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者斋 >

范文 >节日庆典 >

春节的文章(15篇)

春节的文章(15篇)

春节的文章1

今天是大年三十,是我们中国传统新年——春节的前夜。按照传统习俗,每到这一天,人们都要从外地赶回老家,团聚在一起,吃顿热热闹闹的团圆饭。瞧,爸爸妈妈和我也风尘仆仆地开了三小时的汽车,回到仙居老家。

春节的文章(15篇)

一到村口,我远远地看见到处都是红色:家家户户门上都贴着红对联、挂着红灯笼;来来往往穿红衣的人们有说有笑,在集市上挑选年货,买烟花爆竹??一派热闹的景象!

到了奶奶家,亲戚们早就等在那里了。一年不见了,大家嘘寒问暖的,都有说不完的话。我和哥哥、弟弟也是好久没在一起玩了,现在凑在一块,大家都很兴奋,楼上楼下闹个没完!

奶奶和姑姑在厨房里张罗着年夜饭,厨房里热气腾腾,飘出一阵阵香味。“开饭了!”奶奶一边招呼着大家,一边端上了香喷喷的饭菜。大家围到了大圆桌旁,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摆满了一桌。爸爸拿起一瓶茅台酒,给爷爷倒了满满的一杯,说:“爸爸,祝您新年快乐!”爷爷笑盈盈地直点头。大家都站起来一起祝愿爷爷奶奶健康长寿,天天快乐??饭桌上洋溢着我们的欢声笑语!

吃过年夜饭后,我们几个小孩急着跑出去放烟火。外面早就是烟花爆竹的海洋了,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烟花“噼噼啪啪”响个不停。叔叔拿出了一大袋各种各样的烟花,有长长的“连环炮”、细细的“窜天老鼠”、会转圈的“蝴蝶王”。我挑了一个三角形的“好日子”,把它放在地上,弟弟胆子很大,抢着去点导火线,我呢?早就飞快地跑到几米外捂着耳朵等着看呢!导火线燃起来了,“噼啪”一声清脆的响声过后,冒出了一团闪亮的小火花,许多五彩缤纷的小星星从火花里跳了出来。慢慢地,火花越来越高,跳出来的星星也越来越多了,真漂亮!

我真希望每天都像过年一样,大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地度过每一天!

春节的文章2

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得笑了起来,在春节前,人们个个喜气洋洋,精神饱满。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坐着火箱围着火炉看电视,还有的人在打麻将打扑克,等等不一而足。

街上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货物都齐全,琳琅满目,人们恐怕想买什么都难以选择!

春节前,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别具一格,各有各的个性。他们把买来的年货放得满地都是。买来的年画怎么贴,那有自己的喜好了。有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还有的歪着贴,各有千秋。人们把买来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节一到,可一饱口福了。家家备有鞭炮,人们穿上新衣服,准备迎新年,在春节前,人们一出门,如果遇上了好朋友,总是口中不忘说一句:“上街啊!”

春节到了,小朋友们便早早起床,来到爸爸妈妈的房间,开始了传统的拜年仪式了。小朋友们对父母说着一些吉祥话儿,爸妈拿出压岁钱,让小孩子们高高兴兴。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够吉祥如意,招财进宝。

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而最高兴的则是我们,可以大把大把地攒取压岁钱,然后欢天喜地跑到街上去买很多好玩的东西,如小汽车、四驱车、玩具枪、足球等,而我们只要嘴巴甜一点,多说些祝福的话儿,那可大赚一笔了!

人们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着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烟花……大人小孩们载歌载舞,忘情地玩个痛快!

春节的文章3

今年上海的过旧年,比去年热闹。

文字上和口头上的称呼,往往有些不同:或者谓之“废历”,轻之也;或者谓之“古历”,爱之也。但是对于这“历”的待遇是一样的:结账,祀神,祭祖,放鞭炮,打马将,拜年,“恭喜发财”!

虽过年而不停刊的报章上,也已经有了感慨;但,感慨而已,到底胜不过事实。有些英雄的作家,也曾经叫人终年奋发,悲愤,纪念。但,叫而已矣,到底也胜不过事实。中国的可哀的纪念太多了,这照例至少应该沉默;可喜的纪念也不算少,然而又怕有“反动分子乘机捣乱”,所以大家的高兴也不能发扬。几经防遏,几经淘汰,什么佳节都被绞死,于是就觉得只有这仅存残喘的“废历”或“古历”还是自家的东西,更加可爱了。那就格外的庆贺——这是不能以“封建的余意”一句话,轻轻了事的。

叫人整年的悲愤,劳作的英雄们,一定是自己毫不知道悲愤,劳作的人物。在实际上,悲愤者和劳作者,是时时需要休息和高兴的。古埃及的奴隶们,有时也会冷然一笑。这是蔑视一切的笑。不懂得这笑的意义者,只有主子与自安于奴才生活,而劳作较少,并且失了悲愤的奴才。我不过旧历年已经二十三年了,这回却连放了三夜的花爆,使隔壁的外国人也“嘘”了起来:这却和花爆都成了我一年中仅有的高兴。

春节的文章4

家乡的春节

照家乡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

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喝。这种粥和平常的粥不一样,这是用各种干果,各种豆和各种米熬成的,我非常喜欢喝腊八粥。每到腊月初八这天,就念经吃粥,这样就给腊八节增添了宗教色彩。不管怎么说,人们吃腊八粥,都是以庆祝丰收

除此之外,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等到过年吃饺子用,封起来的蒜,到年底会被泡的色如翡翠,非常好看,爸爸妈妈很喜欢吃,但我不喜欢吃。在老家家家过年还要包饺子吃。男孩子们喜欢买炮和各种玩具。女孩子们喜欢买一些花炮,这种炮在晚上玩非常好看。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他们必须准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还要炸各种各样的丸子,有鱼丸、肉丸、红薯丸、白薯丸等等。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在我们家,这一天即是祭灶又是我的生日,很多人喜欢吃灶糖,我却不喜欢吃,因为很黏牙。这天,天一擦黑,鞭炮声接二连三的响了起来,晚上要吃豆芽面条,因为这一天灶神要来人间,豆芽就是他的拐杖。

过了二十三家家都要大扫除一次。

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到了,除夕这天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上贴好了红红的对联,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除了很小的孩子看动画片以外,其他人都看春晚,所有人都要守岁,老人们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小孩子们是为了尽孝,给父母延年益寿。

正月七年级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这天女人们都要带着全家人去娘家拜年,小孩子们最喜欢,因为可以收到许多的压岁钱。

正月十五日春节的第三个高潮到了这一天家家都要吃元宵一眨眼,正月十九到了,春节也结束了。大人们上班,学子们上学。

春节的文章5

过年的喜庆,驱散严冬里最后一场寒流。

过年的渴望,淹没街头巷尾的如潮人流。

一批又一批,一波又一波,刮起了购物的狂风,席卷了各大商场的每个角落,大街小巷成为车流,人流,物流的海洋。

懂得掏光顾客钱包的商家,此时此刻,布下了天罗地网,打折,折后赠送购物劵,购满几十元即有赠品相送,各种各样的技俩,施展得天衣无缝。也只有在过年时分,顾客购物的欲望才会发挥得淋淳尽致,尽情地穿梭于各个商场,任自己忙碌的身影在诱人的夜色下,倾情演绎一场最华丽的传说。

归心似箭,盼望团圆。每一个在外打拼的游子都朝夕暮想着新春佳节的到来,渴望在这个全家欢聚的时节,与家人围成一圈,在推杯换盏之间,享受难得一见的天伦之乐。

站台,站满了翘首相望的游子,在饱受思乡念亲的煎熬后,他们渴望长出一对健壮的翅膀,能够翩然而至,飞回慈母温暖的怀中。

人流涌动的银行,自动吞卡吐钱的柜员机,尽职守责的保安们在极力维持秩序,忙前忙后,帮助一位位茫然不知所措的顾客,填写取款通知单,汇款通知书。认真负责的工作人员,则在柜台后面有条不紊地打印数据,完成一次又一次的业务。

平日宽阔畅通的公路堵塞,平日宽敞无边的.超市堵塞,平日人烟稀少的菜市场堵塞。

街上,路上,到处可见维持秩序的交警,喇叭声,口哨声,叫嚷声,汇成一曲热闹的交响乐。

过年了,年夜饭,一道红红火火的过年大餐。海鲜类,肉类,蔬菜类,各种山珍海味挤满了团团圆圆的餐桌。平时吃惯了油腻的大鱼大肉,过年时最想吃的却是清爽可口的绿色蔬菜,这究竟是时代的进步,亦或是人们饮食习惯的后退?

春节的文章6

《北京的春节》是一篇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散文,文章对老北京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

本课教学我延续了“以读为本”的教学策略。通过听录音范读扫清字词障碍,思考“你对北京的春节有什么感受”;通过指名学生分节朗读,为学生正音,并解释“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绝、娴熟、截然不同、万不得以、各形各色、张灯结彩、有声有色”等词语。通过自由朗读找出不同日子春节不同的民风民俗。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是薄弱环节,这些多音字有待加强:

掺和(huò)

正月(zhēnɡ)

间(jiān)断

张灯结(jié)彩

差(chà)不多

尽管在教学中正音时强调了读音,但是学生比较容易遗忘,巩固方法:下节课先出示如上面所示的幻灯片让学生复习,然后再把读音去掉,让学生再读一遍。目的是在第一次复习的基础上,第二次去掉读音,能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加深学生的记忆。

对于生字的教学环节,我忽略了。这是多大的失误啊,明天我的补救方法是让学生看一分钟生字表。时间到后进行默写,我编好了故事,让学生默写也富有趣味,同时能训练学生的听力与注意力。

小明是本月的初旬生日的。初五那天,奶奶拿出已泡成翡翠色的蒜瓣给小明吃,妈妈为小明包了饺子,爸爸为小明准备了水果沙律杂拌儿,姐姐为小明准备了榛子和栗子蛋糕,哥哥为小明做了风筝,表弟却送给小明几串鞭炮。晚上,小明一家高高兴兴去寺院逛庙会了。

我要求学生把听到的生字按顺序默写出来,这样更能让字词掌握不够牢固的学生知道如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生字新词,当然这个环节如果能放在第一节,就能更好地把“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部分推向高潮。

这节课最大的不足是没有备好课。对于教学目标没有很好地钻研,边讲边展开,展开得过于详细,超出了重点与难点,制造了更深的教学任务和知识点,以致喧宾夺主,教学战线拉得太长,两课时也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对于教学流程没有整体规划,更不用说宏观调控了,不知讲什么,当然讲不好了,怎能有很好的课堂氛围呢?学生怎能从死气沉沉的老师身上展现出超脱的勃勃生气呢?

以后每节课应该列一个简单的流程图,列好大概的时间,放在讲台上能起到提示的作用。在引线的慢慢催化下,相信不久的将来我能更简洁,最后到真正的环环相扣,层层自然过渡。过渡语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纽带,是让听的人自然过渡下一个环节的必需品,同时足见一个老师的硬功夫,体现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以后我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多练习写写每个环节的过渡语言,让课堂教学严谨有序,自然流畅,学生真正学有所成。

春节的文章7

今日是农历的大年三十,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今年我在外婆家过年。

吃完午饭后,我发现挨家挨户都挂着红灯笼,贴着春联,我也迫不及待地想贴春联,于是对妈妈说:“妈妈,我想贴春联。”妈妈答应了。我就去请姨父帮忙,把梯子和春联拿了过来。姨父先把贴在春联上的双面胶给撕下来,然后再把春联小心翼翼地贴在墙上,左看看、右看看,对齐了没有,这样春联就贴好了。

我们吃晚饭的时候,外面就有“啪啪啪”的鞭炮声了。我已经按捺不住,情不自禁地跑到外面观赏美丽的烟花,有的象菊花,有的象桃花,还有的象小雨点儿,真美!看着看着,我也蠢蠢欲动了,想自己亲手放鞭炮。外公让我去点大的鞭炮,开始我有点儿不敢,先旁观看了一会,发现有大人在,并不是很危险,最后我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地把鞭炮的引线给点燃了,马上我飞似的往回跑,“噼噼啪啪,噼噼啪啪……”好过瘾哦!

晚上,我们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吃零食,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晚会真精彩!有相声,有小品,有舞蹈,还有魔术……

春节真是热闹,到处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都洋溢着过年的喜气。祝大家春节快乐!

春节的文章8

“噼噼啦啦”鞭炮响,“嘻嘻哈哈”过年好,新的一年又到了,各家忙的真热闹!

边看着春节联欢晚会,边观看着奶奶,妈妈包饺子。只见奶奶一手拿着擀面杖,一手拿着一个面团,把面团往擀面板上一放,随着一阵“咯嗒咯嗒”的声响,一个又圆又胖的小面皮躺在了擀面板上,妈妈接过面皮,放在手上,再加上一小勺馅,用食指和拇指一捏,一个元宝似的小饺子就包好了。

我看了以后好羡慕包饺子的过程,便也想试一试,我拿起一个小面团,放在擀面板上,拿起擀面杖擀呀擀,可是就是擀不成又圆又胖的小面皮,只擀出了一个又瘦又瘪的小面皮,我很着急,便又擀,好不容易才擀成一个似不像的小圆皮,便又一手拿皮,一手忙着铲馅,铲了一大块馅,往皮上一压,又学着妈妈一样用食指和拇指一压,结果馅全都露了出来,变成了一个没有骨头的饺子。

妈妈看见了说:“你的饺子皮太薄了,馅又太多,所以就撑破了肚皮!”说着,妈妈又重新拿了两个小面团,用擀面杖擀,擀的时候用一只手转皮,递给我一个,交给我:“看,先拿水饺粉压一压,用擀面杖擀,擀的时候用一只手转皮,就能做到又圆又好看了!”我试着做,真的呀,我擀出的皮果真很圆很饱满。接着,妈妈又告诉我放馅不要太多,只需要一小勺就够了,我又试着做,妈妈还告诉我要用拇指和食指同时轻轻的捏,我照做,包出的饺子又大又好看!

爸爸把饺子放在锅里,不到五分钟,饺子就新出炉了,我吃着自己包的饺子,心里甜甜的,因为饺子里包含着我的汗水!

春节的文章9

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包括古文,诗,词,民族音乐,民族戏剧,国画,书法,对联,灯谜等。还有一些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春节。

春节有很多民族习俗,家家户户贴对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还有穿新衣,吃饺子,大人还要给我年钱。在这些习俗中,我最喜欢的是装年钱的小红包了。拿着小红包,我迫不及待朝外奔去。一出门,我听见小朋友们的欢呼声,原来他们在楼下的小广场正进行烟花比赛呢!只听“呯呯”几声,各种烟花在天空中绽放,有的像一条巨龙腾空而起,有的像一枚枚子弹直冲天空,还有的像一朵没有开放的花苞,在天空中欣然怒放。我看到这美丽的烟花,心想:“我的烟花一定比他们的烟花好看好多倍”。于是,我赶紧去买烟花,拿着自已的烟花,小心翼翼的点燃之后向着天空发射,只听“啪”的一声,烟花朝天空中直飞而去,当我抬头望着天空时却呆若木鸡了,原来这种烟花叫“花生米爆炸”,只见“啪”的一声结束了,一点也不漂亮,真让我大失所望。不过看着天空被些五彩缤纷的烟花装扮的绚丽多彩,我们个个欢呼雀跃,开心极了。

春节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传说中,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长着锋利的牙,尖尖的角,凶猛无比。“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新年的晚上,怪兽会爬上岸,去袭击山角下的一个小村庄,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村里人知道会来怪兽,把门锁的紧紧,可是不管怎样,“年”会进来,偷吃村民的东西,伤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极了,但又无能为这一年的除夕,人们正准备扶老携幼去难。这时,一位仙翁走过来,他告诉村民“年”怕红色和响声,人们听了连忙准备了红对联贴在门上。晚上,“年”又来了,它一见红色,听到锣鼓声阵阵,吓得赶紧逃跑了。从此村里太平了。以后每逢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贴春联、贴年画、放鞭炮,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还越传越广,逐渐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20xx年的春节快到了,我盼望着到来!

春节的文章10

春节在人们心里是一个喜气洋洋的日子,也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不管身在多远的亲人都要赶回家来和家人团聚。春节期间,大人们团聚在一起聊家常,而小孩子们通常就玩游戏、放鞭炮,而我也不例外。

说起放鞭炮,那是我春节最高兴的事啦!还记得去年春节,吃完元宵后,哥哥建议我们一起去放鞭炮,在征得爸爸的同意后,哥哥拿着买好的鞭炮带着我和姐姐、弟弟下了楼,到了楼下我们因为先点燃哪种鞭炮而争执的面红耳赤。最后,哥哥决定:从最小的开始挑,先挑的那个就第一个放。我想:哈哈,除了弟弟以外就我最小。弟弟一定会挑坦克炮的,那我就可以挑我想放的摔炮了。果不其然,我真猜中了,弟弟拿着坦克炮高高兴兴地让哥哥替他放。我拿到摔炮后,赶紧打开盒子抽出一颗。我使劲往远处的地上一声。只听见砰的一声,我看看弟弟紧捂着耳朵向哥哥跑去,看他那害怕的样子,我笑得前俯后仰。本来我以为我的摔炮是最好玩的,但是当我看看弟弟玩得津津有味的样子, 才发现貌似坦克炮也很好玩。哥哥把坦克炮放在地上,用打火机把炮须点燃,坦克立马开动起来,等里面的燃料烧尽, 那辆坦克就光荣牺啦!

看!放鞭炮很好玩吧! 我希望每年春节我都可以和哥哥、弟弟一起做这件最令人开心的事情。

春节的文章11

大街一空无一人,商店全关门,摆上酒席邀请客人。猜猜这是什么节日?没错!这是春节。

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是迎接新一年的“典礼”。大年30家家户户都团圆,当然少不了客人,这不、我家就来客人了。

“小朱,我来了。”随着叫声,我的3个姐姐陆续来到。 “小朱,给你的。”贾姐递给我一个袋子,忽然又想起什么似的,连忙抢回去,随即拿出一本书,笑嘻嘻的打开又从里面陶出四叠卡片,然后朝我招招手,唧里呱啦的讲了一大堆,说这是“找东西”游戏。

找东西游戏有一个转盘,决定你抽几星卡片,按上面的字或图寻找这件东西,找不到就抽取惩罚卡,惩罚成功得一分,惩罚失败不能得分。得分最好高的玩家惩罚得分最低的玩家。

开始,我还兴致勃勃,渐渐的我就没有了兴趣,你猜怎样?没错!我盘盘都找不到!光靠惩罚卡得分,这叫我咋办?“小朱,该你抽惩罚卡了。”你看,我又该抽惩罚卡了,三十六计。“抽”为上计,先抽了在说,只见上面写着:被其它玩家抓痒痒10秒,不许笑。我差点没晕倒过去,老天还让不让我得分啊!

无奈!哼哼!吃饭了,有鱼、牛肉、圆子、排骨——

“杨雨欣,快吃养肉”。不知谁说了一句提醒了我。杨姐姓“养吗?我急忙提醒杨姐吃”杨肉哦!“杨姐立刻明白了我的意思。”有有。“奶奶连忙夹了一块给杨姐,杨姐把猪肉吃得叭叭响。哎!这报复心理也太强了。这时,伯妈问:”有没有贾肉啊“!大家都笑翻了。

春节真是个只有笑声没有烦恼的节日。

春节的文章12

春节的传统习俗

宋朝诗人王安石写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啊,在响彻云霄的爆竹声中,为这个年画上圆满的句号让春风冲刷一切的不愉快,这就是春节,我们中华民族历久而不衰的传统节日,也有许多习俗,跟我来看看吧。

 习俗一:贴对联,放鞭炮

春节将近,人们总喜欢去买对联,回来贴在门上。除夕那天,又喜欢放鞭炮,这是为什么?因为传说有一只凶兽叫“夕”,它每年正月三十都会出做恶,可它最害怕红色的东西和鞭炮声。所以,人们每年就会贴对联,放鞭炮来预防“夕”出来做恶。

习俗二:吃年夜饭,守年

年夜饭,年夜饭,一听就知道是过年那天夜里吃的饭。一般人会吃饺子。饺子里要包上钱、枣、年糕与豆腐。吃到钱就说明明年财运连连;吃到枣就说明明年蜜蜜甜甜;吃到年糕就说明明年步步升高;吃到豆腐就说明明年福气冲天。每年除夕,我们都会吃着饺子,一直到深夜十二点。因为守年,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习俗三:拜年,要压岁钱

在大年七年级那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带着一家老小走亲访友,成为“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其实我很喜欢过年,因为我能收到一张接着一张的压岁钱!说起压岁钱,在我国古代,压岁钱是给孩子们压惊的,可现在的压岁钱是表达长辈们对孩子的美好祝愿的!

现在,我正对着一桌好菜,不由得想起了奶奶说的话:“在我小时候,那是盼年;现在生活好了,那时天天过年。记得以前,每天能吃上野菜算好的了,穿破的衣服用布条儿贴贴继续穿。只有过年才能吃上鱼肉,穿上新衣服,以前怎么能与盼年?现在,每天吃大鱼大肉,穿旧了的衣服就扔,真是时代不同了呀!”是呀,如果没有劳动者的辛勤,哪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贫富贵贱,我们都不能忘记这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啊!好好珍惜现在吧!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平安、马到成功!

春节的文章13

1、新春,一步又一步地向我们走近了,家家户户都忙里忙外,一会儿扫地一会儿掸尘一会抹窗户,还有的已经开始张罗饭菜了!大家都忙得热火朝天,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了。婆婆家所在的马集镇上的人都忙着上街去赶集,好抢购过新春的水果蔬菜糖果饮料了……可不,这镇上冷冷清清的,所有的人都跑到菜场超市购年货去了。

2、翻开精美的日历,我细数着新春将要来临。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更是我期盼的佳节,因为只有这几天,我才能放下沉重的学习,放松自己的心情,淘洗着一年中最欢乐的日子。

3、过了立春,一年一度的新春也就相继来到了。越是临近新春,鞭炮声就越大,越多,融入人们的心底,滴落,飘扬。这时,我陶醉了,我的心飘到了风景如画的故乡,回想起在那里度过的新春……

4、年三十的清晨,我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街上买东西准备做年夜饭。街道上处处张灯结彩,十分热闹,家家户户贴着“倒福”挂着灯笼。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纷纷面带微笑地走向大小商场,有的购物,有的游玩。这样热烈祥和繁华喜庆的节日气氛,真是令人心潮澎湃啊!

5、我们一家人来到了古彭广场。节日的古彭广场人山人海,张灯结彩,披红挂绿,到处都漂浮着一串串彩色的气球和条幅;锣鼓声一阵紧似一阵,人们舞着长龙,扭着秧歌,真是一片欢乐的海洋,我们都沉浸在这节日的欢庆气氛之中。

6、新的一年,新的梦想,新的生机……在这万紫千红的春天,一切都是新的。朋友们,趁着现在还早,让我们去寻找春风姐姐留下的种子,用心去播种,等待秋天--让梦想的种子结出你用辛勤劳动合成的希望的果实!

7、在新春之际,在新的一年的开始,我祝愿所有人一生平安,祝愿神州繁荣昌盛;希望这个崭新的一年能够充满辉煌,希望家人身体健康,希望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取得优异的成绩,结识新的朋友……

8、正月七年级是我们国家传统佳节-新春。关于过新春各地的习俗可多了,除夕的年夜饭可是最重要的。一大家人团聚在一起,开开心心热热闹闹的品尝着美酒佳肴,其乐融融。年夜饭我们北方人喜欢吃饺子,预示着来年交好运;而南方人喜欢吃汤圆,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

9、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新春。每到新春,人们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辞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这时是小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

10、眼看着新春就要来临了,这几天走在街上到处都是拎着大包小包购买年货的行人,每个人的脸上,身上都是一片喜气洋洋,仿佛过年的快乐从人们的心里溢了出来流淌到了全身。

11、家人下楼点燃鞭炮,顿时满城近带鞭炮声,震耳欲聋,花炮升腾五彩斑斓,整个城市沉浸在烟花爆竹声中。

12、欢声笑语透着和谐和吉祥。在灯笼里丰富多彩的庙会里在声声的祝福里,迎来了新的一年。

13、真的过年了,在忙忙碌碌行人的脚步中,在手拎肩扛物件的人群里,在一声声问候的话语间,在震动山河的鞭炮声中,在济济一堂座无虚席的年夜饭的壮观场面里,在熙熙攘攘的庙会人群里。

14、新春前,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坐着火箱围着火炉看电视,还有的人在打麻将打扑克,等等不一而足。街上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货物都齐全,琳琅满目,洋溢着亲力而为,事事参与的热闹。

15、新春的来临,意味着春天将要降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人们在度过了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寒冬后,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怪不得在新春时,人们会这么喜悦地来迎接这个节日。

16、沉甸甸的馒头,热气腾腾的年糕,喜滋滋的心情,在雪花飘零的冬日,穿梭着忙碌的身影。日月更迭,季节变换,又是一年岁始时,阳光暖暖的,时光慢慢的,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在微笑着,笑着督促我该拾掇起闲散的心情,伸出庸懒的双手,稍稍书写下这个节日里的琐碎与喜悦。

17、新春是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新春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大街小巷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息,各个商场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子们手里都是大包小包的,脸上洋溢着节日快乐的笑容。

18、大年七年级,男女老少穿戴一新,吃年糕和汤团,即希望“年年高团团圆”的意思;大年八年级开始,亲朋好友们相邀做客,即是“拜年”,有的是吃“年酒”。

19、而在喧嚣的城市,人们又用另一种方式来度过美好的春。瞅!超市里人们挤来挤去,挑选着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东西,抢着购年货;街道上的一个角落,几个国小生手拿小型鞭炮,用打火机点燃,闭上眼睛,听着由鞭炮汽车人发出的声音交杂成的美妙音乐;晚上的广场,灯火辉煌,有做打气球,摆地摊生意的,有拿着荧光棒玩具枪的小朋友,也有打羽毛球的人们……对于城里人,更能显示春的概念的词,就是“闹”字。这“闹”,突出繁华城市的人们对春的热情与新生活的美好追求。

20、过新春让我了解了新春时各种各样的习俗,体会到了人世间的亲情,也体会到了朋友们之间那种纯洁无瑕的友情。虽然我的口袋里装满了的红包,有一副“财大气粗”的模样,但我早已作好了今后的打算,你们想知道吗?

21、今年过年这一天还只是傍晚,花桥新修公路上就炮声连天,烟花飞舞,整个夜空五彩缤纷,我们小孩子手里拿着烟花跑着,跳着,叫着,喊着,还玩着。我和哥哥看着中央电视台的新春文艺晚会还没有开始,就点燃烟花高兴的玩着,只看见家家户户亮着电灯想是他们都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着新春文艺晚会的开幕。

22、今晚,千家万户热闹极了。烟花一个接着一个,好像也在欢度新春。我们也不例外,大家都聚集在爷爷奶奶家。我和妹妹举起酒杯,对大家说:“祝愿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狗年幸福,新春快乐!”说完,大家干了一杯,连平常不喝酒的奶奶也喝了一杯呢!

23、年前那场雪已然过去,久违的太阳从大年七年级开始频频眷顾芸芸苍生。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20xx年的新春假期即将结束,但不曾结束的是我心底涌动的幸福。望向阳光普照的大地,我看见幸福随着每一片阳光在闪耀。转身,我开始幸福地写字,幸福地微笑。

24、盼望已久的新春终于来了,我们换上了新衣服,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吃着丰盛的年夜饭,有墨鱼炖猪肚红烧边鱼乡里豆腐煮土鸡芹菜炒猪血粑小炒菠菜等等……现在想起来我都口水直流。我们以便吃一边看着中央电视台的新春晚会,大兵和张卫国的相声段子把我们笑得人仰马翻,在不知不觉中20xx年的钟声敲响了,密密麻麻的鞭炮声响彻了神州大地,绚丽的烟花像鲜花一样在天空中绽放,把茫茫的黑夜点缀得如同白昼一般。

25、我和爸爸妈妈出门去玩,我们一出门,就看到街上非常热闹,空气里荡漾着炮竹的硝烟味,人们都穿上节日的新装,个个喜气洋洋。对于我们孩子来说,新春更高兴了。我手上拿着红艳艳,黄澄澄,绿盈盈的气球,笑个不停。

春节的文章14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临了,家家户户都在贴对联、做年糕、挂灯笼……我们家也不例外。

瞧!在我家里,爸爸妈妈正忙着做年夜饭哩!有虾菇、鲳鱼、竹笋、汤圆……应有尽有。一看到这些菜,我的口水就不知不觉流了出来。可妈妈却说:“想吃,就快来帮忙吧!瞧你——”话音未落,我就像支离弦的箭一样冲进厨房。一会儿洗菜,一会儿打蛋,忙得不亦乐乎。

时间在流逝,餐桌上的菜各种各样,香得鼻子都掉了。我都有点迫不及待了,终于,妈妈说:“开饭了。”我们坐在椅子上,享受一起动手做的美味佳肴,那味道,太爽了。爸爸说:“晚上每一道菜都有一定的寓意,竹笋,节节高;汤圆,团团圆圆;鲳鱼,年年有余。”原来菜也有那么多学问啊!

吃完饭,大家一起拿着小烟花,爸爸拿着打火机,我把烟花放上去,只听“砰”的一声,火光四射,烟花直冲云霄,在天空绽放,像一朵花一样,美极了!“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给一年的尾巴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新年真好啊!我恨不得每天都是新年,那该多好啊!

春节的文章15

作者/贵柯莹

宁波的春节大概从腊月开始了。

腊月到年关到,这时要开始备年货。而年货的种类很多,杀猪、风鸡、酱肉、灌腊肠、磨冬粉、晒冬粉……还不乏家家做年糕、盐呛蟹、叠猪油馅……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腊月二十四,是要“掸尘”的。据传这是从尧舜时代就有的习俗,一直保留至今。宁波人喜欢用谐音来讨好彩头,“尘”谐音“陈”,把旧的一年里霉运、晦气等等不好的东西都扫出门外,也寓意辞旧迎新。

每逢这几天,家家户户都要打扫:清洗门窗、窗帘;擦拭地板、橱柜;整理衣物棉被,绝对是大工程。那几日,到处都洋溢着人们对新年对新生活的美好祈求。

到了腊月二十八,就要开始“谢年”。“谢年”又名“送年”或“送岁”,是一种祭祀活动,更是一年里最重大的祭祀活动。 祭品比较多,有水果、酒、糕点、茶叶等。

宁波有句老话:“廿五廿六搡年糕,廿七三十捡黄道”。这所谓的“捡黄道”就是要挑选一个黄道吉日,然后准备好桌凳以及祭祀所需要的一切物品。

“谢年”是用来祈求来年岁岁平安,阖家团圆,年年有余。在过去,“谢年”是富裕人家和大户人家才会举办的,老百姓一般只是做年夜庚饭来祭祖,意是不忘本。尔后,到了民国时期,生活逐渐富裕,“谢年”这一习俗才真正流传开来。

“谢年”有极为严格的规矩,每一个环节都颇为讲究。放置贡品的祭盘一般是红色的,人称“红盘”。祭祀由家里的男主人主持,桌面上陈列的贡品,多多少少都跟六有联系。因为六代表吉祥,如六杯酒、六碗茶、六盘菜、六盘糕点、六碗饭等,寓意“六六大顺”。

第一排摆酒水,左右各六杯,象征十二个月,如果本年是闰年,左边就要加一杯酒。

第二排放六盘糕点,有金团、千层糕、发糕、糖果等,表示团团圆圆,甜甜美美。

第三排放的是水果,也是六盘。主要有:苹果,寓意“平平安安”,甘蔗寓意“节节高升”,金桔寓意“黄金满屋”,寿桃寓意“寿比南山”。

第四排放七牲大盆:猪头、切成条状的肉、猪肚、鹅……摆放顺序也有一定的讲究,表示对祖宗的敬重。

第五排摆年糕、烤麸、黄糖、豆腐、长寿面等。宁波话“豆腐”与“头富”谐音,意为“首富”;长寿面则毫无疑问是长寿之意。

现在的“谢年”早已没有了以前那么多的讲究和规矩,只是单纯的摆几样祭品而已。但是,它仍旧作为一种传统一种文化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祭祀结束后,便是年夜饭的环节。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称“大年夜”,又名除夕。宁波有句老话:“会会七月七,吃吃年夜饭。”由此可见,宁波人有着很深的年夜饭情结。

宁波人的年夜饭,不管是冷菜还是热菜,荤菜还是素菜,品种繁多,花样百出。但总是缺不了传统宁波菜。红膏呛蟹、荠菜春卷、风鳗干、熏鱼、拖黄鱼、烤麸等,在每年的年夜饭里似乎从不缺席。

在老宁波的规矩里,年夜饭桌上的菜起码要上十二道以上,因为人们把“十二”视为吉利的数字,象征十二个月。无论加多少道菜,桌上的菜必须是双数。

每到年夜饭的时间点,空气中的酒肉香味就会飘满大街小巷,似乎是在吆喝过往行人回家。

吃完年夜饭,就是要守岁了。这时大家都会把家里的灯开亮,一直亮到新的一年,家家灯火通明给静寂的夜空平添了几分热闹的年味。

不仅亮灯,除了尚在襁褓中的婴儿,人们不过十二点是不能睡的。等到十二点,吃一碗香甜软糯的猪油芝麻馅的宁波汤圆,放鞭炮开始了。绚烂的烟花在天际中绽放,烟花在空中交相辉映。劈啪声中,送走的是繁华与喧嚣,留下的是一抹返璞归真。

过了除夕,就是正月七年级,新年的第一天。

七年级大家都会早起,宁波人常用猪油汤圆,桂圆蛋花汤之类的,作为早点。先到自己家的宗祠去祭拜祖先,再向父母叩头,拜年。再穿上新衣服,打扮齐整,去亲戚长辈家拜年。小朋友一般都会在这一天收到压岁钱,不过要给长辈叩头才能拿的到。晚上睡觉的时候,把压岁钱压在枕头底下,一觉醒来,邪祟统统被压住了!

平时不易会面的亲戚朋友,很多都能在正月七年级这一天见到。

春节的火热气氛一般等到元宵节过了,才会渐渐淡下去。尽管许多风俗到现在都已经变了样,但在宁波人的心中,永远都会有一个情结——那就是宁波人的春节。

标签: 春节 文章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uezhezhai.com/fw/jieriqingdian/p0g21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