉村開展了體驗民俗文化,感受節日氛圍的社會實踐活動,結合新春佳節來臨的契機,依靠自己所學專業知識、專業技能,我們順利地完成了此次寒假社會實踐作業。

實踐內容:在開展活動之前,根據我們各自的特長及優勢結合實際,進行了分配。

在調查新春佳節來臨之際大連市的文化習俗時,我們採取先農村後城市的方法進行調查,在此期間我們發現重慶人的過年習俗其實和東北人的差不多。過年講究熱鬧、喜慶,年俗也特別多。

有民謠道出過年的習俗: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七年級、八年級滿街走。

小年祭灶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祭灶。東北有首民謠:“糖瓜祭灶,新年來到”。老東北過年要祭灶---希望“灶王爺”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時用的是糖瓜、關東糖等小食品,由膠狀麥芽糖製成,甜中略帶些酸味兒。

掃塵

臘月二十四,為掃塵之時,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在年前將房間裏外打掃乾淨,為一年最大的一次大掃除,也叫除舊迎新,徹底清理粉刷乾淨迎接新年。

春節的準備

殺豬:在農村,舊時沒有冰箱,最好的殺豬季節為春節前,一是喜慶,二是此時天氣最冷,可以保存較長時間,殺豬的時候要宴請左右鄰居好幾桌人熱熱鬧鬧的,現在也有二十六買豬肉之説。

蒸饅頭:舊時為了春節期間來客人做飯鍋不夠之備,所以要提前蒸幾鍋饅頭備用,也為春節祭祖用,也做粘豆包之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即指此,也有稱二十九把油走,意指做油扎食品。

置辦年貨:採購春節用品,如無論家裏已經多出多少碗筷,為了人丁興旺所以每年春節都要買幾個;給孩子買新衣服,以圖喜慶;春節期間出去給長輩拜年的禮物等等。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貼春聯時間是不固定的,一般是在二十九或者三十早上。

貼窗花、掛年畫 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

福倒(到)了

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代表着“幸福”、“福氣”、“福運”。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都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福倒(到)了”。

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過去民間有“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的説法,寫的就是“福”字。“福”字以前多為手寫。現在市場上、商店中均有出售。

請財神

每家為了來年財源廣進,春節都要請財神,有的是送上門的,説是請都要花錢買,但是絕對不能説買。

祭神祭祖

春節時,老東北祭神祭祖一般用糕點,有蜜供、薩其馬等,這些不僅是東北地區滿蒙等少數民族的食品,也是東北人家中必備的食物。東北人還有除夕夜吃魚的習俗。魚必須是鯉魚,最初是以祭神為名目,後來就和“吉慶有餘”、“連年有餘”相聯繫。魚既是美食,也是供品。祭祖也是很重要的,有傳下家譜的就要給祖宗供奉豐盛的祭品、上香,全家男丁都要祭拜,也有在除夕之夜燒紙送“錢”祭祖,祭祖一般要到九年級結束,在結束前女婿是不允許看丈母孃家家譜的。

守歲與“年夜飯”

東北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菜必須要有魚(年年有餘),有雞(大吉大利),其他的隨自己喜歡的定。在這“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團圓,歡聚一堂。

主食是餃子,餃子的説道很多,最好是豬肉芹菜的,要選兩個餃子一個放硬幣,一個放糖,看誰能吃到,誰吃到了就祝福來年一年財源廣進,幸福甜蜜。其實這個祝福很好,誰吃到了都是一家人的服氣。餃子煮好了要從鍋心澇第一下幾個丟外面去,據説是為了敬給過路鬼魂。

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茶點瓜果放滿一桌。過年擺供,蘋果一大盤是少不了的,這叫作“平平安安”。過年還會備很多糖果、乾果、瓜子和“雜拌兒”。所謂“雜拌兒”,就是現在的什錦果脯。這些小食品是人們圍爐閒坐、守歲辭歲時的美食。

放鞭炮

年夜飯做好還沒吃之前要放煙花鞭炮,這是孩子門最喜歡的節目了。其實煙花春節一般要放兩次的除夕和元宵夜,鞭炮就多了,除夕晚飯和年夜飯前,七年級早中晚飯前都要放,還有逢五的日子,等等。

春節調查報告3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慶祝佳節已經成為當代中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隨着經濟的日益增長,人們的消費品購買能力大大提高,尤其是沒到春節,更加刺激了人們的消費,為了進一步加深對市民春節消費狀況的瞭解,本人特地對所在小區業主們的春節消費進行了調查。

由於國內經濟的日益增長,中國市民的消費觀念一步步提升。在調查的人羣中,有超過一半的人對於平時捨不得買的東西,過年的時候都會選擇購買。所以,一年到頭最重要的春節期間的消費能力是不容小覷的,尤其近幾年的春節消費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近幾年春節節日市場供應充足,品種豐富,促銷活動精彩紛呈,亮點突出,一般都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1、 餐飲

每到春節,少不了親朋好友歡聚一堂,辛苦工作一年後,大家也都希望放下疲倦,享受一年的勞動成果,春節也就圍繞着吃而展開了。

大概在節前20多天,超市就進入銷售高峯,顧客一次購物花費大多在200到600之間,有不少還上了千元,顧客們大多消費的是食品。“有一次,一個五口之家買了1000多元的食品,裝了好幾輛手推車,他們的孩子還説不夠呢”。以為超市收銀員告訴我説。

在購買食品方面,我觀察到有一下幾種食品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各種糖果、瓜子、飲料、葡萄酒等等。對多數人來説,春節期間,走親訪友是常事,既然是走親訪友,當然免不了吃吃喝喝。據我從周圍幾家酒店瞭解,今年春節從三十到正月初五的酒席預定,平均消費大多為六七百元,有的還超過千元。“民以食為天,何況是過春節呢”。

在酒店消費的市民大多是圖個方便,不遠親自下廚,但也有不少人為追求家庭氛圍,在家裏設宴招待親友的。但也有小區業主説,大過年的,親朋好友聚在一起不就是圖個開心嘛,犯不着上酒店花那冤枉錢。

2、 新年穿新衣

春節期間,對於女士來説,購物是過節的首選。以為賣服裝的親戚告訴我,一到春節,老老少少都走出家門,拿出辛苦一年積攢下來的積蓄,利用休假時光快快樂樂的購物逛街購物。跟正常人一樣,一些職業女性和家庭婦女平常都是沒有充足的時間逛街購物,春節休假正好彌補。以平常只在家圍着老公孩子轉的阿姨説,往常在家就是圍着灶台、洗衣機轉,根本沒有自己的時間。現在他們都休假了,我也要輕鬆輕鬆,買幾件稱心的衣服好好打扮自己。另外,給愛人、孩子添置新衣也是女士春節裏最長做的事。

3、 送禮開銷過大

親戚朋友互相拜年,自然少不了送禮。如今,送禮已經成為過年支出的很大一部分,有的家庭甚至超出了吃的支出。我對附近小區的一些居民進行了隨機調查,過您的人情消費超過5000元,最少的也有近千元,這其中包括給親朋好友的禮品、禮金,給孩子的壓歲錢等。調查中發現,人們習慣將白酒作為饋贈親朋好友的禮品,選擇白酒送禮的家庭比率達到69%,平均送禮金額白酒也是最高的。

隨着市民的收入和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情消費也在不斷上檔升級,離濟南數額水漲船高。人情消費的增加也成了很多人的沉重負擔。一位春節期間人情類消費達到3000多元的李先生無奈的對我説,人情類消費超過了小孩學費,我真的有點捉襟見肘。一位吳先生説,一年一次的春節,親戚朋友總要是走動一下的,又不能空手去,現在的人品味高了,送的東西檔次低了,顯得寒酸,給每個孩子壓歲錢就不能少於200,粗粗算一下,春節期間送禮的錢就達到20xx多元。其實,春節人情消費的增加知識一個縮影,不僅是春節,就是平時,人情類的消費也佔了人們消費中的很大一部分,成為一項很重要的消費。

春節期間,市民消費增長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包括人力資本的提高、供求減少,需求增加、市民工資上漲,購買能力和消費能力的提高。

春節消費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話題,它能反映一個國家的人民的生活狀況,反應一個國家當前的部分經濟實力。

標籤: 調查報告 春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hk/fw/jieriqingdian/9jw9o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