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作文 >

關於讀書心得作文2篇

關於讀書心得作文2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讀書心得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讀書心得作文2篇

關於讀書心得作文1

很久沒有好好完整地去讀一本書了。而理由總是很多的,或者是課業太多,或者是瑣事纏身,離開書頁久了,連性格都變得焦躁,浮誇。

還好父親也是喜歡閱讀的人,隔三差五的就會選些讀物回家,最近又買回了一部歷史小說《曾國藩傳》,一直在書架上放著,因為工作,他也就是在晚上入睡前略讀幾段。有天他午飯間對我說:“很久沒有讀書了。去讀讀那本《曾國藩傳》吧,也許能讓你有所收穫。”就是這麼提了一句,我也就只是點點頭,表示自己聽到了而已。

就這麼閒度到了五一的假期,明朗又安靜的早上,只有幾隻鳥雀還在“咿呀”的叫著,假期的安逸,讓人都懶的發出聲音了吧。我懶得開啟電腦,讓他嗡嗡的噪音刺破這難得的安靜。就那麼坐在窗前空想,不禁就想起了父親幾天前的叮囑。讀讀書吧,也是,是該讓大腦領略謝新的東西了。既然身體無暇上路,至少也要讓靈魂在路上。從書架上翻下了書,又慵懶地坐到了窗前,定睛看時。不免感嘆,現代的浮躁,都沾到書頁上了,封面紅黃相間,而除了書名之外,那幾行宣傳的標語確實顯得多餘。我已經懶的再去重複那些句子了。這樣一來,讀書的興趣確實減了不少,但出於對作者的信任,這封面畢竟不是作者本人構造的,也就沒有必要那麼在意了。

就這麼翻開了書頁,讓靈魂啟程。

第一冊書是以曾國藩母親去世開始的,以曾氏父親去世作為結束,雙親的去世,確實也代表著曾氏人生的兩個轉折點,一次騰飛,一次低迷。母親去世時,曾氏還鄉操辦喪事,卻正值太平長毛連克湖北湖南幾座重鎮,皇帝欽命曾氏於湖南招兵練勇,以抗賊軍,可謂是曾國藩人生投筆從戎的一重要轉折點,而我在意的卻不是曾氏戰功,而是他為人處世地道理。曾為漢人,愛新覺羅一脈卻為滿人,曾握重兵,確實遭到了滿洲貴族皇室的猜忌,而曾氏卻也知趣,再三請求裁剪湘軍,並將自己的戰功大多都分給手下,這使得皇庭大為安心,也使得曾氏的仕途一路通達。我們現在已無君王百姓之分,曾氏此舉,我得到的啟示是,人不可自誇自傲,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即使我們本事再大,對人千萬要低調,謙遜,此不僅是為官之道,更是為人之道。

曾氏成名晉升,也與他嚴於律己的生活作風有很大關係,曾每晚必記日記,將一天之所遇,所聞,所感,悉數記下,並在一篇之中,痛罵自己的過處,短處,以此自勉。人貴在自知,自知必要反省。也對,我已經要很長時間沒有靜下心來想想,我到底都在做什麼,我得到了什麼,我又失去了些什麼。日記本,確實又要重新啟用了,提筆吧。

自知之後,必要知人。曾氏經常給同族兄弟,兒女寫信,一面是詢問家庭情況,一面勉勵他們認真為學,用心做人。我們活著,總得給別人帶去些什麼,給後人留下些什麼,空有一身學問,卻只是獨善其身,未免有些自私和浪費。身邊的人總會有失意之時,困苦之時。我們的聲音,我們的笑臉。或許就是他們最需要得到的那份依靠。

時間又這麼滴滴答答的溜走了,一天之中,我的靈魂似乎已度百年。又有些困了。合上書頁吧。那窗外,又變得聒噪了。

關於讀書心得作文2

歲月, 總是肆無忌憚的。好吧,轉瞬即逝的時間就如同一把秋風中被磨得鋥亮的鐮刀,在沒等我回過神來,一切和稻草一樣地齊刷刷倒下。天,微涼,燈,很暗。遙遠的過去擺在桌前,是誰將遠方的小蠟燭點燃?是誰將泛黃紙頁輕輕翻過?是誰將那些經典的脈絡一一撫過?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久的雨蒼/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寂寥的古巷,冰瑟的秋雨,一傘下掠過的紅粉倩影忽現忽隱。就像詩人戴望舒一樣,我也看不清她的臉,疾步向前追尋,她卻在轉角處連同那把青傘銷聲匿跡了。陰暗潮溼的雨巷中只遺留下一抹淡淡丁香芬芳,青苔蔓延過的石板路訴說著那段磨不滅的回憶。很久很久,再無意漫步於這條古巷,尋尋覓覓,卻始終不見丁香女子與那把撐著的油紙傘。現在,或許只有那巷中被風化的石頭,依稀刻畫著丁香女子的這場雨巷邂逅的畫面。雲壓得很低的古巷,卻久久停止不了這淅瀝斷續的冷雨,卻久久聽聞著丁香姑娘衰怨的嘆息,卻久久散不開清雅丁香的無盡芬芳,卻久久撐著那把神祕但無法收起的雨傘。多想她能在離我遠去的時候,輕輕地轉過身來,驀然回首留下丁香般淡淡的微笑。

誰的記憶中曾有這樣的場景,低矮簡陋的小酒館,隨風招搖的酒幌子,叮噹作響的算盤珠子和掩蓋下半身子的大雪。只有他穿著青布長衫卻佇立在酒館門口,與一幫嘻笑取鬧的漢子們喝著廉價的酒。偶爾,他也會緊巴巴地掏著八個錢一一擺開放在櫃檯上,換取一份下酒小菜茴香豆慢慢咀嚼著,和一群無事的'頑童講述著些什麼“之乎者也”的拗口話語。紛飛的大雪中,燙一壺熱辣的酒,挪動著殘體和冰涼的毫無知覺的右腿,用手爬進那高立的櫃檯邊隅,喝著熱辣的酒,卻熱乎不了一顆寒透的心。這樣好久,連同孔乙已這個名字一樣的人。也在人們茶餘飯後的笑談中成了歷史。唯有掌櫃偶然翻動過的帳本上依舊還記錄著他最後一壺卻永遠還不了的賒酒錢。

一池清水,眾荷喧譁,而你是離我最近卻默語的一朵。敞開的窗臺,等著月光傾瀉而下。曲折寂寞的小煤屑路,此時也只有我,沿著這片荷塘散步,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脈脈的流水,凝碧的波痕,儘管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於是妖童媛女,盪舟心許;鷁首徐回,兼傳羽杯。棹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 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餘,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 畏傾船而斂裾;”梁元帝的《採蓮賦》卻道出了這一池清荷的美麗脫俗、優雅靈動。我願化為這百蓮之中的一絲荷香在清泉中悠然升起,被如水的月色鍍上一層銀亮的面紗,不語卻有千種思量。夢中的江南,採蓮的吟唱少女,被螢火蟲點亮的月夜,同你一起守候這一池荷塘月色。

夜,已深,心,微倦,擱淺在歲月的筆輕輕長回,滄桑卻有青春的舊模樣,在那條遊蕩的老地方,一起哼唱著經典的旋律,譜寫歲月的讚歌。

標籤: 讀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tw/fw/zuowen/zg9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