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文學 >

民族團結故事隨筆怎麼寫

民族團結故事隨筆怎麼寫

鄰里互幫似親人十九年的姐妹情

民族團結故事隨筆怎麼寫

“姐姐,中午不要做飯了,到家裡去吃抓飯。”那仁和布克牧場佈德恩江村民努爾巴哈特來到鄰居托爾根家,邀請她去家裡吃飯。 “鍋裡的蒸餃就快熟了,端上一碗帶給孩子。”托爾根搓著手說。 那仁和布克牧場佈德恩江村,有兩戶村民結鄰19年,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結下了親如一家的情誼。

今年50多歲的托爾根是蒙古族,與她家一牆之隔的就是她的哈薩克族妹妹努爾巴哈特家。

1996年,托爾根一家從伊克托裡村(牧業隊)搬到佈德恩江村生活,看到搬來了新鄰居,努爾巴哈特熱情地前去打招呼,晚上還邀請託爾根一家到家裡吃飯。努爾巴哈特的開朗、熱情讓托爾根心裡暖暖的,她打心眼喜歡上這個哈薩克族妹妹。

你幫我打草,我幫你放牧,每年6月初至9月底,托爾根會和丈夫回到牧業隊放牧,努爾巴哈特家的牲畜全由托爾根家代牧,托爾根家的10畝草場到了打草季節,努爾巴哈特家會幫忙打草,多年來,兩家人已經形成了默契。

1996年,托爾根一家從牧區搬到佈德恩江村定居,就住在米熱木汗家隔壁,托爾根在村裡認識的第一個人也是米熱木汗。從那時起,無論誰家打草、放羊、蓋房子,彼此都會搭把手。

讓托爾根記憶最深的是2012年她與女兒去青海省看病,米熱木汗幫她照看了十幾天牲畜。那年,托爾根的老公去世兩年,托爾根和兩

個女兒相依為命。走時正值冬季,天寒地凍,托爾根將家裡的牲畜都交給了米熱木汗。

托爾根一走十幾天,米熱木汗和妻子每天餵過自家的牲畜後就到托爾根家幫著喂牛、餵羊,不僅如此,米熱木汗還和妻子將托爾根家裡外打掃得乾乾淨淨。

托爾根說,當她和女兒回來時,看到院子裡乾乾淨淨,房子裡爐火燒得正旺,一下子從外暖到了心裡。沒想到米熱木汗和他的妻子把她家當自己家一樣操心,感動得熱淚盈眶。

為了向米熱木汗一家表示感謝,托爾根買了禮品送到米熱木汗家,還做了一桌豐盛的`晚餐。【民族團結故事隨筆怎麼寫】

托爾根說,米熱木汗和他的妻子為人正直、脾氣好、愛幫助別人。18年來,米熱木汗沒有因為她和自己不是一個民族而疏遠她,在她心裡,米熱木汗就像是她的親弟弟。

米熱木汗一家四口靠種地維持生計,一年收入4000元左右,是村裡的低保戶。

托爾根家搬到米熱木汗家隔壁時,米熱木汗由於對牲畜養殖沒有經驗,家裡僅養了一頭牛。於是托爾根幫助米熱木汗發展養殖,牛羊產羔、預防疾病等都是手把手教。

2013年,米熱木汗的大兒子考上了大學,需要6000元學費。米熱木汗東拼西湊還差一千多元,托爾根知道後主動送去了一隻羊,解決了米熱木汗的燃眉之急。

米熱木汗說,當時托爾根帶著兩個女兒生活,經濟條件也不寬裕,就沒向她開口,沒想到托爾根主動幫助了他。這件事他永遠都不會忘記。

如今,每到夏季放牧時,米熱木汗就將牲畜交給托爾根幫忙代牧。秋天打草時,米熱木汗總會幫著托爾根打草、拉草。

現在,托爾根家蓋起了紅磚房,米熱木汗家的牲畜也發展到了30多頭只。

佈德恩江村主任烏蘭夫說:“佈德恩江村常住人口90戶,蒙古族和哈薩克族戶數相當。托爾根和米熱木汗兩家互幫互助的事全村家喻戶曉,要是全村的人都能像他們兩家一樣,那將是非常美好的事。”

標籤: 隨筆 民族團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tw/fw/wenxue/42je2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