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校園 >

《小白兔和小灰兔》賞析(精選6篇)

《小白兔和小灰兔》賞析(精選6篇)

賞析,意思是欣賞並分析(詩文等),通過鑑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白兔和小灰兔》賞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白兔和小灰兔》賞析(精選6篇)

《小白兔和小灰兔》賞析 篇1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大家說一說你是喜歡小白兔還是小灰兔呢?

生1:我喜歡小白兔,因為它自己種菜,有吃不完的菜。

生2:我喜歡小白兔,因為它送菜給老山羊。

生3:我也喜歡小白兔,因為它愛勞動。

生4:我喜歡小灰兔,老山羊收白菜時,它也去幫忙了。

生5:我喜歡小灰兔,它很有禮貌。

師:小灰兔雖然後來做得不夠好,但它也是有優點的,現在你們喜歡誰呢?

生:我們喜歡小白兔,也喜歡小灰兔。

反思:

本節課已進入小結環節,只因離下課還有好幾分鐘,因而我請了較多的學生髮表自己對小白兔和小灰兔的看法,想不到學生當中竟有這麼全面而辨證的看法。一年級的孩子們雖然年紀不大,可他們已經學會了初步地判別人和事,只要我們尊重他們的感受,多傾聽他們的心聲,常常會有超乎我們想象的結果。其實在備課時,我只想讓學生領悟愛勞動的重要性,想不到孩子們可以理解的更深一點。成年人都明白人都是有優點的,世界上既沒有全優的完人,也沒有全劣的庸人。可我們的孩子們,特別是那些一年級的小朋友往往只將人簡單地分為好人和壞人兩種,在本節課中孩子們能從自己的角度發現兩隻小兔不同的優點,其實我們可由動物及人引導他們學會全面地看待他們身邊的小夥伴,引導他們發現每一個孩子身上的優點,從而使他們更好地相處。

雖然,我一直以來都不喜歡說教意味太濃的語文課,但必要的道德引導也是需要。特別是在這種氣氛很融洽的情況下,老師的一些引導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遺憾的是,當時在課堂上的我並沒有想到這一點。不過緊接著的一篇課文《兩隻小獅子》與前文相似,可以彌補我在前一節課的不足。

《小白兔和小灰兔》賞析 篇2

一、說教材

《小白兔和小灰兔》是九年責任教育六年制國小語文新編教材第二冊第七單元中的一篇講讀課文,一共9個小節。重要講小白兔和小灰兔幫老山羊收白菜,小灰兔接受了老山羊送的白菜,吃完後又去要;小白兔不要白菜要菜籽,自己種菜,菜吃不完,還送給老山羊一擔的故事。

這篇課文處在第七單元中,單元訓練重點是學會生字和詞語,理解小白兔說的:“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這巨話的意思。

編者的重要意圖,是領導學生察看插圖並有情緒的朗讀課文,特殊是分角色朗讀對話部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體會熱愛勞動的思想教育。

學習本課時,要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使學生懂得熱愛勞動,憑著自己的勞動,才幹豐衣足食的道理,因此,我制定如下的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9個生字和要求控制的詞語,認識4個字。

2、精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讀課文的過程中,輔助學生懂得熱愛勞動,憑著自己的勞動,才幹豐衣足食的道理。

課文層次分明條理明確,語言淺易易懂,富有吸引力,針對《國小生語文教學大綱》中,低年級閱讀教學要求:“能真確、流利、有情緒地朗讀課文。”我把“朗讀課文作為教學重點,又根據年齡段的特色和教材的要求,我把“理解‘只有自己種,菜油吃不完的菜’的意思”作為難點。

二、說教法

本文是一篇講讀課文,應體現以講為主,憑藉老師的講,訓練學生的聽說基本功。因此在講課時,教師必須採用靈活多樣的方法,才幹真正輔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根據我班學生活潑好動、求知慾強,好奇心強的情況和教材特色,我籌備採用“表演朗讀和“直觀演示法”來教學本課,因為本文是一篇富有兒童情趣的童話故事。孩子們比較喜歡聽,有非常願意進入角色表演,他們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表演藝術和才幹,興趣一定很高。如果我請他們帶頭飾分角色朗讀,他們一定表演地很傑出。

此外,本文內容每小節都講了一個完全的意思,適合掛圖,讓學生通過察看圖畫,朗讀的表演,來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把小白兔和小灰兔的語言、動作和神態刻畫地更加完全、具體,通過看圖說話,並接圖擴大思維,豐盛想象,培育察看,思維、想象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說學法

根據課文的內容要求,我籌備讓學生用“看看,讀讀,想想,說說”的方法學習本課。首先讓學生答覆。

四、說學法

根據課文的內容要求,我籌備讓學生用兩課時教學本文。現在重要講第二課時;完成教學目的2。教學過程分為五個環節。

(一)兒歌引路,揭示課題。

開始上課,我就用兒歌引路:小白兔,白又白,兩隻耳朵豎起來,愛吃蘿蔔愛吃菜,蹦蹦跳跳真可愛。同窗們,你們認為小白兔可愛嗎?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故事。老師邊講邊板樹課題:22、小白兔和小灰兔

(二)範讀課文,整體感知

在揭示課文後,我又問:同窗們,你們想知道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故事嗎?現在聽老師範讀課文,想想課文重要講什麼?聽後請答覆這個問題,這時學生的積極性已被調動起來了,興趣也提高,精力也非常集中,聽了範讀他們整體感知了文章的內容,然後指明分節讀課文,這樣就進入了第三個教學步驟:

(三)理解內容,抓重視點,突破難點。

在學生對課文有初步瞭解之後,教師應一步步引導學生理解全篇課文的內容。我是這樣設計的:先讓學生大聲朗讀全文,做到讀精確,再讓他們看課文共有幾個小節,然後逐節剖析。

1、講讀第1---3小節

教學時,課文第一節,我採用讀課文的方法一帶而過,只讓學生明確小白兔和小灰兔來幫老山羊收白菜。第2、3小節連起來講,採用看圖提問的方法。首先出示掛圖,讓學生看圖,老師提問:收完白菜,老山羊為了感謝小白兔和小灰兔,就要送白菜給他們,小白兔和小灰兔是怎樣做,怎麼說的呢?然後指名兩位同窗分別讀 2、3小節,其他同窗邊聽邊畫出寫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句子;再讓學生答覆,老師板書:要菜子收下白菜。在教學的同時,讓學生懂得禮貌用語,教育學生作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接著引導學生用禮貌的語氣讀出小白兔和小灰兔說的話,從而培育學活潑腦、動手、動口的習慣。

接著用同樣的教法教學第4---6小節

2、導讀第4—6小節

教第4—6小節時,我是這樣設計問題小白兔回到家裡怎麼做的呢?先讓學生自己讀第4、5小節,畫出表示:小白兔動作的詞。學生會很快就能答覆說:種白菜。(我在引導學生用一句化完全地答覆)並畫出“澆水、施肥、拔草、捉蟲”等詞,然後我又問:小白兔不僅這樣做,而且是“常常”地做,闡明瞭什麼?學生通過思考,有的會說:小白兔很勤勞;也有的會說:它很愛勞動。我對他們人、他們的答覆給予確定,並表揚他們,這樣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引導學生看第二幅插圖練習朗讀第4、5小節。板書:種白菜。再請學生齊讀第6小節後問:小白兔把一車白菜拉回家後,怎麼做的'呢?這一問,信任學生會異口同聲地說:不幹活。板書:不幹活。最後讓學生看第三幅插圖,領導朗讀第6節。

3、導讀第7—9小節

我又用同樣的方法學習第7—9小節,教學時我是這樣設計問題的:小白兔和小灰兔做的不一樣,成果有什麼不同呢?先讓學生自己讀課文,再同桌分角色練習朗讀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對話,這樣學生就不難答覆這個問題:小白兔種白菜還送給老山羊一擔;小灰兔不幹活又向老山羊要白菜。板書:送白菜要白菜。接著我又說:“所以小白兔說‘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同窗們想一想,這句話講什麼呢?”讓學生接洽上面所學的內容說說。我根據學生所說做了如下總結:通過老山羊和小白兔種白菜的事告訴我們只有憑藉自己的雙手,辛苦地勞動,才幹豐衣足食的這個道理。從而教育學生要熱愛勞動。最後引導學生察看第四幅圖,練習朗讀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對話,讀出小灰兔認為奇怪,而小白兔很自滿的語氣。

通過以上看圖說話,不僅理解了課文的重點,而且培育了學生的察看、思維、自動學習,又豐盛了語言,還訓練了語言表達能力。

(四)遊戲,朗讀訓練

本文是一篇童話故事,適合分角色表演朗讀,並且通過表演可以形象地再現課文內容,使學生理解更深透,因此,在學課文後,我找了名學生帶頭飾上臺分角色表演朗讀。學生對錶演感興趣,要想使朗讀表演地更成功,老師要領導他們怎樣讀好,比如:小灰兔奇怪地問的那句話,要讀出和表現出奇怪的語氣和神態來。在老師的領導下,信任學生一定能讀好。

(五)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能體現出文章的重要內容,使讀者一看就懂,又能使學生利用板書,總結課文。

我的板書設計是這樣的。

板書設計:

22 小白兔和小灰兔

要菜子 收下白菜

種白菜 不幹活

送白菜 要白菜

《小白兔和小灰兔》賞析 篇3

1、說教材。

《小白兔和小灰兔》是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描述了兩隻可愛的小兔接受了老山羊不同的禮物——白菜和菜子,回家後不同的表現——白兔辛勤耕種,灰兔貪圖享受,結果也不同——白兔種的菜豐收了,灰兔卻把菜吃完了。通過這個故事讓學生懂得只有自己的辛勤勞動,才能有所收穫。本文采用了對比的寫法,把小白兔的勤勞和小灰兔的懶惰表現得淋漓盡致。另外,課文中配有四幅生動的插圖,充滿童趣,學生非常喜愛。

2、說“學情”。

通過上半學期的學習,極大多數學生能比較熟練地根據拼音讀準字音,在識記漢字方面也積累了一些方法,如部件分析法、加一加法、減一減法、換一換法、形象記憶法等,能有效地幫助識記漢字。在閱讀方面,學生逐漸產生了興趣,在老師的引導、點撥下能讀懂一些短小、淺顯、有趣的文章,初步嚐到閱讀所帶來的快樂。大多數學生能做到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漏字,還保佑一部分學生能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句子的語氣,感悟語句的含義。

3、說教學目標。

本課的主要目標:一是藉助拼音這根“柺杖”來降低學習難度,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二是在拼讀生字的過程中,對拼音起到了複習鞏固的作用。“不加字,不漏字”是朗讀課文最起碼的要求,從一年級起就應該重點抓,讓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抓住對關鍵詞語的理解能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語文能力本質上是實踐性的,而不是認識性的,脫離語言運用的實踐活動,語文能力的發展將會是一句空話。因此,把根據提示展開想像練說當作教學目標之一,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安排寫字的任務,目的是使學生的寫字練習經常化,做到課課寫、天天寫,描摹生字,做到少而精,既體現了新教材識字分流的原則,也不加重學生負擔,不但讓學生寫好字,而且逐漸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4、說教學流程。

(一)猜謎引入

1.學生猜謎,出示課件“兔子”

2.請小朋友跟著陳老師把課題寫到黑板上。(板書課題)

哪位小朋友把課題讀一遍?(指名讀,然後齊讀。)

(二)結合語境識字,交流識字方法

1、交流識字

師:大家讀書真投入!小白兔帶來了兩個句子,想考考同學們認字認得怎麼樣。

2、(螢幕出示)小白兔回到家裡,把地翻鬆了,種上菜子。

(1)指名讀句子(相機評價學生讀音)

(2)出示:“翻”,指名讀。翻字卡片。

出示圖片:圖上的這個人在幹什麼?——(翻地、把地翻鬆)

教師做動作:翻手

你會翻什麼?(翻土、翻身、翻書、翻跟頭、翻車、掀翻、翻臉……)

小朋友們真能幹,會給“翻”找這麼多的朋友!

(3)“把”字短語練習

出示:把地翻鬆(指名讀)

我們讀書時要“把書開啟”。你會這樣說嗎?“把”

引導學生多方面練說。

(4)齊讀句子:大家這麼能幹,把這句話齊讀給大家聽。

3、小白兔給大家帶來的第二句話是:

小白兔常常給白菜澆水,施肥,拔草。捉蟲。

(1)自由讀句子,再指名讀。

(2)出示“澆”,指名讀。

“澆”是什麼偏旁?你還能說出幾個帶三點水的字嗎?(學生髮言)

我們發現,帶有三點水的字都和水有關係。

有水是“澆”,有火的那個是——燒。

(3)出示:“施肥”指名讀

知道什麼是施肥嗎?出示圖片簡單介紹(給植物新增肥料)。

再讀“施肥”,你記住了那個字?用什麼方法?

引導:拖與施,強調讀音不同。(引導理解施工、施展……)

肥:加一加。

(4)再讀句子。

小灰兔也給大家帶來了兩個句子,我們一起來看看。

4、他不幹活了,餓了就吃老山羊送的白菜。

(1)指名讀句子

(2)出示“餓”指名讀。你認識它的哪一部分?(我);左邊的這個偏旁是什麼?(食字旁)它是“食”變化而來的。生活中,餓的時候,我們也說——“飢”,吃過東西以後,我們就“飽”了。板書“飢、飯、飽”觀察。含有食字旁的字,都與食物或吃的東西有關。

(3)讀句子。

5、這時候,他看見小白兔挑著一擔白菜,給老山羊送來了。

(1)指名讀句子,相機解決“候”。

這個字讀第四聲,但在“時候”這個詞語裡面讀輕聲。

理解“候鳥、等候、問候、候補等”

(2)出示:“挑”與“擔”

指名讀。“挑”與逃、桃、跳等熟字的比較。我們發現,相同的部件加上不同的偏旁,新字的意思與偏旁有關係。

再讀“挑”,出示圖片:圖上的那個動作表示的是“挑”?

(扁擔兩頭掛上東西,用肩膀支起來。相機認識“扁擔”)

學著圖上的人物做“挑”的動作。

指名讀——挑著擔子。

(3)圖上的哪一部分的“擔子”?扁擔和掛在兩頭的東西就是擔子。一副擔子。

這位叔叔擔子裡面挑著兩個孩子,小白兔的擔子裡面挑著的是什麼?——白菜。強調讀“一擔白菜”

(4)齊讀句子。

(三)如果字寶寶從詞語裡面跳出來,單獨和大家見面,你們還認識嗎?

出示生字卡片:讀字、組詞。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的時候不要隨便添字、漏字、改字。

2、讀完後用鉛筆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3、檢查標號並隨機指名讀課文。

4、想一想,這兩隻兔子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學生暢談後匯入寫字環節。

四、指導寫字

出示“拉、把”

1、觀察這兩個字,你有什麼發現?

都有扌、左右結構、寫的時候要左窄右寬

2、範寫“拉”

重點指導扌的寫法:

(1)橫要往右上斜,

(2)豎鉤要寫在橫的右半部分,

(3)提的傾斜度要大一些,不要寫得太平。

3、學生練寫。

4、指導寫“把”:重點是右半部分。

5、展評激勵

五、全課總結

5、說教法。

老師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某事物產生了興趣,就會專心致志地去鑽研、學習。教學過程中的第一個板塊“講故事引入”就是在這種指導思想下設計的。課開始我以簡單地把故事講給孩子們聽,讓他們初步體會故事的精彩,並留下懸念:“後來,帶回一車白菜的小灰兔沒有白菜吃了,而只拿回一包菜子的小白兔卻有吃不完的菜,這是為什麼呢?”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學習生字時,利用“猜猜我是誰”的遊戲來鞏固字詞,符合了學生的年齡特點,讓學生在學習生字時依然興趣盎然。在學完了前三個自然段後讓學生來演一演,這個故事,學生的興趣非常濃,雖然表演地並不到位,但是我想效果還是不錯的。我想,今後應該在這方面多多指導他們。

新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在教學過程的第二、三板塊中,主要採用了自學、討論、集體反饋、評價等形式,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藉助拼音自學生字新詞。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教師是一個有效的組織者和理智的指導者,當學生思維受阻或遇到困難時,及時啟發引導,當好學生的引路人。

6、說不足。

(1)課堂應該是學生的,可是總覺得課堂上教師對學生還是扶得太牢了。

(2)課堂中一些細節的處理還不夠好,例如在讓學生讀課文時,我採用了喜歡讀哪段就讀哪段,感覺有些亂,學生東扯一段西扯一段,課堂有些混亂。

《小白兔和小灰兔》賞析 篇4

《小白兔和小灰兔》是人教版第二冊第七單元課文。下面我從教材、學情、教學目標、教法、學法、實等方面作簡要的說明。

一、說教材

本課是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描述了兩隻小兔接受了老山羊不同的禮物,回家後不同的表現,結果也不同。通過這個故事讓學生懂得只有自己的辛勤勞動,才能有所收穫。文章採用了對比的寫法,把小白兔的勤勞和小灰兔的懶惰表現得淋漓盡致。另外,課文中配有四幅生動的插圖,充滿童趣,學生非常喜愛。

二、、說學情

一年級的孩子,識字、朗讀能力都較弱,落實識字、寫字,才能為閱讀打下基礎,孩子已初步具備了拼拼音識字的能力,但識字水平不高,因此老師在引導孩子識記時,要及時進行鞏固複習來避免字詞遺忘和回生,孩子們通讀課文後對課文已經有自己的一些問題和想法,在適當的設計一些問題來引導他們動腦想、去手做、動口說來解決問題,逐步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說目標

依據《語文課程標準》中所指出:“課堂教學應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以及實驗教材和學生年齡特徵,本課時擬訂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a.學會本課8個生字,掌握“翻地、澆水、施肥、時候、拔草、一擔、挑水、餓了”等詞語。會寫“把、拉”4個字。

b.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c.瞭解課文內容,感受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不同做法和不同收穫。為感悟課文蘊含的道理作好鋪墊。

以上目標中重點應落實“在具體語言環境下認識8個生字,結合具體語言認識兩隻小兔子的不同表現”;難點是“運用恰當的語氣朗讀兩隻小兔子所說的話”。

四、說教法

我採用情境教學法,通過動畫故事讓學生置身於學習情境之中,採用讀、說、畫、寫等方法學習,隨著教學過程的推進,體驗到學習的成功和快樂。

五、說過程

本著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原則,為了達到課堂教學高效創新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環節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這一環節我採用的是課件資源猜謎語:“長耳朵,短尾巴,紅眼睛,三瓣嘴,愛吃蘿蔔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愛。”來拉近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 和老師很快融為一體。接著利用電腦播放孩子們最喜歡的課文動畫,把學生帶入有聲有色的生活情境,學生感到新奇有趣,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始終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學習的全過程中。

環節二、初讀識字、寫字

首先請小朋友自己放聲讀一讀故事,提出要求:邊讀邊圈生字,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標出課文的自然段;然後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藉助多媒體課件運用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的方式檢查生字,提高學生認讀生字的積極性。寫字環節重點指導“吃”,強調最後一筆橫折彎鉤的寫法。

環節三、精讀感悟

這一環節基本步驟如下:

1、在學生比較充分的閱讀基礎上,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感知。由一個問題“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故事是怎樣發生的?”引出討論,引導學生明白事情發生的原因,比較他們的不同之處,引導小朋友說說小灰兔要的是白菜,小白兔要的是菜子。

2、課件出示重點句子“小白兔回到家裡,把地翻鬆了,種上菜子。”“ 過了幾天,白菜長出來了。小白兔常常給白菜澆水,施肥,拔草,捉蟲。白菜很快就長大了。”“灰兔把一車白菜拉回家裡。他不幹活了,餓了就吃老山羊送的白菜。”朗讀、理解、感悟,引導學生明白小白兔勞動中的辛苦,體會小白兔的勤勞和小灰兔的懶惰。

3、通過課件出示的兩隻小兔子的對話,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引導學生認識“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的含義。

環節四、昇華拓展

這一環節設計問題討論:你喜歡小白兔還是小灰兔?為什麼?引導學生認識到勞動最光榮。

最後,在《勞動最光榮》的歌聲中結束快樂的課堂。

《小白兔和小灰兔》賞析 篇5

教材分析:

《小灰兔和小白兔》是一篇童話故事,課文語言生動活潑,富有情趣,且配有四幅生動的插圖,適合低年級兒童的審美情趣和閱讀心理。課文講述小白兔和小灰兔都是好孩子,他們都能主動幫老山羊收白菜。可是,面對老山羊的答謝,小灰兔接受了老山羊送的白菜,吃完了又去要;小白兔不要白菜要菜子,自己種白菜,收了很多白菜,還給老山羊送去一擔。原來,小白兔懂得勞動的意義——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課文巧妙地寓熱愛勞動的教育於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

教學目標:

1、通過做動作、聯絡生活、聯絡上下文、情境創設等方法認識“翻”、“澆”等8個生字。理解“收”、“種”、“常常”等詞。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懂得“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教學本課的重點是認讀生字和朗讀課文,瞭解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不同做法和收穫,體會“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的意思。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猜謎語)

1、嘴像小鏟子,腳像小扇子,走路左右擺,水上划船子。(鴨子)

2、小小蟲兒真可愛,飛到東來飛到西。飛來飛去採花粉,釀出蜜來人人誇。(蜜蜂)

3、長耳朵,短尾巴,紅眼睛,三瓣嘴,愛吃蘿蔔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愛。(兔子)

你們都見過什麼顏色的兔子?今天我們就學一個小白兔和小灰兔之間的故事。(板書:26小白兔和小灰兔)齊讀課題。

二、認讀生字。

師:老師這裡有一部分生字,看看你認識嗎?(出示生字)

1、帶拼音指名讀齊讀

“澆”是什麼偏旁?最早的“水”字,我們的祖先畫的就是流淌的水,後來,“水”字做了偏旁,就演變為三點水,也就是說,帶有三點水的字都和水有關係。

2、去掉拼音讀

3、詞語交朋友圖片“施肥”:給植物增加營養,讓它變得更壯。

三、自讀課文,音準句順

自由讀文:孩子們,翻開課本116頁。讓我們一起走進文中去看看吧。

讀之前老師有個要求:

1。藉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在課文中畫出生字,把生字多讀幾遍。

3。標出自然段。

學生自由讀文,教師巡視。

四、精讀課文

第一段

過渡:課文讀完了,你們知道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故事還與誰有關係?對!還有一隻老山羊。(出示第一自然段)生讀,糾正字音。

師:老山羊的白菜收完了,(出示插圖)你看見了什麼?生說……

隨機出示課文2/3段,指名讀,有問題的地方導讀。

師:在第2自然段中,有一個字“收”,大家一起讀,“收,收下’。哎?小朋友們,剛才我們是不是在哪裡還遇到過這個字?對,第一自然段中也有它,(出示第一自然段)收,收白菜,這個收就是拔的意思。同一個字,在不同的環境中,它的意思也不一樣。

指導朗讀——小白兔收下了老山羊的一車白菜,他怎麼說的?(指名讀,你試試,你試試)嗯,這隻小灰兔真有禮貌。小白兔呢?

找學生讀小白兔的話。

過渡:孩子們,小白兔和小灰兔收下自己滿意的東西回家了,回到家後他們都會幹些什麼呢?(自由說)

1。出示第4自然段:小白兔回到家裡,把地翻鬆了,種上菜子。

(1)我們看看小白兔小白兔回家之後幹了什麼?(生讀)

出示:“翻”,指名讀。

番,表示多次、反覆。翻,篆文(番,多次、反覆)(羽,代翅膀),造字本義:鳥在空中上下反覆拍動翅膀。

(2)指名讀句子(相機評價學生讀音),讀準多音字“種”。

小白兔種上了菜子,這個菜子其實就是白菜的————種子。

出示:小白兔種下白菜的種子。

(5)齊讀句子。

2、學習第五段

過渡:(出示插圖)白菜長出來了,綠綠的白菜多可愛啊,這是小白兔辛勤勞動的結果。(出示段,學生讀)小白兔為了讓白菜長得好都幹了什麼呀?一起讀一讀。小白兔常常給白菜澆水,施肥,拔草,捉蟲。

(1)小白兔幹這些活,是就做了一次、兩次嗎?你從哪看出來的?常常是什麼意思?

(3)師:小白兔種下了菜子後,白菜長出來了,她常常(),常常(),常常(),常常()。終於盼到白菜長大了,她心裡多麼——(生:高興生:快樂生:開心……)

師:你們聽,她一邊勞動,一邊高興地唱起歌來了。師唱《勞動最光榮》。

(4)再讀句子。(開心)

3、學習第六段

師:我們再來看看小灰兔到家後是怎麼做的?

(出示重點句三):他不幹活了,餓了就吃老山羊送的白菜。

(1)指名讀句子

(2)出示“餓”指名讀。你認識它的哪一部分?(我);左邊的這個偏旁是什麼?(食字旁)它是“食”變化而來的。生活中,餓的時候,我們也說——“飢”,東西吃不下,我們就是“飽”了。板書“飢、飯、飽”觀察。含有食字旁的字,都與食物或吃的東西有關。

(3)這真是一隻懶惰的小兔子,誰能讀好這一段?(指名讀)。

(4)師:小灰兔天天不幹活,餓了就吃老山羊送的白菜,這樣下去會怎麼樣?(小灰兔吃光了老山羊送的白菜。)

當小灰兔不幹活了,餓了就吃老山羊送的白菜的時候,小白兔在幹什麼?(對比回顧:澆水、施肥、拔草、捉蟲)

4、學習第7、8、9段

過渡:日子過得很快,過了些日子,小白兔和小灰兔又去老山羊家了,這次他們去老山羊家幹什麼呢?請同學們讀7—9自然段。

(1)小白兔去老山羊那兒幹什麼?(板書:送白菜)小灰兔呢?(板書:要白菜)

師:當它又到老山羊家裡去要白菜的時候,它看見了什麼?我們一齊來讀讀第8自然段。

(出示重點句四):這時候,他看見小白兔挑著一擔白菜,給老山羊送來了。

(2)出示:“挑”與“擔”

誰能讀一讀這兩個字?(指名讀)。出示圖片:圖上的哪個動作表示的是“挑”?

(扁擔兩頭掛上東西,用肩膀支起來。相機認識“扁擔”)

學著圖上的人物做“挑”的動作。

她挑的是——一擔白菜。

小灰兔看見小白兔挑來白菜很奇怪,它為什麼感到奇怪?指導朗讀,讀出奇怪的語氣。(指名生讀、齊讀句子)。

(3)師:小白兔是怎樣回答小灰兔的?大家齊讀最後一段。(出示課件插圖四)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引導:自豪的語氣)指名生讀。(結合生活實際體會驕傲、自豪)

師:小白兔最後說的這句話對不對?為什麼?

(對,因為只有自己種,才有白菜吃,像老山羊那樣。)

四、鞏固識字

其實,我們識字也是一樣的。只有認真觀察,多動腦,才能和生字交上朋友。現在,句子裡的這些詞語要脫掉拼音和你們打招呼了。

翻鬆、澆水、施肥、餓了、時候、挑著、一擔白菜、

拉開、把手、送給、幹活、種菜、吃完

1、自由讀2、指名讀

五、練習

想一想,(對照板書回顧課文)

1、小灰兔收下了老山羊送給他的一車_______,過了些日子,全吃完了。小白兔要了老山羊一包_______,把它種到地裡,小白兔就有了吃不完的菜。

2、小白兔對小灰兔說:“只有__________,才有__________的菜。”

師:小白兔通過勞動,收穫了許多的白菜;今天呢,我們也通過努力學習,認識了新的生字朋友,讀懂了故事,我們的收穫了也很多!也就是隻有努力,才有—————收穫!

板書設計:

26、小白兔和小灰兔

要菜子收下白菜

種白菜吃白菜

送白菜要白菜

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

《小白兔和小灰兔》賞析 篇6

一、說教材

《小白兔和小灰兔》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26課。課文是一篇童話,敘述了小白兔和小灰兔幫助老山羊收白菜,面對老山羊的答謝,小灰兔接受了老山羊送的白菜,吃完了又去要;小白兔不要白菜要菜子,自己種白菜,收了很多白菜,還送給老山羊送去一擔白菜的故事。原來,小白兔懂得勞動的意義──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本課是一篇童話故事,巧妙地寓熱愛勞動的教育於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通過這個故事讓學生懂得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勞動,才能有所收穫。課文共分成5個部分,採用了對比的寫法,尤其是第三節和第四節,把小白兔的勤勞和小灰兔的懶惰表現得淋漓盡致。另外,課文中配有四幅生動的插圖,充滿童趣,學生非常喜愛。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讀8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根據要求能用“只有……才……”說一句完整、通順的話。

過程與方法:

通過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引導學生懂得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勞動,才能有所收穫。學做一個熱愛勞動,自力更生的好孩子。

三、學習重難點

重點: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難點:教育學生做一個熱愛勞動,自力更生的好孩子。

四、學情與理念

學情:通過長時間的學習,大多數學生能較熟練的進行拼讀,在識記方面也積累了一些方法,如: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等,有效地幫助學生識記生字,學生對閱讀逐漸產生了興趣,多數學生在閱讀時能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基礎好些的學生能讀出句子的語氣。

理念:教師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和意識。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他們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他們樂於學習,樂於參與。

五、說教法、學法

教法:通過朗讀課文和表演課本劇來理解課文內容。

學法: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閱讀,表演來學習課文。

六、說教學流程

1.奧斯卡男女主角爭奪賽。

將課文氛圍五幕劇。

第一幕 乖乖兔來幫忙(第1自然段)

第二幕 好“兔”有好報(第2、3自然段)

第三幕 勞動楷模——小白兔的幸福生活(第4、5自然段)

第四幕 小懶蛋——小灰兔的“幸福”生活(第6、7自然段)

第五幕 真理之王——小白兔(第8、9自然段)

設計意圖:興趣匯入,引入本課。

2、複習生字,激趣引入

出示多媒體,複習鞏固生字。用富有童趣的方法引出要學習的課題,板書課題,進入正課。

設計意圖:鞏固上節課所學內容,並創設情境,兩課連線教學。

3、學習課文

第一幕 乖乖兔來幫忙(第1自然段)

老山羊乾的很辛苦,小白兔和小灰兔看到了是怎麼做的?從這裡可看出小白兔和小灰兔怎麼樣?

瞭解事情起因,感受兩隻兔子的助人為樂精神。(表演評分)

第二幕 好“兔”有好報(第2、3自然段)

老山羊是怎樣感謝他們的?小白兔和小灰兔是怎麼做的怎麼說的?

瞭解兩隻兔子對待老山羊贈送白菜的各自態度(表演評分)

第三幕 勞動楷模——小白兔的幸福生活(第4、5自然段)

(1)、小白兔要了菜籽幹什麼呢?小白兔怎麼種的?它先做了什麼?又做了什麼?

①小白兔回家後幹什麼?在課文裡找一找,用橫線畫出句子來。

②白菜長出後,小白兔又是怎樣做的,用波浪線畫出句子。

③口述小白兔種白菜的過程。(翻地、澆水、施肥、拔草、捉蟲。)

④學生表演,其他學生在表演中再次學習種菜過程。

⑤用“把····”做練習。

進行擴充套件練習(試圖用一句完整的話來描述)

設計意圖:練習說一句完整的話,為寫話打基礎。

第四幕 小懶蛋——小灰兔的“幸福”生活(第6、7自然段)

小灰兔回家後是怎麼做的?結果如何?(吃白菜,要白菜。)

在要白菜的路上碰見了誰?它去幹什麼的?(送白菜)

小灰兔所以什麼態度啊?用奇怪的語氣讀這句話——“小白兔的菜從哪來的?”

學生表演,評分。

設計意圖:注重並指導學生的朗讀。

學生討論:小白兔和小灰兔的表現有哪些相同點?又有哪些不同之處呢?

第五幕 真理之王——小白兔(第8、9自然段)

你覺得小白兔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自由發言。)讀出什麼樣的語氣?

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

小白兔懂得勞動的意義──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通過這個故事讓學生懂得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勞動,才能有所收穫。

學生表演,評分。

設計意圖:低年級學生喜歡錶演,在角色朗讀後,學生容易進入角色,說出心裡話。這些心裡話融入了學生的情感,滲透了學生的價值取向。這種不落痕跡的情感教育,我認為是有效的,她會像涓涓的春雨,滋潤學生幼小的心靈。完成情感與態度目標,學生感知課文,昇華情感。

4、拓展

自由續編故事:小灰兔聽了小白兔的話會怎麼做啊?

七、課後作業:

1、複習鞏固本課8個生字。

2、預習“我會寫”。

3、將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故事講家人聽。

八、板書設計

26、小白兔和小灰兔

小白兔和小灰兔

幫助老山羊

老山羊送白菜

小灰兔 收下白菜---吃白菜—再要白菜

小白兔 不要白菜—要菜子—種白菜—收白菜—送白菜

辛勤勞動,收穫幸福。

設計意圖:教學本課,要從生字、組詞、寫話三方面入手,最後在情感上提升學生,以達到三維目標的要求。

九、教學評價

我在教學本課時,根據本課貼近學生生活的特點設計,創設一個表演劇的情境,讓學生在一個新穎情境中快樂學習。學生學習生字比較快,知識並不難,學生比較容易接受,所以在生字部分適當安排時間。大多數時間用在理解課文。我將重點放在小白兔回家後種白菜的過程,學生學習一系列的動詞,然後用“把”在練習,並進行擴句練習,為學生寫話打基礎。結尾啟示學生應該向小白兔學習,做一個熱愛勞作,勤勞的好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我安排學生邊表演邊學習,我認為在這種環境下學習,學生會比較容易接受。不斷地使課堂氣氛達到高潮,學生也從中學到了很多。這啟示我在今後的教學設計中,可以嘗試用這個方法。

本節課貼近學生實際生活,並且是一個童話故事,學生學習興趣很濃厚。學生在學習課文中,就感受到了勤勞帶來的美好,也懂得要熱愛勞動,比較容易的達到情感上的共鳴。但是上課中,還是有些學生容易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我還是要想一想更新穎的辦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tw/fw/xiaoyuan/9dglo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