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者斋 >

范文 >文学 >

富源胜境关记散文

富源胜境关记散文

“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荫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飞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到处是开门的声音。”我在胜境关的关门前,想起这首名为《门》的诗。如今关门没有了,只有一个巨大的门洞。在宽3。96米,高4。09米的门洞下,我望着门洞两边墙壁上固定门栓的碗口粗的洞,想象着古时守关人开闭关门的情景,他们开关门,闭关门,不仅是因为四季、白昼和黑夜的更迭,更是承载了历史的重任。随着岁月的流逝,有关胜景关的故事还在继续。

富源胜境关记散文

一、胜境关的古驿道

胜境关位于富源县城东南八公里的胜境关村,村里有一条古道,这条古道,是元明清、民国初云南通往贵州、两湖达北京的驿道,称胜境关古驿道。胜境关古驿道,虽然没有五尺道的历史久远,但是它身上的历史印记给我们的文化增添了色彩。我们的祖先沿着它走来,在富源这块土块上安家落户。

胜景关古驿道被确定为驿道是元代的时候。驿道主要用于运输军用粮草物资、传递军令军情,由中央政府出资修建。古代的驿道就是今天的国道,又称为官道,一般有一丈(3。33米)宽,可以保证两匹马相向而行,通行无阻。但是有的地方也无法保证有一丈,胜境关古驿道由贵州盘县龙家沟村到富源胜境关楼这一段因处于山箐,有的地方就只能保证一人一马通过。这条道明代时进一步修筑,它东起洞庭湖畔的常德,向西入贵州,过镇远——贵阳——安顺——盘县(今改名盘州),再从富源胜境关进入云南富源,经东铺一清溪洞一扬威哨(今羊尾哨)一多乐铺一山梨果哨一车转弯一腰站(原名要站,交通要站之意)一进入沾益境内,经大塘——小塘——白水村——海子铺——大营——太平桥,抵沾益东门。

在关隘城楼东一百米处,掩埋着一块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的碑刻,露出来的半截有“龚家路记”四字。据说这个龚姓人家是外山口人,他看到关门外这一段驿道因土松裂倒塌难行于是倡导并捐银修驿道。这段驿道修好后,刻碑立于此处。可见也有当时的大户人家捐款修路。

二、胜境关牌坊与关楼

云贵两省交界山宣威岭的东段老黑山,在胜境关村北部有一个天然形成的关口,叫宣威关。在关口的两侧山上建有东西炮台,东炮台和西炮台居高临下,背靠大山,直指山下古道沿线。明景泰四年(1450年),云南巡抚洪弼在村南建了一个牌坊,叫“滇南胜境”坊。“滇”指云南,“南”指云南在中国的南部,“滇南胜境”意思说这里是云南的名胜之地。宣威关因这个牌坊的名字也叫胜境关,胜境关叫的人多了,人们就忘了它在明代和清初时曾叫宣威关。清雍正四年,云贵两省以胜景关村南的“滇南胜境”坊划定省界,牌坊以东至关隘口一段,属贵州省管辖。这样一个村子里就有两个省的.村民,交界处两省村民相互买卖土地,到了咸丰初年的时候,这个地段的土地纠纷不断,于是政府才重新考虑划定省界,两省界线东移到隘口。咸丰四年(1854年),平彝县的县令施仲磷为加强防卫建关隘城墙和城楼,取名“胜境关”。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修,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又重修。

“滇南胜境”坊修建后的72年,一个名叫杨慎的状元从这里走过。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明代四川新都人,生于明朝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二十四岁中状元,任翰林修撰,卒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他一身有三十五年在云南度过,在云南他写出了那脍炙人口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词《临江仙》,被修订《三国演义》的毛宗岗选为全书的开篇。杨升庵是最早记述胜景关的人。那么杨升庵是怎么到富源胜景关的呢?

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当时任翰林院修撰的杨升庵追随在朝中任首辅大臣的父亲杨廷和,联合36位官员上书反对嘉靖皇帝立没有当过皇帝的生父为“皇考”,遭到嘉靖皇帝的严厉镇压,史称“议大礼案”。杨升庵被廷杖后下狱,充军云南永昌(今保山)。杨升庵充军云南走的是通京大道(由黔入滇道):先从北京到南京,然后乘船沿长江水路航行经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武昌——湖南洞庭湖畔的武陵(常德)再上岸转陆路经常德—怀化—源州(芷江)—新晃—贵州凯里—贵阳—云南富源—沾益—曲靖—云南府(昆明)—再转到永昌。这条道是当年沐英率数十万明军与元朝大军争夺云南大决战之兵家必争之路,又是中国有史以来空前绝后“明洪武百万汉民大迁徙”移民入滇通行之路。因其从东至西横贯云南全境,可东达京师,西达缅印,故云南民间多称通京大道。往云南去京城的人包括做生意的、赶考的、传达文书信件的、去任职的都要走这条道。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杨升庵随着几位解差经过千辛万苦,翻山越岭,从贵州进入云南,到了富源胜境关木牌坊下。胜境关村中的木牌坊始建于明代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是当时的云南巡抚洪弼为“助风水之兴,补山川之胜”而建。胜景关牌坊高约13。32米,宽11。2米,重檐翘角,十二楹柱,因坊额间镶嵌着洪弼题的“滇南胜境”匾额而称滇南胜境坊。牌坊中间6根楹柱前后各有两只石狮子,面向云南的一对石狮子身披黄土,朝向着贵州的一对石狮子身披青苔;作为楹柱柱础和摆放4个石狮子的6块长方形石头中央缝隙两边黑黄分明。木牌坊的景致使见杨升庵赞叹称奇。杨升庵赞叹道:“西望则山平天豁,还观则箐雾瘴云,此天限二方也”。真可谓是以“天”为界的“界坊”。此奇景充分体现了谚语所说:“雨师好黔,风伯喜滇。贵州多雨,云南多风”的独特气候形成的奇观。杨升庵在他的《滇程记》中对此奇特气候现象载录时写道:“日月之阴,经寸而移。雨场之地,隔垄而分”。因为杨升庵的记载和他本人的名气,胜景关得到了宣传。

三、关于”鬻琴碑”

胜境关村中的鬻琴碑,是为纪念康熙年间平彝县(今富源县)的县令孙士寅而建。道光《云南通志》记载:”孙士寅,字羲宾,浙江钱塘人,举人。康熙四十五年,知平彝县事,弦歌雅化,有古遗风。解任时,琴书而外,别无长物。士民思之,立‘鬻琴碑’以志其德。”民国十二年平彝县公署编撰的《平彝县地质资料》记载:“胜境关有鬻琴碑一轴,康熙中邑人纪前县令钱塘孙士寅遗爱碑也。系孙琼书,董玘撰。后李竹虚咏有《鬻琴碑》,录列于后(这首诗在《光绪平彝县志》中可查阅,本文不再赘述)……”。鬻琴碑立于康熙年间,是纪念平彝县的县令孙士寅而立,近年来有学者称康熙年间立的碑叫“遗爱碑”,光绪时才立“鬻琴碑”,是撰《光绪平彝县志》的李恩光和时任县令的韩再兰立的,他们请了石城(曲靖)的孙琼书写“鬻琴碑”三字。这种说法被很多人引用。其实鬻琴碑一直叫鬻琴碑,当时的董玘撰文,石城(今曲靖)孙琼书写,光绪时李恩光看见鬻琴碑有感而作诗《鬻琴碑》,而不是写鬻琴碑的碑文,也没有重新立碑,康熙时就立的鬻琴碑一直保存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书写“鬻琴碑”三字的孙琼据《南宁县志》(南宁县即今麒麟区)记载,生于康熙五年、死于约乾隆十五年,大约活了八十四岁。而李恩光生活在光绪年间,李恩光立碑请一个一百五十八年前的过世人来写字是不可能的。另外,光绪之前的道光版《云南通志》记载这块碑石时也叫它“鬻琴碑”。民国时资料记载“胜境关有鬻琴碑一轴,康熙中邑人纪前县令钱塘孙士寅遗爱碑也”意思是说,这块碑是为纪念钱塘人孙思寅的功德而立。之所以被误说成”遗爱碑”,是把“纪……遗爱碑也”理解为“遗爱碑”了,遗爱的意思是指留于后世而被人追怀的德行﹑恩惠﹑贡献等,古代多用于颂扬之词。“纪……遗爱碑也”正确的解读应该是“为纪念……的功德、贡献而立碑”。

1955年,富源县文物馆的王嘉谷老师拓了康熙年间立的”鬻琴碑”碑面并保存,“鬻琴碑”原碑后来被撬去修水库而不见踪影。1996年按王嘉谷老师的原碑拓片重立鬻琴碑。

四、石龙古寺与石虬亭

胜境关村中的石龙古寺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今不存。林则徐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六月,奉命赴滇主持云南乡试,任正高官,路过胜境关,在他写的《滇轺纪程》中有文字记载道:“二十二日壬午,晴,卯刻饭,行三十五里入滇省界,有‘滇南胜境’木坊,右为关帝庙,左为石虬亭,有石蜿蜒地中,虬形。小坐,又行十五里至平彝县城内,住县署。”林则徐看见了“滇南胜境”木牌坊,木牌仿跨古驿道而建,在牌坊的右边是关帝庙,牌坊的左边是石虬亭,石虬亭有石头象虬的形状,林则徐在石虬亭休息片刻后又走了十五里,到了平彝县城,当天晚上他在平彝县的县署住宿。他文中的关帝庙就是石龙寺。石龙寺毁于战火。石龙寺对面的石虬亭今在。

石虬亭原名“万里亭”,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毁于明末战事。康熙三十四年,云贵总督王继文在故地上建房三间,供远来的人喝茶解渴。石虬亭的旁的石龙被土掩没,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云南布政使李华之捐款更新,石龙再现。康熙四十九年春天,云南巡抚郭环路过胜境关,看了石龙说:“这不是有角的龙,是无角的虬”。因此“万里亭”又叫“石虬亭”。

胜境关是富源的历史文化地段,笔者作为富源人,力求对现存的文物说清楚,希望对来胜境关的游览的人回顾历史、了解胜境关的文物有所帮助,故写下此文。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uezhezhai.com/fw/wenxue/j0wre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