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校園 >

國中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梳理

國中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梳理

國中生物一直是國中的必修課程之一,而七年級的時候則是打好生物基礎的最佳時間,那麼重要的知識點你都掌握好了嗎?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中七年級重要的生物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國中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梳理

  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

人體的自我調節

1、人的自我調節方式主要有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兩大型別。其中神經調節具有主導作用。

2、神經系統由腦、脊髓和它們發出的神經組成。

它可分為:中樞神經系統(腦、脊髓)和周圍神經系統(腦神經12對、脊神經31對)

3、神經元是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由胞體(代謝中心)和突起組成

突起包括樹突和軸突。樹突:短,是樹狀分支;軸突:長,分支少

神經元的功能:具有接受刺激、產生衝動、傳導衝動的功能。

4、反射是通過神經系統對刺激做出的規律性反應。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過程的結構是反射弧。

5、反射弧的結構:包括①感應器:感受刺激,產生衝動 ②傳入神經元:傳導衝動到神經中樞③神經中樞:接受傳來的衝動產生新的神經衝動 ④傳出神經元:把新的神經衝動由神經中樞傳致效應器 ⑤效應器:接受衝動,引起相應的肌肉和腺體活動。

神經衝動在反射弧上傳導的方向:感應器→傳入神經元→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元→效應器

6、神經中樞:位於灰質內,由功能相同的神經元胞體匯聚形成

7、反射的型別:

非條件反射:是生來就已經建立的先天性反射。

條件反射:是在出生以後個體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後天性反射。

能夠對語言和文字的刺激建立的條件反射是人類條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徵。

8、大腦皮層是人體最高階的中樞,有軀體感覺、軀體運動、語言、視覺、聽覺等中樞,其中語言中樞是人類特有的,軀體運動和軀體感覺中樞是對側控制的。

9、眼球的結構 書81頁圖

10、視覺的形成:物體反射的光線→角膜→瞳孔→晶狀體→玻璃體→視網膜成像→視神經→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形成視覺。

我們能看清遠近不同的物體的原因:睫狀體舒縮,調節晶狀體的曲度,從而使遠近不同的物象都能清晰地成像在視網膜上,所以我們能看清遠近不同的物體。

11、近視是因為眼球前後徑過長或晶狀體曲度過大,使得物體在視網膜前方成像造成的,可用凹透鏡矯正

遠視是因為眼球前後徑過短或晶狀體曲度過小,使得物體在視網膜後方成像造成的,可用凸透鏡矯正。

12、聽覺的形成:外界聲波→外耳道→鼓膜(鼓膜產生振動)→聽小骨(錘、鑽、鐙)→耳蝸(耳蝸內感受器受到振動的刺激,產生衝動)→位聽視經→大腦皮層聽覺中樞,形成聽覺

13、視覺感受器:視網膜 聽覺感受器:耳蝸 頭部位置感受器:前庭和半規管 嗅覺感受器:嗅黏膜 味覺感受器:味蕾

14、四種味覺及其最敏感的部位——酸:舌的外側 甜:舌尖 鹹:舌尖 苦:舌根

15、人體觸覺最敏感的部位:脣、舌尖、鼻尖。

另外,肢體的腹側面比相對應的背側面觸覺要敏感。

16、冷感受器——感受冷刺激的感受器。溫感受器——感受溫刺激的感受器。

17、耳的結構:

外耳:耳廓(收集聲波)、外耳道(傳送聲波);

中耳:鼓膜(產生振動)、鼓室(咽鼓管與咽部相通)、聽小骨(由錘骨,鑽骨和鐙骨組成聽骨鏈)

內耳:耳蝸(含聽覺感受器)、前庭(含頭部位置變動的感受器)半規管(含頭部位置變動的感受器)

18、如果感受器持續受到某種刺激,其產生衝動的能力會隨刺激持續時間的'延長而減弱,這叫感受器的適應。

19:外分泌腺有導管進入體內管腔或排出體外,如唾液腺、肝臟、腸腺、胃腺、皮脂腺等;

內分泌腺無導管進入腺體內的毛細血管,如垂體、甲狀腺、腎上腺、胰島、性腺等

19、激素:在人體內,由內分泌腺所分泌的具有重要調節作用的物質。

它們在血液中量雖少但作用非常顯著,特別是對於新陳代謝、生長髮育和生殖的調節是不可缺少的。

生長激素由垂體分泌,能促進生長。 幼年:不足→侏儒症;過多→巨人症;

成年:過多→肢端肥大症。

性激素由性腺分泌,能促進生殖器官的生長髮育,激發並維持第二性徵。

甲狀腺激素甲狀腺促進新陳代謝,促進生長髮育,提高神經系統興奮性幼年:不足→呆小症(智力低下),成年:不足→甲狀腺功能低下

分泌過多→甲狀腺功能亢進(簡稱“甲亢”)

缺碘導致合成過少:地方性甲狀腺腫(大脖子病)

胰島素胰島降低血糖濃度分泌過少——糖尿病

  七年級生物知識重點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迴圈。

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會影響植物的分佈。

1、植物主要通過根吸收水分。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根尖成熟區 。成熟區有大量的 根毛,這使得根尖具有巨大的 吸收面積 ,因而具有強大的吸水能力。

2、導管(屬於輸導組織)導管是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通道

篩管:向下輸送葉片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

莖的結構包括木質部和韌皮部。 在二者之間有形成層,形成層向外分裂形成韌皮部,向內分裂形成木質部。有些植物莖中沒有形成層,因而不能長得很粗。

莖從外到裡:樹皮;韌皮部(有篩管);形成層;木質部(有導管)

葉片的結構:表皮(分上下表皮)、葉肉、葉脈

氣孔的結構:氣孔由兩個保衛細胞組成,保衛細胞吸水膨脹,氣孔張開;保衛細胞失水收縮,氣孔關閉。白天氣孔張開,晚上氣孔閉合。

蒸騰作用的意義:

①可降低植物的溫度,使植物不至於被灼傷。 ②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體內運輸的主要動力。 ③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在體內運輸。④促進生物圈水迴圈。

3、蒸騰作用:水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以水蒸氣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主要通過葉片實現

4、葉片由 表皮(上表皮和下表皮)、 葉肉 與 葉脈 三部分組成。表皮分佈有氣孔,氣孔是植物蒸騰作用的“門戶”,也是氣體交換的“視窗”。氣孔是由一對半月形的細胞—保衛細胞圍城的空腔,保衛細胞吸水膨脹時,氣孔張開;當保衛細胞失水收縮時,氣孔關閉。

5、蒸騰作用的意義:① 拉動水分與無機鹽在植物體內的動輸;②通過蒸騰作用能降低葉片表面的溫度③提高大氣溼度,增加降水。

6、綠色植物在水迴圈中起作用:①植物蒸騰作用能夠提高大氣溼度,增加降水。 ②植物的莖葉承接著雨水,能夠大大減緩雨水對地面的沖刷。③樹林中的枯枝落葉能夠吸納大量的雨水,補充地下水。

  七年級生物上冊知識

1、生物學時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

2、生物具有區別於非生物的特徵。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綠色植物從外界吸收水、無機鹽、和二氧化碳,通過光合作用自造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澱粉等有機物(2)生物能進行呼吸 鯨魚噴水(3)生物能排除體內產生的廢物 人可以通過出汗、撥出氣體和排尿將廢物排出體外;植物落葉(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葵花朵朵向太陽(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機器人、鐘乳石、珊瑚都是非生物;珊瑚蟲是生物。

3、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調查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調查要有明確的調查目的和調查物件,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選取一部分調查作為樣本,調查常用的方法是抽樣調查;收集和分析資料是科學探究的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去圖書館查閱書刊報紙、拜訪有關人士、上網搜尋;資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圖片、圖示、音像資料。

4、按照形態結構特點將生物歸為植物、動物和其他生物;按生活環境將生物分為陸生生物和水生生物;按用途可分為作物、家禽、家畜、寵物。

5、生物都生存在生物圈中。生物圈範圍: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以海平面為準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約20千米左右的圈層。水圈幾乎到處都有生物,但大多數生物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內的水層中。岩石圈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但人類的活動可以達到生物圈的各個圈層。

6、生物圈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7、宇航員乘坐宇宙飛船必需攜帶的維持生命活動的物質有淡水、營養物質(食物)、空氣(氧氣)。

8、生物的生存依賴於一定的環境(魚離不開水)。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分為生物因素【捕食關係(生物和生物之間最常見的關係)、競爭關係、合作關係等】和非生物因素:陽光、溫度、水、空氣等。

9、探究的一般過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交流

10、對照試驗: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物件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試驗中光是變數,其它條件是定量)

11、“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中描述的是氣溫對植物的影響。

12、生物在生存發展中不斷適應環境,同時也影響和改變著環境。(適應:駱駝適應炎熱缺水的環境;駱駝刺適應乾旱環境;海豹適應寒冷的環境;旗形樹是對大風環境的適應)(改變:植物的防風固沙,蚯蚓提高土壤肥力)

13、在一定的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就是生態系統。

植物—生產者

生物部分 動物—消費者

生態系 細菌、真菌—分解者

統組成

非生物部分——陽光、空氣和水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tw/fw/xiaoyuan/1qlz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