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者斋 >

范文 >文学 >

(合集)教育的随笔15篇

(合集)教育的随笔1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随笔应该很熟悉吧?随笔最重要的是是表达出作者的意图,传达心情、感悟、观点...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想要学习写随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育的随笔,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合集)教育的随笔15篇

教育的随笔1

可能是本学期又多添加了几个新生的缘故,所以管理起来比较吃力,为了使孩子的常规教育得到更快的发展,在户外活动时我想到了这么一个办法:一天户外活动时间,小朋友们在外面玩大型玩具特别尽兴,直到我们要排队回活动室了,孩子们对于老师的招呼似乎仍然无动于衷。为了避免排队占用大量的'时间,又能让孩子主动的放弃玩具,在后来的一次户外活动前,我跟他们商量说:“我们订个规矩好不好?如果你有什么做的不对或者不应该做的,我就给你数三个数时间的改正机会,等到三个数数完,你们就要做好,怎么样?”孩子们都同意了。于是,“1、2、3”就成了我约束孩子们不恰当行为的法宝。比如:上课随便说话,只要数1、2、3,他们就接着不说了;吃饭时不洗手,一数“1、2、3”马上洗手;上课时间到了还没有坐好“1”字刚出口,他们就马上跑回来坐好……

不过,这数数的过程,要看情形而定,有时,刚数了“1”,他马上就改正了,那么“2”和“3”自然就不用数了;有时,就要装着忙于别的事,放慢数数的速度;有时,要观察孩子对某一件事的兴趣,如果他的兴趣特别浓,就最好不要去逼他,那样只会自讨没趣;有时,要允许他对你的反映慢一拍。

孩子是一本书,是一本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和家长去认真研读的书。我们应该珍惜与孩子共同生活的每一天,关注孩子的关注,惊奇孩子的惊奇,感受孩子的感受,从内心去理解孩子。

教育的随笔2

家中三岁的娃娃开始学会背唐诗宋词了,其中有一首就是《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曾经也是我儿提时代耳熟能详的古诗,但当我念到诗中“辛苦”这两个字时却只能肤浅地理解其中的表面意思,直到有一天自己亲自参与到其中,见证了一谷一粒,米糠汗滴的各种艰辛,才明白其中的深刻蕴意!

在老家的公公种了一些稻谷,我抱着好玩的心态,在自己的朋友圈推销自家种的高山绿色有机大米。结果出乎意料,接到大量的单子,有出于吃着试试看的心态的,有出于对于我推荐的信任的,也有碍着人际关系中那一份情分的,总之好说歹说也算是开了个好头。

割稻子的情景就不说了,全部由家中老父操持着,那种劳作根本不是我一个小姑娘家所能想象的。前几日听爸爸讲起他儿时的趣事时,其中有一项就是那时的爸爸跟他的好友还有隔壁的叔伯们一起斗割稻比赛,爸爸带着怀旧的表情静静地回味着儿时的情形,看着他眼神中泛起的光芒,我突然间明白,一向在我认为算是比较享福的爸爸,原来年轻的时候也是经历过如此辛劳的。突然间对这般农忙劳作有点期待和羡慕,虽然爸爸形容,农忙之后,腰根本不是自己的腰了,割稻的过程中,整个人都是以弯曲着背胸口贴着膝盖骨的姿势俯瞰整个大地的,历来如此,只有离大地这般亲近的人才会得到大自然的眷顾和厚爱,才会真正爱上这土地这泥巴。

割完稻子就是在晒谷场上顶着烈日晒谷子,晒谷子的场地都要经过摸文抓阄,然后出钱租赁过来。在老家,每年的农忙,家家户户都要割稻子晒谷子,有限的土地必须合理公正地被分配到大家伙手里。这种情况下邻里关系变得和气融洽,一边在晒谷场上耙着谷子,一边跟隔壁人家唠个家常聊个闲谈,这样的情景没有压力和闲愁,淡淡的,多了一点人间烟火味。丝毫不像在城市的樊笼里连对门的邻居照个面打个招呼显得都是那样的不协调和多余。

如此翻晒谷子三五天,谷壳子变得干焦了,再需要把如此多的谷子收拢,放到鼓风机里吹掉尘埃和余留的稻穗,然后装箱放到贮存桶里!需要用米的时候,再把谷仓里的谷子运到碾谷子的地方,经过好多的程序,终于见到白花花的米粒了,然后装袋压线,搬上车,运输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分配到你我的家中。

而我今天,一个下午的时间就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一个环节上,使出吃奶的`力气把金灿灿的谷子倒进机器,经过各个复杂的工序,终于碾出白白的香米,见证了人类智慧的伟大成果。如同我一样,从小到大从来都不知道怎样把稻子从谷变成米的人大有人在,还有的就是知道是知道,亲眼见识过、劳作过、帮忙过的又极其稀少。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成为一个母亲以后,觉得要教会孩子许多东西,首先必须自己先体验过才有资格去教化去感育,比如这样一个下午的“辛苦”教育。平时,多少家庭多少的孩子不爱吃饭,不珍惜粮食,从小到大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没有教育好孩子去珍惜这种种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没有用足够感恩的心和情怀去仰视他人的辛苦和付出,这些都是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和时代所带给我们的弊端,我们的文化中深刻缺失的就是这样的“辛苦”教育。大多数人觉得只要是我花钱买的就无所谓,觉得只要是我愿意奢侈的就没关系,礼义廉耻,想想以往自己的有些行径,顿时羞耻感爆满。

你能感受得到亲眼目睹着谷子经历过一个循环变成了米粒后那种惊叹吗?你能理解得了一个女孩子扛着五十斤的大米亲自送到五楼后的那种喜悦吗?你能体会到辛苦劳动了一个下午手脚酸痛但内心却是异常充实的那种感觉吗?你能明白夜深人静时计算着出账入账每一笔交易对账无误后的那种自豪感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没有切身体验过,就不知道我们如今的生活是多么的不易,是多少人用自己的辛苦劳动换来的。现在的家庭中的大多孩子,都是家里的“宝中宝”,都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根本就不知道何谓“辛苦”,在他们看来其他人为自己付出就是理所应当的、天经地义的。

通过一个下午的劳作,我感受到了天地间最朴素的农民伯伯的状态,他们吃苦耐劳、甘于奉献,他们坚强不屈、不怕牺牲,正是无数个他们,用他们的辛劳和汗滴哺育了我们强壮夯实的体魄和身躯。感恩!

教育的随笔3

从生活中写起,从细微处入手

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当然离不开作文教学,不过我的作文教学实在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很突出的指导,一般以学生自己写为主,然后从生活中,从细微中着手,让孩子们乐于表达,乐于写作,我常对孩子们说:“我们的作文写下来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只是为自己的成长留下一点记忆,等我们稍大一点,拿出它来读时,会觉得自己那时候多有趣,达到这一目的就好了。当然如果有写得好的,与同学与老师一起分享,那就更好了。”本着这一思想,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学生自由写、多写为主。 让他们每天写日记,记下当天最有趣的`事,有则长,无则短。每天选出几篇较好的,读给孩子们听听,有时会把孩子们的作文收集汇编成册,在班级中传看。他们听到、看到自己的生活被同学写进了作文那是一种幸福。那么写作的兴趣也就被调动起来了。

二、抓住各种机会渗透写作方法 刚开始要求写日记时,每天放学,我会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今天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大家说说聊聊,一方面帮助孩子们回忆,也拉近自己对孩子们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也帮助孩子对当天发生的事进行一个梳理,让孩子们知道自己可以写些什么。 经常给孩子们读到一些好文章,我们会共同探讨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了,他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它给了你什么启发。如果我们碰到这样的事,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说呢。这都是我在给孩子们创造的一些机会。 其实这样渗透,对国小生们来说暂时是不会有什么明显的用处的,可是我想,如果长来以往,抓住一切可抓住的机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学习方法,写作技巧,对提高孩子们的习作兴趣,习作能力一定会有所帮助的。

三、关于评价 一般来说我对孩子们的作文改得不是很多,大多尊重其原貌,以鼓励为主,发现其中的一段或一句出色,我都会加以表扬,所以我读的作文有时只读一句,有时会读一段,当然全篇好的,我绝不会吝啬时间,通篇全读,以此来调动孩子们的习作兴趣。 总之,我觉得作文我们在定位时不要给孩子过高的要求,只说是写出自己所想所感,平时再注意一些写作方法的指导,学生多写,老师多鼓励,孩子们一定会爱上作文的。

教育的随笔4

绘画活动后,我组织幼儿喝水,孩子们陆陆续续起身过来站队,毛毛并没有理会我,他仍然在埋头画画——这是他转入我班一个月以来的一大进步,因为刚转入我班时,动手操作的活动他是从来不参与的。当多数幼儿已经站好的时候,毛毛才起身,然后向队伍的最后边走过去,走到子源的桌子前,他看到有几个小朋友正在看子源的画,毛毛拿起桌子上的黑色勾边笔就在子源的画纸上随手画了两下。这时平平跑过来告状说:老师,毛毛在子源的画上乱画。”毛毛也跟着平平过来,冲着我得意地笑,一副沾沾自喜的样子!

喝完水,毛毛坐回椅子上继续画画,我走到他的旁边,蹲下来问他:为什么在子源的画上乱画?”他一脸坏笑地说:我想试试他的勾边笔还有没有水?”我点点头:哦!你用这种方式检查彩笔有没有水啊?”他点点头依然很得意地冲我笑。我说:那你为什么不在自己的纸上画呢?”他说:我怕弄脏我的画。”

孩子只懂得爱惜自己的东西,不懂得去爱惜别人的东西,不会为别人着想。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长期处在父母及祖辈的宠爱中,爸爸妈妈对孩子百般呵护、悉心照料,只求给孩子多一些付出,而从不求回报,孩子认为:被他人关爱是理所当然的。长此以往,孩子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的同伴缺乏关爱。如果孩子从小不知道什么是关爱,那么长大以后很难适应社会需求。学龄前是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优良品质,有助于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而且使幼儿在与人交往,学习互动、合作与分享等各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有利于其成年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毛毛跟我说完就低头画画,我拿出一支绿色的水彩笔,在他准备画草地的位置上随手画了一下,他哇”了一声便开始嚎啕大哭。抬头一看是我,所以没有动手,不能动手解他的心头之火他哭得更伤心了。我装作一脸茫然地样子说:怎么了?”他边哭边吼:你给我弄脏了!”我说:我想试试彩笔有没有水?”他依然哇哇地哭着,我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说:不是你告诉我这样检查彩笔水的吗?你刚刚还在子源的画纸上试过啊!你刚才怎么没有想到会把子源的纸弄脏呢?”他的哭声戛然而止,边擦眼泪边转过去看着子源说:那我以后不给小朋友乱画了。”我对他表示了歉意,并告诉他:在我画过的地方,全部涂上绿色就是草地。他仔细看看,咧着嘴巴笑了。

在活动中,捕捉幼儿心理的真实思想,引导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关爱的情感和分享的快乐,在理解和体会到别人对自己关爱的同时,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帮助他人,使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教育的随笔5

《爱的教育》是每个家庭必备的好书,是为人子女者,为人父母者,为人师长者一生务必一读的经典著作。该书由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于1886年,书的原名是《Houre》,翻译是"心"。它的英译本是《Heart》,译意也是"心"。儿童文学翻译家叶君健在《爱的教育》代序中说:"心"这个字又可以作"感情"解释,在中外文都是如此。夏丐尊先生说原来就想译成《感情教育》,序言中他还说,在1920xx年,他得到这本书的日译本后,一边读一边流泪。他许愿要译成中文,不光是给孩子们读,让父母和教师都跟他一样,流一些感动的眼泪、惭愧的眼泪,夏先生终于在1920xx年将书译成中文。五四期间,《爱的教育》就被朱光潜、丰子恺、茅盾、夏衍等知名学者作为当时"立达学园"学生们的重点读物,几乎人手一册。当时不少学校教师,也把这本书定为中国小生的必读课外书。

《爱的教育》的副标题是《一个意大利国小生一学年日记》,通过国小生安利柯三年级的学年日记,歌颂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等做人的优良品德,歌颂了为他人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对弱小和不幸者给予同情、不畏艰难困苦的伟大精神,书中无论哪一章、哪一节,都把"爱"表现得真切动人、淋漓尽致,大至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亲子情、师生情、兄弟情、朋友情……纯真无邪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时时引人入胜,感人肺腑。

《爱的教育》以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以日记体的形式,由100篇文章组成。全书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主人公安利柯学年日记(包括作者所见的发生在家庭、学校、社会上的各式各样的小故事以及作者安利柯的真实感受);他的父母亲及他的姐姐在他日记上所写下的劝诫性、启发性的文字;10则老师每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感人的小故事(每月例话)。《爱的教育》中描写了那些平凡生活着的但却是真实感人的人物,它以最朴实的语言,讲述着100个与孩子有关的故事,《扫烟窗的孩子》、《班长》、《穷人》、《虚荣心》、《感恩》、《嫉妒》、《争吵》、《告别》等等,歌颂了儿童的纯真感情。该书的特色是以孩子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描述了学校孜孜不倦的老师们如何关爱学生们的学习和启发学生们的心灵;描述家庭中父母亲对子女心灵成长的引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描述可爱单纯的国小生如何在学习和生活的相处中彼此照顾、彼此鼓舞,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书中表露了家庭、学校到整个社会,都在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培养和塑造儿童爱国爱民爱生活的感情。对于教育来说,除了知识的传承书中还强调了教育所具有的更大的意义,那就是对受教育者心灵的启发和开导。

"今天开学了,乡间的三个月,梦也似的过去,又回到了这丘林的学校里来了。早晨母亲送我到学校里去的时候……"《爱的.教育——第一章——始业日》。"嘿,安利柯该上4年级了。哎!没几天二年级的洛佩谛为救一个一年纪同学受伤了。好,我们班从从五百英里外来了个黑肤色孩子,老师说因为远道来的要特别爱这同胞。对,今天是每周例话:少年爱国者……"第一章没读完,我已经深深感受到亲子之情、师生之谊、朋友之恋、祖国之爱……深深感受到爱、关怀、包容、互助、献身……这就是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怀着激动的心情拜读完全书,被一个个真实的事件感动着;《爱的教育》书中那些平凡的人物:小石匠、卖炭人、父亲的老师、我的老师、铁匠的儿子、盲童等等,依然浮现在我眼前。

在《爱的教育》中有这样一篇日记——"爸爸的护士",讲述的是一个乡下孩子进城探望生病的父亲的故事。在医院里,孩子日夜守护着医生指定给他的爸爸。喂水、喂药,病人每呻吟一声,孩子的心就跟着紧缩一下……可在后来,故事并没有按照我们惯常的想象往下发展,而是发生了一个另人难以预料的转折:就在孩子为自己的"爸爸"担心焦虑时,他的真爸爸突然出现在他眼前,望着要带自己离开的爸爸,孩子这样说:"不,爸爸……他愿意我在他身边,现在他病很重,再忍耐一下吧,我没有勇气离开他……"

就是这句朴素的话语,能让任何一下健谈的、自以为高尚的成年人哑口无言。爱的美德正是我们急不可待的要教到孩子手里的珍宝。那么什么是爱呢?忍不住想要引用圣埃克絮佩里童话中小王子说过的一句放:"使沙漠显得美丽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着一口水井。"除却各种对爱的术语化很强的解释,我想爱就是这要一口水井,在沙漠中行走,而能够拥有它,不仅仅是自己,也是他人的幸运和的勇气,但水井,却能为我们的前行提供永远的安全和保障,更是成就我们的生命不可或缺的源头。

而更让我们这些自诩为教育者的成人失措的是,尽管爱的表现有很多,真正能使其成为受教育者灵魂精髓的那部分却不能强意授予,只有一种力量能有效,那就是——感染。一旦疏忽了这点,爱便失却了成为品格的动力,而沦于虚假和下流。届时,这不仅将成为施教者和受教者的悲哀,更将是家国之悲哀,同类之不幸。

记得周国平的散文中曾提到过爱的反义词是冷漠,而非其他,感受颇深。对于他人的冷暖、甘苦,乃至生命价值的冷漠,可谓一种令人恐怖的恶疾。而更让人害怕的是它的传播范围是以人类社会为基础的。免疫力稍差,即被感染,而我们的孩子恰恰是最最易感的人群。这样的病菌一旦侵害了他们的灵魂,再要根除,绝非易事。曾有过这样一个报道,大意是说一位国小教师在班里搞调查——如果你发现路边躺着一只受伤的小狗,会怎么办。大部分孩子竟回答用车轧死它,把它踩死……令人不寒而栗!

思之,警之,省之,教育之艰,任务之重,不言而喻。

教育的随笔6

挥别已经过去的20xx年,全新的20xx年在冬日暖阳的陪伴中悄然来到。看着孩子们一天天成长,我开心于与他们一起走过的每一天。有了他们的陪伴,每天都是充满了美好和幸福。

记得有一次区域活动,孩子们正沉浸在区域有趣的氛围中。观察他们的活动时,我看到窗户上的装饰掉了下来,就准备用胶枪重新粘紧,但是它的贴放位置太高,我便顺手拿来一把小椅子站了上去,进行添补。刚准备把吊饰往上固定住,耳边就传来“好高啊”“老师小心点哦”的声音,当时听到孩子们关心的话语,心里还是蛮开心的,但转念一想,我又惭愧了。我们一直教育孩子注意安全,不可以站在小椅子上。可我自己呢?并没有规范自身言行举止,我深知孩子们的模仿力很强,而我却做了个错误的示范。之后我没有进行添整工作,而是从椅子上下来,很认真地向孩子们承认错误:老师刚刚那样是不对的,你们一定要记住:不能站在椅子上哦!孩子们一边听着我的'“悔过”一边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事后,我就自己太过随意的行为举止进行了反思和检索,我要求自己谨记:时刻要记住自己是一名幼师,是孩子们心中的导航标。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积极引导孩子。

教育的随笔7

现在,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家长给孩子选择各种各样的音乐兴趣班、培训班,而大多数家长心里并不确定为什么要让自己的孩子学习这些,甚至有些人认为“别人家孩子学,我们家孩子也要学”。音乐培训机构本没有错,让人觉得困窘的是家长或者一些老师,并没有从孩子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没有把其和其他基础学科一样重要对待,而是把音乐教育作为了一种可有可无的纯兴趣培养和打发孩子空闲时间的工具。

我们所知道的',语言是人一生中重要的支配技能,孩子从胎儿期的时候就被一个丰富的语言世界包围,他们早早地对未来所需要的词汇进行一次次、一遍遍的积累、内化。等到身体本能逐渐发育,尤其是口腔发育的日益成熟,孩子自然地会说出第一个字、第一句话,从此跨出了人生重要一步。

其实,音乐启蒙和语言一样尤为重要。大家都听说过一句话,“音乐是一种世界语言”,可见音乐与语言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通过音乐,孩子不断第认识自己、反思自己、完善自己,就像在乐队合奏中一样,倾听彼此、享受音乐、分享和合作,这才是有意义的音乐人生,这才是接触和学习音乐的初衷。通过音乐,孩子们彼此沟通配合、学会理解,并且在音乐中,可以发挥任何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反过来讲,作为老师,应该站在什么样的角度引导孩子?首先,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并非要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音乐家或者区分和鉴别出孩子是否有音乐天分,而是要引导孩子把音乐真正变成自己的语言,为他们未来生活增光溢彩。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放下我们所有的期待与渴望,静静地等待孩子,因为音乐的掌握和语言发展一样,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获得和沉淀的过程。假以时日,花开漫芬芳。

教育的随笔8

那天,班上的一个小男孩哭的满脸通红,跑到我这告状:某某同学掀他四个巴掌!当时一听,表示震惊!掀他的那个孩子在我面前表现一直很好,虽长的人高马大,却很是可爱,还品学兼优。更为震惊的是眼前的这个哭的撕心裂肺的孩子,也是个不错的人才。这两个人,怎么会发生磨擦!

古人有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按捺心中的怒火,找来当事人。平日里温柔的小男生此刻异常淡定!面对我的和颜悦色不言不语。我想该是气到了极致吧?!

被打的男生显得躁动不安,连哭带嚎:我就说他考英语的时候,抄书了啊!他就打我!!!我目问,他没有否定,也不说话,我再追问的时候,他再勉强说:是!但我没有作弊!那个被打的男生最终承认:他也没亲眼所见,听别人说的。

那么问题清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有了。首先我对这个被打的男生进行了几语句语重心长的点拔:对于一个一度品学兼优的人来说,你说他抄袭,这对人家的自尊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伤害!况且你还是道听途说,他打你是给你一个教训,人不可以口无遮拦。有时候语言的伤害力不比武力差。他打你,你疼的是脸,而他伤的是心!这一点你懂吗?

好像我是默许了那个甩人耳光的同学,身边一群看热闹的小孩子,个个七嘴八舌都说某某该打,他就是不会说话,他说话就是让人生气,想抽他。

然后,我对这个仍然不言不语的孩子说:你的怒火老师可以理解,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得学会尊重别人,想想你的老师,你的家长,有没有哪个人因为生气给过你耳光?打的是脸,伤的其实也是心啊!

在这场是非中,他们俩个都有错,错在我们在说话做事的时候,没有顾及到对方的感受,因而言行举止失去了分寸。激怒的别人的方法有好多种,但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不尊重。我是这样认为的。所以他们俩个互相道了歉,算是结束这场风波了!

第二天,他们俩个又在一起开心的玩耍了!

反思:

教书已有不少年头,习惯了小孩子之间的'打打闹闹,只要不是罪大恶及,无法无天,都是小事,都值得宽容,都值得理解。我是一个不太厉害的班主任,很少与孩子生气,也可以说这些年的生活,我已经学会不再生气了。

英语老师说小孩子都是一张白纸,有道理!有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泪水与汗水呢?成长不都是在一次次泪水的洗礼下才变的越发茁壮的吗?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没有人会能感同身受!那个口无遮拦的孩子也许会被几个巴掌觉醒,会懂得说是一种能力,而不说才是一种智慧,不道听途说该是一种原则!那个打人的孩子,看着平日里灿烂阳光的孩子哭的死去活来,最终也会明白:巴掌的伤害不亚于一颗子弹。

懂得尊重,应该是青春期里孩子教育的第一课!

走向青春期里的孩子,容易燥动。德国的专家说:你能想方设法让自己的教育静下来,你就成功了!面对一群燥动的孩子,我们为师者该做的,我想不应该是煽风点火,不应该是火上浇油,若能似春风,温柔吹过耳畔,化作几滴春雨,浸入孩子心田,注入几滴成长的养液,也许我们就真的能看到满园花开的温馨,我想:这也应该属于尊重的范畴吧?

教育的随笔9

礼仪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行为科学,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自终地以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决不能满足于现状,必须牢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通过参加这次礼仪培训,使我在内在修养、外在形象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努力以一个生活老师无私的爱去理解、宽容、尊重和关心每个孩子,我把这样两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

我们班上有一个小朋友,长得白白胖胖,扎着两个小辫子样子十分讨人喜欢,可是幼小的她性格非常孤僻,而且胆子非常小,几乎从不用语言与人交往,连大人跟她说话时她都无法用眼睛注视对方;草地上都不敢走,连走楼梯都战战兢兢的。出于爱护和责任,我把她的健康成长看作是自己的`孩子。每天清晨家长送来时,我总是亲切地走过去,微笑地热情打招呼,问寒问暖;每次上厕所、洗手、进餐时,我会主动上前帮忙照顾,跟她说说话;户外活动时,我都会伸出温暖地手拉着她一起上下楼梯并鼓励她和小朋友一起参与锻炼和游戏。现在这位小朋友已经能和别人一起玩,开始适应我们幼儿园集体的生活了,早上来园也能跟我打招呼了,此时的我感到莫大的快乐,我将永不停息爱我的孩子们,用心去呵护他们,与他们成为好朋友,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教育的随笔10

自从开展新课改以来,我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感悟最深的一点就是:我们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学生。宽容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是一种优良的品质。一个宽容的微笑可以抹掉孩子心灵上的阴影,一个充满信任的眼神可以缓解孩子身上的压力。宽容不等于放纵,对孩子适度的宽容,可以拉近教师与孩子的距离。

我班有个学生叫王成,他可以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学生。从我刚接这个班开始,就经常听到关于他的告状声,一会儿听到他打同学了,一会儿听到他把班里刚打扫好的卫生洒上墨水了,一会儿又听到他磕破别人的头了,一会儿又听到他把班里的窗帘弄坏了……总之,来给他告状的.同学络绎不绝,真是把我搞得手忙脚乱,一时找不到任何方法来管好他。

这天自习课上,我刚走进办公室,就有同学跑来告诉我说,他把某某女同学打哭了。我听后,顿时火冒三丈,气冲冲地走到教室,把他揪到办公室,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并告诉他应该怎样做,只有怎样怎样才是一个好孩子,一个好学生,说着说着我突然想起前不久听的“知心姐姐”的报告来。对孩子首先要赏识他,只有放低自己,感受孩子,走近孩子的心理,才能与孩子融为一体。想到这里,我便把他叫到跟前,心平气和地和他谈心,谈他的生活、学习等等,慢慢地,我发现当我的声音变平和时,他的脸上不再是那种不服气地表情了,并且把眼光也投向了我,怯生生地问:“老师,你还喜欢我吗?”我当时心中一惊,我还以为我的谈话他不当回事呢?他接着又说:“老师,同学们都告我的状,我怕你不喜欢我了,所以我就故意捣乱,引起你的注意。”我听到这里,顿时明白了,多单纯的孩子啊。我便对他说,老师怎么会不喜欢你呢?任何一个学生都是老师喜欢的好孩子,老师是不会因为他有缺点,犯错误就不喜欢他的,相信老师,我和同学们都是喜欢你的。听到这里,他便说:“老师,我以后不会再捣乱了,你就看我以后的表现吧!”从那以后,他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各项活动中也表现得非常积极。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有被尊重,被理解,被肯定的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我们在感情上对学生多一些宽容,多一点尊重,多一份关爱,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教育的随笔11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家中的太阳,也是我们幼儿教师的一切。孩子的需要是教师关心的焦点,孩子的进步是教师快乐的源泉。你快乐,所以我开心。

心雨是我班上一个文静又很秀气的小女孩。平时,她不太愿意主动地与人交往,话也不多。学习活动中从来都不愿意举手发言,请到她时,也不愿意开口说话。有时情绪很不稳定,不乐意时抿着小嘴,一声也不吭。似乎是一个很难接近的孩子。可是,她却又是个聪明又懂事的孩子。她所缺少的是自信和大胆的品质,需要的是更多的关注和机会。

首先,我在与她家长的交流中得知,心雨从小有奶奶带大,奶奶为了孩子的安全,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去做,孩子整天在奶奶的呵护下成长。加上父母工作比较忙,很少有时间在家照顾幼儿,使她从小性格就比较内向。面对什么困难都要让别人去帮忙。

方法一:下午,到了讲故事的时间, “心雨,你来给大家讲个好听的故事,行吗?”她扭扭捏捏地站起来,低着头,牙齿紧咬着嘴唇。小朋友鼓励她,并放低要求,只要说几句就行了,她还是不愿意。无奈,只有等到明天了。一连几天都是这样。最后,她终于答应明天来讲故事。第二天,我先和她随意地谈了一会儿,让她知道:一个人说话要算数,说过的.事情就要做到,要讲诚信。再来由她讲故事时,我微笑地向她点点头“你能行的。”终于,她的态度有所好转了,虽然声音很轻,可是却是不小的进步。

教育的随笔12

有意义的学习应该是“有趣、有效、有价值”的。如在讲海陆等温线的分布规律时,有“一陆南,七陆北”等,而我在黑板上写“一路难”通“一陆南”,既有趣,又符合学习学习的心理历程,唤起共鸣,记忆也容易多了。另外在讲中国东中西部的划分时,东部记为:辽、冀、鲁、苏、浙、闽、粤、桂、琼、京、津、沪;中部记为:黑、吉、内蒙、晋、豫、皖、鄂、湘、赣;西部记为:陕、甘、宁、青、新、云、贵、川、藏、渝。有趣、有效、有价值。

另外有意义的学习是相对于机械学习而言的。传统的机械学习不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不讲方法,只求死记硬背,学生不但劳而无功,且极易丧失学习的热情。有意义的学习则特别强调新旧知识的联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在讲重庆与四川的简称时,就说四川简称“川”或“蜀”,重庆简称“渝”,然而在讲中国铁路交通网时,由重庆至贵阳的.线路不叫渝黔线,而叫川黔线,这里就有一个新旧知识的联系,以前重庆属于四川,所以也简称“川”,后来划分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直辖市,简称“渝”,但是铁路名是在划分之前就有的。讲清楚这些,学生就明白,不会再有疑问了。

教育的随笔13

学生课业负担重,国家教育部倡导减负。可这样做完成不了教学任务。仔细观察,其实并不是在校完不成任务,只是孩子们平时养成了拖拉的坏习惯。

在以往的教育中我们发现,学生比较弱的环节基本上是由于没有做足够的联系导致的,但是过多的联系又会是学生对作业和学习产生反感,丧失学习兴趣,会适得其反。绝大多数的国小生都不喜欢做作业,最大的愿望就是每天都没有作业,更不要说主动的去做课外作业了。于是,召开班会经过全体集体商议,有了全新的课外作业制度——“由你决定”。即课外作业的量是由学生,而非老师决定的,这样,当课外作业多的时候,学生是没有怨言的。看到这里,也许你会有些疑惑,那就让我们再说得清楚点吧。课外作业是由学生决定,但不是他们的嘴巴决定,而是表现决定的。

“由你决定”制度的基本内容是:在完成回家作业后,每天一个有针对性的少量的课外作业,这个作业不要求学生非常快的'完成,甚至可以比平常速度慢一点,但对质量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如果错误超过三个,那对不起,你还得再做一个练习,再超过三个错误,依然是这样,直到错误在三个以内。最后,老师还会表扬每天课外作业全对,或者错误极少的同学。多次受到表扬的学生会获得老师的实物奖励。

因此,在孩子们做课外作业的时候都非常认真,非常仔细,不东张西望,更不会私下讲话,因为这会影响到自己作业的质量。同时在完成之后主动检查,对有疑问的题目自己再三斟酌。这使得他们不仅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知识的转化和吸收,而且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大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说,学生的学习不仅需要老师做好的引导,还需要好而严的制度来规范他们的行为和习惯。

教育的随笔14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这本书所写的是一个四年级国小生安利柯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发生的许多平凡而感人的事情。这些事儿虽然都是生活中的平常小事,却融入了种种世间最伟大的爱: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也许,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引人深思。

书中叙述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都如此的细腻,让人向往,让人感动.这本书用朴实平凡的语言,讲述着100个与孩子们有关的故事:扫烟囱的孩子、穷人、虚荣心、感恩、吵架、告别等等,体现了他们的纯真善良.从中使我感受到了人类是多么需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呀,而这种关心、理解,都离不开一个东西——爱!

我非常喜欢那篇《新老师》,尤其是新老师说的那段话:“我爱你们,希望你们也喜欢我!我不愿意责备和惩罚你们当中的.任何人,也相信你们会让我感到欣慰,我会因为有你们这些学生而骄傲!”他还说,“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孩子,我爱你们,请你们也欢喜我!我一个都不愿责罚你们,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请你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透过安利柯的描述,我了解到什么样的老师才最让学生感到温暖,是把学生当亲人的老师.先生的这些话,让所有的学生都信服与他,也让我对这群学生十分羡慕。

读了《爱的教育》之后,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我希望我以后也能有着和安利柯一样的生活,懂得爱的生活。

教育的随笔15

《城里老鼠和乡村老鼠》是一次非常有意思的语言活动,它通过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城里老鼠去乡下做客与乡下老鼠去城里做客时所引起的一系列有趣的事,引领孩子们去了解另一环境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

为了有效开展这次活动,课前我不但自己收集许多有关城市和乡村的图片、照片,还让孩子收集尽可能多的有关城市和乡村的图片、照片并带到幼儿园,同时还要求孩子利用双休日和家长一起有意识地观察了解城市和乡下的不同,积累一些经验。活动的开始,先让小朋友一起在投影仪上欣赏这些画面,聆听小朋友的.介绍,然后老师提问:“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啊?给你什么感觉呢?”在此基础上,大家对城市和乡村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在活动中,我和小朋友围绕“如果你是小老鼠,你喜欢到城里生活呢?还是喜欢到乡下生活?通过辩论会的形式进行讨论,鼓励幼儿大胆阐述自己的意见。孩子的精彩回答让我赞叹不已,感触很深。我深深喜欢这些孩子们。

其实,城里和乡下都有自己最美的地方,城市老鼠和乡下老鼠都为自己的家乡感到骄傲,孩子们都说了自己喜欢城市和乡村的理由,相信只要是适合我们自己的都是最好的。现在我们的城市和乡下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农村的生活条件也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特别是我们居住的地方,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活动中孩子勇敢的辩论是整个活动的亮点。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uezhezhai.com/fw/wenxue/dxle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