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書信函 >

捐資修墓倡議書

捐資修墓倡議書

群裡各位宗親:大家好!

捐資修墓倡議書

今年初家譜被發現後,宗親間相互聯絡和到祖居地探訪增加,為了讓花山劉氏後裔有祭拜的場地,近日經望城、寧鄉宗親森林、漢明、朝暉、國祥、田華等眾人在家廟喬口花山村、今達房伯順公墓地槎梓橋村依家譜圖實地察勘,決心號召族人捐款遷移始遷祖維綱公墳墓,同時,給伯順公及五子伴葬墳重新刻字立碑,相關事宜作如下倡議:

一、捐款總額預算為38000元。其中:維綱公移墓立碑12000元,今達公及其子群墓立碑26000元。

二、捐款額度不變,捐款的人數越多越好,捐滿額度為止。意在聯絡發動更多宗親,為可能的續修家譜打基礎。但有兩難:既擔心捐款集中在少數願意多捐的宗親身上而影響其他宗親捐款熱情,造成事不關已的現象。又要防止捐款額度的不足。因此框算每人(戶)捐款額度:100元---800元。其中(1)鼻祖維綱公墓50---300元,平均175元。(2)今達公及其子立碑(僅限於今達房後裔,也不拒絕其他房捐贈)50---600元,平均325元。

三、收款人為寧鄉雙江口鎮的宗親劉漢明,全字派,電話13677354748,開戶行:農行寧鄉雙江口鎮分理處,帳號:18024800460091726。

到銀行付款不方便的宗親可直接將錢款交與漢明。

四,籌款截止時間暫定2015年11月20日。群裡面或者群外宗親捐款後,將銀行回執單或者收據拍照後發在群裡。

五,捐款額滿後及時注消帳戶,不收預算外的捐款。到截止時間沒有收足資金,則根據缺額再次號召認捐。宗親捐款名單及支出帳目要以不同形式公佈。

六,初步定於今年冬至時節立碑祭祖,到時另行通知,望遠近宗親克服困難踴躍參加。

特此倡議,望大家積極響應!

花山劉氏聯誼會啟

2015年10月23日

捐資修墓倡議書 [篇2]

“易水源流遠,太原世澤長”。易氏源自殷商前有易氏,族居易水,後以易為姓。殷商假河伯兵伐有易,殺君錦臣,首見於史。滅國後,史籍少載,春秋時易甲不屈白公勝威利,拒助弒楚惠王,著節義。戰國時中山國,因歷史淵源,易氏附之。後趙滅中山,因國力和策略,留中山名,立王:尚,即卒葬太原易尚公,史譜互證,時、地極合。漢晉魏武帝(265-290)時,易洸將軍率師鎮洪洲(南昌、宜春),首籍湘贛,至漢,北方戰亂,人民大遷江東,易萬年公再遷湘贛;三傳生易雄,為遷湘支祖。洸裔遠祖,春先公生繼昶,昶生子二,次子仁煌,生子三,長敬公生大模,大模生誠公,誠生開公字必先,開公任海昏教諭,致仕忘歸,宅海昏上坊,開公妻畢氏生子量,量公妻許氏生子二,儼和優,儼公仍居故邑,優公字子游號若餘,偕子於晚唐遷贛北瑞昌,後裔尊優公為一世祖,其後本、旁支世系,圖紀連續,以迄於今,全國各地,延傳清楚。

優公 字子游號若餘,行一,有傳.生唐代戊子(808或868)年十一月十二日戍時,卒未詳,葬李英塘尾亥山巳向兼壬丙娶王氏生卒未詳葬二聖廟東小塘尾亥山巳向生子一聰公自李唐末由海昏上坊遷江州瑞昌縣王仙鄉顏背裡。公之始來攜鐵錢三百貫置西義莊居焉。為遷瑞昌始祖.

優公祖墓在瑞昌南義鎮梅山之麓易坊上首李英塘尾亥山巳向兼壬丙,優公祖祠曰“金槐堂”,與易坊塘塯下首之間相距半里。易坊經歷千年風雨侵蝕,遺址殘垣,遍地古磚古石古瓦,盡顯蒼桑,實是難為宗親,愧對祖先!祖地青山環抱,瑞氣祥集,人本乎祖,創奠基業,世代相傳,恩澤後裔,丁齒枝蘩,流源甚廣,能人輩出,財丁興旺,子孫賢孝,各領風騷。認祖歸宗,家廟呈祥,蒼天恩賜,大地惠澤,是仰賴祖宗的養育和造化!

為求祖墓長蔭,祖祠“金槐堂”香火鼎盛,族人凝聚團結,子孫福祉昌延。優公後裔各地宗親理事會經多次會議商定,在2012年清明節前各分支代表同赴瑞昌南義祖祠“金槐堂”祭祖典禮之前努力做好以下實事:2012年清明節前,優公祖墓李英塘東首整修好三畝停車場,李英塘清淤圍堰,祖墓大致修好輪廓。優公祖地申請九江市或瑞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清明節(具體時間待定)在優公祖祠“金槐堂”召開優公祖系宗親全國代表大會,協商祖祠“金槐堂”後續修繕事宜,探討優公祖系第三次全國聯宗合譜具體事項。增進優公儼公後裔宗親團結聯誼,探討成立儼公優公祖系宗親聯誼會。

優公祖墓祖祠修繕建設需要宗親族賢們鼎力資助,慷慨解囊,共襄善舉,齊心共建!凡捐資500元以上者,立碑永志,冊永恆久,以昭後人。其餘張榜公佈,所有善舉捐贈捐款在易氏宗親網上公告芳名以示功德!優公祖墓祖祠亟需修繕,關係到在社會芸芸眾生中,易氏族人以何顏面如何立足!弘揚易氏祖德,家族之浩然正氣,促優公後裔永往進取之步履,敬請各位宗親大力支援,告慰先祖!

儼公優公後裔(籌)宗親聯誼會全體成員一致承諾:保證用好每分錢,辦好每件事,做到財務及時公開,嚴格管理,接受監督,讓宗親放心,使族人滿意。

百川細流,匯聚大海。在您的參與和支援下,相信目標一定會實現。宗親們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易氏家族一定會更加興旺輝煌!

倡議族賢:(排名不分先後,待增補)

易憲武 易茂先 易宗清 易福 易大義 易本信 易愛軍 易攀 易毅 易開軍 易湯志群 易進 易旭東

易明友 易善剛 易思全 易維現 易乃資 易烋 易喜平 易仁和 易佳巨集 易旺清 易承林 易淑光 易先周

易本德 易凱 易家付 易以江 易成來 易成勝 易炳奎 易林 易飛 易成現 易成軍 易承海 易善田 易發達

倡議單位:(排名不分先後)

“金槐堂”易氏宗親聯誼會

川渝易氏宗親聯誼會

“墩子堂”易氏宗親聯誼會

“瑞芝堂”易氏宗親聯誼會

雲莊公支系豫皖蘇贛易氏宗親聯誼會

息縣易氏宗親聯誼會

"至賢堂"易氏宗親聯誼會

商固金三縣易氏宗親聯誼會

(鄂東系)鄂豫皖陝贛川渝易氏宗親聯誼會

捐資修墓倡議書 [篇3]

敬齋黃公,諱獻,字文憲,是長洲的開村始祖、源深公和米氏太婆的第六傳後裔。敬齋公生於南宋理宗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寶佑年間考中進士,被理宗皇帝加晉一品作為欽差大使,前往安南加封安南王之父陳日(暄),在回國途中遇到颱風,海上漂流,流落異幫數載。由於當時政局不穩,敬齋公擔心累及家人,在回國時途經香山,見縣城西邊的長洲環境宜人,決心在此隱居,不復仕途。在長洲蟄居了20餘載,一直不敢回家鄉杜阮,直到晚年見局勢已定,才回杜阮老家。敬齋公卒於元仁宗皇慶元年(公元1312年),享年79歲,葬於台山潮境餘村裡佛坳,土名"出水蓮花"山上。(今台山白沙鎮)。敬齋公生有兩子,長子堯諮,原配楊氏所生,在杜阮家鄉; 次子名佑,於長洲續娶林氏所生,即長洲二世東山公。敬齋公墓迄今已約700年,因年代久遠,世代更迭,造成敬齋公墳塋年久失修,如今只留墓址。其族裔子孫遍佈廣東一帶、如長洲、潮境、港、澳等地區,乃至海外各地,可謂枝繁葉茂。然祖宗墳墓卻如此破敗不堪,有失孝道。自07年我族親找回敬齋公墓以來,因風水大師說早前幾年不適宜修輯此墓,適逢2011年才宜修輯,今有眾多熱心人士提議重修敬齋公墓,以此光宗耀祖,福廕後人。為此,日前成立了維修黃敬齋公墓籌備領導小組,負責具體制定修輯方案與實施。

墳塋重修工程將於今年農曆五月二十三日動工,預計至今年重陽節前完工。屆時將舉行隆重的竣工大典,竭誠歡迎各地宗親光臨慶典,具體時間將另文告知。重修敬齋公墓是全體敬齋公族裔子孫的共同願望與要責,第一期工程造價約為人民幣拾萬元(¥10萬元),這一義舉也將是全體敬齋公子孫義不容辭的責任,惟有共同合力,才能把這一歷史性大事辦好,特此發出如下倡議,望各地黃氏宗親踴躍捐資、慷慨解囊,為祖宗盡一份孝心,也是盡一份責任。捐資者,金額不論多少,都是一片孝心與愛心,屆時將紅榜公佈,並在長洲老人院、黃氏大宗祠內予以旌表。凡個人捐助貳百元以上者,均在"功德碑"上銘記芳名及所捐款額,以作永世留念與褒揚。(由於位置有限,以百元整數為一組,十位數和個位數捨去)

聯絡地址:廣東省中山西區長洲南大街1幢2號;郵編: 528400;

聯絡方式:黃先生0760-88612510;黃志海13318423311,黃力栩13928106888;

收費地點:長洲黃氏大宗祠,黃先生0760-88615135;

收費時間:星期一至五,早上8:30-11:30,下午2:30-5:00。

開戶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山分行煙洲分理處;

戶  名:中山市西區長洲老人協會福利基金會;

帳  號:2011024209200027552(帳號請電話再確認)

重修黃敬齋公墓籌備小組

2011年6月9日

捐資修墓倡議書 [篇4]

今年清明節後,“武夷飛龍”等網站,曾經報導過粵東地區的五華、紫金、揭西、揭東、豐順等縣鄒氏宗親代表近百人前往紫金縣中壩鎮北坑山崗拜祭廣東長樂鄒姓開基二世祖穆公及三位祖妣兩座古墓的資訊,引起各地共脈族人的關注。今年農曆六月紀念南宋狀元鄒應龍誕辰843週年期間,粵東部分鄉鎮鄒氏宗親聯誼會又派出代表共30餘人前往中壩參加研討會,具體商討有關維護、重修祖墓事宜。會議由中壩族人、廣東省委黨校離休老幹部鄒成哲主持,他扼要介紹了應龍公四世穆公的祖脈淵源、穆公與祖妣兩座古墳年久失修的現狀,同時追述了應龍公三世德俊公730多年前落籍、開發中壩的興衰史,而今中壩已沒有德俊公的後代居住,只留下一批荒墄,其中中壩應龍公祠後面山崗上一座古墳,仍基本保留原貌,頗具規模。成哲宗賢,根據族眾的願望,提出重修、搶救這幾處先祖古墳的設想,反覆徵求參會宗賢的意見。代表們暢所欲言,各抒已見,普遍認為穆公後裔在粵東和省內外人丁興旺,德俊公開發中壩功不可沒,影響深遠,重修這三座祖墳意義重大,經過商議作出如下幾項決定:

一、成立“粵東鄒氏穆公後裔重修祖墳理事會”。推選鄒成哲為理事長,各地宗親會、應龍福利會、宗祠理事會主要負責人為副理事長(名單附後)。

二、修墓工程初步規劃——在不改變原來墓穴座向的基礎上,擬參照重修長樂開基祖德巨集公墓(在紫金南嶺烏崬)的做法,整體採用麻石打造,如果資金不足,則改為水泥灰沙結構。

三、修墓費用籌集計劃——①按中壩當地修墓工程費用預算,重修三處祖墳共需耗資12萬元左右。(平均每處4萬元)。②穆公夫婦墓集資物件主要是穆公後裔,原則上要求人口較多的支系和家庭較富裕的族人,多作貢獻,人丁較少,經濟不發達的宗支,也必須克盡裔孫義務,量力捐資。③德俊公古墳的'重修費用,則希望南谷系統宗親協力資助。④集資期,由2015年9月1日起至2016年清明節截止。

四、捐款修墓表彰辦法——①三座祖墳重修竣工後,將編印出版一本紀念冊,彰揚先祖功德,表揚近代維護、祭祀、重修上述祖墳作出突出貢獻的宗賢,此次捐資不論多少,都在紀念冊中留下芳名。②在中壩應龍公祠內設立功德碑,凡捐款達200元者,將其金額芳名勒石留念。③各地宗親會如有需要,也可在本地宗祠內另立功德碑,表彰當地捐資突出的熱心族人。

維修祖先陵墓,緬懷紀念先靈,是飲水思源,知恩報本的具體表現,期望粵東各地共脈宗親,拋棄房派與地域偏見,和衷共濟,群策群力,為重修中壩祖墓作出奉獻,啟迪晚輩後人增強崇本意識與宗祖觀念,讓尊宗愛族、敬老思親的美德世代承傳下去!

粵東鄒氏穆公後裔重修祖墳理事機構成員名單:

理事長:鄒成哲

副理事長:揭西大洋:鄒成造、鄒發明 揭東:鄒家安

揭西大寮:鄒祥初 豐順鄒家圍:鄒桂清

五華華陽:鄒金華、鄒其光(潛公支系)

五華龍村:鄒達招

紫金中壩:鄒運中 九壽:鄒錫鵬

(未參會縣、區名單後補)

理事:

揭西大洋:鄒連芳、鄒海營

豐順:鄒家皿

五華華陽:鄒鐵祥、鄒想期、鄒廣興、鄒晉軍、鄒志奎、

鄒裕權、鄒達清、鄒百明、鄒永增、鄒權華、

鄒瑞良、鄒濟華、鄒必馨、鄒志和

紫金中壩:鄒新懷、鄒家樞、鄒信生、鄒啟宇、鄒運明、

鄒運華、鄒俊章、鄒運偉、鄒國華、鄒啟初

五華龍村:鄒保根、鄒百優、鄒育儉

潛齋公祠:鄒典新、鄒育庭、鄒錫容、鄒頌明

特邀理事:鄒職南(深圳)、鄒錦清(肇慶)、

鄒德成(梅州)、鄒偉淵、鄒富才(廣西)

工程監理:鄒運華、鄒信生(中壩)、鄒百明、

鄒想期(華陽)、鄒保根(龍村)

財務管理:鄒運明(中壩總出納)、鄒祝權(華陽片出納)

(其他縣市、鄉鎮財務理事人員名單後補)

接收捐款方式:

(一)鄰近鄉鎮可將現金直接交中壩鄒運明收,寫回收據備存(手機號:13829337655)

(二)外地匯款銀行賬號:建設銀行廣東省支行,鄒成哲

賬號:3329339980120622373

粵東鄒氏穆公後裔重修祖墳理事會

捐資修墓倡議書 [篇5]

朱氏家族五祖墳後裔們:

五祖墳位於湖北省建始縣花坪鎮張家槽村上北淌,離朱和中的出生地僅800米處(朱和中曾住過的房屋廢墟一角現存)。人本乎祖,世代相傳。朱氏家族在中華姓氏普中位居十四,九千多萬人口,真是樹大根深,枝繁葉茂。五祖墳後裔,人丁興旺,人才輩出,各自奮鬥在社會各條戰線上,為國家繁榮、社會進步作出了巨大努力。今年,先祖們地下有知,也為此而興奮不已。六月二十三日一夥不法分子,耖動了我們祖先,盜走了古墓石雕,在當地父母官朱建平和族裔代表硃紅等人報案後,建始縣花坪派出所迅速主辦了此案,現已將部分不法分子緝拿歸案,厲經千辛,已將古物追回。在朱以素先生等人的倡導下,組織了五祖墳就近的後裔們近百餘人,給花坪派出所獻了一面錦旗,名曰:“樹神警雄風,促民族和諧”。鞭炮鼓樂齊鳴響徹雲宵,甚是隆重。藉此機會,在大家的擁戴下,組織了祖墳修繕代表小組十三人(詳見附表)。

小組成員於當日到實地勘察後商定:尊重古墓原有風貌,重點修復完善;新築拜臺,拜臺下方建一米高,二十米長的功德碑,將捐資百元以上者,按數額排列,刻入功德碑;廣場中央建一坐四米見方,六米六高,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碑亭,亭中建一座一米見方,五米高的朱氏家族五祖墳紀念碑,正面為主題,左側序述朱姓起源,右側序述五祖墳來龍去脈,簡介朱和中先生等名人;後面記敘本次活動意義,鐫刻派序及朱子治家格言;沿墳塋建修一條環形公路,路旁用松柏及長青樹類綠化;不用名貴樹種及花草,不用精美雕刻,不求奢侈,全然以美觀大方,質量堅固為標準,方便觀光祭祀為目的。

此基功德,能從真正意義上體現祖訓“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誠勇恕、勤儉謙和。”用現代話講,能促進和諧社會發展,推動文明建設程序。但此項工程浩繁,需要大量的資金,要真正成為現實,只能依靠全族力量,出力獻計。經小組商定:倡議,凡五祖墳後裔,能自食其力者,都有義務同修功德。當然人上一百,種種色色,參差不齊者有之,更有甚者,爹媽不認,照穆不分,何謂朝祖之意,但朱氏家族自古積德行善,依然興旺發達,輩出畢竟佔絕大多數明理事端,識大體,顧大局,相信我族後裔不是因為吝嗇幾塊錢,而是關係到在芸芸眾生中有何顏面如何立足的問題,揚朱氏家族之浩然正氣,促朱氏後裔永往直前之步履。

標籤: 修墓 倡議書 捐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tw/fw/shuxinhan/3g1r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