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者斋 >

范文 >校园 >

箜篌引 / 野田黄雀行原文及赏析

箜篌引 / 野田黄雀行原文及赏析

原文:

箜篌引 / 野田黄雀行原文及赏析

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

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

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

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

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

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

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

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

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

译文

好酒佳酿摆放在高殿之上,亲近的友人跟随我一同游玩。

内厨做好了丰盛的菜肴,烹制鲜美可口的牛羊肉。

秦风的古筝声是多么慷慨激昂,齐地的琴瑟声是那么柔和婉转。

还有出自阳阿的奇妙舞蹈,来自京洛的著名歌曲。

在歌舞中饮酒过了三杯,我们解开衣袋尽情享用了美味佳肴。

主人和宾客相互行礼,相互献上最美好的祝福。

要谨记旧时结交的朋友不能遗忘,厚始薄终也不与道义相符。

那君子躬身而谦逊是因为他美好的.品德,并不是有任何的企求。

白天里疾风吹过,日光渐渐向西流走。

青春年华不会再来一次,死亡之期已忽然向我迫近。

就像花叶虽然生长在华美的庭院之中,飘零之后也要重归于荒芜的山丘。

然而从古到今,谁能没有一死?既然知道了命运本该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好忧愁?

注释

阳阿:古之名倡阳阿善舞,后因以称舞名。

讴:民歌。

爵:古代饮酒的器皿,三足,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

赏析:

⑴本篇是《相和歌瑟调曲》歌辞,前半是宴饮的描写,后半是议论。本篇又题为《野田黄雀行》。“箜篌”,乐器名,体曲而长,二十三弦。

⑵亲交:亲近的友人。

⑶秦筝:筝是弦乐器。古筝五弦,形如筑。秦人蒙恬改为十二弦,变形如瑟。唐以后又改为十三弦。

⑷齐瑟:瑟也是弦乐器,有五十弦,二十五弦,二十三弦,十九弦几种。在齐国临淄这种乐器很普遍。

⑸阳阿:《淮南子俶真训》注以为人名,梁元帝《纂要》(《太平御览》卷五六九引)以为古艳曲名,这里用来和“京洛”相对,是以为地名。《汉书外戚传》说赵飞燕微贱时属阳阿公主家,学歌舞。这个阳阿是县名,在今山西省凤台县西北。

⑹京洛:即“洛京”,指洛阳。

⑺缓带:解带脱去礼服换便服。庶羞:多种美味。 ⑻久要:旧的。尤:非。“薄终义所尤”言对朋友始厚而终薄是道义所不许的。以上二句是说交友的正道,也是立身处世的正道。

⑼磬折:弯着身体像磬一般。这是恭敬的样子。君子谦恭虚己非有所求于人。何求:言无所求。

⑽惊风:疾风。

⑾光景:指日、月。

⑿遒:迫近。

⒀先民:过去的人。

【品评】

这是一首独具特色的游宴诗。它通过歌舞酒宴上乐极悲来的感情变化,深刻地展示了建安时代特有的社会心理。人生短促的苦闷和建立不朽功业的渴求交织成这首诗的主题,表现出“雅好慷慨”的时代风格。

这首诗的章法巧妙,很见匠心。诗歌在以较多的笔墨描写美酒丰膳、轻歌曼舞、主客相酬的情景之后,笔锋一转,吐露出欲求亲友忧患相济、共成大业的心愿,再转为对人生短促的喟叹,清醒地指出“盛时不再来”。至此,酒宴的欢乐气氛已扫荡一尽,乐极而悲来的心理历程完整地表达出来了,引人回忆起开篇的浓艳之笔、富贵之景,更添几分悲怆之情。如此立意谋篇,称得上是思健功圆了。

诗中两个意蕴含蓄的设问句:“谦谦君子德,磐折欲何求”、“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是展示心理波澜的关键,透露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生死大关的思考。“欲何求”,“复何忧”,寓答干问,大有意在言外之妙。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uezhezhai.com/fw/xiaoyuan/qjp1m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