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校園 >

英語學科教學計劃模板

英語學科教學計劃模板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是時候開始寫計劃了。那麼計劃怎麼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英語學科教學計劃模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英語學科教學計劃模板

英語學科教學計劃模板1

一、工作思路

本學期教學研究工作的主要任務是:確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把課程改革作為中心工作,以新課程理念指導教研工作,緊緊圍繞課程實施中的基本問題,深入而全面、紮實而有效地展開教學研究。總結課程實施過程中形成的經驗,深入研究課堂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與教師針對課程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共同探討、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提升各自的研究水平和能力,為學生的發展服務。深入開展以課題研究為主要途徑的教育教學改革,進一步加強教學常規建設,大力開發課程資源,努力營造英語教育教學的良好氛圍,同時,大力引導校本教研,提高學校教研質量,促進教師專業成長,進一步提升我縣的英語教學理念、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強理論學習,全面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1、認真學習《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基礎教育階段英語學科課程標準》;

2、學習有關學習策略和教學評價(本學期主要是課堂教學評價)的理論和經驗;

3、有關研究性學習、校本課程開發和推進校本教研的理論和經驗;

4、繼續組織全體七年級教師認真學習《英語課程標準》,熟悉新教材的體例結構、編寫意圖、具體內容及與之配套的教參、練習冊內容和使用方法。

(二)改進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質量

1、抓教師教學方式與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以新課程改革與實施的要求為指導,結合本學科的實際與特點,推動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轉變。大力推廣語言的“情景化”教學,提倡任務型、活動型教學模式,使教學過程真正成為師生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成為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

2、徵集教學設計典型案例,積極發現、總結、推廣教學第一線教師的教學改革成果;

3、加強對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訓的指導,提高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創造多種專業引領的方式,不斷提高專業引領的水平。加強開展校本教研活動的研究和探討,並借區域性課改活動研討之機促進校際之間的觀摩、考察、學習、交流活動,將校本教研活動推廣到全縣各校;

4、改革集體備課的內容和方式,大力提倡同伴互助,並通過以案例分析、教學研究課為主要形式,提高教師的實際教學水平;加強教師自我反思的意識,掌握自我反思的途徑和方法,在實踐中提高自我反思的能力;

5、加強英語網頁建設,將建立公安縣教研室網頁,給教師提供相互交流的平臺,共享教學資源,更好地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本學科論文、試題等稿件的投稿可以發至學科教研員電子郵箱。

(三)認真開展課題研究,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1、進一步緊密聯絡學科課程改革專家組成員,發揮專業引領的作用,並以青年教師為主體,以課題研究為切入口,以提高課堂效益為主線,加大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

2、抓好青年教師的課題研究,協助青年教師開展課題研究工作;

3、進一步加強對《任務型課堂教學模式的探討》課題的研究;

4、繼續組織新課程標準的區域性研討活動,結合課程改革和會考改革,引導教師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益;

5、參與學校課題組的活動,做好協調、指導、管理工作。

(四)認真抓好畢業班工作,確保英語教學質量

召開九年級教學研討會,對20xx年會考試題進行全面的研討和反思;

三、教學進度

七年級:期會考試前,授完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上冊1~6單元;期會考試後,授完7~12單元的內容。

八年級:期會考試前,授完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上冊1~6單元的內容;期會考試後,授完7~12單元的內容。

九年級:期會考試前,授完湘教版九年級上冊Units1—2;期會考試後,授完Units3—4。

四、教研專題

1、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研究;

2、變革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3、教學案例研究;

4、英語情景式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5、構建“任務型”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

6、如何有效地防止學生產生兩極分化的研究;

英語學科教學計劃模板2

本人任教班級為七年級6,9班的英語。通過上一星期的教學,我對這兩個班的學生有了一些瞭解。本學期我努力教學,爭取把這兩個班的英語學習提升到更高的層面。以下為本人本學期的教學計劃。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七年級新生思維敏捷,活潑好動,勤學好問。有些同學越學越有興趣,積極性很高,但亦有個別英語基礎薄弱的同學把這門課當成負擔,本期要採取有效的教學措施,加強優差生的輔導,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二、目的要求。

1、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及英語學習的規律,採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創設生動活潑的語境,讓學生運用所學語言開展活動。

2、本學期要著重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預、複習習慣,書寫、朗讀習慣,及語言行為習慣),以保證課堂大容量、高密度、快節奏訓練的展開。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以前的基礎上,指導及鼓勵他們多使用工具書。

3、從學生實際出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

4、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注重現代技術與學科之間的整合,多設計教學情景,以練為主的原則,抓好基礎訓練,注重培養學生直接用英語表達思想的能力,擴大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效率。

5、認真鑽研教材,掌握每單元的教學目的和要求,正確地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根據的學生年齡特點及班級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教學程式,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寫出各單元中的每課教案。

三、具體措施

總原則:提高課堂利用率,有效利用課堂時間。儘可能地挖掘優等生的潛力,促使其提高。對於成績較弱者,針對性地進行幫補,並通過優等生的幫助促其進步。

1、在課堂上體現知識的梯度,擴大照顧面。

2、引導學生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把握好學習的各個環節,讓他們能養成自覺學習英語的習慣。

3、實施“一幫一”活動,讓成績好的同學帶動差生,同時亦監督差生每天的作業完成情況和背誦情況。

4、建立英語學習小組,並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每日一讀”的活動。同時,整合家長的力量,讓家長在週末期間監督學生聽磁帶、讀課文。

5、每天利用固定時間進行閱讀訓練,使學生能儘快掌握閱讀技巧,培養閱讀興趣,從整體上提高學生掌握語言知識的能力。

七年級上冊英語分為starterunit1—3,unit1—9。starter1—3每個單元三課時完成,unit1—9每個單元6課時。

四、七年級英語教學計劃

1、學生整體情況分析及相關對策

我分析了學生成績情況,學生成績整體不錯,但學生成績兩級分化比較嚴重,我想,對學生掌握英語的程度不同,可以試著採用整體教學和分層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完成教學任務,做到因材施教。另外,學生詞彙、基本句型和語法方面有待於進一步提高,提高是為了更好的應用,我想這樣才能做到基本英語對話的脫口而出。對此,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以這些方面作為重點來提高學生英語的綜合素質。

2、教材簡析

七年級教材不僅對四年國小英語的詞彙和語法方面有一系列的鞏固,而且還增加了一些新的元素,這就要求,教師的教學要從鞏固到滲透,從滲透到創新。這樣進行循序漸進的教學,不會由於知識過難而打消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也不會由於內容過於簡單而使學生失去興趣,進行科學系統的教學。

七年級上冊共有三個單元的預備篇和十二個單元的正式篇,每個單元都有sectionA和sectionB以及selfcheck三部分組成,以下對三部分簡要分析:SectionA:1a呈現了本單元的重點詞彙,句型和相應的語法結構,1b起到承接1a的作用,為聽力練習,1c是學生之間進行的對話練習2a和2b是擴充套件性的聽力練習,2c是擴充套件性的對話練習,另外,GrammarFocus,這一部分系統直觀地呈現了之前練習到的語法知識。從3a到4部分是課堂活動部分,這部分整體起到學習新知識和鞏固作用。

SectionB:1a和1b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新增新知識,若有1c的話,一般為對話的練習,2a和2b都屬擴充套件性的聽力,若有2c的話,一般為對話的練習,3a到4部分是多樣性的課堂活動,這部分整體起到鞏固和擴充套件作用。

Selfcheck:測驗同學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有一個自我評價,教材的趣味化也在此部分體現出來。

英語學科教學計劃模板3

一、教學目的

1、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用心態度,使他們初步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2、培養學生具有必須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基礎,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

3、使他們初步具備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潛力。

4、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造潛力。

5、適當介紹中西方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世界意志,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供三年級起使用,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與加拿大Lingo。Media國際集團合作編寫的一套全新的中下學銜接的英語教材。這套教材是根據教育部制定的《國家英語課程標準》和《國小英語教學基本要求》編寫而成的。本冊供以國小三年級為起點、開設英語的學校第一學年第一學期使用。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的設計和編寫體現了外語教學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在分析、研究許多種國內外國小英語教材的基礎上,取其精華,博採眾長,構成了本套教材特有的編寫體系。同時,有吸收了當今國內外英語作為外語教學的理論和成功經驗,把這些教學理論和實踐經驗同我國的國小外語教學實際相結合,以構成我國國小英語的外語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本冊教材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注重學生語言運用潛力的培養,突出語言的實踐性和交際性,同時也突出語言的真實性和實用性。

2、注重學生自學潛力和學習策略的培養,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或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3、注重中外文化的雙向交流,使學生透過學習,培養未來跨文化交際所需要的潛力。

4、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以不同方式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5、注重融合學科資料,加強學科之間的整合和滲透,讓學生透過英語學習來獲得其他學科的知識。

6、注重教材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

7、注重教學資料的配套,為學生帶給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幫忙學生拓展自我發展的空間。

8、注重中國小各階段的銜接,以保證各學段的順利過渡,全面提高中國小英語教學的整體質量。

三、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鑽研教材,抓緊課堂教學,做到當堂資料當堂掌握。

2、運用各種不同的肢體語言來輔助教學。

3、在課堂上多開展一些搞笑的活動、遊戲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英語,在生活中學習英語。

4、多為學生營造一些學習氛圍,如:創設英語角等等。

5、要求學生在課餘時間儘量的運用已經學習的英語進行對話。

6、多看英語畫報,多讀英語故事,多看英語書籍。

7、多與學生交流,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四、主要教學目標:

1、能聽懂、會說12組會話,並能進行簡單的交流。

2、能聽、說、認讀60個單詞和片語並能聽、說、讀、寫61個單詞和24個句子(包括學校、時間、衣服、天氣、購物、農場動物、數字、顏色等幾個話題),並簡單運用。

3、能聽、做6個TPR活動。

4、能學會3個小製作。

5、能唱8首歌曲。

6、能聽、說、唱7首歌謠。

7、能完成6個自我評價活動。

8、能聽懂6個幽默小故事。

9、能瞭解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五、班級狀況分析

四年級從上個學期的狀況來看在英語學習上掌握較好,主要表現為學習成績層次上很均勻,英語學習興趣很高,口語朗讀上較為紮實。在教學上我最多的是在個別輔導之餘引導他們分組相互學習,師徒結隊,共同進步。

英語學科教學計劃模板4

一、學情分析

從學習情況來看,六年級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一般,學習習慣差:沒有養成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甚至有個別學生作業不能自覺、認真、按時完成;課外知識不夠豐富,知識面不廣,沒有良好的自覺閱讀的習慣;表達能力差,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思想;特別是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差,兩級分化較嚴重。本學期將繼續以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學習習慣,縮小兩極分化為重點,紮實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二、教材分析

六年級下冊是國小階段的最後一冊。國小在升入國中前的最後一個學期內要對整個國小階段所學內容進行比較全面和系統的複習,為國小進入國中階段的英語學習打下更為紮實的基礎。本冊六個單元新語言的學習凝縮成為四個單元;並把學期中的Recycle 1和學期末的Recycle 2合併、擴充套件成為兩個綜合複習單元。

三、教學目標

1、能聽、說、讀、寫61個短語和單詞以及7組句子和4個單句。

2、能完成1個手工製作。

3、能聽懂、會吟唱6首歌謠,6首歌曲。

4、能完成4個自我評價活動。

5、能理解6個幽默小故事。

6、能瞭解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四、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鑽研教材,進行課堂的有效教學,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做到當堂內容當堂掌握。

2、以活動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在課堂上多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遊戲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用。

3、注重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儘可能讓學生形象的感知語言,形成一定的英語思維。

4、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以提高其思維能力及發展智力。

5、及時進行復習,階段測驗,通過反饋資訊調整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

6、對學困生進行耐心輔導,增強其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7、對學生進行做作業目的的要求,進行教育,使其能獨立認真完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tw/fw/xiaoyuan/6dzro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