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文學 >

淺談讀書抒情散文

淺談讀書抒情散文

一個民族文化水平的高低與人文素養的深淺。往往取決於一個民族的閱讀水平和閱讀量。就像周國平先生說的:在很大程度上,人類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書籍的形式儲存的,而讀者就是享用這些成果,把它們據為己有的過程。一個民族的精神素質取決於人口中高趣味讀者的比例。

淺談讀書抒情散文

身在這個社會中,我們不難看出,整個社會的功利性和浮躁性。這是任何一個時期都絕無僅有的。教育功利性,科研功利性,學術功利性。總之這是一個泡沫化的時代。走進各大書店,陳列書架上的全是什麼勵志書,暢銷書,這種快餐文化就像是垃圾一樣充斥在我們身邊。細細品味,你肯定能聞到一股腐臭的味道。什麼樣的人都能這寫書,什麼樣的人都能充當學者。一個個油頭粉面,看似學富五車,指手畫腳。實則都是虛偽之士,一肚子的粗鄙爛枝。我們多少人受這樣的毒害至深。那些所謂的什麼情啊,愛啊的書,只不過是商家僱寫手寫的一些以盈利為目的文化蛀蟲。毫無營養可言。

一個真正有良知,懂得思考的人,應該多看一些人文素養極高的書籍,像郁達夫,朱自清,魯迅,梁實秋,林語堂,屠格涅夫,莎士比亞等文學大師和巨匠的著作。讀一本書就要汲取書中的精華。不能盲目什麼書都讀,什麼書都翻。我記得我當初完全是由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走進讀者的行列的。一開始我也迷茫,不知道讀些什麼書,但不是完全的迷茫。我高三補習時我的語文老師給了我深刻的影響。所以我在選擇書籍的時候雖然迷茫,但從不看勵志書,暢銷書。我只讀大師的著作。我記得他給我們說過很多大學者和大知識分子。像錢鍾書,陳寅恪,季羨林,梅椅奇,林清玄,林語堂,還有一些外國作家。雖然大部分的'書籍我還沒翻,但我一定會去翻,會去細讀。

閱讀雖然給不了你名譽,地位,金錢。但你一定會比不是讀者的人過的快樂,這是絕對的,毫無疑問的,也是毋庸置疑的。讓一個人真正快樂的並不是物質的充足,而是精神的富有。人一生中最不能缺少的便是書籍。一本好書,能會影響一個人一生。比瘟疫更可怕的是精神麻木。比物質更重要的便是精神的支柱。讀一本經典之作就是和大師在進行心靈的溝通。在這個世上,還有比這更讓人精神愉悅的事嗎?

一個真正完整,且優秀的人,並不完全是那些在某一方面獲得成功的人,也不是證書一大堆的人。而是一個內心營養豐富之人。是的,中國人最缺少的便是思考力。我們受眼下教育體制和周圍人價值利益取向的不良影響太深了。以至於我們大多人都成了阿Q。精神嚴重缺失。不管我們幹什麼事都要佔上利益的邊。無利不動,無利不幹。看看現在,我們傳統文化中的優良品行繼承了多上?儲存了多上?我們真是最不孝的子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tw/fw/wenxue/1r4xx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