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校園 >

國小語文神奇的克隆教學設計

國小語文神奇的克隆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國小語文神奇的克隆教學設計

1.研讀文中的事例,瞭解自然界中的一些植物、微生物具備先天的“克隆”本領。

2.瞭解克隆技術的發展、成就和意義,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精神。

3.學習舉例子、分類別、下定義的說明方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明白克隆含義。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七課《神奇的克隆》,請大家和老師一起來板書課題。

( 注意 強調“隆”字不要少一橫)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對克隆有了一定的瞭解。誰來告訴大傢什麼叫克隆?

生:克隆就是不經過雌性和雄性細胞結合而直接繁衍後代,也叫無性繁殖。

生:克隆就是複製。

師引導:昨天,我把一份資料在影印機上覆印了40份,這能說是克隆嗎?

生:不是。因為克隆複製出來的個體都是有生命的。

3.克隆是無性繁殖,那麼和它相對的就是有性繁殖了。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4.師:《西遊記》裡的孫悟空能快速地克隆自己,我們說那是神話傳說。但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我們完全做到了,夠神奇的吧!

二、研讀事例,介紹生物克隆想象。

1.上節課給大家留了一項預習作業:劃出文中列舉哪些生物克隆的例子,完成了嗎?(指名說)

2.師相機概括,分別是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動物。(板書)

3.接下來請同學們自由閱讀第3~5自然段,待會兒請幾位同學來為你們介紹。(生自由讀)

4.按類別,指名介紹克隆。(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動物)

5.聽完這一段的敘述後,你瞭解了什麼?(生自由發表意見)

(植物和低等生物具有先天的'克隆本領,而高等動物是人類利用科學創造出克隆的本領。)

6.聯絡上下文,想想課文為什麼要舉這些例子?

(一是為了讓我們更清楚地理解克隆的定義,而是引出人類研究克隆的意義。)

 三、感受神奇,展望誘人前景。

1.過渡:是啊,科學家們花費了這麼多心血研究克隆,那麼克隆到底能為我們人類社會帶來什麼呢?課文中有一句話很好地概括了,你能找到嗎?(指名回答)

(板書:造福人類)

2、(自由閱讀課文第6~8自然段)

想想你對哪部分內容最感興趣或有自己的看法,邊讀邊在書上做筆記。

3、師生共同交流探討。

4.課前,有同學查閱了相關的資料,下面就請他們給大家再介紹一些課文中沒有寫到的有關克隆的神奇所在。

5.克隆是一項正在研究和發展的科學,它的神奇面紗還沒有被人類完全揭開,最後就讓我們天馬行空地發揮想象吧!

克隆技術多麼奇妙啊,假如我會克隆,我_ ……

 四、學習方法,訓練表達 。

1.看板書總結課文的寫作順序。

2.是啊,21世紀的今天,科技日新月異,我們的家庭生活擁有越來越多的科技產品,你能向大家介紹一樣家裡的科技產品嗎?(手機、電腦、空凋、吸塵器、電冰箱……)

3.片斷描寫:出示要求——介紹家裡的一樣科技產品,通過舉例子來說明它的作用。(生撰寫,師巡視指導)

4.選擇部分學生作品範讀,師從說明方法角度相機點評。(列資料、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tw/fw/xiaoyuan/ondvo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