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演講稿 >

【精華】孝道的演講稿3篇

【精華】孝道的演講稿3篇

好的演講稿可以引導聽眾,使聽眾能更好地理解演講的內容。在不斷進步的時代,演講稿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孝道的演講稿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孝道的演講稿3篇

孝道的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百善孝為先。盡孝是人之本分,是整個道德規範的核心。先講一個小故事。古時候有一位聖者,有一天帶著他的學生去郊遊,看到一堆白骨,他把白骨分成兩堆,一堆顏色比較潔白,另一堆顏色比較灰暗。他告訴學生說,顏色比較灰暗的一堆白骨是女人的骨頭。女人的骨頭為什麼會比較灰暗呢?原來當母親十月懷胎的過程中,孩子的所有營養都必須通過母親的血液中輸送給胎兒,胎兒的成長需要大量的鈣質,當胎兒的鈣質不足時,就必須從母親的骨頭中滲透出來,因此生育過孩子的母親的骨頭顏色就變得比較灰暗了。

我們都會看到,為了生一個健康的寶寶,母親會小心翼翼地守護著腹中的胎兒。電腦不玩了,喜愛的運動不參加了,不想吃的食品要強迫自己吃,不想睡的時候要強迫自己睡;擔心傷風感冒,生病了也不敢吃藥,日漸雍腫和沉重的身體帶來了行動的不便,漂亮的衣服也只能閒置在一邊了。十月懷胎之苦總算熬過去了,一朝分娩,如生重病,血流滿床,疼痛難忍,此時母親的一隻腳已經踏在了閻王殿的門檻上,生死相依哪!儘管如此,母親還是牽掛著、祈禱著小兒能平安降生。經過生與死的掙扎,終於生出了孩子,知道小兒平安無事,母親不以自己的苦為苦,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孩子出生了,更大的辛苦從此開始了。有一對年輕的父母說過這樣的話,懷胎的時候常常想趕快把孩子生出來,結果生出來之後,覺得很想把他放回去。怕孩子凍著、餓著,怕孩子生病,怕孩子營養不良…白天在單位上班,晚上陪著孩子熬夜,多少次的生病都是父母在半夜帶著孩子去看醫生,更不要說由於孩子的'降生使家務勞動的量成倍增加。

上學了,為了使孩子有一個良好的發展,父母寧可自己省吃儉用,也要想方設法為孩子擇校、擇師、擇居。從此天天早送晚接,為孩子的每一點的進步而高興不已,為孩子的成績不佳而焦慮不安。

兒女開始工作了,父母會牽掛起他的工作。看見子女受苦受累,父母就會心裡不安,總是會想盡辦法為子女分擔,"子苦願代受,兒勞母不安".子女遠去他鄉,或求學或出差或工作,父母早晚懸念,祈禱兒女平安。即使父母活到了一百歲這種愛也不會褪色,"母年一百歲,常憂八十兒,欲知恩愛斷,命盡始分離".

母親如同大地,父親如同蒼天,子女被父母的愛所覆蓋、所滋養。即使你長得很醜,即使你手足殘缺,父母一樣愛你、照顧你;不管子女身處順境還是逆境,不管子女是呀呀學語的兒童還是踏上社會的青年,不管子女是平民百姓還是名流顯貴,父母的愛永遠常相隨。父母的愛是那樣的無私、博大、真誠、永恆、無微不至和富有犧牲精神,父母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下面想請同學們聽一首歌,歌名叫《母親》)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你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你愛吃的三鮮餡有人給你包,你委屈的淚花有人給你擦,這個人就是娘。"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小草啊,你如何報答太陽的偉大恩德呢?)。盡孝不僅僅是為了報父母恩(父母恩重難報啊!),更重要的是,孝道是整個道德體系的核心,是人的立身之本。

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無論是偉人,名人他們都是盡守孝道,深懷孝心的。從偉大領袖毛主席的《祭母文》和朱德總司令的《母親的回憶》到聞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都無不證明了這一點。他們之所以成為偉人,名人,最基本的是他們首先具有孝心。只有具備起碼的孝心;才可能有愛心,才可能有感恩之情。一個人具備了愛心和感恩之情,才可能有博大的胸懷;才可能有努力奮鬥的動力。這樣才有最起碼的立身之本;成功之基。

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如果一個人連基本的孝心都沒有,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就不可能愛人、愛家、愛國,就不可能有一絲一毫的仁愛之心,這種人就會連狗都不如!這種人心中只會有自己,只會為自己而想;為自己而為。這樣的人是沒有立身之本的,一個連立身之本的能力都沒有的人,是不可能成器大事的。如果他想有所為,必然是唯利是圖,損人利己,不擇手段。即使是小有成就,偶有成功,那也是暫時的。最終必然失敗,分文不名,以致成為廢物,被社會所唾棄。

各位同學,當一個人具備了孝心也就有了責任心,他就會謹言慎行。《弟子規》中說: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父母、老師所期望的,比如學業好、品行好、身體好,努力去做到,父母、老師不希望有壞習慣,儘快把它去掉,這就是盡孝;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努力不使自己的身體受到傷害,不叫父母擔憂;不幹違法亂紀、傷風敗俗的事,不使父母蒙羞,這就是盡孝;努力學習掌握一技之長,找到一份好工作,儘快自強自立,這就是盡孝,……老師們,同學們,人之初,性本善。我們的同學都不缺乏一顆向善之心,有一些同學變得以自我為中心,孝道意識淡薄,這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偏頗造成的,我們需要儘快補上孝道這一課,樹起立身之本,築起成功之基。

謝謝大家!

孝道的演講稿 篇2

俗話說“善良的烏鴉還在吃食,小羊還在跪著”。人不孝順親人,不如鳥獸。耶!小烏鴉也懂得為父母吐槽,小羊吃奶也懂得跪謝母親;如果一個人不孝敬父母,連動物都不如!

誰給了我們生命?誰用大便和尿把我們養大的?是誰把我們帶大,教會了我們很多做人的道理?父母!他們把我們帶到了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尤其是十月份懷孕的母親,工作很努力。自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父母就要給我們換尿布,餵我們吃飯,教我們說話走路。如果有人問我第一任老師是誰?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是父母!”當我們長大後,父母會教我們一些道理,送我們上學,讓我們接受更好的教育。另外,父母每個月都給我們零花錢。可是我們不知道怎麼做,亂花零花錢,根本不知道父母在想什麼。當我們做錯事惹父母生氣時,父母會教育我們。當我們考試成績好的時候,父母會獎勵我們;衣服髒了,父母用雙手洗乾淨。當我們考試不及格時,父母會鼓勵我們下次更加努力。當我們。

父母給了我們太多的東西,也給了我們太多的努力。父母對我們的愛凝聚了他們的血汗!他們什麼都不要,只希望自己的孩子做個好人,父母就滿足了!

父母無私的愛著我們,默默的為我們工作。如果你仔細一點,你會發現你的父母臉上多了一點皺紋,頭上多了一點銀髮。父母愛我們比山高,比海深。所以我們現在要好好孝敬父母,哪怕幫媽媽做家務,給媽媽泡一杯熱茶,給父母留好吃的。而且現在要好好學習,不辜負父母的期望。長大後要好好報答父母,孝敬父母!

“孝敬”是每一個少先隊員應該做的,就像晉代作家李米一樣,我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

孝道的演講稿 篇3

《大話西遊孝子芬芳》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道是每個孩子應該做的。沒有,今年夏天,我在家裡每天都帶著鍋碗瓢盆吃午飯,和媽媽分擔家務。

向左擦,向右擦.“我哼著自己的小曲,勤勤懇懇地洗碗。總之,我對洗碗很感興趣,小菜一碟。不信,看我的姿勢:左手拿碗,右手拿抹布,用適當的方式洗。沒想到在路上遇到了“攔路虎”:小花碗取笑我,調皮地從我手裡滑入水池,自己跳“水上迪斯科”。我生氣了,表情由晴轉多雲,皺起眉頭,毫不客氣地拿起油膩膩的花碗,生氣地對它說:“你不仁我不義!可能他怕我,就不再調皮的玩滑梯了。

接下來,我要接受媽媽的檢查。本來以為可以拿個“洗碗勳章”。但是我媽的話就像晴天霹靂:“哎呀,這米粒怎麼了?”我很尷尬,臉瞬間變得像變魔術一樣的大蘋果。我馬上拿起碗又洗了一遍。這次,我比剛才認真多了,因為我想得到媽媽的認可。

“哎呀,終於又洗完了!”我鬆了一口氣,轉身剛想叫媽媽,卻看見媽媽靠在廚房門上,如釋重負的看著我,深情的擁抱著我。

“一切美德以孝為先”讓我們從小事做起,用言語和行動,向父母傳達一份愛和孝心。

標籤: 演講稿 孝道 精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tw/fw/yanjianggao/lk1lw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