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作文 >

關於思想與環境的作文

關於思想與環境的作文

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關於思想與環境的作文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關於思想與環境的作文

關於思想與環境的作文一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是楊慎的《臨江仙》中的一句。古往今來,真正有英雄氣概的有哪幾個呢?他們都是在怎樣的環境中成長並取得令世人矚目的成就的呢?

中國古代有個故事叫“孟母三遷”,講的是一位孩子的母親為了能讓孩子在好的環境中學習,一連搬遷了三次,直至最後在一所學堂旁安居。最後,這位小孩在文學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就,他就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孟子。他的故事便被後人傳頌。

由此可見,良好的學習環境對個人的影響很大。

隨手翻開一份報紙或雜誌,都報道陝西的一名女子楊麗娟為追星,父親在香港跳海自殺,留下遺言,只求香港明星劉德華能見上女兒一面。

楊麗娟本來是陝西省的一名國中學生,在16歲時迷上香港明星劉德華,並開始了她的追星之路。她曾5次去過北京,3次去過香港,目的都只有一個,只為觀看“華仔”的演唱會。最後一次去香港,只和劉德華合影,但她要求單獨和劉德華談1個小時,被他拒絕。事後,楊麗娟父親在香港跳海自殺,寫下遺言,只求劉德華能見上女兒一面。這件事當時在媒體引起了軒然大波,有許多人都批評楊麗娟“回頭是岸”,當她卻執著不肯“回心轉意”。當媒體採訪她的母親時,她的母親承認當時家裡人都反對她追星,再後來沒有說什麼,最後轉變為支援,才導致了這一悲劇的發生。其實大家何不妨反過來看,如果當時楊父楊母都不答應這件事情,或許不會落得像今天這個下場。

可見,不利的環境對個人的成長及其他方面影響都很大。

好的家庭環境可以成就一個人,不利的.家庭環境可以毀掉一個人。可見,環境的影響對人都是很大的。我們要學會尋找好的環境發展自己,避開不利的環境。這樣我們才可能成就屬於我們自己的成功!

關於思想與環境的作文二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又有謂“近朱則赤,近墨者黑”.環境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大家耳熟能詳的“孟母三遷”的故事就說明此理.當一個人身邊所接觸的人是正直者,這個人很容易也變為正直的人;反之,友人皆為巧言令色者,這人也容易變為巧言令色者.對於事物的判斷也是如此,當一個錯誤的想法被周圍人都認為是正確時,這位有自覺者也會對自己開始懷疑.當更多人都如此認為時,這個人就會接受這錯誤的想法.

故人處世間,沒有良師益友提拔就隨波逐流,如果是好的風氣則有好的影響,如果是壞的風氣,則受壞的影響.縱觀歷史歷朝歷代與世界各國,各種思潮、制度,屢屢變更,皆沒有一定.每個時代的人多被那個時代的思潮制度所影響,很少能跳出這種侷限.

俗話說得好“環境造就人”,環境能影響人,可以薰陶人,也能潛移默化地改變一個人,它能從多個側面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和發展,並支配著孩子思想道德行為.良好的環境能成就一個人,而不良的環境也將會給一個人的成長帶來負面作用,當然這裡的環境既指家庭環境、也指學校環境和社會環境.

大家也都聽過易中天品三國吧,在電視上曾進行過專題報道,他的成長就是得益於良好的家庭環境的影響,易中天的父親是大學教授,熱衷於搞學術研究,家裡藏書豐富.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自然地就好學樂學了.他的兒子個個都很有優秀.易老在電視採訪中說:“我從來沒有為兒孫們的學習操過心,也從來沒有打罵過他們.”最後總結時說,家庭潛移默化的教育最關鍵,言傳不如身教.

所以,我們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就要注意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讓環境感染著孩子、教育著孩子,無言勝於有言,潛移默化中孩子就會受到教育.

教育的重要由此可見,很可惜的是現今的教育實在辦得不好,沒有注重人性的培養,而只注重在技術、知識上的東西.教育應該是探尋生命、人與人、人與世界的關係.不然的話,這個世界就只成為一個機械人的世界,只知道賺錢、被潮流牽著跑,是何等的無意義.已故的宣化法師對當今的教育有一番精闢的見解,他認為現今的教育可說是破產,在學校裡老師給同學灌輸的就是如何爭第一.學生就如一張白紙,結果就養成人人好爭好鬥的性格.國與國的戰爭皆是好爭、好鬥而產生,謙讓的精神卻沒有給與灌輸.

寫到這裡,希望見聞者能或多或少那出自己的一些力量,推動世界教育的發展,使其走入正軌.如此一來,人類的未來才多一份希望、多一份光明.

標籤: 環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tw/fw/zuowen/wqnmg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