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者斋 >

从业资格证 >教师资格 >

教师资格证《国小教育知识》模拟题

教师资格证《国小教育知识》模拟题

导语:这是一份2017《国小教育知识》的模拟考题。在备考的你们希望会用得上!

教师资格证《国小教育知识》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用进废退”与哪种遗忘观点相一致(  )

A.消退说

B.材料间干扰

C.同化说

D.检索困难

2、在我国教育史的历史长河中,在选士制度上采取科举制是始于(  )时期。

A.宋朝

B.隋唐

C.两汉

D.明朝

3、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

A.国民教育制度

B.素质教育制度

C.私立教育与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4、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

A.完形一顿悟说

B.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5、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意思是说(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的

6、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量多地尊重一个人。这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B.知行统一的原则

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7、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印象最深的是临别时的情景。这体现的是(  )

A.刻板印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近因效应

8、老师两次用同一张试卷测试相同的学生,结果学生两次的分数相同。这种分数的稳定和不变的性质指的是测验的(  )

A.难度

B.信度

C.效度

D.区分度

9、以源于社会生活的问题为课程整合的核心,其目的是使学习者适应或改进当代社会生活的.课程类型是(  )

A.学科本位综合课程

B.儿童本位综合课程

C.社会本位综合课程

D.广域课程

10、(  )是现场抢救中最简单、最合适的方法。

A.心脏胸外挤压

B.人工呼吸

C.直接口对口呼吸法

D.口对鼻呼吸法

11、为跨人新学段和升入高年级的学生学好新知识、掌握新方法而适当提前安排有关奠基内容的教材编排方式属于(  )

A.直线排列式

B.过渡式排列方式

C.螺旋式排列式

D.活动型排列式

12、下列选项中,属于惩罚的是(  )

A.小明帮妈妈做家务得到了想要的玩具

B.一名学生为了赢得比赛而努力练习

C.心情不好的同学通过运动来调节

D.闯红灯的人被留在路口执勤一小时

13、下列情境中代表学习的内部动机情境的是(  )

A.课间休息时,王峰回到教室看书

B.张老师表扬王峰的作文写得好

C.校长宣布三好学生名单

D.杨阳每天上网玩几个小时游戏

14、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

A.考试焦虑

B.儿童厌学症

C.多动症

D.人际交往方面

15、巴甫洛夫提出了气质的(  )

A.体液说

B.体型说

C.场依存说

D.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16、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  )的教育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A.古代社会

B.近代社会

C.现代社会

D.原始社会

17、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形成的是(  )

A.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的教学五阶段论

D.杜威的五步教学法

18、一个高中生考试后成绩不好,他将考试原因归结为老师看不起他这类从乡村考到城市的学生。他这种归因方式属于(  )

A.内部不稳定

B.内部稳定

C.外部稳定

D.外部不稳定

19、普通中国小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  )

A.深化课堂教学

B.培养竞赛人才

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

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

20、学校全面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

A.班主任工作

B.学科教学

C.品德教育

D.教学管理

二、简答题

21、简述我国当前学制改革的内容。

22、简述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23、如何培养国小生的观察力?

三、材料分析题

24、在现代学校发展中,蕴涵着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它极富魅力,力量强大,这就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以其特有的文化和精神氛围来熏陶和培育学生健康的人格。

学校环境是一个充满意义的特殊地域。其中所包含的隐性课程因素是丰富的,储藏着的信息量是巨大的,政治的、思想的、历史的、道德的、美学的无所不包。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景观都在诉说着自己所蕴涵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信息以及它所寄托的群体审美情感。

学校的教学建筑是让人耳目一新的,它的外观装饰是以和谐的色彩、别致的护栏、拱形的楼顶、显眼的立柱等组成,它给人一种凝重而不失活泼、华美而不失庄重的富有时代感的“静态美”;内部空间布局紧凑而不失宽敞,相连而不失完整,给人一种“动态关”。这种“外静内动”的审美感觉体现了我们民族外表文静、内心丰富的心理特征和审美理想。环境的审美教育功能借助建筑的造型和建筑的空间布局来达到。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校园环境建设是一种物质文化的建设。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会让学生淡化或摆脱课业的种种压抑,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某种程度的张扬,心理得到一定的舒缓。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审美情感文化,会渗透到活动的多个方面,把教育中的某种抽象的、理性的、伦理的观念,通过审美化的表现,融合于直观的物质载体之中。

试结合课程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25、一个平时纪律涣散的学生,在数学课上被老师批评,很不服气。为示反抗,在课间休息时,他把小扫帚悄悄地卡在教室的前门顶上借以“报复”。恰好这位老师临时与班主任调课,在班主任推开门走进教室的一瞬间,扫帚不偏不斜地砸在了她的肩上。学生中顿时有人哄笑起来。

上述材料反映了班级管理中的什么现象?联系实际,谈谈班主任该如何管理班级。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40分)

26、《矛与盾的集合》是三年级上册第七组的一篇阅读课文,请你认真阅读教材简析和课文,然后回答问题。

【教材简析】本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与盾,在与朋友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如何发明坦克,并由此说明一个道理。选编此文,一是让学生懂得作者借坦克发明这件事,说明一个道理;二是初步了解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矛与盾的集合

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比赛。

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可是,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

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克。

坦克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l916年,英国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一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问题】假如由你来执教这节课,将有哪些基本的课堂教学环节?请简明扼要地阐明你的教学设计。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uezhezhai.com/cyzgz/jiaoshi/ompd2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