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作文 >

有關古詩的作文集錦8篇

有關古詩的作文集錦8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說到古詩,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那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大家都稱讚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古詩的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古詩的作文集錦8篇

古詩的作文 篇1

小時侯,姐姐教我一字一句地朗誦唐詩,還說,你讀詩應該要體會到詩人當時的意境,和詩的意思,這樣才能讀好。

我讀詩一定始於某一個春天,因為《春曉》是我學會的第一首詩。“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這首詩的意思我也懂得。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醒來時只聽見窗外一片鳥鳴啁啾。回想起昨夜好像下過雨又刮過風,庭院石階上一定鋪滿繽紛的落花。

我就這樣讀了一首首詩,讀了很多描寫春天的.詩句。“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哈,這首詩的意思我懂得。 一棵高高的柳樹彷彿是用碧玉裝扮起來的,萬千枝條如綠絲帶一般下垂而且不定的飄動著。那細長的柳葉是誰裁出來的呢?二月的春風就好像那鋒利的剪刀一樣。

杜甫有一首《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夜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還有杜牧的《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兩相對照,不都把春雨的綿綿,若有若無和春雨後的萬物復甦寫出來了。

就這樣,我讀詩讀出了興趣,漸漸的離不開了詩。

古詩的作文 篇2

一、古詩詞在作文中的運用方式。

實踐表明,把古詩詞等名言警句放進作文中,在形式上,不光是帶引號和冒號的原因,大體有以下五種形式。

1、語錄式——摘錄

就是放在的的題記位置,單獨出現,做全文的題記。例如: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學而》

再如: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問月》

語錄式類似於摘抄,把原文原封不動地寫在的開頭,完後另起行在末尾處用破折線引出句子出處,由此做成作文的題記。當然這是題記的一種形式,題記還有其他形式。

2、援引式——引用

用在內文中,就是直接引語的形式,提示語+冒號+雙引號+引語內容+末尾標點符號+引號。例如:

《論語中說》:“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告訴我們君子以公正之心對待天下眾人,不徇私護短,沒有預定的成見及私心;小人則結黨營私。

如果寫成如下的樣式就不是援引了:

孔子說:“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告訴我們君子以公正之心對待天下眾人,不徇私護短,沒有預定的成見及私心;小人則結黨營私。

因為這句話,包括子曰在內,都是直接來自《論語》,而不是孔子。

注意,援引的話語內容中的最後一個標點在引號內。

3. 引號式——套用

引號式和援引差不多,但還有細微的區別,主要是在標點的運用上,一是去掉了引號,二是引用內容的最後一個標點在引號外。例如: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每當我們看見八月十五的月亮,某種情愫總會油然而生。

再看:

秋葉是漫無邊際的,“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滿目的秋葉,五彩繽紛,給了我們鋪陳在天地間的巨幅油畫,也給了我們萬千感嘆。

套用也包括淘金自己的句子中。就是隻有引號,引號之外別的什麼標點都沒有,放到自己的句子中。例如:

此時,我雖然身在溫暖的教室裡,可是卻從內心裡平生了“枯藤老樹昏鴉……斷腸人在天涯”的感覺,一點兒浪漫與溫暖都沒有了。

4、變化式——化用

就是沒有引號,把經典、古詩詞無形地揉進自己的句子中。例如:

有一種鄉愁叫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有一種豪放叫飛流直下三千尺,有一種情意叫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有一種淡然叫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再如:

雨的語言是豐富的,可以是漫卷詩書的喜悅,滋潤著杜甫的綿綿春夜;可以是點點離人淚,傾述那個寂寞的夜晚;可以是映照冰湖的一片冰心,亮在王昌齡送別有人的剎那間。

前一個化用是完全的詩句的連用到自己的句子中,後一個化用是將詩句的亮點詞語活用在自己的句子中。

我們得到了這些方法,才能夠運用自如,不至於弄巧成拙。

二,作文中運用古詩詞的目的

總體來說是裝點自己的作文,讓它更美更深刻,但也不是簡單的裝潢門面。

1、突出中心,使主題更鮮明。當然突出主題有好多方法,而用詩詞來點綴是不錯的方法,就好像小姑娘頭上戴了奪人眼目的飾品。

請看下例:

主題:感悟秋天之美。文體:寫景抒情散文。文題:這裡的秋天靜悄悄。結尾可以這樣寫: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這裡秋天的美在於她給了我們一片靜明的世界。

當然,把經典用在的.開頭和中間都能突出主題,若當做題記,主題作用就更加明顯。

2、引出人物。有時,人物不好出場,就採取人沒登場先有聲的辦法,就像戲劇的臺後唱段一樣。例如:

命題:留在心底的風景。素材:李白事蹟。主題:男兒當自強。文體:記人抒情散文。可以這樣開頭:

“仰天長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篙人”,我每當想起這句詩就想起了李白,也只有李白可以寫出這麼豪放的詩句。……

3、引出事件 例如:

李白有過“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孤獨,賞識過“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的美景,更有過“床上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般的切腹鄉愁。那是他客居長安而不得志的一箇中秋月夜,……

4、抒情。

比興抒情:我們家鄉的這掛瀑布,雖然沒有李白眼中的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的豪放,但是也不乏小夜曲般的柔美。

推波助瀾:我原以為,媽媽離開了,我就可以自由了,可是啊,我的心裡空牢牢的,想媽媽的滋味如同刀割,真是“借酒澆愁愁更愁,抽刀斷水水更流”啊。

當然了,引用古詩最大的作用在於抒情。

【範文一】李白其實很快樂

嫋嫋檀香,一杯清著,一輪蟬娟,一捧盛菊,手邊是虛掩的書卷,讀完李白的詩作,我不禁為他扼腕嘆息,本有天生之才,卻無奈仕途坎坷;本有豪情壯志,卻怎敵官場黑暗。我為他遺憾,為他不平,我想他一定是不快樂的吧。

恍惚中,他向我走來,一路高歌,一路豪飲,放浪不羈,這就是你,唐詩上的不朽傳奇,詩仙李色。

你不是沒有&qut;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qut;的少不更事,不是沒有&qut;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qut;的積極樂觀,不是沒有&qut;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qut;的昂揚自信,不是沒有&qut;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qut;的豪情壯志,然而最後的你卻也發出了&qut;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qut;的感嘆,&qut;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qut;的黯然,&qut;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qut;的滄桑和&qut;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qut;的坎坷。

你我伴燈而坐,相對無言。你默默飲酒,我在旁靜靜思索。我敬佩你的才華,也為你最後的離開而惋惜。你是這樣一個有浪漫主義色彩的人,卻難踏仕途,平步青雲;你是這樣一個才華橫溢的人,卻難入官場,最後抽身而退。你心中的苦澀想必如同那難以斬斷的流水,滔滔不絕,一滴一滴都是你的 了目水。

然而你卻笑著搖頭,緩緩道出你鮮為人知的內心世界。原來我一直都錯了。

你是一位詩人,卻也是一位衛士。你用筆書寫自己的傷春悲秋,你用文字捍衛自己的高尚情操。或許在你離開時,心裡的確會有苦澀與酸楚,然而在你的眼中,一切的名利比不上自由對你的吸引,黯然的離開卻讓你擁有了最高潔的自我。在別人看來,追名逐利似乎已是社會大流,你卻以自犧前途r 為代價,寧可相忘於江湖,忘情于山水也絕不同流合汙。原本以為你是無奈的,卻沒想到其實你很快樂。你為堅守自我而快樂,你為縱情美景而快樂,你為遠離官場而快樂,你為那一片心裡的淨土而快樂。

我終於明白&qut;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qut;的真正內涵,在你看來,苦悶和悲傷只不過是高潔的副產品,堅守自我的你其實很快樂。

【範文二】李白三唱

微風吹過,吹皺了我心裡的一湖春水,桃花隨風飄落,李白沐著花雨,披著花瓣,在我心田上緩步而來。

悠悠李白情

李白的情懷,豪放不羈,是奔騰的黃河水,以雄偉的姿態奔向大海;也是毅力的泰山鬆,以堅毅的性格矗立於泰山之巔;更是天上的行雲流水,在空茫的雲天上翻騰激越。

李白的情懷,也像是採來的一束山花,浪漫得無拘無束,自由自在。

李白的浪漫,總是在他的詩中不知不覺地流露出來,“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的心裡有一泓浪漫的溪水,清澈,清涼,多情而又柔美,流到讀者的心裡,纏纏繞繞,流淌著花兒的芬芳。

蕩蕩李白詩

李白的詩,不僅浪漫,也大氣。李白的豪放、堅毅,在詩中展現得淋漓盡致。“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的豪情,就像這天上來的黃河水,奔騰不息,令世人讚歎和感慨。“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的大氣,超凡脫俗,他以寬大的胸懷俯瞰著天下。

李白的詩,不僅通俗易懂,而且流轉自然,景象萬千,思想深刻,海納百川。他把自己的情感全部融化在了詩裡,飄蕩在壯美的風景中,使詩句多了幾分深厚,少了幾分空虛。

遠遠李白志

李白的一生,看似瀟灑,其實有許多不如意。

李白本想以自己的才能報效大唐。雖然被召入宮,風光一時,但逃脫不了被奸人所害的下場,不得不被迫離宮。而他的豁達正在於樂觀的態度;“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不因離京而痛苦,也不因實現不了抱負而悔恨,反而更加自信樂觀,毫無顧忌地奔向了他心靈的故鄉——遊歷山水間,逍遙人生。

李白,我心中的歌聲,每日餘音繞樑不止……

【範文三】沉醉於菊花盛開的世界

秋風瑟瑟,一叢菊花傲霜盛開。荒草悽悽中的一抹鮮黃,使我沉醉在這迷人的世界裡。

她,生不擇境,從不挑剔,大樹下,荒路旁,亂石間,只要有一抔泥土她就會在這生根,成為她欣欣然的樂園。也許這就是古代詩人推崇他的原因吧。

菊花,不與百花爭春,卻在深秋中綻放;本是雋秀美麗,卻以平淡見於世人;生就了婀娜多姿,卻嬌羞地山裡姑娘般。陶淵明隱居田園便對菊花一見鍾情,那是因為看見了知己,“黃花如我心,九月九日開”,來往于田間的陶淵明不正如這“此花開過更無花”的深秋中的菊花嗎?“花開並無百花從,獨立疏離趣味濃”,每當他看見那獨開的菊花,一種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敬佩她的不與白花爭春的品質,欣賞她那樸素淡雅的風韻。

不僅陶淵明,古代的人們都對菊花寄託了曼妙飄渺的感情。

九月初九,重陽的日子,也是賞菊花的時光,李清照寫下了“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詞句,她看著那菊花孤獨地開在秋風中,不知不覺地牽出了對丈夫的思念。那菊花臉上浮著清霜秋露,是在流淚嗎?秋日裡的黃花,左右都是荒荒然的淒涼,有誰與她分擔憂心的煩惱和心酸?

啊,菊花不是孤芳自賞,而是生就了高雅不俗的氣節,只有在這荒秋才能見證她那“寧願包頭至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的精神,這正如白居易的詩句:“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從不炫耀,不落世塵,不隨波逐流,不在那百花盛開的時候綻放,不在百花凋謝的時候零落,更不在冷涼的秋風裡低下自己高貴的頭,活出一個獨特的自己。這就是菊花的魅力。

也有人由此看到了菊花的霸氣,“待到來年九月八,我花開來百花殺”,這個人就是農民起義領袖黃巢,黃花給了他無窮的力量。正像陶淵明的詩句“黃花開林耀,青松冠裂巖”,萬木蕭蕭的時候,只有菊花和松樹彰顯著生命的色彩,也似毛澤東所說“一年一度秋風勁,不是春光,勝似春光”。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高潔,典雅,氣節,霸氣,傷感而又堅定,盛開在草木荒荒的秋風裡。啊,那一叢叢的菊花,有誰能不沉醉在這悽美的世界呢?

古詩的作文 篇3

街燈已上似游龍,忽逢一夜月光寒。前塵過往,明月照亮天涯,獨看一場繁華!淚伴月,思念隨風,潸然淚下。

常說,須臾間,流光易老,紅顏易憔,歲歲年年人不同,花似花落影何從,年華虛晃,徒留人間滄桑。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一曲淺詞,述一世傷悲,凝聚千言,難識道離別。兩人一生,一死。隔絕十年,音訊渺茫,不想讓自己去思念,可卻難以話離別。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紫衣青衫挽,相擁淚雨下,痴看紅顏去,再也不復返!妻子的孤墳遠在千里,有何處,可與她訴說那幾經離愁,那淒涼悲傷,徒留一人獨自細細酌嘗。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千載萬載如影,萬代春秋隨風,又有誰知相逢不相識的痛,那時,早已灰塵滿面,鬢髮如霜,你我相隔兩望,只不過徒增悲傷罷!

“夜來幽夢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溼了眼,溼了裳,溼了孤城的彷徨。沒想到還能入夢還鄉,你,獨坐窗前,食指繞紅線,抬纖纖玉手,為已梳妝,塗胭脂香氣,“我”,早已迷惘。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兩人靜靜守望,萬語千言,千言萬語,卻不知該如何道訴,只有相對無言,望那淚落千行。恍若那無垠大海的平靜,卻實則早已在無盡的.埋藏。

“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時光如水,永遠承載著看不穿的回憶,如微波盪漾,最美不過夕陽紅,最美在折柳離別後,可在那皓月當空,墳山松下,卻是與妻子思念年年,肝腸寸斷的地方。

那所謂的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山盟海誓,等到的是什麼,不過是一曲離愁罷!

微波淺蕩,賞一輪明月,嘆古往今來,一地相思兩處閒愁,落花飄入蝶池,剪不斷思念,數不盡哀愁,傾然而下!留一人傷悲……

古詩的作文 篇4

好像今天是什麼節日似的,每個班都把自己的班級裝飾得漂漂亮亮,個個都掛上綵帶,繫上氣球,喜氣洋洋。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今天要古詩文檢測,這可不是以前那種枯燥無味的檢測,這是一次有趣的古詩文檢測!我們把做好的,上面有寫關於古詩問題的'書籤粘在綵帶上,再把綵帶系在教室的四面八方,一切準備就緒,接下來進入最精彩的環節——摘書籤。教室裡頓時亂成一片,有的同學勁大,一次就扯下十幾個書籤,臉上全是笑容;有的同學看見低處都被摘光了,馬上隨機應變,立馬拿起凳子,站在上面快速地把它們全部拿個精光;還有的同學乾脆跑到別的班去摘,仍然滿載而歸。同學們個個興高采烈地到小老師那兒去背古詩,有的同學一口氣背了十幾首,得了高分,臉上立即洋溢位燦爛的微笑;有的同學則背得一點兒都不熟練,分數自然就低,頓時垂頭喪氣。唉!誰讓他自己不好好背古詩呢?下面進入最後一個環節,報分數!只見從第一組開始,同學們一個接著一個報,輪到我時,我快速地站了起來,“170分”我堅定地說道。我對我自己的分數還算滿意,畢竟我已經盡力了。

通過這個豐富多彩的古詩遊園會,我知道了一個道理:平時認真讀古詩的同學,得的分數越高;平時不認真讀古詩的同學,得的分數越低。

古詩的作文 篇5

歷史長河,波濤洶湧,攜帶厚厚的黃土,向東奔去。詩歌,就像那洶湧長河邊的一條清澈溫柔的小溪,反射著如鑽石般晶瑩的光芒。我靜靜地,隨著水流,追尋。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多年前背井離鄉的將士,望著眼前早已面目全非的家鄉,不禁一陣苦笑。嬌豔的花草,翠綠的楊柳,一轉眼,竟成了無數漫天飛舞著的孤零零的雪花。一陣陣刺骨的寒風撲來,沿著他那冰冷的鎧甲竄入體內,他不禁瑟縮了一下,朝著那個熟悉而又陌生的方向走去。“娘——”他推開了久違的大門,朝空蕩蕩的屋子中喊了一聲。良久,迴應他的只是早已僵硬的回聲。雪中的足跡又被無情的掩埋。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望著桌上的美酒佳餚,此時的他,卻全然失去了食慾。不甘啊!為什麼他們可以一帆風順,自己卻處處碰壁;為什麼他們技不如己卻受到重用,自己才華橫溢卻得不到賞識!“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罷,罷!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吧!那過去的一切早已成了定局,又何必如此在意。“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對酒當歌,對月舞劍,青蓮居士在紛紛落地的殘花中立下一道瀟灑的足跡。

“陌生的人們,我也為你們祝福”多愁善感的海子突然變得歡樂起來。那些美妙絕倫的詩歌還在;那顆充滿活力的太陽還在;梵谷那散發著無限激情的向日葵還在,又如何不感到幸福呢?“願你們有一個美好的前程,願你們有情人終成眷屬,願你們在塵世中獲得幸福”所有我擁有的,我沒有的美好的東西,希望你們都能夠得到。“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他為了這小小的幸福而快樂著,笑著將他生命中的`最後一串足跡,留在了這個春暖花開的日子裡……

我追尋著詩歌的足跡,一步步地向東走去。悲、歡、離、合,每一串足跡都在為我講述著一個又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從唯美的《詩經》到浪漫的李白,從傲氣的范仲淹到充滿激情的海子。我是一個聽眾,靜靜地聆聽著詩歌小溪中不斷融合、碰撞時的輕快水聲,伴著詩人的喜怒哀樂,追尋,詩歌的足跡。

古詩的作文 篇6

我愛大自然的四季,春天百花盛開萬物復甦,夏天熱日日當空,秋天涼風習習,冬天滴水成冰,可我更愛古詩中的四季。

繁花似錦的春天,燕子從南方趕來,向人們報告著喜訊,春天來了。鴛鴦一邊築巢,一邊沐浴著春光。真是“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詩人筆下寫出的“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讓我感受到春天小朋友活潑的樣子,他們在草地上開心的放著風箏。

“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多麼可愛的小娃。碧綠的`荷葉像一個個大玉盤有的散開了,兩三片花瓣有的展開了,露出了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看起來好像馬上就要飽裂似的。小蜻蜓站在花苞頂上面,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夏去秋來,讓我不禁想起“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秋天楓樹被染紅了,像在和我打招呼,遠遠看去就彷彿一團燃燒的火焰。

冬天連綿的群山中,看不見一隻鳥。大地白茫茫沒有人,只有一個漁翁坐在漁船上釣魚。詩人看見了寫下了“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在寒冷的冬天,白色的世界裡只有梅花在獨自開放,“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古詩中的四季像一幅美麗的畫卷,我愛它。

古詩的作文 篇7

靜靜地,我坐在窗前眺望著,回憶著……

我從小就喜歡讀詩詞。記得小時候看到早春湖面上,野鴨悠閒地遊著,我吟誦著“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當週末上海一直籠罩在陰雨中,我又學會了“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東風灑雨露,會人天地春”;當看到虹口公園湖邊一排排柳樹抽出新芽時,我細細地體會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的境界;當驚歎崇明溼地中一行行白鷺凌空飛翔時,我感悟了“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當走過森林公園空曠幽靜的小徑突然懂得了“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的意境。隨著“連雨不知春去,晴方覺夏深”,在長風公園我又欣賞到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景。炎熱夏天一過,迎來了“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的秋天,我們去桂林公園欣賞呂聲之所描繪的“獨佔三秋壓眾芳,何須橘綠與橙黃。自從分下月中種,果若飄來天際香”的桂花。但是我也有小小的遺憾,因為在上海總是“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卻沒有機會和父母去北疆領略“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首先我們選擇的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蘇州和杭州,在“細雨濛濛小石橋,微風輕輕小竹筏”的遊覽中,我領略了白居易的“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的含義;夜泊姑蘇城,讓我想起學過的張繼的《楓橋夜泊》;遊玩於西湖上我又重溫了蘇軾的“水光激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感嘆於描寫人間天堂的詩詞之多,不同的文人雅客,不同的心境中的蘇杭在他們的筆下顯示出不同的特色,值得我慢慢品味。此後我們又去了南山竹林,在蜿蜒的小路上,體驗了一把“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的夢幻電影世界。“海到天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一下子杜甫筆下《望嶽》三首中最著名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泰山,一路遊玩著,我也一路學習。爸爸說這就是我們中華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

我在一本旅遊雜誌上看到,“山的.榮譽,是別人給的,山並不知道,也不在乎;水的曼妙,是他人想的,水不併不知道,也不理會。”但是我想,心靈的感悟,是我們要的,感知並提煉,終將譜寫美妙的詩篇。旅遊開闊著我的眼界,詩歌淨化了我的心靈,從古詩文的視窗眺望,是一片遠離世俗喧囂的美妙的淨土。

古詩的作文 篇8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靜夜思》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

楊柳岸,曉風殘月。 柳永《雨霖鈴》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馮夢龍《醒世恆言》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獨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張九齡《望月懷遠》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蘇軾《水調歌頭》

描寫月亮的古詩的延伸閱讀——詩詞的.寫作注意事項

寫作手法一般包括三個層次:表達方式,修辭方法,表現手法:

1..表達方式:

記敘 描寫 議論 抒情 說明

2..修辭手法

比喻 借代 誇張 對偶 比擬 排比 設問 反問 起興

3..表現手法

用典 聯想 想象 渲染 象徵 抑揚結合 虛實結合 動靜結合 襯托 烘托 對比 對照 照應 正側面描寫 直抒胸臆 借境抒情 託物言志 意象 意境

標籤: 集錦 古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tw/fw/zuowen/1plv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