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作文 >

尋找年味作文精選15篇

尋找年味作文精選15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尋找年味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尋找年味作文精選15篇

尋找年味作文1

從很小的時候起,我一直在尋找年味兒。“年味兒,在哪兒?”我常常疑惑地問自己,等慢慢長大些了,我的心裡還是朦朦朧朧,總是說不清道不明。

臨近期末的一天,媽媽還像往常一樣來接我放學,我坐在車裡望著路上的行人,他們似乎和平時不一樣,大包小包頂著寒風趕往車站,有些還邊走邊打著電話,雖然行色匆匆,臉上卻洋溢著溫暖的笑容。這時候不禁想起了每年我們和爸爸回家過年的情景,想起了爺爺奶奶在家裡期盼的眼神。可能這就是年味兒吧,我心裡默默地思索著。

每年回老家過年,一進家門就能聞到濃濃的餃子香,剛剛出鍋的餃子陸陸續續地“站好隊形”。一個較大的好像是他們的“首領”,仿若一聲令下才有了如此的整齊,這讓我更覺得可愛至極!挑一個放進嘴裡,皮薄餡兒多,可口極了!有時候看著奶奶忙不迭,我也會手癢癢,先把麵皮擀平,從準備好的餡盆裡舀一平勺,再把它捏成花形!一個一個很快就捏了滿滿一桌子,晚上姑姑,姑父和弟弟也來聚餐,一家人吃著餃子,聊著天南地北,別提有多開心了!也許這就是年味兒吧,我又暗暗地下了定義!

年味兒,就藏在遊子的歸途中,藏在餃子裡,藏在每一個親人純真、質樸的心裡……

尋找年味作文2

又到年底,大街、小巷又飄滿年味兒。有年糕的糯味,鞭炮的硝味、春聯的墨味……

鞭炮頌

過年,沒有鞭炮可不行。鞭炮不但是驅禍納福的工具,也是一個好玩具:“狗尾草”可謂火樹銀花,而在深藍的天幕之上看見一朵朵絢麗鮮豔、紅紅綠綠的“出水芙蓉”可謂大飽眼福。雖有人短鞭炮曰:“因不冷靜而自毀一生。”,道理是有,可鞭炮不是用自己曇花一現的生命製造一條美麗的風景線以給人們帶來歡樂嗎?犧牲自己,貢獻一生,多麼可貴的鞭炮精神!

吟對聯

就在鞭炮喧天之時,與它旗鼓相當的春聯也上市。它們可是“無聲更勝有聲”,一幅幅各不相同:有的字跡龍飛鳳舞、入木三分;有的筆調行雲流水,爐火純青。一看就使人忍不住要買下幾幅這神州大地上獨有的文化。“左右工整,能簡能詳。既便言志,又供觀賞”,人們只能在這樣的詞句中流連,讚歎創造對聯的先人的智慧。

送灶官

舊曆的廿三——小年,似乎是大年七年級的“彩排”。舊社會時,人們給紙像上的灶神嘴巴塗糖,企圖粘住這位“管理員”之嘴使他不將家中惡事稟給玉帝,隨後燒化紙像,名曰“辭灶”。現在仍有糖販子,賣糖卻只為大家品嚐果腹,不再粘灶神嘴。但老人們還會備些糖:脆香堅硬的花生糖,鬆軟彈滑的牛皮糖,甜中帶辣的薑糖……這是一個小型糖展覽會。

年味兒,年味兒,它那麼與眾不同,引領我們踏著新年鐘聲來到新的一年!

尋找年味作文3

過年時,親朋好友都要團聚在一起,掛燈籠,貼春聯,剪窗花,換新衣,鋪新被,還要做美食。今天我們就到塘棲古鎮來尋找年味吧。2月8日,我們一早就踏上上尋找年味的旅程,小朋友們心情激動,迫不及待的想像塘棲古鎮的年味,大約半個小時的車程,我們來到了塘棲古鎮。

塘棲古鎮洋溢著濃濃的年味,看,每戶古宅都掛起了大紅燈籠,貼上了喜慶的窗花,道路兩旁掛滿了彩旗,連小狗都穿起了紅紅的衣服準備過大年。聽,從遠處傳來了爽朗的歡笑聲,夾雜著有節奏的“啪啪”的聲音,走進才知道小朋友們圍著打年糕的大爺吵著要吃剛出爐的、熱騰騰、雪白白、香噴噴的年糕。鼻子嗅一嗅,除了年糕的香味,每家每戶還在門口架起大鍋燉著香噴噴的紅燒羊肉,象徵著羊年喜氣洋洋;粢毛肉圓在蒸鍋裡一顆顆擺得整整齊齊,像珍珠一樣晶瑩剔透。象徵著糧倉,貼有五穀豐登字樣的草垛,格外引人注目,意味著來年的豐收和喜悅。

塘棲古鎮被節日的喜慶包裹著,處處洋溢著“年趣”,連浙江衛視的叔叔阿姨們都慕名而來尋找年味。

尋找年味作文4

小時候盼過年、愛過年,數著手指頭,翻著月份牌,簡直就等不到。當山野的風變得凌厲了起來、當小夥伴們的臉蛋帶著紅潤、興奮地交頭接耳著自己的花衣服時,我知道年就要來了。

過年就是鄉親們說的,吃好的。進入臘月,最先吃到的是炸糕,自己家的、親戚家的、鄰居家的,大的、小的、圓的、扁的、紅糖餡的、紅豆餡的。家家都開啟門簾,白氣騰騰往外冒。炸糕的麻油香味在村裡此起彼伏、繚繞不散。然後是吃到酸湯蔥花拌現壓的粉條,粉條白得瑩亮,蔥花綠得爽心。大人孩子一人呼嚕一大碗。團好的粉條子攤放在案板上、竹篦子上,白花花擺滿了院子,等凍瓷實了,碼放在大缸裡。每個人都明白這以後就有管飽的酸菜豬肉燉粉條子吃了。然後是殺豬聲,嘹亮而喜慶,大人孩子都從這嘹亮裡聞到了肉香。然後是殺豬菜,按說這菜裡熬的不是上好的肉,但就是香,現在明白香的原因是鐵鍋熬菜火候到,肉是純自然的肉,山藥白菜蔓菁都是純天然的好東西,七大姑八大姨七手八腳把菜切碎了,嘩嘩推進去,燉在一口大鍋裡,架起大柴火,熬了大半天,肉有菜味,菜有肉香。就像老夫妻,就像老街坊,是時間的積累之美,是相互包容之香。老少爺們喝一通,嚷一通,歪七扭八醉幾個。然後,是臘八粥,我吃它印象不深,深的是奉了媽的命令給各家送粥,東家一碗,西家一碗,近處一碗,遠處一碗,哎呀,沒完沒了,小孩子走路邊走邊玩,收工回來,滿襖襟滿褲子的粥。但是媽是不罵的,因為過年了。

尋找年味作文5

真是個喜氣洋洋的新年!今天,我就帶領大家來尋找年味!

首先,大家都知道,過年時,我們肯定要買好多的年貨!所以,我先要帶大家來到“姑蘇第一名街”——山塘街。山塘街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它可是一條老街!走進山塘街,就像來到小商場!熱熱鬧鬧的!再一看,哇!琳琅滿目的商品展現在我們的面前!有好吃的,好用的,好玩的,那兒通通都有!

反正,我和家人都在哪兒買了一大堆的年貨呢!每個人都很滿意!

接下來,我們就要講講春聯啦!傳說,年獸害怕紅色光和爆炸聲,而且通常在大年七年級出沒,所以每到大年七年級那天,人們就要放炮,貼春聯,發紅包來驅趕年獸。而這個故事,就是為什麼我們要貼春聯:而這只是一種理解,第二點當然是祝大家新年快樂,年年有餘!

還有在新年時,我們還要掃墓。給前輩們燒紙,燒香,祈求給我們安康的生活!當然也會因為地域不同而風俗有所不同。

年 夜 飯是過年不能少的!通常,媽媽和婆婆每年都會給我炒美味的年 夜 飯!

等菜上桌後,一股香氣撲面而來,我和我的家人拿起筷子,開始了我們的大餐,一邊吃,一邊讚歎婆婆做的菜真好吃,婆婆聽了以後高興極了,急忙說:“這是應該的,今天是大年七年級嘛!肯定要給大家做一頓美味的晚餐。”

這就是完美的年味。

尋找年味作文6

z  今年春節,我和爸爸媽媽沒有回老家衢州,而是讓我體會一番舟山人過年的習俗。

正月裡,我們去東海大峽谷參加舟山群島首屆年味節。早上外面雖然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但是我們還決定繼續前往。

年味節的活動有:包餃子、打的糕、做烙餅等。一到大廳,我就看見許多小朋友圍在一張長方形的桌子上包餃子,我也飛快地跑去一起做包餃子,開始包餃子,我先把一團圓圓的麵粉用手壓成平平的餃子皮,接著再把肉餡放進去,最後把前後的麵粉互相往中間和,一個餃子就包好。

剛包完餃子,我就聽見“嘭嘭”的聲音,我立刻跑出門外看,原來有一位老公公,正拿著一把重重的石錘,向一個裝著一塊大米糕的大石碗,用力地敲去,敲好幾下後,就把重重的石錘在一個裝滿水的盆子裡沾一下,敲完後,把大米糕搬到桌子上做成各種各樣的年糕,有元寶、蝴蝶、小狗等。

這次我除親手包餃子和親眼觀看打年糕,我還參加猜燈謎、打槍、滾鐵環、蘿蔔蹲等活動,不僅體會一番舟山人過年的習俗,還參加許多精彩豐富的活動,真開心啊!

尋找年味作文7

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會貼上春聯,紅底黑字,看上去特別喜慶。可為什麼過年要貼春聯呢?我查了一下以後發現,春聯源於桃符,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對仗工整的春聯不僅增加了春節的節日氣氛,還寄託了人們對新年的美好願望,所以過年貼春聯是必不可少的。

今年,媽媽把寫春聯的任務交給了我,我想想就十幾個字也不難,一口就答應了。我在字帖上選好一幅春聯“美酒千杯祝盛世,華燈千盞賀新春”。但不敢一下就寫在紅紙上,所以先在方格紙上練習,可是寫出來的字大大小小,和字帖上的字相差十萬八千里,這樣的字怎麼能貼到門上去呢?媽媽 的任務沒有想象的那麼容易,完成起來好像有點難。

怎麼辦呢?我只能硬著頭皮不斷臨摹,不斷練習,整整三天,我都在寫這幅春聯,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寫的字和字帖上的越來越像,我也越來越有信心。於是我決定在紅紙上試試,毛筆蘸上墨以後,屏住氣開始寫第一個字,心裡還是有點緊張,第一個字寫得稍微小了一點,為了春聯的字大小一致,我只能把所有的字都調小了一點,真是前所未有的一個大挑戰啊!

終於完成了,字的大小差不多,比較工整,我和媽媽都挺滿意的,三天的努力果然沒有白費。媽媽把我寫的春聯貼在爺爺家的大門上,我看著自己寫的春聯,覺得今年過年特別有意義!

尋找年味作文8

龍年新春的腳步越來越近,喜慶的燈籠、春聯掛滿宿城,大街小巷到處是提著禮品行色匆匆的市民,家家戶戶進入春節“倒計時”:大人們忙著置辦過年的食物;孩子們幫家裡打掃衛生;歸鄉的遊子帶著一年的辛苦和收穫,急切地回家探望久別的親人。春節在人們的眼中是神聖的,更是溫馨的。但是,在走親訪友時,總會聽到一些聲音:生活越來越好了,年味卻越來越淡了,過年越來越沒啥意思了。

如今物質豐富了,人們想吃什麼,超市、市場裡多的是;想穿新衣服、玩好玩的,再也不用等到過年。天天都在過年,真正要過年了,哪兒還有年的味道呢?然而,“過大年”遠不是吃吃喝喝那麼簡單,吃喝本身並不是過年的重要內容,人們感覺“年味”少了,是因為吃喝以外的“文化”傳統少了、淡了。吃喝追求健康、綠色,為什麼非要大魚大肉?親友們多在一起嘮嘮“知心話”,不一定非要摻雜那麼多的`物質?在風俗上多來點講究,日子才會增添生機。如果每個家庭都如此,過大年就能紅紅火火,中國人就能感受到越來越濃烈的“年味”。其實,“年味”就在我們身邊,在熱鬧的商家,也在繽紛的網上,讓我們一起尋找“年味”,迎接新春的到來。

尋找年味作文9

過年啦!過年啦!我和小夥伴們去鳴鶴古鎮找“年味”啦!

年味在古老的房子裡。一眼望去,白牆黑瓦,古色古香,還蓋了一些嫩綠的苔蘚和爬山虎。

年味在美味的小吃裡。我和小夥伴們一起聚集在了賣臭豆腐的小店。美味的臭豆腐,一個接著一個吃,大家連吃了五碗,卻吃得不亦樂乎。我大口大口地吃,把年味都吃進了肚子裡。

年味在甜甜的糖畫裡。我們各拿了一根糖畫,咔嚓咔嚓地吃著,糖畫甜香瀰漫在我們五個人的周圍,調皮地潛入鼻孔,讓我們直流口水。

年味還在沉重的木槌裡。我們蹦蹦跳跳地來到賣年糕餃的地方,觀看老闆做艾草糕。老闆把早已準備好的材料放入石盆,然後用力地抬起木槌,再使勁地敲打下去,一直反覆。輪到我來試了,我自以為木槌不怎麼重,但試過我錯了:我一隻手靠到槌頭後面,緊緊地握住,另一隻手放在後面,再把左腳往前站,右腳往後站,然後用盡洪荒之力,使勁往上抬,抬了一點點,木槌似乎再向下拉,我猛地一下抬起來,又猛地一下摔下去,卻沒有一點聲響。我呼了一口氣,實在是太重了。到最後,我們都吃到了自己做的艾草糕,味道果然不一樣!

年味在那裡?在古老的房子裡、在美味的小吃裡、在甜甜的糖畫裡、在沉重的錘子裡……

尋找年味作文10

聽著窗外不時響起的鞭炮聲,鄰居家歡樂的閒談聲;看著家中人人洋溢著笑容,新掛飾裝飾著家,我不得不承認,新的一年即將來臨。

偶然間看到電視中的廣告:新年加年味兒。我不由得想,年味兒是什麼顏色的?

我聽說年味兒是紅色的。

臨近過年,街道會變得格外擁擠,人們都在選購過年所需物品。街道上充斥著紅色的氣息,無論是小攤上的對聯、窗花還是孩童玩樂的燈籠都包含了紅色元素。就算是賣水果、瓜子等其他商品的老闆也不忘用紅色的袋子,添添喜氣。

我聽說年味兒是灰色的。

即將中大學聯考的學生因為學習的壓力和作業的負擔已經對新年沒了興趣,放寒假對於他們來說只不過是換個地方學習,他們一天到晚都在百無聊賴地寫著堆得和小山似的作業。

我問父母,年味兒是什麼顏色的。他們笑了笑,接著便聊起了小時候新年的樂趣。那時候,父母的生活條件遠不如現在。過年之前他們甚至連肉都吃不到,只有眼巴巴地盼著新年的到來。盼啊盼,盼啊盼,新年終於到了。他們吃著平時吃不到的糖果、肉,玩著新奇的小玩意兒,笑得合不攏嘴。最讓他們開心的還是除夕的壓歲錢,雖然錢不多,但對於那時沒有能力賺錢的他們還是很珍貴的。他們小心翼翼地把壓歲錢攢好,一年又一年,直到能夠買自己稱心的東西。

聽父母說完,我想我已經知道年味兒是什麼顏色的了。不是喜慶的紅,也不是昏暗的灰,而是心中的暖。是一種用言語無法表達的暖,只在人與人之間傳遞蔓延。

尋找年味作文11

猴年新春的腳步越來越近,喜慶的燈籠、春聯掛滿宿城,大街小巷到處是提著禮品行色匆匆的市民,家家戶戶進入過年“倒計時”:大人們忙著置辦過年的食物;孩子們幫家裡打掃衛生;歸鄉的遊子帶著一年的辛苦和收穫,急切地回家探望久別的親人。過年在人們的眼中是神聖的,更是溫馨的。但是,在走親訪友時,總會聽到一些聲音:生活越來越好了,年味卻越來越淡了,過年越來越沒啥意思了。

如今物質豐富了,人們想吃什麼,超市、市場裡多的是;想穿新衣服、玩好玩的,再也不用等到過年。天天都在過年,真正要過年了,哪兒還有年的味道呢?然而,“過大年”遠不是吃吃喝喝那麼簡單,吃喝本身並不是過年的重要內容,人們感覺“年味”少了,是因為吃喝以外的“文化”傳統少了、淡了。吃喝追求健康、綠色,為什麼非要大魚大肉?親友們多在一起嘮嘮“知心話”,不一定非要摻雜那麼多的物質?在風俗上多來點講究,日子才會增添生機。如果每個家庭都如此,過大年就能紅紅火火,中國人就能感受到越來越濃烈的“年味”。

其實,“年味”就在我們身邊,在熱鬧的商家,也在繽紛的網上,讓我們一起尋找“年味”,迎接新春的到來。

尋找年味作文12

“咚!咚!咚!”當20xx年的新年鐘聲響起,我要趕緊跟上20xx年時間的腳步。

走出家門,向鄰居家的門口望去:除了第一眼看到是門以外,映入眼簾的是門中間那張倒著貼的菱形紅紙,紅紙中間寫著一個不大不小的“福”字。光光有這個,大家還感覺不夠有年味呢!還要再寫副對聯貼在門上,會寫對聯的自己寫上一副,不會寫的請別人幫自己寫或去商店買上一副。這樣才能使各家各戶的門上充滿20xx新年的年味!

我來到街上,時常會看見一輛接著一輛的腳踏車穿街而過,有時腳踏車也會停在行人常常經過的街邊,用喇叭高聲叫著:“新年到了!恭喜發財!買點東西!送給親人!祝他 (她) 快樂!……”吸引了不少過路人的眼球呢!大家看看這個,看看那個,對這些都愛不釋手,有中國節、對聯、紅紙、燈籠……。街上還能看到商店門口掛著一排排的紅燈籠,廣場上由用五顏六色的鮮花堆成了一隻活潑、可愛的兔子。這就是20xx新年街上的年味!

這就是我尋找到的20xx新年的年味!那你們找到的又是什麼年味呢? 五(3)班 張任重

尋找年味作文13

又是一年佳節到,空氣中開始若有若無地飄起年的味道,相信不少人都會尋找自己眼中的年。

年味或許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的絢爛;年味或許是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習俗;年味或許是蕭疏白髮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的守夜;其實,年味不過是家人在一起時的歡笑,不過是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明。

年味,說遠不遠,說近不近。它徘徊於你的心頭,卻又遲遲不肯出現。在過年之際,貼窗花,放爆竹,貼春聯,備年貨,當然,過春節怎麼能沒有眾望所歸的春節聯歡晚會呢?

春晚,大年三十的隆重慶典,它是中國的新興傳統,不論你在何方,不論你是否和家人一起,春晚,始終是你要看的,最隆重的節目,儘管它節目的槽點,歷來為廣大群眾的飯後閒談,但它始終是我們的春晚,是遠在他鄉遊子的精神寄託,更是中國人的春節象徵。

過年了,簡簡單單的三個字,卻能使人熱淚盈眶。是啊,過年了,不論成功與否,不論人生跌宕起伏,僅僅只是一句過年了,回來就好。

在年裡,沒有悲傷,更沒有痛苦,有的,只是快樂,只是溫暖。過年就是全家團圓,一家人圍在一起吃團圓飯,圍著火爐嘮嘮家常,感受家的溫暖,當然,無論你是否和家人一起。即便人沒有在一起,但心是緊緊的聯結的。

就像蘇軾的詞: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尋找年味,年味於家中;於心中。

心有意,即團聚。

尋找年味作文14

新年已經過去了,但在過新年的那一段時間裡,我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兒:你就是找年味兒。

以前過新年,我認為十分平常,因為每一年都是這樣過的。正是因為人們有這種思想,年味越來越淡了,所以我今天去尋找年味兒。

記得大年三十的晚上,我經不住瞌睡蟲的誘惑沒看幾會兒春節聯歡晚會,就睡著了。正當我睡得正香時,“啪啪!啪啪!”的聲音把我吵醒了,我一看手錶,原來十二點整了,都在放煙花呢!哦,原來放煙花兒就是年味兒。

新年了,當然要穿新衣服,爸爸帶著我和媽媽去了開太百貨,為我買了一件運動服,為老爸挑了一件襯衫,為老媽也買了一件大衣。商場裡的人真多呀!每個人手裡都大包小包的,有的甚至拿也拿不過來,而且商場裡的東西真是琳琅滿目,真叫人眼花繚亂啊!原來,購物就是年味兒。

在車水馬龍的街道上,有著鮮豔的大紅燈籠。我們一家去了菜籃子裡。哇塞,龍蝦四百多元一斤呢,真是貴哦!我連忙拉著老爸的衣服走開。對以我一個國小生來說,已經是天價了,這些菜之所以這麼貴,一定是大家像炒房一樣炒起來的。原來,擺正月酒就是年味兒。

……

年味其實不用刻意去尋找,在鄉下,在城市,到處一片熱鬧的景象,人山人海。

年味兒不是很好找嗎?是啊,年味兒無處不在。

尋找年味作文15

過年啦!幾乎每個地方都炮竹聲聲,震耳欲聾。每家每戶都貼上窗花、貼上紅對聯。大家都著急探親訪友,拜年、燒香、拜財神、求平安、求發財······

燒香拜佛是每年過年人們都在做的民間習俗。每到過年,去靈隱寺裡燒香的人不計其數,人們去寺廟燒香大多是求財神讓他們發財、求菩薩保他們平安。

過年了家家戶戶都在門上貼紅對聯,在室外放鞭炮,熱鬧非凡。關於過年貼紅對聯和放鞭炮有個傳說,讓我給大家講一講吧!

很久很久以前,每到除夕,村裡就會來一隻叫“年”的怪獸,每次來都會吃掉很多無辜的人。有次在除夕的前一天,一個乞丐來到這個村子裡,他對一個老婆婆說,只要借她家住一個晚上,明天就可以讓“年”再也不敢進這個村子。老婆婆讓這個乞丐住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年”來了,而村民們早已逃到山頂了,就剩乞丐一個人,他在每家每戶的門上貼了紅對聯,再在地上放了幾個鞭炮,一點燃鞭炮就“噼裡啪啦”地響,“年”被嚇得不敢往前,逃走了。村民們得知“年”走了就下了山,回到村裡。老婆婆說起了乞丐的諾言,後來乞丐說“年”最怕紅色,也怕鞭炮的響聲。從此,“年”再也沒去過那個村莊,而習俗卻留傳了下來。

我說的年味是不是很有趣呀?你們也去尋找尋找不一樣的年味。

標籤: 年味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tw/fw/zuowen/1o9n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