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者斋 >

范文 >校园 >

地理第二单元地图的教案设计

地理第二单元地图的教案设计

目标:

地理第二单元地图的教案设计

1.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方法。理解比例尺的大小与所示地区范围的大小、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2.能够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高度与相对高度。

3.。掌理解等高线地形图对高度、地形坡度、地形类型表达;准确判断地形部位的类型。运用等高线知识,分析地形区(或地形类型)、地形特征、地势、水文特征、地形对气候影响;绘制等高线地形剖面图。

重点:

1.比例尺的计算,比例尺大小与范围、内容的关系;地图上方向的判断;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难点:

1.经纬网地图上方向的判读

2.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分析和运用

课时安排:

四节课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授课过程:

一、地图三要素:

(一).比例尺:

1、定义:也叫缩尺,一般是指图上距离与实地水平距离之比。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2、公式:

比例尺=

计算时应注意:

a.分子一定要为1,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b,比例尺没有单位

c.在一般情况下,图距用cm为单位,实距用km为单位

3、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

①数字式:如1:4000000或1:4000000或四百万分之一

②文字式: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40km。

③直线式: ;

注意:直线式比例尺在考试时经常碰到,使用时需特别小心,因为试卷中的比例尺有可能被放大也有可能被缩小,所以我们首先必须去量比例尺上到底是用多少cm来代表1cm,然后在量算图距时我们也要相应地用该cm数来表示1cm

4、比例尺的大小及表示范围与地图内容详略程度的关系:

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规律: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注意:

a.比例尺的大小取决于分式中的分母,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

b.隐含比例尺的地图中比例尺的计算

[经典例题1] 读图2-1,两幅图表示的区域范围相同,图甲比例尺为:1:100000,则 ( )

A.图乙的比例尺为1:200000

B.图乙的比例尺为l:400000

C.图乙表示的地理事物较图甲详细

D.图甲比例尺是图乙的4倍

【解析】图中两幅图的实地范围相同,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乙的水平距离是图甲的2倍,则图乙的比例尺是图甲的2倍,图乙的比例尺为1/100000×2=1/50000,图乙的比例尺大,表示的地理事物更详细。

【答案】C

5、地图缩放的计算:

在地图缩放计算中经常出现的两个错误:

a.比例尺缩放与图幅缩放不分

b.“放大(缩小)”、“放大到(缩小到)”与“放大了(缩小了)”不分

①比例尺的缩放:

比例尺缩放实际上是长度的缩放。

比例尺放大到原先的n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n

比例尺放大或放大了n倍就是比原来的比例尺多了n倍,即原比例尺乘以(n+1)

例如将1/2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10000,比例尺变大。

同理:原比例尺缩小到1/n,就是用原比例尺×1/n。

原比例尺缩小或缩小了1/n,就是原比例尺×(1--1/n)

例如将1/12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3/4×1/120000=1/160000,比例尺缩小。

②图幅的缩放:

图幅的缩放就是面积的缩放

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

[经典例题2] 将1:1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新图比例尺为1:2000

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

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

D.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

【答案】D

(二).地图上的方向:

▲野外如何确定地平面上的方向(以北半球为例)

1、指南针定向:

将指南针平放,磁针总是指向南北方向

2、北极星定向:

在晴朗的夜空找到北极星,面对北极星的方向就是正北方向

3、太阳定向:

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的方位定向

4、太阳和手表定向:

一般来说,在中高纬度地区,把手表平放,让时针对准太阳,时针和表盘上的12点之间的夹角平分线所指的方向,大致就是南方。

(1)一般定向方法:

在没有任何标记的图上一般遵循“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方法进行定向。

(2)指向标定向方法: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指向标一般指向正北。

在实地使用地图时,必须使图上的方向与地面实际方向一致。

(3)经纬网定向方法: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互为东西的A和B两点,A既可被定为是在B的东面,也可被认为是在B的西面,一般在地图上按“就近舍远原则”来确定方向关系。

在经纬网地图上定方向,首先是要判断该图所示区域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以极地为中心的地图上,可以按地球自转方向或经度大小的变化趋势来判断方向。

▲如何依据经度判读东西方向?

(1)两个相比较地点同为东经度,则经度数值大者为东,数值小者为西;

两个相比较地点同为西经度,则经度数值大者为西,数值小者为东。

(2)两个相比较地点分别为东经度和西经度时,需用两个地点东西经度之和的大小来辨别东西方位:

a.若两地经度和小于180°,则东经度地点在东,西经度地点在西

b.若两地经度和大于180°,则东经度地点在西,西经度地点在东

c.若两地经度和等于180°,则两地位于正相对的经线上,说哪个地点在东均可,此种情况比较不出东西方位。

(3)图例和注记:------地图的语言

图例是用各种符号表示地理事物

注记是文字说明地理事物的名称或用数字表示地理事物的数量。

[经典例题3]

①在图2-2 中,A地在B地的 方向,A地在C地的 方向。

②读图2-3,判断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和公路走向的变化。

【答案】①西南 正西

②河流的大致从南向北流

公路先西南——东北走向,后东西走向(或:先东西走向,后东北——西南走向)

二、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一)地面高度的 方法:

1、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地图上标注某地高度的数值均为海拔

2、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3、两者的关系:相对高度等于两地海拔之差。

(二)等高线地形图:

1、概念: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或湖泊中深度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2.等高线的特点:

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同,

②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若是同一幅等高线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的相对高度不同,则须标出每一条等高线的数值)

③零米等高线表示的是海岸线。

④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⑤除了陡崖和悬崖外,不同海拔高度的等高线不相交、不重合、不分支,且在图的中间部位不中断。

⑥等高线与“示坡线”“分水线”、“集水线”垂直相交。

3.等高线图上的基本地貌类型:

地形表示方法示意图 等高线图地形特征说明

山地山峰闭合曲线外低内高▲符号

四周低中部高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

盆地洼地闭合曲线外高内低

四周高中间低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

山脊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脊连线

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山谷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连线

山脊之间低洼部分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鞍部一对山脊等高线组成

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

陡崖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处

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峭壁上部突出处,称悬崖或陡崖

峡谷:两组山脊等高线对垒,中间是一道比较狭窄而低平的河谷或谷地的是峡谷。

4、等高线地形图中相对高度的计算: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假若等高线的条数为n,等高距为d,则

(1)等高线不重合时,相对高度h=(n-1)d或(n-1)d≤h<

(n+1)d

(2)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起时,则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为 (n-1)d≤h<(n+1)d

如图2-4是一个陡崖,可能400米等高线刚好穿过崖顶,而100米等高线刚好穿过崖底,则陡崖的最小高度为300米,但可能陡崖的最高点高度为499.99……米,而崖底高度为0.0……01米。则这个陡崖的最大高度为近500米,所以陡崖相对高度为300米≤H<500米。

(3)重合等高线中最高值为G,最小数值为D,等高距为d,则

陡崖顶部海拔高度H的取值范围为G≤H<G+d

陡崖底部海拔高度H的取值范围为D-d<H≤D

陡崖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为G-D≤h<(G-D) +2d

[经典例题4] 在等高距为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处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

A. 180米 B. 220米 C.320米 D.280米

【答案】BC

5.不同地形的等高线:

①零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

②地形类型包括以下五种,在地形图上的基本特征如下:

地形名称特 征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

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

盆地闭合等高线的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降低

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

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经典例题5] 读图2-5:(1)该地地形为 ( )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平原

(2)以下对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此地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

B.此地发展耕作业需要修筑梯田

C.此地的等高距为100m

D.此地只适宜发展林牧业

【答案】(1) B (2)B

6.等高线图的判读方法:

(1)看等高线数值:

①可读出任意点的海拔高度,还可以看其极值,表示该地区海拔最大与最小情况,进而显示该区域地势起伏的大小。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并指向低处的短线)来判断。

②看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如在相邻两条等高线的中间,又增加了一条闭合等高线,则表示其高度不在正常范围,新增等高线的数值必定等于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之一,等高线内的高度特点是:“大于大者”和“小于小者”。若下图中a>b,则

P区域的值大于a,即a≤P<2a-b

Q区域的值小于b, 即2b-a<Q≤b

[经典例题6]

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回答①--②题。

①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①P为山坡上洼地 ②Q为山坡上洼地

③P为山坡上小丘 ④Q为山坡上小丘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②若b海拔高度为200米,a海拔高度为300米,则

P、Q处的海拔高度为

①200<P<300 ②300<P<400 ③100<Q<200 ④200<Q<300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解析】①读图可知,该地地势总的趋势是由a向b倾斜。ab之间是山坡,P的数值应大于a,Q的数值应小于b,所以P为山坡上的小丘,Q为山坡上的洼地。②从上一题分析得知:P是一个坡地上的高地,Q是坡地上的洼地,从图中可看出P、Q均为封闭的等高线,因此,P地最低处为300米,Q地周边最高处为200米。已知a为300米,b为200米,可推知该地等高距为100米,只要两地高差达100米,就该出现等高线,所以,P地最高处不可能大于400米,Q地最低处不可能低于100米,即300<P<400;100<Q<200。

【答案】①C ②C

(2)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

①在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则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则坡度越缓。

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

②在同—等高线图上,若某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则为凹坡,反之为凸坡。

③在不同等高线图上,不能根据不同图上等高线的疏密来直接判断坡度陡缓,而要看清

楚不同等高线图的比例尺、等高距的差别。要比较它们的陡缓,要看两点间的相对高度

与实际水平距离的比值,比值越大,坡度越陡,反之坡度越缓。

[经典例题7] 读图2-8,判断在下面四图中,坡度最陡的一幅是(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解析】坡度取决于坡高与坡宽之比。在四幅图上,坡高相同。由于比例尺不同,实际水平距离不等。比例尺越大,实际水平距离越小,坡度越大。

【答案】B

▲在几幅等高线地形图完全相同的情况下:

若比例尺相同,但等高距不同,则坡度随等高距的增大而增大;

若等高距相同,但比例尺不同,则坡度随比例尺的增大而增大。

(3)看等高线的走向 :

①根据等高线的走向,可判断某些地形的走向,如,山脉走向。

②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也是坡面上的水流方向。

③若一组等高线的走向是向地势低的方向凸,则此处地形为山脊;相反则为山谷。

④若一个方向是一对山脊等高线组成,垂直于它的另一个方向是由一对山谷等高线组成,

则该地为鞍部(鞍部是在山脊的最低处,或山谷的最高处)。

⑤若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一处,则该地形为悬崖、峭壁。

6.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1)与气候结合: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垂直递减率为0.60C/100m。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迎风坡降水量多、背风坡降水量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

[经典例题8]

图2-10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①~③题。

①关于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2470米

是山谷,EF是山脊

C.H在西南坡上,阳光充足

D.H地比B地降水多

②B点此时的温度为18℃,如果只考虑高度因素,那么甲峰与乙峰的温度分别为 ( )

A.13.5℃,12.5℃

B.22.5℃,13.5℃

C.22.5℃,14.5℃ D.13.5℃,14.5℃

③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有( )

A.101米 B.198米 C.298米 D.601米

【解析】①H坡西北高,东南低,为东南坡,是该地盛行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多。等高线从高处向低处凸出的区域为山脊,反之为山谷。②在对流层,气温直减率为: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③等高距为200米,根据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h≤△H<(n+1)h,即可判断高差的范围。

【答案】①D ②A ③C

(2)水库选址:

①判断河流位置、流向、落差大小、流速,坝址最好在峡谷处(即口小肚大处),工程量小,投资省,安全系数高;

②库区范围应是面积较大的山间盆地或宽阔谷地,能提供足够的容水空间;

③大坝以上应有一定的集水面积,能为库区提供充足的.水源;

④库区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赢较高,以保证库区有足够的水源补给,减少泥沙淤积,延长使用寿命;

⑤尽量避开断层、破碎带、喀斯特地貌区等。

[经典例题9] 图2-11是某水库大坝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①~②题。

②若水库大坝再加高100米,该地区的四个村庄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 )

A.①号村庄会被淹没 B.②号村庄会被淹没

C.③号村庄会被淹没 D.④号村庄会被淹没

②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支流甲河画错了 B.乙河向西北流

C.①位于②有正南方向 D.③比④高100米

【解析】①大坝加高100米后,水库理论水位最高可达200米。③号村庄海拔低于200米,位于库区,可能被淹没。②河流总是出现在山区的山谷集水线上,甲河所在地形为山脊。

【答案】①C ②A

(3)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河流由山脊向两侧分流;山谷常有河流发育。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山谷中的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

(4)道路选线:

建铁路、公路应建在坡度平缓的地区,翻山时应选择缓坡,一般在两条等高线之间绕行,并通过鞍部;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充分考虑路线的长度、坡度、少过河建桥;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区、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

(5)铺设输油、气、水管线:

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障碍,尽量利用地势高差,使之从地势高处向低处自流。

(6)城镇、工厂等的选址:

城镇一般在地面开阔,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的地方,且位于具有污染环境的工厂的上风向和河流上游。

工厂区位的确定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要选择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方,结合地质地形条件,宜放在地基坚实,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方;若是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从经济效益考虑,要尽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源等资源产地。

港口的建设应考虑选择在避风深水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的地方。

(7)农业土地利用:

①平原、谷地、三角洲等地一般布局种植业。再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具体安排农作物。

②山地、丘陵地区宜以林业为主,开辟梯田应选择在坡度平缓(坡度小于25°),有灌溉水源及其附近修筑水库后不会被淹没的地方;若为陡坡则应布局林业,还可以结合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布局立体农业。

③高原应确定具体位置再布局,我国以畜牧业为主。

三、分层设色地形图:

是根据等高线原理绘制的,即在不同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而成的,称为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四.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及其应用

1、概念;

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的地势起伏情况和坡度陡缓。

2、绘制方法:

(1)确定剖面的方向,定出剖面基线,如图甲图中的AB线;

(2) 确定比例尺:

一般地说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与等高线图的比例尺相同,如图中乙图中的A′B′线;而垂直比例尺比水平比例尺大若干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如图中的垂直比例尺是水平比例尺的10倍。

(3)在图纸上画水平线段与剖面线等长,如乙图中的A′B′。

(4)从水平线段的两端点引垂线作为标高尺,并按照比例尺作出标高虚线。

(5)点出剖面线与等高线的各交点c.d.e.f等,并把它们按水平比例尺转绘到水平线段A′B′上,即可得出相对应的各点c′.d′.e′.f′等。通过各点作垂线,垂线的高度是按各点高程依垂直比例尺计算出来的。

(6)将垂线各端点连成光滑曲线,曲线以下部分用阴影表示。并注出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即成为沿AB线的剖面图。(连接海拔相等的相邻两点时要注意分析等高线图上两点间的地势高低走势及两点间的海拔高度,从而做到准确平滑过渡)

▲通视能力:人的视线是直线,中间不能有任何障碍物。

▲等高线地形图(俯视图)与地形剖面图(侧视图)的关系:

山谷 山脊 鞍部 盆地 山顶 山岭 陡崖

[能力训练]

1.要绘制一幅上海市地图,用下列哪种比例尺可使图上的内容最为详细?( )

A.1?500 000 B.1厘米代表50千米

C. D.1/1 000 000

右图为一方格状经纬网示意图,图中A、B两地相距33.3厘米,地方时相差4小时。据此回答2~3题。

2.有关该图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上比例尺到处都一样 段的比例尺大于AB段

段的比例尺为1:10 000 000 间段比例尺比AB段大2倍

3.从A点去B点,距离最短的走法可能是 ( )

A.从A点向东至B点 B.从A点向西至B点

C.先向东北,再转向东南 D.先向东南,再转向东北

4.下图四幅地图中的虚线,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下图,四图等高距相等,回答5~8题:

5.四幅图中坡度最陡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6.关于四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四幅图的地势均为东北高西南低 B.反映的区域面积甲图最大

C.反映实际地形最详细的是丁 D.甲图的比例尺是丙图的3倍

7.若把四图反映地区用同一比例尺绘图,则图幅面积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丁 B.丙甲乙丁 C.丁乙甲丙 D.丙丁甲乙

8.四图中不可能有河流的是 ( )

A.甲丙 B.乙丁 C.甲乙丙丁 D.以上都不对

9.若下图为等高线图,a>b>c>d,甲、乙均在等高线闭合中,两地的地形最有可能的是 ( )

A.甲为洼地,乙为山丘

B.甲为山丘,乙为洼地

C.甲、乙均为洼

D.甲、乙均为山丘

读图后完成10~13题:

10.关于陡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a处陡崖高于b处

B.a处陡崖相对高度在20米以上

C.b处陡崖相对高度在20米以上

D.b处陡崖相对高度在30米以上

11.高速公路选择在图中地形部位通过,主要原因是( )

A.该地位于山脊,地势较高

B.该地位于山谷,工程量小

C.该地岩层脆弱,易于开挖

D.该地位于鞍部,地势较低

12.d地植物比c地长势更好些,主要原因是 ( )

A.地势低,坡度小 B.蒸发量小,土壤湿润

C.光照条件好,气温高 D.土层厚度大,地下水位浅

13.为了防止陡崖处山体滑坡,下列措施最有效的是 ( )

①植树造林 ②修筑梯田 ③控制水流量 ④整修加固裸露岩体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4.下图是三幅世界地图

A B C

图A说明:公元2世纪埃及著名的数学、天文学、地理学家PTOLEMAIOS描绘出本图,1482年被欧洲学者编入《地理学入门》。

图B说明:1581年欧洲印制的十字军的世界地图。图中将世界描绘成三叶草形态,其中心是耶路撒冷。十字军是欧洲中世纪天主教会以罗马教皇为首组成的军队,多次以夺回圣城耶路撒冷等借口向地中海东部地区发动侵略性远征。

图C说明:17世纪时朝鲜人绘的世界地图。

读图后请回答:从地理学的角度看,这三张世界地图各有什么错误?

15.读下面地形图、完成以下要求。

(1)图中等高线所表示的地形种类是 ,判断理由是:海拔高度在 米以下, 以下;相对高度在 米以下。

(2)河流的大致流向为 ;图中A、B两点的距离是1厘米,地面实际距离为 米。

(3)图示流域降水丰富,计划修建一个小水电站。仅此地形考虑,比较C、D、E三处在 处建坝工程量最小,估计坝高不超过 米。

16.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山设计了CB、DB两条登山公路线。根据等高线图判断,沿 线修建公路比较合理,理由是 。

(2)G城是化学工业城市,此山区的主导风向

是 。在该山区要建立一处疗养院,

如在甲、乙两处选址的话,以 处较好,理

由是 。

(3)在A、B两山顶之间有山地电缆车相通。电

缆车速度是每分钟200米,乘缆车从B山顶到A

山顶约需 分钟。

(4)在方框中,画出EF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垂直比例尺是1:5 000)。

1.A

2.C 解析:AB间的实地距离为4×15×111×cos60°Km。AC、CD、BD所示的实际长度相等,为4×15°×111Km。

3.C 解析:地球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应为过这两点大圆的劣弧长。北半球同一纬度上的两点,大圆的劣弧向北弯曲,南半球反之。

4.C 5.D 6.C 7.B 8.D 9.A 10.C 11.D 12.D 13.A

14.① 图A中欧洲、亚洲比例失当,非洲南部失真,其他大洲、大洋未标出。② 图B中大洲、大洋轮廓严重失真,缺少大洋和南极洲。③ 图C只绘出中国、朝鲜、日本等东亚国家,而且没有统一的比例尺,其他大洲均未绘出。

15.(1) 丘陵 500(300米以下) 70

(2)自南向北流 400米

(3)D 20

16.(1)DB 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小,工程量较小 (2)西北风 甲 化工厂盛行风向的上风向,阳坡,环境优美 (3)9 (4)作图略

水资源 教案

水资源 教案

(八年级地理第三单元第三节)

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水是宝贵的、有限的水资源,了解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分布,知道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的分布和比重,了解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2.掌握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知道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途径,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路线及影响。

3.了解水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水浪费和污染现象,知道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各类图表,逐步培养和提高读图、用途、析图、释图的,能力。

2.通过学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原因及解决途径,培养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水资源利用状况,培养从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4.通过对水资源利用状况的调查,培养实践能力和对问题的具体分析评价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华北地区严重缺水的事实及缺水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水资源的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节水惜水、保护水资源的观念。

重点

1.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以及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

2.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应的解决途径。南水北调的主要路线及意义。

3.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4.分析图像、表格、文字等各种信息资料。

教学难点

1.学会分析某一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2.理解水利工程的作用,如三峡、小浪底工程。

3.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主要教法

1.讲述和讲解法

2.对比和分析法

3.讨论法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预习。

2.布置学生分组,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准备课堂讨论。

3.教师收集相关资料数据,准备相关投影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本节内容知识结构如下

第一课时学习完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两个方面。第二课时学习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利用课本76页活动2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对水的作用的认识。

讲授新课

教师板书:第三节 水资源

教师提问:水是宝贵的资源,分组讨论,它有什么作用呢?

教师板书:1.水的作用

学生讨论后,教师抽查提问小组代表发言。

师生互动,共同归纳总结:水是生命之源,又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它提供人们日常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

教师提问:地球上的水储存在哪里?我们目前大量利用的水体主要是哪些水体?

学生读“图3.16水资源是有限的”回答思考讨论上面教师提问,并计算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全球水的百分比。(0.0075%即不到万分之一)

教师板书:2.地球上的水体

师生互动,共同归纳总结: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占,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占全球水量的不足万分之一。可见地球上可以供人类利用的水资源是有限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的宝贵资源。

教师利用投影展示资料

淡水资源缺乏不是个别国家所独有的问题,而是全球发展中面临的问题。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77年联合国水事会议都提出了水危机不久将成为继石油危机之后另一项严重的社会危机。世界银行1995年的调查报告指出:占世界人口40%的80个国家正面临这水危机,发展中国家约有10亿人喝不到清洁的水,17亿人没有良好的卫生设施,每年约有2500万人死于饮用不清洁的水。

教师提问:这段文字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解:2002年12月12日,联合国郑重宣布:2003年为“国际淡水年”在我们刚刚进入的这个新世纪,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将越来越严重。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严重的资源问题。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5页下面一段,以组为单位

讨论全球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并举实例说明。

教师板书:3.水资源的短缺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用投影展示总结

全球人口的增长

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消费量与日俱增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短缺

水污染可用水资源减少

教师提问:读图3.17“就地取材”这副漫画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调查并提问:我们大多数同学家中都饮用纯净水、矿泉水,而且在我国城市中,购买纯净水、矿泉水饮用,已成为人们的消费时尚。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利用投影展示资料:水污染对人的健康影响有以下两方面:(1)污染的水体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和病毒等。(2)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会引起人的 中毒。这些有毒物质还会在水生蔬菜或水生生物体内蓄积,食用后会造成中毒或慢性中毒。

教师提问: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仔细看图3.17“就地取材”讨论回答。

师生互动,归纳总结:

工业废水

农药、化肥水污染

城市污水

教师提问:我国的水资源紧缺吗?存在那些问题?教师利用投影展示资料,要求学生读表格资料并结合课本76页内容,说说我国水资源的数量有什么特点?

世界主要国家水资源比较表(1996年)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立方米 人.年)

巴西5191232343

俄罗斯4000026990

加拿大31220105117

美国2970211294

印度尼西亚2811314509

中国271152167

世界4700008098

教师板书:二:我国的水资源问题

学生读表、看书回答:(略)

教师归纳: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居世界第六位;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 4;我国水资源紧缺。

教师板书:1水资源短缺 (1)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教师提问:我国水资源短缺有其它原因吗?有没有浪费、污染的原因?

学生讨论,教师利用投影展示材料:

美国年取水量不足5000亿立方米,国民生产总值超过8万亿美元左右,我国年取水量6000立方米,国民生产总值仅1万美元左右。此外,我国7沓水系重点流域地表水普遍受到污染。

师生互动,归纳总结。

教师板书:(2)污染、浪费严重

教师提问:我国水资源紧缺程度各地一样吗?

教师板书:2.水资源分布不均

教师展示“我国河流流量分布图”

教师指图讲解并提问“外流区,河流流量大;内流区,河流流量小;秦岭淮河以南,径流量大,以北,径流量小。为什吗?请同学们思考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

学生讨论,师生互动,归纳总结。

教师板书:(1)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教师组织教学:请同学们结合我国降水的季节分布特点,分析说明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规律。

师生互动归纳总结。

教师板书:(2)夏秋多,冬春少

教师提问: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有什么影响?

教师和学生共同归纳总结:夏季我国降水集中,河水暴涨,大量宝贵的淡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且易形成洪涝灾害,如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冬春两季降水少,河流处于枯水期,北方一些河流甚至干涸见底,造成严重的干旱缺水。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华北和西北地区,华北平原尤甚。

教师提问:华北平原严重缺水,为什么?学生阅读课本78页相关内容,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判断一个地区水资源的紧缺状况,要分析两个方面:水资源的供应量与水资源的需求量的对比关系,即供需矛盾。华北平原比西北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大。

如何解决我国的水资源问题,下节课学习。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前面所列知识结构表。

布置作业: 地理填充图册本节题目。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目标:

1、了解气温的观测。

2、学会将数字处理加工成图像的基本方法,并学会读气温曲线,根据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3、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颁图,说出世界气温的颁规律。

4、学习利用图表分析地理问题,训练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5、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善于观察、敢于发现的品质。

6、认识到学科间知识的迁移。

准备:

学生随堂练习资料、温度计、试验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

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和气温分布图。

教学难点:

理解气温变化规律和气温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每天都关注当天的天气情况,那么,每天的天气状况又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学生回答)这个季节里,你们最想知道的是哪一项?

一.气温与生活

提问:请大家举出日常生活中与气温有关的例子?(学生讨论)

过渡:气温与人们生活、生产密切相关,那么气温是如何测出的?

阅读:课本p50页阅读材料(由1学生读)

读图:图3.10,请读出一天中,8时、14时、20时、2时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从图表中,你能观察出气温与时间的关系吗?你会用数学方法来计算该地的日平均气温吗?(小组合作完成)

探究:既然能计算日均温,那么月均温、年均温会计算吗?(小组合作完成)

过渡: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如何预报的?(一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既然一天当中,会有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那么我们在不同的时刻测出来的气温是不是一样的?一年中呢?(由此得出结论,气温是变化的。)

二.气温的变化

提问:读图3.12、图3.13,你们能从这两幅图上看出一些什么信息,然后又能间接地得出一些什么信息呢?(学生讨论比较,老师也可地引导、提示)

结论:图纵坐标都表示气温,横坐标都表示时间。(老师正好可引导生分别分析出若横坐标表示的是时刻,那么这幅图就是反映了气温的日变化,如果横坐标表示的是月份,那么这幅图就是反映了气温的年变化情况)

问:一天中,最高和最低气温出现在何时?一年中呢?图中的曲线形状?(都是中间向上隆起,呈波峰式)(当学生得出结论时,可趁势引导他们得出南半球的气温曲线呈波谷式,这是判读气温曲线图的要领之一)

间接结论:通过计算,可知道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就是日较差,一年中,月均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为年较差。

小结:这种用曲线的弯曲变化来反映一个地方的气温变化情况的图就是气温曲线图,它能更直观地反映出气温在一天或一年中的变化规律。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气温的分布情况。

三.气温的分布

读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读图:这是一张什么图?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提问:世界的气温是怎么分布的呢?有什么规律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要先学会读等温线图。

引导学生读图3.15,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等温线?它与我们以前所学的等高线有什么不同?

2.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温是否相等?

3.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多少?

4.等温线的稀疏与气温差之间有什么关系?

5.在等温线闭合处,如何判断是高温中心还是低温中心?

引导学生读图中等温线,找出答案:1.等温线分布有什么特点?与纬线有什么关系?(生答)2.在图中找出北半球的20℃等温线,看看它的分布怎样?在经过陆地与海洋时,等温线是不是平直的?这说明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有什么?还有什么因素也会影响气温分布?(学生答)3.在炎热的赤道附近的高山上,可不可能有终年不化的积雪,为什么?(学生答)

小结:由此可知道,世界上气温的分布,会受到纬度、海陆分布、地势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气温的分布变得很复杂了。

做一做:让生做一做书上53页的“活动”题,并进行讲解,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气温 摄氏度 ℃

一、气温与我们 气温观测

气温与我们

日变化

二、气温的变化

年变化

等温线与等温线分布图

三、气温的分布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世界气温的分布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教学反思:

本节课据学生的知识进行重新处理,通过问题引出结论使整节课衔接严谨。使学生学会了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的计算,利用气温递减率计算山上的气温,关心身边的科学,利用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阐明学习科学知识,可以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服务的道理。

第二节 非洲( 位置、地形) 教学案

第二节 非洲( 位置、地形) 教学案

备人:

型新授

时安排第1时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 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

2. 初步学会从自然角度分析非洲的人种特征;从历史原因分析非洲的人口分布,以及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这一现象。

3.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

教学难点:训练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人人平等的观念。

教学方法:启发 讨论 讲授式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通过海陆分布的内容,可以考察学生亚洲、欧洲相临近的大洲——非洲。而非洲的名称“亚非利加”的本意是“阳光灼热”的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呢?在上学期的学习中我们也了解到,居住在非洲的人大都是黑色人种,这又是为什么呢?

板书:

㈠国家最多的大洲

二、讲授新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分析某一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阅读地图学习地理的方法。

1、通过读图非洲的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

经纬位置:

半球位置:

2、主要在东半球通过阅读了解非洲的民族斗争历史,重点知道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

二战前夕只有 . 和 三个独立国家。

㈡高原为主的地形。

通过读地形图,逐步回答问题非洲地形的特点。

1. 根据地形图上脉高原的名称总结“非洲地形以 为主”,有“ ”之称。

2. 根据“全球、各大洲平均海拔高度比较”总结“非洲的平均海拔”居世界的第 位?

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地形图,掌握读图的方法,锻炼读图能力熟练读图的技巧

。3根据“全球、各大洲最高、最低海拔高度比较”(柱状图),计算相对高度,总结“非洲地形地面起伏不太大”

4 根据地形图,总结“非洲地势 , ”。

通过地图、本使学生观察到非洲的几处特别之处:

非洲东部的东非大裂谷是世界上最长的陆地裂谷

非洲中部的刚果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

非洲的海岸线十分平直。

三、巩固练习:(一)1赤道穿过非洲 大不分地区位于 纬度。

2非洲东临 ,西临 ;北隔 海及 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海,并以 为陆上分界。

3非洲地形 面积广大;地势 , ;有世界陆地上最长的裂谷带 带和世界上最大的盆地 盆地;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沙漠

(二)选择题

1二战前夕,非洲只有埃及、埃塞俄比亚和 三个国家独立

A.南非 B.利比亚 C.利比里亚 D.肯尼亚

2.非洲的地势分布特点是( )

A.南高北低 B.东高西低 C.东南高、西北低 D.东北高、西南低

3.非洲最高峰是( )

A.乞力马扎罗 B.阿特拉斯 C.阿尔卑斯 D.喜马拉雅

4.非洲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条恶劣 B.民族内部不团结

C.自然灾害比较频繁 D.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的结果

5.非洲最大的岛屿是( )

A.斯里兰卡岛 B.格陵兰岛 C.马达加斯加岛 D.塔斯马尼亚岛

6.非洲最大的半岛是( )

A.索马里半岛 B.阿拉伯半岛 C.中南半岛 D.印度半岛

7.非洲最大的海湾是( )

A.孟加拉湾 B.几内亚湾 C.墨西哥湾 D.阿拉斯加湾

8.读“非洲图”,回答问题。

(1)迎迎的叔叔是中央电视台“走进非洲”摄制组成员,到过非洲最长的河流和非洲最高的峰,这条河流是___________,图中字母代号是_______,同时也是世界第_____长河。非洲最高的峰是________________,图中数字代号是______。

(2)请将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画在图上。

(3)写出图中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四、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地理填充图

教学后记:

第四节 欧洲西部教学设计

第四节 欧洲西部

欧洲西部(1)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第1课时

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3、教育目标通过咸海以及亚欧人口问题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念教育。重点、难点亚洲、欧洲的主要 河流和湖泊。

方法: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媒体:教学挂图、板图、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请说说你了解西亚。(学生回忆,并回答。)

二、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地球上有这样一个地区,它的面积比我国的陆地面积稍大,却分布着30多个国家,其中有不少国家的面积十分狭小,被人们称为“袖珍国”、这个地区是资本主义工业化最早的地区,也是目前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这里还曾经是历史上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这个地区的旅游资源闻名遐尔,吸引了无数的各国游客。这就是欧洲( 通过简单介绍 引起学生兴趣。)

板书课题:第四节 欧洲西部

三、讲授新课

一.地理位置

展示挂图欧洲西部说明:纬度位置——大部分在35N~70N之间海陆位置——位于欧洲的西部, 北邻北冰洋、南临地中海西临大西洋、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二. 轮廓、范围

展示挂图欧洲西部说明:像亚欧大陆向西突出的大半岛,三面环海海岸线非常曲折,多半岛、岛屿、内海和海湾是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地区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岛屿: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冰岛内海(海湾):北海、波罗的海、挪威海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

三. 主要国家、首都

展示挂图欧洲西部提问:请说出各国的首都

英国——伦敦 法国——巴黎 德国——柏林 意大利——罗马 荷兰——阿姆斯特丹挪威、 瑞典、芬兰、西 班牙、葡萄牙、奥地利、瑞士、希腊、梵蒂冈、摩纳哥、圣马力诺、列支敦士登、马耳他、安道尔四.

指导学生按照以前所学的方法分析地形特征、河流特征、气候特征。

四、地形特征

通过分析地形图,着重强调以平原为主的地形,四个主要地形区及分布特点料了解欧洲各国 。南北两侧是山脉,中部是西欧平原、波德平原

五. 主要河流 分析莱茵河、多瑙河 解答书上活动探讨

六. 气候特征

深受大西洋湿润西风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 候。

总结:利用地图简单总结。

作业:利用填充图册15页,目标检测上的题目作为练习

教学后记:学生进行了长时间的学习后,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提高,课程的设计注重知识的迁移,旧 知识与新知识迁移,从亚洲迁移到欧洲。有的学生可能如鱼得水,但不排除一些学生畏难,在课堂上要注意启发、引导、鼓励。

欧洲西部(2)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欧洲西部是世界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早 ,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欧洲西部各国工业部门齐全,工业中心多;农业不占重要地位,但生产水平高,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较好。

2、能力目标:了解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业最繁荣的地区,能分析其原因,熟悉本区的主要旅游资源或旅游景点的分布。

3、教育目标: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学习,可以扩展学生严结合增加旅游地理知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欧洲西部各国工业部门齐全,工业中心多;农业不占重要地位,但生产水平高,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较好。

了解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业最繁荣的地区,能分析其原因,熟悉本区的主要旅游资源或旅游景点的分布

教学难点:

欧洲西部各国工业部门齐全,工业中心多;农业不占重要地位,但生产水平高,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较好。

教学方法: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挂图、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上节课内容。

请同学 说说欧洲的地理位置和轮廓、地形。(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二、导入新课:

欧洲西部的各个国家所具有的自然地理特征简 单易记,但是欧洲西部在世界上最突出的地位还在于欧洲西部的经济和旅游业。

学生活动:幻灯演示欧洲的特产和风景让学生说说。

三、教授新课:

板书:一、雄厚的经济实力

(对照书54页图简单介绍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1、欧洲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早的大洲,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仍居各大洲 首位。

(指导学生读统计图。)

2、欧洲西部各国工业部门齐全。

3、农业不占重要地位,但生产水平高,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较好。

(简单介绍,结合幻灯让学生了解)

法国、英国、荷兰、丹麦等国有发达的农牧业

利用书55页阅读材料了解欧洲部分国家的特色产业

瑞士——钟表

瑞 典——造船、汽车、机器制造业

丹麦——畜产品“欧洲的牧场和食品库”

挪威——水产品

荷兰——鲜花(尤其是郁金香)

板书 二、繁荣的旅游业

1、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业最繁荣的地区简单分析其原因,

2、主要旅游资源或旅游景点(通过幻灯让学生欣赏)

挪威——陡峻幽深的峡湾,午夜的太阳

瑞士——“世界公园”的称号、冰雪皑皑的山峰、世界表都伯尔尼

西班牙——阳光灿烂的海滩、精彩的斗牛表演

法国——田园风光、“艺术之都”巴黎、埃菲尔铁塔、罗浮宫、巴黎圣母院

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千年古 都”罗马、庞贝古城、狂欢节

奥地利——“音乐之都”维也纳 德国——慕尼黑的啤酒节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作业:目标检测相关内容。

教学后记: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可以通过大量的材料指导学生自学。在今后的讲述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课,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秦岭-淮河线说课稿

秦岭-淮河线说稿

教材

本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只对区域地理宏观进行介绍,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认识不同的地理区域”其次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角度认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说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秦岭、淮河的走向和流向,以及它们经过的主要省份,以及秦岭、淮河的基本概况。

2.掌握秦岭-淮河线的重要的地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分组讨论,让每个学生均能参与,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到祖国的各个地方去旅游,在堂上能让学生感受到祖国河的壮丽,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说重点、难点:

重点:1.秦岭-淮河线的重要的地理意义

难点: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形成的原因

说教法

这节在国中升会考都会经常考到,因此,在这节主要让学 生在地图上描出秦岭淮河的位置,然后学生分组讨论书上的活动题;第二,教师讲述秦岭淮河的情况;第三,通过分析秦岭两侧的气温现象,引出秦岭淮河两侧明显的地理差异

说学法

为了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这节主要让学生读图,描图,讨论,做活动题

说过程

【导入新】地图展示我国南方、北方、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景观图

[提问]同学们知道地图上的景观图都分别是表示我国的哪些地方呢?

[学生]学生讨论回答,老师指正。

【承转】要了解我国的区域差异及原因,首先让我们学习我国区域的划分和一些重要的分界线。

‘板书题’ 第一节 秦岭-淮河线

〖小黑板〗秦岭-淮河线示意图

[提问]1、在图中找出秦岭与淮河,看一看秦岭的走向,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

2、找出秦岭、淮河通过的主要省级行政单位

3、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中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的是( )

①湖北 ②河北 ③江西 ④东 ⑤浙江 ⑥西

[学生]学生先讨论,然后再指图回答

[阅读]学生阅读教材P75“秦岭”与P76“淮河”

[提问]1、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重要分水岭是_______。

2、淮河为什么会成为“害河”?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订正。

〖教师补充〗 1、黄河多次泛滥,大量泥沙淤高了淮河中游的河床,使它成为半“地上河”,下游入海出路被淤塞,每遇汛期,上游水量大增,下游又无通畅的泄水渠道,以致使它泛滥成灾,这就是“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原因。(说明:淮河旱涝灾害频繁)

2、淮河两岸大量的工业废水的注入,加上淮河流量不大,其自身的自净能力较差,所以这一带有这样的民谣:“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说明:“淮河的污染严重”

[提问]3、淮河应该如何治理呢?

[讨论]学生讨论,然后选代表回答

[教师]鼓励学生的回答,并作适当的解释、补充

淮河的治理:

上游:修水库,作好水土的保持工作

① 中游:修蓄洪工程

下游:开辟新的入海通道

②政府应对淮河沿岸的工厂加强治污力度,对限期不能达标的工厂、企业强行实行关、停、并、转等等。

【承转】了解了秦岭-淮河线的位置、特征之后,我们讨论一下这条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板书’ 二、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活动〗学生分组完成教材P76的活动第1题。 “猜一猜,这是我国的哪一条脉”?

〖地图展示〗 展示秦岭的景观,以及秦岭南北两侧的自然景观、南北两侧的农作物、南北两侧的居民主食情况。

[教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借助地图上的景观图,依次向学生说明:

秦岭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农作物主要种植小麦,主食以面食为主,树木冬季落叶。

秦岭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主食以大米为主,树木大多常绿。

〖活动〗学生完成教材P77的活动第2题“发生强寒潮时,秦岭北侧的西安最低气温为-20.6℃,而秦岭南侧的安康的最低气温为-7.6℃,这是为什么?”

【讲解】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肯定和指正。

强寒潮发生时,偏北风南下,遇东西走向的秦岭脉阻挡,其南侧的安康受强冷空气影响降温幅度小,而北侧的西安则降温幅度强烈。

【承转】由活动的1、2题可知,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有许多地理差异。

〖小黑板〗教材P77的“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空白表格)

秦岭-淮河线以北秦岭-淮河线以南

1月平均气温

河流的封冻

年降水量的大小

河流水量的大小

耕地的类型

主要的粮食作物

作物的熟制

主要的经济林木

主要的运输方式

〖小黑板〗展示堂小结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1月份____℃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同时它也是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是我国温度带中______带与______带的分界线,在干湿地区中,这条线还是_______地区与________地区的分界线,四大区域中是_____地区与________地区的分界线。

(学生回答、教师订正。)

说板书

【板书设计】

第四 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 秦岭-淮河线

一、秦岭与淮河

1、秦岭

2、淮河

二、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

2、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欧洲西部教案

课题

第 5课欧洲西部( 一)

第 1 课时 共 1 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执教教师:

1、以自学为主了解欧洲西部位置、 地形、气候概况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了解欧洲西部主要的国家和特征。

3、了解欧洲西部发畜牧业的有利条件和主要畜产品。

4、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及学科参与意识,使学生获得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拓宽学习空间;

教学重点

欧洲西部的位置、地形及气候概况

教学难点

利用地图说明其位置、地形、气候特点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法学法

直观演示,辅助讲解,分组讨论,合作突破

教学媒体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补充与反馈

课前预习

阅读教材43--------46

导入新课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对外敞开了国门。我们周围也出现了很多出国留学、打工 或旅游的人。不管他们以何种目的的出国,他们一般会选择什么样的国家呢? ( 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世界上有一个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你们知道在哪儿吗?( 欧洲西部)关于欧洲西部,你们都知道些什么?( 欧洲西部著名的旅游景点;欧洲西部的经济:欧元、欧盟等)这么好的地方,同学们想不想去看一看?要想去欧洲西部,首先我们要确定它的——?[(地理位置 )我们要先知道它在世界中的位置。那么出门旅行,尤其行程 较远的时候,我们要随身携带一些衣物,这就需要提前了解欧洲西部的——?(气候状况)只有先知其冷暖,才可以有备无患。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了 解欧洲西部有哪些独特的自然景观;要观赏这些景观需要到哪些国家去;这些独特的自然景观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些地方。这就需要了解欧洲西部的——?(地形、地貌概况以及河湖状况 )

重难点教学过程

一、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特征:国家众多、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欧洲西部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是推动欧洲各国求同存异,走向联合的动力。本区主要国家是英、法、德、意等。还有最小的国家——梵蒂冈。

大家马上就可以进入“欧洲西部”开始你们的异域之旅了.在此之前请随老师进入“气候”图中,观察山脉走向的变化及暖湿气流的深人情况。 提问:假如阿尔卑斯山脉走向发生变化、斯堪的纳维 亚山脉消失,欧洲西部的气候会有变化吗?(生:阿尔卑斯山脉变为南北走向,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就不能长驱直人,欧洲西部大范围也不再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而应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消失,有利于海洋气流的深入,使整个岛屿显示温带海洋性气候。)

二:气候和农业

欢迎大家进人“欧洲西部”开始你们的浪漫之旅,在走一走瞧一瞧时别忘了动动你脑。请大家在欣赏之余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可 以相互讨论、研究。

1、欧洲人酷爱乳产品和牛羊肉,他们的这种饮食结构与哪些地理因素有关?

2、欧洲西部的南部地中海沿岸以什么气候为主?这种气候对当地的农业产生哪些影响?

3、假如阿尔卑斯山脉走向发生变化、斯堪的纳 维亚LU脉消失,欧洲西部的气 候会有变化吗?

4、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有什么好处? 有没有弊端?

这里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多阴雨,热量少,以畜牧业为主,荷兰和丹麦都是世界著名的乳蓄大国。很多国家的畜牧业产值占本国农业产值的一半以上。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这里盛产柑橘和葡萄,是亚热带水果的主要产区。

生:阅读46页,了解欧洲西部农业的特点。

总结应用

我们今天主要学习了欧洲西部的位置和范围,了解了本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和主要国家,还有发达的农业生产。

板书设计

第 5课欧洲西部( 一)

一、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二:气候和农

典型错例分析

课题

第6课欧洲西部(二)

第 1 课时 共 1 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执教教师:

教学目

1、 了解欧洲西部的工业发展和分布状况。

2、了解欧洲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业的发展。

3、通过学习欧洲西部的工业发展概况,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兴旺发达而努力学习的愿望

4、通过学习欧洲西部的旅游业,培养学生热爱地球我们的家园的意识。

教学重点

欧洲西部工业分布。

教学难点

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的原因和旅游资源的 分布。

教法学法

直观演示,辅助讲解,分组讨论,合作突破

教学媒体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补充与反馈

课前预习

阅读教材47------50

导入新课

我们上节学习了欧洲西部的自然环境和农业发展情况,今天再认识欧洲西部工业和旅游资源。

重难点教学过程

一 、工业文明的摇篮

讲授:欧洲西部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也是现代工业的摇篮,早起的工业中心多靠近煤炭产地,如英国的伯明翰,德国的鲁尔区。现在仍然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展示欧洲西部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图

学生活动:(1)找出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的工业区。(2)

总结:欧洲西部是当今世界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之一,自英国向东到波兰,自斯 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略呈“十”字形分布。

学生活动: 阅读课本48页,了解欧洲西部的特色工业:瑞士钟表,荷兰花卉, 挪威渔业等。

板书: 1、工业分布呈“十”字形。

2、特色工业:瑞士钟表,荷兰花卉,挪威渔业。

二、各具特色的旅游业

引导:欧洲西部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也异彩纷呈,旅游业十分发达。

学生活动:(1)阅读48页扇形图,了解欧洲西部旅游业在世界旅游业占的地位 和在本区经济收入中的地位。

(2)观察欧洲西部著名景点,找出所在的国家。

总结讲述:欧洲西部主要的旅游景点我们可以通过下表掌握

景点

国家

伦敦塔桥

英国

巴黎凯旋门

法国

埃菲尔铁塔

法国

斗牛

西班牙

风车

荷兰

峡湾

挪威

滑雪

瑞士

威尼斯

意大利

罗马斗兽场

意大利

地中海沙滩

西 班牙,意大利

1、著名的旅游景点

展示欧盟的标志和欧元图片

讲述:欧洲西部国际化水平是世界最高的,这里有一个区域性的组织——欧盟,有统一的货币——欧元。各国之间联系密切而方便,在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也是十分巨大的。

三、走向联合的欧洲

总结应用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欧洲西部的工业的旅游,对于其经济发达的印象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深,其重点就是工业的分布和旅游景观的掌握和学习。

板书设计

第6课欧洲西部(二)

一、工业文明 的摇篮(1、工业分布呈“十”字形。2、特色工业:瑞士钟表,荷兰花卉,挪威渔业。)

二、各具特色的旅游业(1、著名的旅游景点)

三 、走向联合的欧洲

典型错例分析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uezhezhai.com/fw/xiaoyuan/eoqkr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