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校園 >

規則在哪裡國小品德課教案設計

規則在哪裡國小品德課教案設計

規則在哪裡

規則在哪裡國小品德課教案設計

一、學生實態

我們的生活處處都有規則,在我們的成長和學習過程中規則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遵守規則我們才會生活得更幸福,更快樂。通過談話交流,我瞭解到三年級的學生已經形成最初階段的規則意識。學生能夠主動發現社會、學校、家庭中普遍存在著的各種規則現象,但是由於學生年齡特點所限,絕大多數孩子沒有理解規則的必要性。因此,讓學生知道規則的重要性,知道規則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明白“規則無處不在”是十分有必要的。針對學生年齡偏低、認知水平尚淺並偏重於形象思維的特點,教師應避免太多的理論說教。師生可以多方蒐集相關資訊,擴充教材內容。教師應力求讓學生在實際事例的體驗中,逐漸建立規則的概念,認識規則的普遍性。

二、教科書分析

《規則在哪裡》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內容。本單元的主題是“我和規則交朋友”,《規則在哪裡》是本單元的第一課,具體分析如下:

1.課文第44頁的“活動天地”從學生感興趣的遊戲為切入點,在兒童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做遊戲,讓學生體驗、瞭解規則,初步建立“規則概念”和“規則意識”。

2.第45頁“小記者在行動”,為學生提供了尋找規則的幾種方法,即:可以到現實生活中看看,找相關的人問問,也可以查有關的資料,旨在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

3.教材第46~47頁,分別從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三個方面,呈現出許多不同的規則。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思路,讓他們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按不同的生活場所,找一找身邊與自己關係密切的規則,讓他們體會到“規則無處不在”。

三、課程資源的開發與運用

(一)學生準備

1.佈置學生從社會生活、家庭生活或者學校生活的各個領域中,找出三條以上的不同規則,記錄下來;

2.水彩筆;

3.填寫規則調查表。

(二)教師準備

1.設計規則調查表;

2.一組以校園“規則”為內容的圖片資料,如樓梯邊貼的“上下樓梯靠右走”“安全通道”,“講文明講禮貌”等標示牌;

3.歌曲《春天在哪裡》伴奏帶,填寫《規則在哪裡》的歌詞;

4.教師針對學生情況製成多媒體課件。

四、本課題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遊戲,體驗規則的重要性,知道沒有規則連簡單的遊戲都沒法進行下去;

2.通過調查和交流,感受生活處處有規則;

3.初步形成規則意識。

(二)能力目標

1.能夠積極用各種辦法蒐集、整理生活中的規則;

2.完成調查表;

3.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能夠傾聽他人的意見,能夠與他人平等地交流自己的調查報告。

(三)知識目標

1.瞭解與國小生有關的“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等規則;

2.瞭解社會規則,初步懂得規則、法律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五、教學結構

(一)課時安排

共兩課時,本課設計為第一課時。

(二)教學結構整體設計

1.創設遊戲匯入,瞭解規則的重要性。

2.合作處理資訊,感知規則的普遍性。

3.談感受說打算,體驗規則的必要性。

4.課後拓展規則,豐富規則的時效性。

六、實施過程

(一)創設遊戲匯入,瞭解規則的重要性

導語:師:同學們都喜歡做遊戲嗎?

生:喜歡。

師:現在呀老師就想請幾個同學一起玩一個託物品跑的遊戲,有誰願意參加呢?

生:踴躍舉手參加,興趣高昂。

師:(選7名學生,其中三女,四男)將這7名學生分成兩組,一組為三名女生,一組為四名男生。給女生組發的物品是沙包,給男生組發的物品是乒乓球,在沒有講明比賽規則的情況下進行遊戲。顯然,女生組獲勝。

師:請全班同學用熱烈的掌聲向女生組表示祝賀。

(此時老師觀察到,下面的同學對老師的`安排有所疑惑、不滿)

師詢問:同學們對老師宣佈的比賽結果滿意嗎?

生:不滿意,我們覺得不公平。

師追問:你們為什麼覺得不公平呢?

生:這兩組比賽的人數不一樣,而且手中拿的物品也不一樣。

師:那麼我們怎樣才能使這個遊戲公平、合理地進行呢?

生:應該給遊戲制定規則。

師繼續追問:你們覺得這個遊戲應該有哪些規則呢?

生1:我覺得應該統一兩組人數,進行男女穿插搭配。

生2:我補充,還要統一託物品跑時的動作要求,不能碰觸物品,物品掉了就應該從物品掉的地方重新跑向終點。

生3:我覺得應該統一兩組學生手裡的物品。

師:好。我們按照同學們制定的遊戲規則,重新比賽一次。

(進行比賽,分出勝負,向獲勝方祝賀)

師:這回獲勝的小組可是贏得理所當然,輸了的小組也輸得心服口服吧?

生:點頭,相視而笑。

師:通過剛才的遊戲,同學們想一想,沒有這些規則行不行?

生:不行。

師:為什麼不行?

生:沒有規則,遊戲很混亂,無法進行,而且結果也不公正。

師:對。正因為第一次比賽時,我們沒有制定規則,所以才引起大家的不滿。

小結語:看來只有參加遊戲的人都遵守遊戲規則,遊戲才能順利進行,大家才能玩得開心、快樂。生活中除了遊戲規則,規則還存在於哪些地方呢?(播放多媒體課件)

板書:規則在哪裡

(二)合作處理資訊,感知規則的普遍性

師:請同學們開啟書46、47頁,看看自己會有什麼收穫?

生1:我的收穫是我知道了規則存在於家庭生活中。

生2:我知道了上下樓靠右行,按時上學不遲到都屬於學校裡的規則。

生3:彙報收穫。(省略)

師板書(家庭、學校、社會)

師:通過自己的學習,同學們有了這麼多收穫,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驕傲。課前,老師也讓大家做了調查,現在就請同學們將自己的調查結果在小組內討論,交流一下,一會兒來彙報。

(學生討論交流,整合資料,老師巡視指導)

第一小組彙報發言:

生1:我找到的規則是:飯前便後要洗手,它屬於家庭生活規則。

生2:我找到的規則是:見到老師要問好。

生3:不能破壞公物,屬於社會生活中的規則。

生4:進門換拖鞋,屬於家庭生活規則。

生5:上課大膽發言,屬於學校生活規則。

師:你們能像書上一樣給自己找到的規則分分類嗎?

生:能。(紛紛上黑板貼自己的規則)

師:其他小組同學認真看看他們都貼對了沒有?

生:貼對了。

師:你們覺得第一小組的同學表現得怎麼樣?

生:非常出色。

師:那你們願意誇誇他們小組的同學嗎?

(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誇獎第一小組)

師:還有哪個小組願意彙報?

第三小組舉手發言,發言內容省略。你們小組表現得也真不錯。

(指著學生貼的板書說:看來規則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涉及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是生活處處有規則,規則無處不在啊)

師:前幾天,風華社群的叔叔阿姨找到老師,想請老師幫他們做一塊關於規則的展板。老師正為缺少幫手發愁呢,其他小組的同學,你們願意把你們的調查資料收好,課下和老師一起完成這個任務嗎?

生:願意。

師:那老師先謝謝你們這些小幫手了。(深鞠一躬,表示感謝)

師:同學們經過努力找到了這麼多規則,老師也虛心向同學們學習,找了一些學校中的規則,同學們想看看嗎?

生:想。(播放多媒體課件)

師:這些規則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只要我們用心觀察,還能找到更多的規則呢!《國小生行為規範》就對我們小朋友的日常行為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播放多媒體課件)請同學們對照行為規範表,與同桌說說哪些自己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還沒有做好,今後有何打算。

(學生對照日常行為規範表,與同桌交流。)

師:我們班上日常行為規範做得好的,有哪些小朋友?

生1:王曉宇同學特別有禮貌,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師轉身問王曉宇:聽了同學的稱讚,你有什麼想法?

王曉宇:我還有很多方面做得不好,我覺得李明很愛幫助同學,他也值得我學習呢。

師:看來你們都很謙虛嘛!老師就把“行為規範示範生”獎狀頒發給你們倆。

(兩位學生一臉歡喜地坐下了)

繼續評選行為規範示範生,頒發“行為規範示範生”獎狀。請獲得獎狀的同學上臺,全體同學用掌聲向他們表示祝賀。

小結語:希望大家都能時常用行為規範檢查自己的行為,獲得獎狀的同學不能驕傲自滿,沒有評比上的同學也不要氣餒,應該繼續努力。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得到獎狀,而是為了更好地遵守規則,改正自身的不足,成為一名合格的小公民!

(同學們信心十足地看著老師,每個人心裡都有了自己的打算)

(三)談感受說打算,體驗規則的必要性

導語:瞭解了這麼多生活中的規則,同學們現在有什麼感受?今後有什麼打算呢?

生1:我的感受是:規則太重要了,如果人們都能增強一點規則意識,生活就會多一份安全。

生2:規則是供大家遵守的制度,今後我一定要自覺遵守。

生3:我以後過馬路要走人行橫道。

生4:我以後去商店買東西交錢時一定排隊。

(其他學生髮言省略)

師: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成為生活中遵守規則的好孩子,加油吧。

(播放多媒體課件)音樂響起來,師:這首樂曲大家熟悉嗎?

生:《春天在哪裡》

師:今天,我們就來一個兒歌大翻唱,配著這首音樂,看著歌詞,一起唱這首《規則在哪裡》之歌,好嗎?

(全體學生起立,拍手唱《規則在哪裡》之歌,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

師:假如沒有規則會怎樣?規則到底有什麼用?請同學們下課後繼續調查,用問一問、想一想、看一看、查一查等方法看看你身邊有哪些違反規則的行為?違反了規則有什麼後果?

(為下節課做好鋪墊)

(四)課後拓展規則,豐富規則的時效性

(播放多媒體課件)任選一項完成

1、以班級的名義向全校師生髮出遵守規則的倡議。

2、開展社群宣傳,評選遵守規則社群明星。

3、成立志願小組,開展好行為示範活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tw/fw/xiaoyuan/o4j1w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