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者斋 >

有关洞庭的大全

望洞庭的赏析
  • 望洞庭的赏析

  •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山水小诗。此诗通过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写,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采。古诗,就是一个艺术作品,一个塑造作者情感世界的艺术作品,或表达某种情感,或描绘某种期待。今天,语文小编跟大家分享的赏析《望洞庭》,一起来学习一下。赏析《望洞庭》...
  • 15127
洞庭阻风诗词阅读
  • 洞庭阻风诗词阅读

  • 洞庭阻风张泌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青草①浪高三月渡,绿杨花扑一溪②烟。情多莫举伤春目,愁极兼无买酒钱。犹有渔人数家住,不成村落夕阳边。【注】①青草:指青草湖。②一溪:指湖边的港汊。【试题训练】1.首联、颔联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表现阻风的?(4分)阅读答案:①江面上空荡...
  • 13468
望洞庭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
  • 望洞庭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

  • 望洞庭原文、翻译及赏析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注释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
  • 2642
念奴娇过洞庭赏析
  • 念奴娇过洞庭赏析

  • 《念奴娇·过洞庭》是南宋文学家张孝祥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词人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自己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同时隐隐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念奴娇过洞庭赏析,喜欢的过来一起分享吧。念奴娇·过洞庭宋代: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 27546
绝句望洞庭赏析全解
  • 绝句望洞庭赏析全解

  • 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按】作者贬逐南荒,多次交往于洞庭湖畔。把君山比银盘青螺,构思精巧,与雍陶《题君山》“一螺青黛镜中间”、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银山堆里看青山”异曲同工。【和】和谐【洞庭山】君山...
  • 28188
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原文、注释、赏析
  • 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原文、注释、赏析

  • 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原文、注释、赏析1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朝代:五代作者:牛希济原文:洞庭波浪颭晴天,君山一点凝烟。此中真境属神仙。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橘林霜重更红鲜。罗浮山下,有路暗相连。注释:⑴君山:在湖南洞庭湖中,又名湘山。《水...
  • 5333
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原文及赏析
  • 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原文及赏析

  • 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原文及赏析1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洞庭波浪颭晴天,君山一点凝烟。此中真境属神仙。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橘林霜重更红鲜。罗浮山下,有路暗相连。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⑴君山:在湖南洞庭湖中,又名湘山。《水经注》:“湖中有...
  • 4658
题君山 / 洞庭诗_雍陶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 题君山 / 洞庭诗_雍陶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 题君山/洞庭诗唐代雍陶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译文湘山的倒影向天连,碧水山色啊掩映天。或许湘君前来梳洗,君山望镜自照面颜。注释君山:又叫湘山、洞庭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古代神话传说:这山是舜妃湘君姐妹居住和游玩的地方,所以为君...
  • 19877
李白游洞庭诗赏析
  • 李白游洞庭诗赏析

  •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李白自称“一生好入名山游”,其实他对游览“名水”也同样有兴趣。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58岁,在流放夜郎途经白帝城(在今重庆奉节县)时遇大赦,由三峡返回今湖北、湖南。当年秋九月,他在岳州(今湖南岳阳),适逢其远房...
  • 11099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望洞庭教学设计
  •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望洞庭教学设计

  • 《望洞庭》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望洞庭教学设计,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一、教材依据苏教版国标本国小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两首》之《望洞庭》,是唐代诗...
  • 23283
于永正老师《望洞庭》课堂实录
  • 于永正老师《望洞庭》课堂实录

  •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
  • 30439
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赏析
  • 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赏析

  • 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赏析1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作者:牛希济洞庭波浪颭晴天,君山一点凝烟。此中真境属神仙。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橘林霜重更红鲜。罗浮山下,有路暗相连。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译文及注释译文洞庭碧波荡涤着万里晴空,君山...
  • 30136
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原文及赏析
  • 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原文及赏析

  • 原文:修蛇横洞庭,吞象临江岛。积骨成巴陵,遗言闻楚老。水穷三苗国,地窄三湘道。岁晏天峥嵘,时危人枯槁。思归阴丧乱,去国伤怀抱。郢路方丘墟,章华亦倾倒。风悲猿啸苦,木落鸿飞早。日隐西赤沙,月明东城草。关河望已绝,氛雾行当扫。长叫天可闻,吾将问苍昊。译文巨蛇横陈在洞庭湖畔,在江...
  • 18966
《望洞庭》教学设计大纲
  • 《望洞庭》教学设计大纲

  • 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望洞庭》教学设计,欢迎来阅读!一、教材依据苏教版国标本国小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两首》之《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
  • 20859
《望洞庭》意思及赏析
  • 《望洞庭》意思及赏析

  • 望洞庭古诗及意思《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翻译: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望洞庭的思想感情《望洞庭》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
  • 18545
国小生必背古诗望洞庭 赏析 古诗大全
  • 国小生必背古诗望洞庭 赏析 古诗大全

  • 国小生必背古诗望洞庭赏析_古诗大全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国小生必背古诗望洞庭赏析_古诗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望洞庭》作者: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30861
《望洞庭》原文及翻译赏析
  • 《望洞庭》原文及翻译赏析

  • 《望洞庭》原文及翻译赏析1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古诗简介《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望洞庭》载于《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此诗通过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写,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采。表达了诗人...
  • 14096
《望洞庭》原文及翻译赏析4篇
  • 《望洞庭》原文及翻译赏析4篇

  • 《望洞庭》原文及翻译赏析1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⑴,涵虚混太清⑵。气蒸云梦泽⑶,波撼岳阳城⑷。欲济无舟楫⑸,端居耻圣明⑹。坐观垂钓者⑺,徒有羡鱼情⑻。注释⑴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北部。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⑵涵虚:包含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涵:包容。...
  • 23819
《望洞庭》教案(精选16篇)
  • 《望洞庭》教案(精选16篇)

  •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望洞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望洞庭》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习本课的生字,认识一...
  • 9073
记游洞庭西山作文
  • 记游洞庭西山作文

  •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记游洞庭西山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四月二十三日,我从上海回苏州,王剑三兄要...
  • 20834
《望洞庭》的赏析
  • 《望洞庭》的赏析

  • 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注释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
  • 18534
望洞庭原文、翻译及赏析
  • 望洞庭原文、翻译及赏析

  • 望洞庭原文、翻译及赏析1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⑴,涵虚混太清⑵。气蒸云梦泽⑶,波撼岳阳城⑷。欲济无舟楫⑸,端居耻圣明⑹。坐观垂钓者⑺,徒有羡鱼情⑻。注释⑴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北部。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⑵涵虚:包含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涵:包容。虚:...
  • 5571
《望洞庭》的教学设计
  • 《望洞庭》的教学设计

  •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感...
  • 7869
《望洞庭》赏析
  • 《望洞庭》赏析

  •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⑵,潭面⑶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⑷里一青螺。【注释】⑴洞庭:湖名,在湖南省。⑵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⑶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
  • 26487
四年级语文关于望洞庭的练习题
  • 四年级语文关于望洞庭的练习题

  • 四年级语文关于望洞庭的练习题1(一)阅读刘禹锡《望洞庭》,完成第7题。(6分)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注】庆历四年八月,刘禹锡被贬,在前往安徽和州途中,月夜遥望洞庭湖,写下了这首诗。7.⑴下列诗文中不是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项是(1分)A....
  • 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