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企業管理 >質量管理 >

延伸管理“觸角” 查詢事故隱患五種方法

延伸管理“觸角” 查詢事故隱患五種方法

何事故的發生,都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就是要遏制不利因素的量變發展,防止其質的突變。而要實現這一目的,關鍵是要能及時發現事故的苗頭和隱患,以便“對症下藥”,防患於未然。在這裡,筆者從多年交通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工作實踐中,總結歸納了以下五種查詢事故隱患的方法。

延伸管理“觸角” 查詢事故隱患五種方法

 一是網路“群查”法---更新時空觀,延伸管理的“觸角”,建立安全生產督查網路,發動幹部職工群眾群策群查群防。安全生產管理,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必須依靠方方面面的力量才能得以保證。因此,各單位要建立有效的群眾性檢查監控網路,充分發揮基層單位黨、政、工、團和班組安全員、工會勞動監督檢查員等各種組織、人員的職能作用,廣泛調動幹部職工群眾預防事故的積極性和能動性,讓每一名幹部職工群眾都睜大眼睛、打起精神,同心協力查詢工作、生產、生活中的事故隱患和苗頭,真正做到有利於安全生產的話有人講、事有人管、患有人抓,使安全生產工作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具體事和具體人,都能盡收“眼底”,控制在有效的視線之內。在查詢事故隱患過程中,不能把精力只盯在一人一事、一時一地上,必須更新時空觀,即在時間上,把安全生產督查的視線由身邊向遠處延伸,使安全生產“觸角”沿著事物發展變化的軌跡,貼住其“脈絡”,實施全時、全程的監控,具有科學的前瞻性和超前性;在空間上,由點到面擴大,既要做好崗位和登記在案的危險源(點)的事故預防,又要以此為基本依據,撒開“大網”,把平時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問題都網在其中,逐一進行檢查,防止出現漏洞。

二是身心“體察”法---單位領導和安管幹部要放下架子,走進一線,體察一線職工群眾的'疾苦,掌握其真實的思想動態和一線安全生產資訊。人員管理是安全生產管理的“重中之重”。管住管好所屬員工,安全生產才有保障。這就要求企事業單位領導和安管幹部要十分重視職工隊伍的思想管理。要放下架子,深入到一線,與職工群眾打成一片,做到:“一天三班倒,班班見領導”,在跟一線職工群眾甘苦與共、風雨同舟中,真正體察他們的疾苦。要善於與職工群眾交朋友,敢於敞開心扉,用真情實意換取職工群眾的肺腑之言和逆耳之語,用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激發職工群眾“主人翁”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將職工群眾的思想緊緊統一在單位發展的大旗下。要廣泛深入地開展“當一天義務安全員”等活動,單位領導和安管幹部要深入一線廠房、工地、車間,在親身實地體驗中,通過眼看、耳聽、親手操作,掌握一線真實資料資訊,以便在教育、資金投入、加強和改進工作上採取針對有效地措施。

 三是循規“校查”法---要用法律法規、條例和操作規程這把“尺子”,全面檢查、校正安全生產製度落實上的偏差。《安全生產法》是用無數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經驗總結,是安全生產的根本法典。《安全生產條例》是《安全生產法》的延續和具體規定要求。操作規程是經過論證,並經反覆實踐檢驗,總結出來的科學經驗。在法規、條例面前,沒有特殊的團體和個人;在生產操作規程面前,來不得一時一刻、一絲一毫的馬虎。不能因為特殊利益、個人感情或暫時的困難困境,降低落實法律法規、按章辦事的標準,更絕不允許肆意踐踏法律法規的惡性行為的發生,必須原原本本、逐條逐款地抓好落實。因此,在安全生產管理過程中,單位領導、安管幹部要牢固確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在建設、規劃、部署等生產環節中,嚴格按法規、條例和操作規程進行規範。並經常對照法規、條例和操作規程,進行全面細緻的檢查,對有悖法規、條例和操作規程的做法,必須及時、堅決予以“校正”。如:生產經營單位的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和從事危險作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工作問題,《安全法》和《安全生產條例》都有明確具體規定,對企事業單位教育培訓的計劃、時間、地點、內容、人員和考核驗收情況要逐一對照進行檢查。對危險源(點)的監控工作,“監控法”提出了“五定”具體要求,即:定點、定監控內容、定標誌、定檢查週期、定責任人、定責任。在對危險源(點)檢查時,這五項內容一項都不能缺少。對於大型機械的操作使用,在檢查時,尤其要注意糾正那些片面追求捷徑的“小聰明”式的“土規定”、“土做法”。凡不符合法規、條例和教程規定的,都是事故的隱患,就有可能出現事故苗頭,嚴重的還會導致傷亡事故的發生,必須立即制止,堅決糾正。

 四是突擊“點查”法---適時進行不打招呼的抽點檢查,以“突襲”的行動,檢驗其落實規定的一貫性。目前,有不少企事業單位在常規或預有通知的檢查時,準備比較充分,有些平時不符合安全生產規定的,也會暫時改正;有些沒有落實的,還可以突擊“補課”、“寫回憶錄”,往往重一時檢查過關,輕平時良好養成。如果安全生產檢查始終沿襲制度性、常規性、預告式的檢查模式,其結果是很難發現問題。因此,時不時地進行一些不打招呼的檢查,對於平時例行性檢查比較好的單位,可以檢驗其落實安全生產規定的堅決性和一貫性;對於那些靠“偽裝”過關的單位,能夠“揭其面、視其質”,發現一些平時不容易暴露或預先檢查中被“掩飾”的問題,掌握其真實情況,利於查“患”糾偏。在實施過程中,要注意處理好突擊“點查”的時節、內容,選好抽點單位,防止只查好的單位,不查問題多的單位;或者只查差的單位,不查先進單位的傾向。

 五是類比“複查”法---“鄰里失火,自查爐灶”,“一人生病,大家預防”,“警報一響,長鳴不斷”。在這個問題上,要把握好三個方面:第一,要把別的單位發生的問題,經常進行“對號入座”,查一查本單位有沒有類似的苗頭和隱患。不能因為“自家”沒事,對“鄰里”失火不以為然,或者只把別人的事故教訓當作茶餘飯後的談資,麻痺大意,我行我素,其結果只能重踏別人的“覆轍”。第二,要做好舉一反三、“借題發揮”的文章。不管別的單位出了事,還是本單位在某個問題上出了差錯,都要及時把它當作一面鏡子,衍射到安全生產管理的方方面面,反覆進行查詢。不能就事論事、就事查事、就事處事,否則,只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達不到“一人生病,大家預防”的目的。第三,事故教訓警鐘要長鳴。一旦發生了安全生產事故,拉響了安全生產工作的“警報”,就要把它高懸頭頂,長鳴不斷,一時一刻也鬆懈不得,始終繃緊防事故這根弦,“恥辱戒指”的做法很有借鑑性,設立“事故警示室”,開展“憶事故教訓”等活動,真正讓幹部職工群眾懂得無論做什麼事情,唯有在看來無事時,及時提醒自己,敲打自己,檢點自己,從中發現問題和不足,才能將有事化為無事,確保單位安全生產良好穩定的局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tw/qygl/zhiliang/6vp0v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