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校園 >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800字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800字

影片《唐山大地震》是根據張翎的小說《餘震》改編而成,由導演馮小剛執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觀後感800字,供大家參閱。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800字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800字(一)

近期電影院裡在熱映一部新影片《唐山大地震》,這是一部震動人心的大片,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雖然我沒有親身經歷過唐山大地震的洗禮,卻感受過汶川大地震的傷痛。印象裡也只有媽媽當年給我講的那些點點滴滴。我帶著記憶,懷著一顆堅強的心來到了影院觀看《唐山大地震》。

影片是以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當年的情形為背景,細緻的描寫了唐山一個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告訴我們:生與死的距離到底有多遠?僅僅是在短暫的幾秒鐘裡,一個繁榮而平靜的城市就灰飛煙滅,成了一片渺無聲息的廢墟。那一聲聲歇斯底里的吶喊,無不刺痛著我們每一顆心靈。夫妻之間的愛,生與死的相守;母子之間的愛如涓涓溪流、源遠流長。就在妻子在丈夫身邊不知所措那一剎那,突然聽到有人喊到了自己的孩子的訊息,母親像看到了希望那樣跑去救孩子,當救援隊發問“想好了沒呀,到底救哪個”時,那就像一隻可惡的惡魔在一片一片撕扯母親的肉,母親在無奈之下選擇了弟弟。也就是這一刻,女兒從此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她誤以為被母親放棄,不敢認真去愛,不敢相信愛,殊不知,她們的內心其實是最飽滿、最真實的、生命可斷,情卻難了。追尋失去的,才彌足珍貴。因為生命,不應該在回憶裡感嘆,應該真誠觸碰情感,彼此珍愛,認真的生活!而母親也因此為女兒歉疚一輩子。當若干年後再一次救援地震災區時,他們奇蹟般的再次相遇,看著眼前的一幕幕畫面,彷彿唐山大地震就在昨天,女兒理解了母親的心痛,最終還是原諒了母親。

每一個觀看過這部影片的人,無不湧起情感的波瀾,無不感到心靈的悸動,從唐山到汶川地震,無論是影片還是我們的現實生活,都讓我們感動於華夏子孫的大愛無私。“唐山大地震”帶給我們的震撼也遠不止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臉也沒有露的滿身淤泥的解放軍,也是同樣值得我們尊敬的,他們在抗震救災的過程中,有的傷了,有的還奉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卻沒有一個人發出怨聲,都是無比堅強的衝上前去,與大自然勇敢地搏鬥!自然災害是可怕的,也是很難預料的,但只要所有人一條心,就一定能戰勝困難,贏得勝利!地震只是一個載體,它引領著我們追憶過去,呼喚情感的迴歸。驚天動地,生死離別,告訴我們,地震是苦難的。但是,它又在歲月流逝之時,喚醒我們迷離脆弱的情感:活著,是一種幸福,愛,無可匹敵!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800字(二)

幾天前晚上,我在網上看了關於76年的《唐山大地震》,真情的演繹了當時的情景。以為只是單純的危害片,看了才知不僅僅是表現大地震給唐山造成的破壞,更是著眼於這場浩劫在經歷者內心深處造成的強烈餘震,影片以質樸的畫面和語言傳達出主人公對家庭、親情的永恆依戀……這部電影是講述女主角方登在她5、6歲的時候,突如襲來的大地震讓她的父親過世,母親在只能救一個孩子的時候,毅然選擇了弟弟,放棄了方登方,所有人都認為登方死了,但是,奇蹟就是這麼不尋常,登方在死人堆裡爬了起來。後來被解放軍救了,在一對解放軍的撫養下長大。幾十年後,在汶川大地震就在現場,弟弟與姐姐相認了,母親見到了自己以為死去的女兒,下跪懺悔。

對於一個人來說,在災難中生存下來是一種幸運,但不可否認的是,地震所帶來的後遺症,不僅僅是震後的生存問題,更是伴隨終身的心理問題。電影《唐山大地震》表現了人在災難面前的脆弱,同時也關注了災後人們如何釋懷並擺脫心靈的枷鎖。

愈是時間的長久,愈能磨礪人的意志愈能看出愛的偉大,電影中的母親亦是這樣。

現在的我,想起我的母親,她是多麼慈祥,多麼善良。在我中學的時候我看過以篇文章:主人公小時候,總埋怨父母愛我太少,。總以為他們在外面就忘記了對他的關心。每過幾天,就只能在電話裡傾訴,卻不知道他們為他付出多少。兩歲的時候,主人公的鼻子大出血,跑遍了烏魯木齊所有的大醫院,醫生的不願接受像他一樣的病人,但是他的爸爸揹他著,***媽陪著他連夜乘飛機回到杭州。他得救了,卻又讓父母新生了白髮,卻又讓父母為他擔驚受怕。雖然我沒有和他一樣的經歷,但是我卻領悟了許多,就在看完這篇文章後,我寫了篇文章,竟然在全校評比,成為十佳作文

現在的我明白了,長大了,也明白了,父母的愛是平平淡淡的,不是轟轟烈烈的。而他們希望的只不過也希望我們對他們有平平淡淡的愛,比如倒一杯水,洗一次腳,拿一塊毛巾,這些都是我們孝敬父母的機會,他們其實也在等待,等待我們的愛,等待我們對別人的愛,總有一天,我會讓他們過上好的生活,讓存摺越來越多,讓親情佔據它們。我相信最終,父母的守望會乘火車離開,越來越遠,越來越遠……慢慢的離開我……《唐山大地震》感人至深,是一部反映了中國人情感的動人影片,也是一部呼喚親情的影片。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800字(三)

《唐山大地震》看上去是一部災難片,實際上卻講述了一個親情和震後倖存者治癒心靈創傷的感人故事。在唐山大地震災難發生的23秒間,動搖的地面、撕裂的房屋、慘叫的人聲,強烈的視覺衝擊震撼人的心靈,一個年輕的'母親在震後的廢墟中,水泥板的一段壓著龍鳳胎的姐姐,另一端壓著弟弟。救援者只有能力救活一人,這位年輕的母親,將如何抉擇?這是這部電影留給人性的一個難題。在“只能救一個”的萬難抉擇下,徐帆扮演的母親無助而絕望的喊出“救弟弟”幾個字時,壓在鋼筋水泥板下的姐姐默默流淚,呢喃著喊出最後一句“媽媽”,同樣也在黑暗中陷入了無助和絕望。23秒的地震災難,帶來了一個家庭32年的生離死別。對他們三個人來說,活下來只是這個故事的開始。

這注定是一個無解的難題。母親難以逃脫自責的負罪感,女兒也無法面對母親放棄自己的心靈創傷。這裡的無解,並不是故事的無解,而是人性的無解。人類如何才能修復這種因災難或苦難帶來的人性扭曲?這是馮小剛拍攝這部影片,一直在真正面對的難題。父親死了,眼睛永遠的閉上了;母親和女兒雖然活了,但內心的傷口卻一直張開著。人們在電影院中留下的淚水,不僅是為這對母女,更因為災難對生命和人性的傷害與扭曲。

在觀看這部電影時我流下了淚水,很多年沒有這種觀影的感覺了。但同時馮小剛最拿手的幽默元素依然存在:除去對於植入廣告的些許不滿外,兒子的那句“這裡雞不缺,蛋也有的是”還是讓人忍俊不禁。但電影更多的是渲染了情感的力量,無論是對故事、畫面節奏的把握,還是對觀眾情緒的駕馭,馮小剛都顯示了他嫻熟的功力。對大地震的災難表現,也處理的恰到好處,既形成了對故事發展的推動和壓力,也沒有過度的渲染,電影在意的是如何讓觀眾能設身處地走進角色的情感中,一旦與之呼應、合拍了,你自然會與角色一起深入到那複雜的人性世界中。人們流下的淚水,其實是對自己人性的一次淨化,流出的不過是那些遮蔽人性的雜質。

近百年來,中國有太多的苦難和災難,被遮蔽在人們的記憶之外。除了前兩年看過一部國產的反映颱風的災難片以外好像國內沒什麼值得記憶的災難片了。人們幾乎已經遺忘了該如何用電影來表達苦難對人性的傷害。苦難在公共話語中的失聲,使越來越多的人失去了直面不幸與悲傷的能力。天災人禍是我們無法避免的,就像《2012》一樣。天災在世人眼裡承擔了一個惡的角色。其實無論是天災還是人禍,讓經歷苦難的人發出聲音,不僅是對那些受難者生命的尊重,也意味著將那些個體的苦難記憶,轉化為民眾可以用來自我教育的公共記憶。它其實也是民眾間尋求文化認同的一種方式。這種記憶對一個民族,是最為重要的精神財富。因為對歷史的苦難記憶越深刻,就越能警示人們提放這種苦難的再度發生。當08年發生汶川大地震的時候,電影中顯示的救援場景和唐山地震有了天壤之別,整個民族對待災難的態度日臻成熟,災後的心靈重建是比實體重建更重要的一環,溫的一句“大難興邦”道出了其中的真諦。

現在的科學水平還無法準確預報這種大的苦難和災難在何時何地發生,它往往在人們毫無提防的時候突然來臨,就像唐山、汶川、玉樹地震一樣。不願面對傷疤和苦難的人們,卻要以這種更殘酷的方式,來面對歷史的甦醒。苦難的受害者,並不只是那些受傷害的個體,而是所有人的共同人性,所以對苦難的揭示和記憶,也是一種對創傷的安慰和人性的追尋。《唐山大地震》就是這樣一部寓言,它用一個帶著體溫和血淚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苦難重壓下人性的尊嚴。那些死亡者的生命不會回來了,那些受難者的青春也不會回來了,但這種對於苦難的聆聽和見證,會讓我們對現實始終保持一份清醒。實際上,在這個麻木迷茫的年代,做一個對苦難歷史的記錄著和見證人,也是一份人性的行動和責任。

猜你感興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tw/fw/xiaoyuan/pld1z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