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者斋 >

从业资格证 >社会工作者 >

社会工作者角色要求-社会养老体系角色要求

社会工作者角色要求-社会养老体系角色要求

社会工作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社会价值有着积极正确的认识,保持作为社会工作者基本的价值观及信念,如协助需要帮助的人士及致力于处理社会问题。那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工作者角色要求,欢迎大家参考学习。

社会工作者角色要求-社会养老体系角色要求

  一)崇尚专业伦理的精神。

社会工作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社会价值有着积极正确的认识,保持作为社会工作者基本的价值观及信念,如协助需要帮助的人士及致力于处理社会问题;社会运用本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去确定个人和社会的进步,使得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尽量发挥自己的所能;尽力加强人际关系,务求维持、促进及提高个人、家庭、社团、机构、社会的福利,帮助社会大众预防、减少困难与痛苦,等等。社会工作者对自己职业的社会价值认识理解得愈深刻,才对自己职业的感情愈强烈,逐渐自觉地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精神才对社会工作者这一职业充满自豪感、责任感和幸福感。

  二)认同职业的非赢利性。

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责任是:保持社会安定,增进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发展和繁荣。社会工作的核心是助人和服务,他面临如何解决个人和群体与需要的问题。它提供的是根据受助人的实际需要和自愿条件的无偿服务,由此可见,社会工作专业并不是简单地为从业者提供谋生的一种职业,它有着不可推诿的专业使命和社会责任。这就决定了社会工作者职业的非赢利性质。因此,社会工作者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利用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的关系来谋求个人与环境的私利。

  三)能协调个人与环境的关系。

社会工作者直接把人作为服务的对象。这种以人为本的工作特征,是社会工作者的价值源泉。在帮助困难人群渡过难关的过程中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获得提升。宏观而言,人类发展的问题同时也是生存的问题,且随着人类历史的推进,人们对于自身命运的关注与日俱增。社会工作者从根本上关注人的生存状态,自觉的充当个体内在潜能与外在环境相沟通的桥梁,使人类的生存意义与环境达到相互的协调与统一。

  四)自如地运用社会环境资源。

社会工作者不占有社会资源,而是通过其专业工作在受助对象与社会资源占有者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社会公众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可以为己所用的资源状况了解往往很不全面。遇到困难时更不能有效地加以利用。社会工作者通过接受、传递、处理各种信息,及时沟通各方面、各环节的情况,将社会公众与提供资源、服务的系统之间建立必要的联系,引导人们使用这些资源与服务,使案主在需要时能够充分利用由社会机构、社区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组成网络,满足其需求。

  五)进行团体协作。

传统自发与个人的社会工作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当代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日趋多样,工作任务艰巨复杂,社会工作的方式也时常变化。社会工作专业的这些新发展决定了如今的社会工作已是一个多层次,多环节的系统工作。高效顺利地完成一项工作任务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相互紧密配合,各个环节相互依赖。因此,团队精神在社会工作者的身上体现的尤为突出。社会工作机构的各个服务部门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密切协作,各尽其责,各展其才,相互帮助与促进,协调一致地实现社会工作的整体目标。

  六)能自助并助人。

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价值还体现为"助人自助"(help them help themselves)。具体说就是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助人的过程就是社会工作者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工作过程中实现专业价值。社会工作者助人并非单纯提供物质的帮助,而是致力于受助对象(又称案主Client)自信的恢复,帮助他们重新走上社会正轨。所以社会工作者助人的过程更是对案主一种精神支持的过程。社会工作者与案主的角色关系并不是社会工作者为案主的代理人,而是与案主一同工作。社会工作者是协作者与促进者。

  七)崇尚民主,尊重个性。

民主和自由始终是人们的终极追求,生存权和发展权是个体的基本权利。社会工作者基于这一起点,尊重个体的生存价值,维护受助者应有权利,推进民主化进程。社会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结合内外帮助受助对象发挥潜能,适应社会,最终达到自我超越。尊重(respect)、真诚(authenticity)、同情(empathy)是社会工作者的基本职业操守。尊重是沟通的前提,案主有自由做出其自己的决定和选择的权利与需要,社会工作者也应充分相信案主的创造性及自决能力。具有民主和尊重个人特性的专业理念,是一位成熟的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特质。

  重要性关联

2011 年,国务院颁布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 ~ 2015 年)》,中央18 部委又联合颁发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2013 年9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从发文的部门规格上可以清晰地看出社会养老以及社会工作在当今中国社会治理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紧迫性关联

关于养老服务的总体发展状况,国务院在规划中指出,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与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专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

我国进入老龄化已有十多年历程,社会工作的大规模开展也已近十年,社会养老体系中已经开始了社会工作的引入尝试。结合国际养老实践中的社会工作经验以及我国已有的社会工作在养老服务中的探索,在社会养老体系中,社会工作可以承担的角色以及相应发挥的功能大体界定如下:

  宏观角色:倡导与管理

无论是社会养老体系的建构还是社会工作实务的推进,在当代中国都还是新生事物,也正因为如此,在初级阶段,政策的制定与倡导就显得尤为关键。检索历史不难发现,当今中国的社会养老以及社会工作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相关政策的及时出台。此外,加强管理同样非常重要,这主要体现在对于社会养老体系的管理层进行社会工作专业培训,或者直接引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进入社会养老体系的管理层。

  中观角色:整合与培训

因为我国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过于迅猛,因此,目前为止的社会养老体系事实上无法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养老需求,资源的不足成为最大的制约。作为一种专业,社会工作比较擅长的是平台的搭建以及资源的整合,“社工+ 义工”模式成功地整合了志愿者等社会人力资源,项目化运作平台进一步整合了企业等社会资本,培训则进一步体现为社会工作者面向社会大众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方法的宣讲及传播。我国的社会养老体系被确定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以及机构养老相结合,调查表明,大量从事养老服务尤其是从事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的人员专业教育基础薄弱,有的地方甚至是以再就业人员或外来人员为主。而这两种养老方式占据了目前社会养老体系的绝大部分,这使得社会工作专业的培训尤为迫切。

  微观角色:治疗与发展

养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复杂化,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进一步提供直接服务的角色,承担解决问题及满足老人更多元化需求的功能。

农村的留守老人和城市的失独老人以及更多老人群体所展示的特殊问题需要社会工作提供针对性的专业解决方案。除此之外,目前的社会养老体系在逐步得到广覆盖的同时,养老服务的低层次日益暴露出来,送餐等现实生存问题的解决进一步凸显了在满足精神慰藉等发展性需求方面的薄弱。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uezhezhai.com/cyzgz/shehui/qd665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