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幼兒 >

2016-2017人教版七年級下語文期末試卷

2016-2017人教版七年級下語文期末試卷

語文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教學科目,其教學的內容是言語文化,其執行的形式也是言語文化。以下是關於人教版七年級下語文期末試卷,希望大家認真做題!

2016-2017人教版七年級下語文期末試卷

  一、積累與運用(共18分)

1、探險,既是人類對未知的探尋,也是人類對自身的挑戰。當代詩人汪國真說的好: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請把這句話的上半句或下半句抄寫在田字格內,要寫得正確、規範、美觀。(2分)

2、下列加點字讀音、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 驀(mò)然 窺飼(sì) 告罄(qing) 鍥(qì)而不捨

B. 踱(duó)步 粗獷(guǎng) 迸(bèng)裂 參(cēn)差不齊

C. 傾(qīng)刻 庇廕(yìn) 闊綽 (chuò) 芸(yún)芸眾生

D. 剽(biāo)悍 彷(páng)徨 祈(qǐ)禱 叱吒(chà)風雲

3、下列每組詞語都有一個錯別字,請用橫線標出,並將正確字書寫在方格內。(2分)

A、一塵不染 悲歡離和 勇往直前 再接再厲

A B C D

B、盡態極妍 變換多姿 語無倫次 憂心忡忡

C、秩序井然 嘎然而止 石破天驚 相得益彰

D 歎為觀止 死得其所 略勝一疇 眼花繚亂

4、下列有關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社戲》作者都是魯迅,但前者是散文,後者是小說

B 《口技》選自《虞初新志》,它是一本由清代林嗣和張潮共同編選的筆記小說。

C 法布林的《昆蟲記》,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充滿了對自然萬物的讚美之情,被譽為“昆蟲的史詩”。

D 我國的戲曲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據統計,全國現有的戲曲劇種約有360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

5、古詩文和名著閱讀。(4分)

(1)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 :相信吧,

(2)成語“撲朔迷離”出自《木蘭詩》,其原句是

(3)《約客》中寫詩人一個人伴著油燈,無聊地敲著子的詩句是

(4)《狼》一文中,作者通過敘述故事所生髮的議論是

6.下面是一份分別對400名國小生、國中生和高中生課堂回答問題的情況調查表。請根據這個情況調查表,回答後面的問題。 (6分)

國小生、國中生和高中生課堂回答問題的情況調查表

類別 主動回答 被動回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國小生 354 88.5% 26 6.5%

國中生 306 76.5% 72 18%

高中生 228 57% 118 29.5%

(1)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什麼問題?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針對這一問題請你提出一條建議。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理解:(共36分)

(一)閱讀下列語段,按要求回答9——12題 (13分)

(甲)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議論,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乙)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餘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9.解釋下列加點詞(4分)

(1)蒙辭以軍中多務 ( ) (2)即更刮目相待 ( )

(3)父異焉 ( ) (4)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 )

10.翻譯以下兩個句子。(4分)

(1)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2)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11.甲文中哪句話表明呂蒙才略的驚人長進?乙文中哪句話點明方仲永由於不學習導致天賦消失?(2分)

12.【甲】【乙】兩文的內容都與學習有關,然而呂蒙跟方仲永的求學結果有什麼區別,談談你從這兩個人物身上所受到的啟示。(3分)

(二)閱讀下文,完成13——16題。(12分)

①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著剛發下來的國小畢業文憑紅絲帶子繫著的白紙筒,催著自己,我好像怕趕不上什麼事情似的,為什麼呀?

②進了家門,靜悄悄的,四個妹妹和兩個弟弟都坐在院子裡的小板凳上。他們在玩沙土,旁邊的夾竹桃不知什麼時候垂下了好幾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樣,是因為爸爸今年沒有收拾它們修剪、捆紮和施肥。 石榴樹大盆底下也有幾粒沒有長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氣,問妹妹們:“是誰把爸爸的石榴摘下來的?我要告訴爸爸去!”妹妹們驚奇地睜大了眼,搖搖頭說:“是它們自己掉下來的。”我撿起小青石榴。

③缺了一根手指頭的廚子老高從外面進來了,他說:“大小姐,別說什麼告訴你爸爸了,你媽媽剛從醫院來了電話,叫你趕快去,你爸爸已經……”他為什麼不說下去了?我忽然著急起來,大聲喊著說:“你說什麼?老高。”

④“大小姐,到了醫院,好好兒勸勸你媽,這裡就數你大了!就數你大了!”

瘦雞妹妹還在搶燕燕的小玩意兒,弟弟把沙土灌進玻璃瓶裡。是的,這裡就數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對老高說:“老高,我知道是什麼事了,我就去醫院。”我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鎮定,這樣的安靜。

⑤我把國小畢業文憑,放到書桌的抽屜裡,再出來,老高已經替我僱好了到醫院的車子。走過院子,看那垂落的夾竹桃,我默唸著:

⑥爸爸的花兒落了。

⑦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13.第②自然段畫“ ”線的句子是什麼描寫?有何作用?(4分)

14.本文著力表現“我”的成熟與長大,但為什麼還寫弟弟妹妹的'年幼無知,竟然還在家裡嬉戲,好像壓根父親病重與之毫無關係?(2分)

15.試從結構和內容上說說第⑥⑦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16.文中寫“我是小小的大人”,感到自己長大了。你在家中感到自己長大了嗎?請寫出某段情景。(不超過60字)(3分)

(三)閱讀下文,完成17——20題。(11分)

風雪中的一課

①那天的風雪真暴,外面像是有無數發瘋的怪獸在呼嘯廝打。大家都在喊冷,讀書的心思似乎被凍住了。一屋的跺腳聲。

②鼻頭紅紅的歐陽老師這時走進教室。

③“請同學們穿上膠鞋,我們到操場上去。”

④“我要求同學們到操場上站立五分鐘。”

⑤教室外,卷地而起的雪粒、雪團嗆得人睜不開眼,張不開口。臉上像有無數把細窄的刀在拉在劃,厚實的衣服像鐵塊、冰塊,腳像是踩在帶冰碴的水裡。我們擠在屋簷下,不肯邁向操場半步。歐陽老師沒有說什麼,面對我們,脫下羽絨衣,絨衣脫到一半,夾著雪的狂風幫他完成了另一半。“到操場上去。站好。”老師臉色蒼白,一字一頓地對我們說。

⑥誰也沒有吭聲,我們老老實實地到操場排好了隊。我們規規矩矩地站著。五分鐘過去了,老師費力地說:“解散。”

⑦就在我還未能透徹地理解歐陽老師的這一課時,僅有“中師”文憑的他,考取了北京一所師範大學的研究生。

⑧以後的歲月裡,我時時想起那一課,想起歐陽老師課後的一番話:“在教室時,我們都以為自己敵不過那場風雪,事實上,我們不是都頂住了嗎?面對困難,許多人戴著放大鏡,但和困難拼搏一番後,你會覺得,困難不過如此……”

17.請你簡要概括文章第①一⑥段的主要內容。(2分)

18.第①段中“讀書的心思似乎被凍住了”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這句話在全文中有什麼作用?(4分)

19.歐陽老師在操場上給學生上這一課的用意是什麼?(用原文回答)(2分)

20.讀完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感受?請寫出來。(3分)

  三、 寫作實踐:(40分)

任選一題,按要求作文

21.生活中總會有些場景、一些鏡頭讓我們難以忘懷,請以“有一個鏡頭,讓我刻骨銘心”為題目,寫一篇不少於500字的文章。

22.社會是一所學校,生活是我們的良師。在受挫折時我們學會了堅強;在不利的環境中,我們學會了生存;在怒火燃燒時,我們學會了忍耐;在受到別人犯忌時,我們學會了理解;在別人傷害了自己時,我們學會了寬容;在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學會了關心……

請以“學會 ”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1)將題目補充完整,構成你的作文題目,並抄寫在作文紙上 。(2)記事真實,感情真摯。 (3)字數不少於500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tw/fw/youer/d9gjr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