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者斋 >

范文 >热点 >

卫生信息化建设方案

卫生信息化建设方案

为了加快推进城乡卫生事业均衡发展,构建完善的城乡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深化卫生改革,提高卫生管理、科学决策和综合服务能力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根据《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7年》、《成都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意见》和新津县信息化建设规划,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卫生信息化建设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统一标准、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纵横联网、分步实施、安全保密”的原则,在整合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上,采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开发建设集城乡卫生管理、医疗管理、妇幼保健、疾病监测、疫情报告、卫生监督、应急指挥、社区服务、居民档案、远程会诊、网络教育、医保互通、电子政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效、快速、畅通、安全的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全县范围内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并开展以县为单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和研究。到2017年,建成覆盖全县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并与市卫生局、县内相关部门互联互通、适应卫生改革发展需要的区域卫生信息体系。

二、基本框架

按照成都市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构建我县卫生信息化建设“1131” 网络框架,即:一个管理中心,一个网络平台,三大应用体系,一张居民健康卡。逐步建立起以县卫生

局为中心,覆盖县级医疗卫生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站的一体化卫生信息网络。(网络框架拓扑图见附件2)

(一)一个管理中心

在县卫生局设立“卫生信息化管理中心”。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卫生系统信息化网络建设总体规划和设计;负责确定各阶段具体工作并组织实施;负责规划设置局域网站点和信息安全体系出口;负责监管三大应用体系,及时维护应用系统数据、协助网络运营商做好网络故障排查,确保网络畅通;负责组织卫生人才信息化相关知识培训,指导督促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信息化工作。

(二)一个网络平台

依托现有的新津县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搭建区域一体的公共卫生和医疗县级管理平台,实现卫生系统内各医疗卫生单位之间、各医疗卫生单位与县卫生局之间,县卫生局与市卫生局之间、县卫生局与县内相关部门之间信息互通,数据共享;为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服务与支持;为公众提供查询、咨询相关卫生信息窗口。

(三)三大应用体系

1、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介绍: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数字化医院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医院收费管理、门诊管理、住院管理、药品管理、病案管理、处方管理、人事后勤管理、资产管理、统计查询、系统管理等模块以及医学影像与通讯系统(PACS)、

实验室检查系统(LIS)、应用电子病历系统(CPR),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等交互式网络信息服务系统。

系统功能:(1)在医疗单位内建立起以财务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医疗单位内部医疗、药品、人事、资产、财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提高医疗单位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2)在医院之间搭建信息共享与交换平台,实现医疗信息资源共享。(3)卫生局通过医院管理县级平台,动态监管各医疗单位的财务收支。(4)按照确定的各医疗单位的功能定位和诊疗范围设定诊疗目录,限定其诊疗范围,统筹城乡医疗卫生资源。(5)通过药品管理系统,确定各医疗单位的基本医疗用药目录,限定用药范围,对目录内药品定价管理,对目录外的药品严格限制使用,规范医疗单位的用药行为。(6)实现影像图像和影像报告等数字化存储、传递,并在医院之间共享。(7)实现实验室检查报告无纸化传输,提高效率,减少人工操作造成的差错。

2、公共卫生管理系统

系统介绍:主要包括疾病预防与控制、妇幼保健、卫生许可和监督执法、应急指挥、健康教育、居民健康档案、基层卫生信息等模块。对疾病监测预警、传染病报告处置、儿童计划免疫、孕产妇系统保健、儿童系统保健、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工作进行网络化管理。(其中新开发的系统必须与上级已统一开发的公共卫生系统软件实现链接和系统集成共享)

系统功能:(1)通过建立健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不断更新,实现对全县居民健康信息的`动态管理。(2)医生通过查阅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能更加全面、准确地诊治,并可避免重复检查。(3)实现对疾病的自动分类筛查、对特殊疾病及时报告、追踪。(4)实现对传染病、慢性病等疾病的自动生成并归口提示,提高管理能力水平。(5)实现对疾病预防与监测、卫生执法监督,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工作的信息化动态管理。(6)动态反映公共卫生信息,及时作出预警预测,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

《卫生信息化建设方案》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标签: 信息化 卫生 方案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uezhezhai.com/fw/redian/xk4kv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