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校園 >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及備考指南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及備考指南

內容簡介:本文就大學聯考地理最常涉及到的23個簡答題進行分析,詳細列出答題技巧和答題規範,包括高線地形圖;海洋資源;鹽度和洋流;河流及交通;地質地形等專題,對提高大學聯考地理分數極為重要,建議考生認真閱讀。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及備考指南

  高中地理常見簡答題答題規範

 1. 等高線地形圖小專題:

⑴ 水庫大壩建設選擇在 河流峽谷 處,原因:

① 地處峽谷處,利於築壩; ② 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⑵ 交通運輸線路(鐵路、公路)選擇某地的理由:

等高線稀疏,地形坡度和緩,建設週期短,投資少,施工容易。

⑶ 確定某地為盆地,判斷理由:

河流向中部彙集,表明地勢中間低,四周高。

⑷ 引水工程選擇某地,原因:該地地勢較高,河水可順地勢自流。

⑸ 選擇某地為梯田,理由:

該地地勢平緩,坡度較小,在此開墾梯田,既擴大耕地面積,又利於水土保持,達到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統一,實現可持續發展。

⑹ 登山選擇某線路,原因:該地等高線稀疏,地形坡度較小,爬坡容易。

 2. 海洋資源小專題:

⑴ 漁業資源集中分佈在 溫帶沿海大陸架海域 ,原因:

① 大陸架水域,海水較淺,陽光充足,光合作用強盛;

② 寒暖流交匯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將海底營養物質帶至表層;

③ 入海河流帶來豐富營養鹽類;浮游生物繁盛,魚類餌料充足,易形成大漁場。

⑵ 海底礦產資源分佈規律: ① 近岸帶的濱海砂礦:砂、貝殼等建築材料和金屬礦產

② 大陸架淺海海底:石油、天然氣以及煤、硫、磷等礦產資源

③ 海盆:深海錳結核 (主要集中於北太平洋)

3. 鹽度和洋流小專題:

⑴ 鹽度最高的是紅海,原因:

① 地處副熱帶海區,降水稀少,蒸發旺盛.

② 周圍是熱帶沙漠地區,缺少大河注入.

⑵ 鹽度最低的是波羅的海,原因:

① 地處較高緯度,氣溫低,蒸發弱。

② 周圍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區,有淡水注入.

⑶ 巴爾喀什湖東鹹西淡的原因:

① 東部:地處內陸,降水稀少,蒸發旺盛;缺少河流注入.

② 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釋作用.

③ 中部窄,不利於兩邊水體交換,造成兩側鹽度差異較大。

⑷ 世界表層海水鹽度的水平分佈規律:

從南北半球的副熱帶海區分別向兩側的低緯度和高緯度遞減。 ⑸ 判斷某洋流性質為寒(暖)流,判斷理由是:

溫度方面:洋流流經海區溫度較同緯度其他海區低(高),

方向方面:由較高(低)緯度流向較低(高)緯度。

4. 河流及交通小專題:

⑴ 中國南流出境河流境內外名稱變化:

元江---------紅河 瀾滄江---------湄公河

怒江---------薩爾溫江 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

⑵ 西歐河流航運價值大的原因:

河流水量充沛,水位穩定,含沙量小,無冰期,航運價值大.

⑶ 俄羅斯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航運價值不大的原因:

緯度較高,封凍期長,有凌汛現象.

⑷ 極地航路開闢的重要意義:縮短航程,高一,節時節能.

⑸ 我國西南地區水能豐富,主要原因是:

① 地處溼潤地區,降水豐沛,徑流量大;

② 地處一、二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

變式:三峽地區水能豐富,主要原因是:

① 地處溼潤地區,降水豐沛,徑流量大;

② 地處二、三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

⑹ 南昆鐵路建設的意義:

經濟意義: ① 有利於資源開發和物資輸出。

② 有利於發揮鐵路對經濟輻射的作用,促進外向型經濟發展。

③ 有利於開發旅遊資源,帶動第三產業發展。

政治意義: ① 有利於鞏固民族團結。

② 有利於加快西南區脫貧速度。

③ 有利於社會穩定 ;

戰略意義: ① 有利於加快對外開放,發展外向型經濟。

② 有利於鞏固國防,保衛邊疆。

⑺ 俄羅斯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的重要意義:

① 加強東西部經濟聯絡,促進物資交流;

② 加快資源開發,化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

 5. 地質地形小專題:

⑴ 南極發現有豐富煤炭(北極地區埋藏豐富石油),說明:

南極(北極)地區曾經位於溫暖溼潤地區,森林茂密,後經大陸漂移至此,這是板塊構造學說的有力佐證.

⑵ 剛果盆地的形成原因:

剛果盆地原來是內陸湖,後經地殼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瀉而成.

⑶ 死海(貝加爾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 內力作用----斷裂陷落

⑷ 北美五大淡水湖(歐洲峽灣地形、湖泊)成因: 外力作用----冰川作用

⑸ 廬山(華山、泰山)的形成: 斷塊山地

⑹ 七大洲地形特色:

亞 洲: ① 地形複雜多樣,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積廣;

② 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佈在河流的中下游;

非 洲: ① 地形以高原為主,地面地伏不大;

② 東部縱貫著巨大的東非裂谷帶;

③ 地勢特點:東南高,西北低

歐 洲: ① 歐洲地形以 山地、平原 為主,平原面積廣大,佔總面積2/3;

② 地勢低平,為世界地勢最低一洲(300m),地勢南北高,中部低;

③ 冰川地形廣佈

北 美 洲: ① 地勢東西高,中部低;

② 南北縱列三大地形區,西部是山地,東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

③ 冰川地形在大陸北半部廣佈

南 美 洲: ① 西部為南北縱貫的安第斯山脈;

② 東部為平原、高原相間排列

大 洋 洲: ① 地勢低平。地表起伏和緩;

② 地形為南北三個縱列帶,東部為山地,中部為平原,西部為高地

南 極 洲: ①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一洲(2350m);

② 大陸冰川廣佈,冰層平均厚度達2000米,冰層以下地形多樣

⑺ 西南地區地質災害嚴重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① 山區面積廣大,岩石破碎,風化嚴重; ② 乾溼季分明、暴雨集中;

③ 地殼運動強烈、山體中斷層發育 。

人為原因:④ 對植被的破壞

  高中人文地理知識點總結

一、我國疆域之最

最大的半島:山東半島。 最大的群島:舟山群島。 最大的島嶼:臺灣島。

領土的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 領土的最南端:4。N附近的曾母暗沙。

領土的最東端: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主航道會合處。 領土的最西端:帕米爾高原上。

緯度最高的省:黑龍江省。 緯度最低的省:海南省。

跨經度最廣的省:內蒙古自治區。 跨緯度最廣的省:海南省。

面積最大的省: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 鄰國最多的省: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

 二、運用歌訣我國鄰國和34個省級行政區

(1)鄰國:

朝鮮、蒙古、俄羅斯,吉爾吉斯、哈薩克,

塔吉克連阿富汗,巴、印、尼、錫和不丹,

緬甸、寮國和越南,十五鄰國緊相連,

日、菲、馬、印尼、汶萊,隔海相望也不遠。

(2)34個省級行政區名稱:

四江三海兩寧甘,兩湖兩廣兩河山,

雲貴川藏福吉安,新建瓊渝港澳歸、

京津蒙新陝臺灣。

注:“四江”指黑龍江、浙江、江蘇、江西。“三海”指上海、青海、海南。“兩寧”指寧夏、遼寧。“兩湖”指湖北、湖南。“兩廣”指廣東、廣西。“兩河”指河北、河南。兩山指山東、山西。

三、中國三大平原的比較

用案例法複習等值線

面對新課程改革,並且隨著素質教育的“跨越式”發展,教學理念的迅速更新,反映到教學過程上,給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兩大問題:一是教師怎麼“教”;另一是學生怎麼“學”。為此,我們應當為教學注入新的活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探究教師怎麼“教”是為學生怎麼“學”服務的,由此逐步進入“教”與“學”互促互動的良性迴圈。下面我就“用案例法複習等值線”來談一談我的“教”和學生“學”的具體做法。

首先,我們應知道案例法是圍繞一定的培訓目的,把實際中真實的情景加以典型化處理,形成供學生思考分析和決斷的案例(通常為書面形式),通過獨立研究和相互討論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一種方法。案例法是本世紀初由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首創的,現已廣泛用來培養法律、商業、管理、醫務、公共行政等各種人才,不僅在美國受到好評,而且在世界各國也普遍受到重視和歡迎。

第二,具體做法:

第一步:

出示案例1:讀圖1-1,回答1~3題。(2002年文綜大學聯考題)

M處的氣壓值可能為( )

A.1012、1012.5 B.1017.5、1020 C.1017.5、1015 D.1015、1012.5

第二步案例探究:等值線圖相鄰兩條等值線之間有什麼關係?應如何處理?

第三步分析命題意圖:通過探究等值線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培養學生認識、分析地理事物的方法和技巧。

第四步解題思路:一般來講,同一幅等值線圖上相鄰兩條等值線存在相等或相差兩種情況。可通過上題做相應的說明。

情況一:如果以其相鄰其中一條等值線為1015.0百帕作為判讀依據,那麼等壓線M數值可能是多少?

根據等值線圖規律 高中學習方法,M數值為1015.0或1012.5或1017.5都有可能。

情況二:如果以其相鄰其中另一條等值線為1017.5百帕作為判讀依據,那麼等壓線M數值又可能是多少?

根據等值線圖規律,M數值為1015.0或1017.5或1020.0都有可能。

根據情況一和情況二,取二者交集,即得出結論:M的數值是1015.0、1017.5

情況三:如果M取1015.0,那麼M內的數值是多少?如果M取1017.5,那麼M內的數值又是多少?

根據數值的變化規律,我們得出如果M取其中的小值,那麼M內的數值就小於這個值;如果M取其中的大值,則M內的數值就大於這個大值。

小結:一般來講,同一幅等值線圖上相鄰兩條等值線有兩種情況:要麼相差一個等值距,要麼相等。

出示案例2:某山區的一所學校,擬組織學生對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進行調查,讀圖4,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斷E、F、G三個地點中,能目測到公路上過往H處車輛的是 。

(2)試用地形剖面圖解釋你所做的判斷。並作簡要說明,圖畫在下面的方框內:

說明: 。

(3)經該公路從山區外運的物產主要有茶葉、柑橘、毛竹等。該學校所在的省區是( )

A.魯 B.浙 C.青 D.吉

分析:該題是2001年的大學聯考題,得分率很低。從圖4中的E、F、G三處目測H地公路上的車輛,只有G處一覽無遺。E、F兩地和G地海拔高度雖然大致相當,但在其目力所視方向上有高起的山脊擋住了視線。H地正好是看不見的“死角”。從該物產來看,為亞熱帶地區,因此,該地在我國南方。該地有許多同學雖然作出了正確的判斷,但在作剖面圖上失分很多。在說明理由時詞不達意、不準確,失分也很多。

參考答案:(1)G;(2)正確作圖見右圖從剖面圖上可以看出從G到H點之間沒有障礙,可能清晰地觀察。(3)B

這一試題實際考察的.是對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出示案例3:如下圖中a、c兩根等溫線數值分別為20℃和18℃,則b等溫線數值應為19℃。

問題探究

1.怎樣判讀圖中某地的氣溫。等溫線通過的地點,直接按等溫線的數值確定該地的溫度,如上圖中甲地的氣溫應該是20℃;等溫線未通過的地點的溫度,則可通過鄰近等溫線的數值估算,如乙地的溫度應在18℃和19℃之間,即為18.4℃或18.5℃。

2.怎樣根據等溫線數值的變化,判斷圖示區域處於北半球還是南半球。從大範圍來講,地球上的氣溫無論是7月還是1月,都是從低緯向高緯遞減。因此,如圖中等溫線的數值由南向北遞減,則可認為圖示區域處於北半球(如上圖);反之則在南半球。

3.怎樣根據等溫線在大陸和海洋上的彎曲情況來判斷圖示區域是處在冬季還是夏季。在同緯度地區,因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冬季陸地氣溫低於海洋,等溫線在大陸向低緯凸出,在海洋向高緯凸出,夏季則相反。上圖左半部是陸地,右半部是海洋,由於圖示區域位於北半球,從圖上可看出大陸上等溫線向南(低緯)凸出,海洋上等溫線向北(高緯)凸出,據此可判斷,圖示區域處於冬季。反過來,如已知圖示區域所處的季節,又可根據等溫線的彎曲情況來判斷圖中哪一部分是海洋,哪一部分是陸地。如上圖,假設圖中顯示的是冬季氣溫分佈的情況,則左半部等溫線向低緯凸出,應視為陸地;而右半部等溫線向高緯凸出,則應為海洋。當然,這裡只考慮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對氣溫分佈產生的影響,如果考慮其他影響因素,情況就複雜了。

歸納總結出等值線的一般規律

等值線的判讀一般需掌握“五讀”(以等高線為例)。

(1)延伸方向──等高線延伸方向為地形走向,與等高線垂直方向為坡度最陡方向,是水流方向。

(2)密度──等高距一定,線愈密則坡愈陡,水流愈急;若坡面等高線高處密,低處疏則為凹坡,反之為凸坡。

(3)極值──某區域海拔最大或最小情況,顯示該區域地勢起伏大小。

(4)彎曲處──等高線向地勢低的方向凸,則為山脊;相反則為山谷。

(5)區域性小範圍閉合等值線──高度不在正常範圍內,其特點是:“大於大的”或“小於小的”。

效果意義及推廣

通過等值線的形式,可以從以下一些角度考查地理問題。

1.通過判讀等高線來判斷地形的種類(山地、盆谷、輪廓、山脊線、山谷線、陡崖)、坡度的陡與緩,確定山脈的走向,選擇水庫大壩的位置、修築公路線的走向選擇、地形剖面圖的繪製及工程土方的估計等。

2.通過判讀等深線來判斷海洋地形的種類如大陸架、海溝、海盆、海嶺、海底火山等;甚至判斷地形圖所在的具體海域。

3.通過判讀大氣等壓線來判斷氣壓中心的名稱:如氣旋、反氣旋、高壓脊、低壓槽、輪廓;判斷不同部位的天氣特點,風向與風力大小。也可以從全球範圍的等壓線圖來判定典型的氣壓中心名稱。

4.通過判讀大氣等溫線來判斷所在地的南北半球、季節與天氣、以及該季節大陸與海洋上的氣壓中心、季風盛行方向(亞洲東部和南部)。

5.通過判讀海洋等水溫線判定洋流的性質,洋流的南北半球位置及大陸東西岸位置,以及洋流對環境的影響。

6.通過判讀等深水線結合具體的地形輪廓判定山地的迎風坡與背風坡,具體離海遠近、山脈走向等。

7.判讀太陽輻射等值線,判斷回答太陽輻射極大值、極小值出現的地區及原因,分佈的總體規律及對人類的影響。

8.通過判讀等震線判定地表某點地震的烈度、震源位置及震中距等。

9.通過判讀海底岩石年齡等值線判定海嶺、海溝的位置,及海底張裂地帶與碰撞地帶的位置與走向。

10.通過判讀人口密度等值線分析某地區人口分佈的規律及其影響的自然、歷史、社會、經濟諸因素。

  大學聯考地理備考指南 學會複習鞏固的方法

溫故才能知新。當同學們掌握了大量後,為了避免遺忘,也為了檢測的需要,同學們要掌握鞏固的,其要領是:

⑴閱讀。圍繞複習的中心課題,認真閱讀有關的教材內容、筆記、地圖、作業及。通過閱讀,使同學們的知識儘快回到曾經達到過的水平。閱讀時應注意:一是採用回憶的方法瞭解自己掌握知識的情況,回憶要有條理、順序。在回憶、閱讀、思考的過程中,隨時將思考成果記錄下來,以便整理複習筆記時使用。二是對不同知識採用不同方法進行復習鞏固。對地理概念的複習,要弄清每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採用理解加的方法。方法多種多樣,如提高法、形象法、重複強化法、理解記憶法、諧音巧記法(如記憶我國儲量居世界首位的6種礦產名稱,除稀土外的鎢、銻、鋅、鈦、釩,按其諧音可用“吾北心太煩”就容易記牢了)等等。對地理原理的複習,要抓住實質,理清因果脈絡,用理解、記憶加應用的方法。對綜合性地理問題,用全面分析問題的方法。對區域性地理問題,用分析對比的方法。對規律性問題,採用歸納法。對地理時空問題,運用串編法和序列化的策略。地理空間內容可以藉助地圖上的一些點、線而進行串編。時注意線(交通線、重要地理界線、人口流動路線等)串點(城市、自然保護區等)、線過面(海陸、政區、地形區等)、線線交點、線的方向性等。如沿長江干線經過省區的五大鋼鐵基地,交匯的鐵路幹線,所在農業基地。序列化策略,即演化過程按順序排列。如黃赤交角→太陽直射點移動→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變化→四季更替的地球公轉及其地理意義等等。學習時弄清上述這些地理事物發生、發展、演變、轉化的過程,因果關係,時間先後關係,從屬關係等地理事物演變規律,是提高學習效果的重要策略,並且運用演變規律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又能提高綜合分析。

⑵整理。整理出系統的複習筆記,以便隨時查用。主要包括:知識系統提綱—使繁雜的知識系統化;各類比較圖表—讓知識更清晰,高中數學;簡易地圖—形象、醒目,易於記憶。

 ⑶練習。做一定量的習題,是複習鞏固地理知識的主要途徑。通過練習,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加深領會。做練習時要注意:題型要靈活多樣,覆蓋面要廣,有一定的難度和綜合性;題量要適中,不陷入題海之中;選題要有針對性,以達到複習鞏固的目的;練習要經常化。

綜上所述,功夫不負有心人。深信在地理的指導下,同學們只要做好以上常規和掌握,堅持不懈,並在地理的學習中靈活運用,就一定能夠學有成效。當然本人意在拋磚引玉,同學們在學習中還要不斷探索,大膽實踐,使之更加完善,這樣對地理知識的掌握方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學地理是非常有用的,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聯絡特別密切。學了地理之後,覺得自己長了不少知識。可以隨心所欲地在地圖上指出任何一個國家及著名的城市,可以辨別出不同國家的地理概況、風土人情,可以瞭解到各種自然現象的成因、特徵,可以……這些對於懂地理的人來說都只是些皮毛。而對我這個曾經的“地理盲”卻是格外新鮮有趣的。教我們地理的黃國華是個全能型的“才子”。上他的課總能給我們一種特別充實的感覺。我們不敢有絲毫的分心,生怕一不留神便讓知識從耳邊溜走。我們總是不停地聽著、記著,一堂課下來,提綱上通常都是密密麻麻的筆記。我想,幸虧有這番“狂補”,要不這些基本的地理常識我們不知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學到呢!?

學地理最重要的是細心。就拿一張地圖來說,上面的每一點資訊都有可能成為內容,稍不留神錯過一點的話很可能那張圖就白讀了。複習的時候最好是能騰出一塊完整的時間系統地讀。先讀圖。地圖是地理的重頭戲,有時甚至會比書本還重要。山川、河流、城市,把它們的地理位置記清楚。要爭取第一遍時就記熟。因為記地圖有一個特徵,一旦記住了就不會輕易忘記,所以與其隔一段時間複習一次,還不如剛開始就認真地記好。通過平時的應用加深印象,省去複習的時間

再有就是看書。要理解地記憶。一般只要是你以前不懂的,看的時候印象就比較深。地理和、不同,常識性的東西更多些,因此記憶也不會太難。但是要記的東西也很多,要捨得花時間,自己想竅門,比如“諧音記憶法”或者“形象記憶”等等。在學自然地理時,理解的東西會多一些,因為這部分已經有點接近理科的東西了,但只要肯花時間多想一些問題,學起來也不會太難。人文地理方面,記憶要佔比較大的成分,多背幾遍,爭取一遍比一遍用的時間少,每一遍都能發現一些以前沒有注意到的更細的東西。在前的那段時間裡,主要是看提綱和卷子,要特別留意那些能與當前時事聯絡起來的內容。比如某個特定的地區,或者是環境汙染這一類的問題等等。只要你鑽進去了,就會發現地理其實是很有意思的。如果對它感興趣了,還怕學不好嗎?

  大學聯考地理複習之:農業區位分析

1、灌溉農業區位分析

典型地區:寧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

分析自然區位因素:熱量充足,溫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不足:水資源短缺;冬季受寒潮和暴風雪影響;土壤的鹽鹼化等

2、商品穀物農業

典型地區:東北地區

分析區位因素:(1)自然因素: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地形平坦開闊;耕地面積廣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2)社會經濟因素:地廣人稀,農產品商品率高;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場廣闊;工業比較發達;國家政策扶持。

不足:熱量不足;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劇;土壤肥力下降;冬季受寒潮和凍害的影響等。

與美國商品穀物農業比較:

相同點;農業地域型別相同;地廣人稀,農產品商品率高;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場廣闊;工業比較發達;農業生產過程的自然條件相似。

不同點:經營方式不同,美國以家庭農場主生產為主,我國以國營農場位主;科技水平存在差異;專業化水平不同;糧食單產不同,美國糧食單產高

3、我國水稻種植業

典型地區: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分析區位因素:(1)自然因素:熱量充足,雨熱同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網密佈,水源充足。(2)社會經濟因素:機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場廣闊;工業比較發達;科技發達;國家政策扶持。

不足:人多地少;受颱風、暴雨造成的洪澇災害影響;酸雨危害

4、畜牧業

典型地區:內蒙古草原(四大草場:內蒙古、青海、新疆、西藏)

分析區位因素:(1)自然因素:草場面積廣闊;沒有大型食肉動物;東部地區夏季降水多些,有利於牧草生長(降水從東向西遞減)。(2)社會經濟因素:牧業生產經驗豐富;市場潛力廣闊;國家政策扶持等

不足:氣候乾旱,降水少;草場退化;荒漠化加劇;冬季暴風雪、寒潮影響;鼠災、蝗災嚴重。

5、乳畜業

典型地區:西歐、美國東北部、紐西蘭等地區和國家

分析區位因素:(1)自然因素:氣候溫和溼潤,不利於種植業成熟,有利於多汁牧草的生長;草場面積廣闊;地形平坦,平原面積廣(紐西蘭除外)(2)社會經濟因素:城市分佈集中,人口密集,消費市場廣闊;交通便捷。

6、大牧場放牧業

典型地區: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分析區位因素:(1)自然因素:氣候溫和,草類茂盛;草場面積大(2)社會經濟因素: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距離海港近;交通條件改善,冷藏技術的進步。

  7、郊區農業

典型地區:上海市郊區農業

分析區位:(1)自然因素:熱量充足,雨熱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社會經濟因素:市場消費量大;交通方便;發展花卉、蔬菜等農作物單位面積的價值高,可獲得更高的經濟利益;土地面積小,有利於集約化生產。

發展方向:綠色農業;觀光農業;生態旅遊

  地形圖與剖面圖剖析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確定剖面線,如畫出剖面線AB,按AB的長度繪一條水平線作為剖面基線;確定剖面圖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一般與等高線水平比例尺相同,垂直比例尺一般要比水平比例尺大,以便形象地看出地勢起伏情況,通常放大5至10倍。用等高線的高度作縱座標);作基線的平行線;在地形圖上沿剖面線AB量出相鄰兩條等高線的距離,如:A~1、1~2、2~3、3~4等的各段距離,並把它們標註在剖面基線上,為1′、2′、3′、4′等;通過基線上1′、2′、3′、4′等各點作基線的垂線;將垂線與基線平行線的交點,用平滑曲線連線起來;在圖上做出必要的註記,則剖面圖完成。

學習高中地理幾個基本要點

地理是人類最古老的學科之一。開天闢地之初,大自然就在不知疲倦地塑造著地球的滄海桑田,也帶給了古老的人類無窮的好奇與想象。忽忽數十個世紀,人類一直在感受著自然造物的神奇,並通過人與自然的往來交流中,地理學不斷被拓展出新的意義與內涵。時至今日,地理事物與現象變成越來越為人們所關注的話題,不僅僅侷限於經典意義上的山川面貌、星辰執行等自然地理的內容,而且更多地融入了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旅遊等人文層面的印記。由此延伸,進而折射出社會風貌真實的投影。上至宇宙空間,下到地球內部,還有我們生活的人類社會,這些都是地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都屬於地理學的研究範疇。地理學還具有極強的實用性,地理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我們可以在生活中觀察到許多有趣的地理現象,在生活中學到許多有用的地理知識。不僅如此,地理學在現代科學中還需要佔有重要地位,對於解決當今世界所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等問題起著重要作用。

既然地理如此重要,我們怎樣才能學好地理呢?首先,我們得明確,為什麼學地理?學地理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什麼幫助。其次,要清楚地理學習有三個層次:是什麼、在哪裡、為什麼。很多進入高一的學生,會覺得地理很難學,原因是高中地理與國中的內容相差很大,國中多為“是什麼,在哪裡”,而高中是“為什麼”,尤其高一上冊的自然地理,學習時要求學生有較強的理科思維,理解難度大;剛進入高中的學生生活閱歷有限,如學生對四季更替,邊遠地區鄉村學生對工業佈局都缺乏感性認識。其實地理很簡單,學習地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可以嘗試從以下幾方面去做:

 一、要學會閱讀理解地理教科書

地理學習的支柱是教材的閱讀理解,地理不同另兩個文科之處在於,對教材知識點必須理解記憶而不要死記硬背,要達到較深刻的理解,必須在老師的指導下認真閱讀,積極思考。上課時間有老師的引導,可以少走彎路,特別是進入高中以後地理中常識所佔比例較國中小了,但知識更深,更系統化,更加複雜,理解難度增大;地理在如今所滲透的範圍越來越廣,學習地理需要的課外知識也多,所以,一定抓緊學習的主陣地課堂。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上冊),學習時應該採用偏重理科的學習方法,強調理解重於記憶,以會用為目的,側重於對地理原理、地理規律的理解運用,聯絡實際分析解決問題。平時還應多做練習,重視解題思路,特別要多畫圖,以加深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

第一、抓"概念"重"消化"。在學習地理時,要重視概念的學習,要對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夾生飯。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斷、推理問題才能正確無誤。要把那些特別容易混淆的概念羅列出來,一一對比其差異,諸如:天體、天球;恆星日、太陽日;時區、區時等。當然,概念學習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

第二、抓"原理"重"理解"。從基礎知識抓起,紮紮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過"地理原理"關。如:氣溫與氣壓的關係;海陸熱力差異形成的季風與季風氣候;生態平衡的條件等。掌握了這些原理、法則和規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說服力做就能做到舉一反三,尋找同類地理事物的一般特點和規律。

第三、總結和歸納,掌握地理學習的規律。將知識整理歸納形成主幹,構建自己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指用聯絡的方法來表達人們頭腦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論等,是把隱性的知識顯性化、視覺化,便於思考、交流與表達。它是由節點、連線組成的知識網路圖,其中節點表示概念,連線表示概念之間的聯絡,用節點和連線組成的網路知識結構表示某一個主題及其層次。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主要是下冊、選修教材一和選修教材二),主要屬於文科內容,適合採用偏重文科的學習方法,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非常重要。學習時要多看書,熟悉和掌握知識要點;會看書,把握教材的脈絡和主要思想、觀點;還要多思多想,善於總結,形成自己的看法。學習人文地理側重於觀點、方法的運用,結合實際進行評價與反思。

二、學會閱讀和使用地圖

地理學習的靈魂是地圖的閱讀和使用,地圖是學習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地圖是我們獲得地理知識的重要工具,地理學習不能夠離開地圖。

第一、“圖文結合易學好記”,學習時要做到看書與看圖相結合,將地理知識逐一在圖上查詢落實,熟記;平時要多看地圖(還可以填圖、繪圖),“圖不離手”,把地圖印在腦子裡,並能在圖上再現知識。這樣,當我們解答地理問題時,頭腦中就能浮現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圖,於是,我們就可以從中準確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資訊,從容作答,即形成“腦圖”。在歷次大學聯考地理試卷中,都有許多無圖考圖的題目,因此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要十分重視構建“腦圖”的訓練。

第二、抓"讀圖"明"空間",地圖具有形象、直觀的作用,可以培養觀察力、想象力,發展思維能力和記憶能力,可以進一步明瞭地理事物的空間分佈、空間聯絡、空間組合。從歷年大學聯考地理試題中,可以看到有很多試題直接或間接考查地理事物空間分佈知識。在區域地理學習中更應重視地圖的運用。

第三、地圖學習要學會分類、讀圖、變圖、用圖。

學會分類,包括日照圖、統計圖表、地形剖面圖、地質圖、景觀圖、原理示意圖、漫畫圖、資料圖、結構圖、等值線圖等。

學會讀圖,讀圖要注意先後順序,①先讀圖的主題,即圖名;②看清圖例、比例尺和方向;③注意細節,知道該圖表現的主要內容、範圍等,再觀察圖的具體內容,觀察要仔細全面,不要漏掉每一個資訊;④聯絡實際。學會變圖,如圖圖轉換(剖面圖轉換為平面圖),圖文轉換等。

學會用圖,如用圖歸納總結地理規律或特點,用圖記憶等。用圖記憶就是記的時候,應該直接把文字放到圖上記,當涉及到這個知識點的時候,你的腦子裡反映出來的是有文字的圖片而不單是文字,你便可以象讀圖一樣回答各種問題了,不管是文字題還是讀圖題都可以解決。

學習地理要學會掌握使用地圖的方法,養成讀圖、用圖和收集地圖的好習慣,“左書右圖,圖文並茂”,從地圖中獲取知識資訊,發現知識、提高技能。地圖是工具,也是最好的老師,同學們學會了使用地圖的方法和習慣,學習地理就會學得輕鬆、學得有趣,才能學好地理。只要掌握了正確的讀圖方法,培養良好用圖習慣,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經掌握了學習地理課的最重要的工具。

三、注重學習的幾個環節

學習地理與學習其它科目一樣,要注重學習的幾個環節:預習、上課、練習、複習,特別是容易忽略的預習、複習兩個環節。根據記憶規律,課前預習和課後複習也是很有必要的,通過預習可以提前知道教材內容概貌和自己不懂之處,便於上課分配注意力,因為上課時間每一分鐘注意力都很集中是做不到的,上課有明顯的節奏感,必須將勁用在刀刃上,把精力最旺盛的時間放在重難點上。學習地理決不能等全部學完後再回頭複習,這樣你是決不會理解課本知識的,你會發現學地理很難。可是如果你把地理當天的內容當天就理解消化,那就又是另一番景象了。你每理解一點知識就在你腦子裡更明確一些,日積月累就會培養成為你的地理思維,那麼學習地理就會易如反掌了。大學聯考雖然是能力立意,但注重基礎,地理基礎知識包括基本概念、基本事實、基本原理和地理事物的空間分佈等,因此,複習中應多看書。實踐證明,自覺做到課前預習和課後複習,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習效率。

 四、收集資訊理論聯絡實際

現代社會是個資訊社會,生活中處處蘊含著資訊,如電視新聞、報刊雜誌、媒體網路、旅遊科技、綜藝體育等,經常為人們提供大量的知識資訊,這些資訊中很多是人們普遍關心的鮮活生動的地理知識和敏感具體的地理問題,我們要善於收集和處理,不斷補充豐富地理知識。課外同學們也要注意博覽群書,養成良好的資訊素養,如走進圖書館,訪問網際網路站,參加社會實踐調查等,及時查閱收集、檢索處理地理資訊。這不僅是地理課堂教學的重要延伸,也是同學們收集資料、獲取資訊、充實知識、豐富閱歷的有效途徑。資訊就是資源,資訊就是知識,要使自己成為生活和學習的主人,不斷提高自己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勇於實踐、創新學習的意識。

地理知識內容十分豐富,實踐性強,應用性廣,學習時要緊密結合、密切聯絡周圍的事物和現象、當地和國家的經濟發展、國內外的時事熱點等,讓學習更貼近生活實際,更為鮮活有趣。還要儘可能地走進大自然、走入社會,親身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識和現象,將書本、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和能力在野外觀察和社會活動中得到應用,培養觀察分析、活學活用、理論聯絡實際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實踐創新的能力。

相信經過努力,同學們一定會喜愛地理並學好高中地理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tw/fw/xiaoyuan/4erl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