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者斋 >

范文 >校园 >

七年级年级《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七年级年级《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国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人生为主题,五篇课文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在山的那边》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王家新抒写了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要一次次战胜失败和苦难,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诗人用“山”与“海”这两个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告诉人们自己成长中的人生感悟,再现了在现实的磨难与理想的苦苦坚持之间的精神历程。

七年级年级《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朗读诗歌基本要求: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语气合适。

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把握全诗结构。

3、赏析重点词句的含义,领会诗中的人生哲理。

4、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不懈追求。

  重点难点:

  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赏析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3、领会诗歌阐述的人生哲理。

  难点:

1、理解“山”、“海”的象征意义。

2、探讨诗中的人生哲理。

  教学准备:

学生:熟读全诗,查生字词,了解作者。

教师:熟读全诗,课文朗读带及音乐磁带(大海)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体流程设计: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检查预习,明确目标→指导朗读,自由发问→交流讨论,布置作业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大海》,即将接近尾声时,教师娓娓道来:童年,虽一曲交响乐,美妙动听;童年,是一幅风景画,色彩斑斓;童年,是一个多彩梦,晶莹剔透!同学们,你们在童年里一定有自己的梦想吧?当我们为梦想而奋斗时,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今天,让我们共同领略大山里孩子炽热的文字吧,倾听他的`心声,看看他心中的大海发生怎样的变化?(板书)《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二、检查预习,明确目标。

1、相信同学们已在课前充分预习过这首诗了。你们有没有遇到困难?比如,难写、难理解的字词。等待学生举手,并邀请学生板书在黑板上。重点词语摘录如下:痴想:隐秘:铁青:幻想:凝成:诱惑:喧腾:枯干:一瞬间:

2、哪位学生愿意帮老师介绍诗人王家新。

教师补充:王家新,(1957-)湖北丹江口市人,1978年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1982年毕业后任教。1985年调北京《诗刊》从事编辑工作,1992年去英国,1994年归国后,在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出版诗集有《纪念》(1985)、《流动悬崖》(1997)

3、同学们认为这一课学习目标有哪几点?不妨让学生发表看法后,师再作要求。可参照上文中的教学目标。

  三、指导朗读,自由发问。

1、学生先自由读,作老师抽读前的准备。

2、抽两名学生读1、2节,让学生比较后作评价。

3、教师示范读,或放课文朗读带。

(听前,提示学生要边听边作记录,如重音勾画,节奏划分,并体会语气语调。)

4、学生再读,师巡视。

5、生试着齐读。

6、教师具体指导朗读:A、重音一般落在强调、修饰语上,名词、动词、形容词。B、节奏也就是停顿,一般按意义去划分。C、语气语调方面,记叙的句子,用陈述调,缓慢读;抒情的句子,用感叹调,声音高扬;议论或疑问的句子,要读出问句的类型。

7、学生再齐读。

8、再找1、2名学生上台诵读。

9、学生质疑,看哪组提出的问题多,给以鼓励。

10、学生答疑,师巡回并适当点拨。

  四、交流讨论,布置作业。

1、在山的那边是什么?

2、诗人写了几个人生阶段的寻海?

3、小时候,诗人寻“海”失望的语句有哪些?

4、你认为哪些句子充满哲理?

5、“海”与“山”有什么象征意义?

6、布置作业。A、课外背诵全诗。B、积累诗中的生词。

  第二课时

总体流程设计:学生诵读,明确要点→检查作业,背诵、字词→探究文本,提问词句→把握主题,理想教育。

一、同学们在上节课后又读了这首诗,相信一定收获很多,特别是这首诗适合朗诵,让我再一次听你们快乐地、美美朗读,好吗?(齐读后,充分鼓励。)

  二、检查作业。

1、请3-4名学生背诵(以自愿举手者为主。)

2、找五位同学到黑板前听写生词。(其他同学在座位上书写)

3、核对,订正。

4、就检查情况作点评价。并要求学生今后一定按时完成作业。

  三、探究文本,提出问题。

1、“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一句中“痴想”,表达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态?

2、“哦,山那边是海吗?”此句中的“山”“海”指什么?本诗中还指什么?

3、为什么说,“山那边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

4、“一次又一次”表现了什么?

5、失望后,你又是怎样的态度?6、“那个全新的世界”究竟指什么?以上问题可以由小组分工完成。

  四、把握主题,拓展延伸。

1、这首诗,作者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在学生充分发言后,教师再做总结)——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信念,蕴含着一个哲理。诗人以群山和大海为意象,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困难重重,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从而告诉我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坚持到底,理想终将会实现。

2、古今中外,那些翻山越岭,执着寻“海”的人,比比皆是,你能举出典型的人物吗?举例说说你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3、周恩来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誓言,但他在青少年时期体弱多病,却战胜了许多困难。你认为战胜困难有哪些须要素?

4、你一定见到过独特的风景,不妨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让学生总结。

2、布置作业:

A、熟练地诵读全诗。B、完成同步作业。C、预习《走一步,再走一步》

  附:板书设计。

小时候——爬山,看海,失望(不理解妈妈的话)。

长大后。——生活,信念,自信(懂得妈妈的人生启蒙)。

现在——生活,勇敢面对困难,开创全新生活。

标签: 年级 七年级 教学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uezhezhai.com/fw/xiaoyuan/xog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