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實習 >

大學心裡健康畢業論文怎麼寫

大學心裡健康畢業論文怎麼寫

心裡健康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麼大家知道關於心裡健康的論文怎麼寫呢?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大學心裡健康畢業論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大學心裡健康畢業論文怎麼寫

  大學心裡健康畢業論文篇一

泰戈爾說過一句話: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我們把它翻譯成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死如秋葉之靜美,我還可以理解,但是如何才是“生如夏花”,我一直很疑惑——是要像偉人一樣名垂千古、英雄一樣流芳百世、明星一樣光彩奪目?還是隻要活得充實、活得開心?我想,應該不是我一個人有這樣的疑惑。在上過藺老師的課之後,我對此有了自己的看法。

上課的時候,藺老師讓我們放輕鬆,想象自己還沒出生時的感覺,回憶從小到大的成長,讓我們感受生命的旅。而在接下來的課程中,使我對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生命不單單指生理上的生命,還包括心理生命和社會生命。我們通常都只接觸生理上的生命,很少談論心理上的生命,心理生命其實非常重要,人的心理生命,也是人的生命精神,同時,心理生命讓人超越了生理上的生命,真正與動物區別開來。至於社會生命,說實話,在此之前我從未接觸過,當然,我現在已經認識到它的重要性了。社會生命體現在人與社會的不可分割,是指人生命的存在是一種社會關係的存在。這三種生命共存一體,緊密相連。

後來藺老師讓我們回想自己身邊已經離去的人,我從記事起開始回憶,驚然發現,原來那麼多的人已經離開了,而有很多很多人,離去的那麼突然,突然到我潛意識中不記得他們已經離去。很傷心,也很後悔——為他們的離去傷心,因沒有珍惜與他們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後悔……然後突然就意識到,生命真的很脆弱。

我身邊的人,大多是因為生病或遇到意外而離去,這些可以說是不可抗力的因素,但是有些人,是由自己結束的生命。高中時,有一個女生從九樓跳下,結束了自己尚未綻放的生命,原因很簡單,只是以為失戀。我不知道是什麼樣的感情能讓一個人放棄自己的朋友,放棄自己的親人,放棄自己的生命,放棄自己在世間的牽絆,我不知道她在跳樓之前有沒有猶豫,但是我知道,失戀還沒有讓一個人非死不可,我知道,如果她有健康的心理,她不會如此草率地對待自己的生命。初到大學,當我沉浸在剛到大學的新奇中時,一個考到清華的校友又自殺了。當時的我是震驚的,因為這個人是我認識的我所熟悉的,他不僅學習成績好,性格也非常好,成天笑咪咪的,我根本不能想象開朗的他在考上清華這麼一所人人欣羨的學校之後還會自殺!後來才知道,因為他並不喜歡自己的專業,想複習了一年再來,但是他媽媽不允許,所以他就用死來反抗。這件事給我的觸動很深,因為我一直以為,心理疾病是那些內向的人才可能有的,這件事之後我才意識到,原來平時表現很正常的人也會有心理疾病。這是我第一次認識到心理疾病的可怕。

死,作為每個人所必須面對的,並不可怕,但同時它和生命一樣,要求我們認真對待。不求死得其所,但至少不要輕言放棄。

而在經過對生死的深刻認識,回想起自己身邊的人事,我突然明瞭,生如夏花,不是說生命要像夏花一樣短暫,而是強調它要明媚燦爛,精彩怒放,不求名垂千古,不求流芳百世,不求光彩奪目,但求充實,但求不悔。索爾仁尼琴曾經說過:“生命最長久的並不是活得時

間最多的人。”並不是說,活得久,就能獲得有意義,只有讓生活活得有意義、有價值,生命才是真的長久。生命美麗而珍貴,人只能在世上活一次,所以要萬分珍惜這唯一的一次。很多人都知道這一點,但是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尤其是現在的大學,每年都會有人自殺,在闖過大學聯考這個獨木橋,在自己人生最燦爛的時刻自殺,這樣輕率地對待自己的生命,難免讓人難以接受。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應該被更多關注,珍愛生命要被擺在更重要的位置上去。

生如夏花,其實就是認真對待自己的生命,儘自己的努力,讓生命更精彩,最基本的,是珍愛生命。我們的生命不僅僅是自己的,請在輕言放棄時,想想我們的生命是誰給的 ,是誰對我們抱有如此之高的期望 ,是誰一直默默的關注我們的成長的每一天,想想自己的父母,自己的親人,自己的好友,自己在世間的牽絆。生命只有一次, 而人的一生中機會又有多少 ?有多少人可以等待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有多少風景能否依舊 ,有多少紅塵往事浪漫依然 ,有多少相愛之人永遠相守 ,有多少山盟海誓能否兌現……但是,有多少生命容你輕率?

我們就是那青青的園中葵,帶著朝露的純潔與透明,在陽光的照耀下,與萬物共同生長。我們燦爛,我們精彩,但是人生苦短,所以這僅有的時間我們要珍而重之,要讓有限的生命放射無限的光彩!珍愛生命,讓我們生如夏花!

  大學心裡健康畢業論文篇二

大學生中大部分都會經歷談戀愛的過程,由於大學生本身的種種限制,種種原因,大學生愛情的成功率“慘不忍睹”,所以,在大學裡,失戀也成了和戀愛一樣頻繁的事情了。雖然愛情如此美妙,但絕不應該是隨便來談的,因此,大學生在談戀愛之前應該去學習如何去經營感情,將戀愛發展至婚姻,這些對我們的人生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我們需要學習,不能只憑著一時的感情和衝動去談戀愛,只談戀愛不結婚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表現。

戀愛——大學校園中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如今的大學生再也不會像他們的前輩那樣以戀愛為羞恥或見不得人的事。雖然許多人因各種理由不去戀愛,但他們對別人的戀愛大都持肯定態度。連俞敏洪老師都因為在大學中沒有戀愛而感覺遺憾。本文探討了戀愛對大學生心理髮展的影響及愛情的心理結構和發展階段,最終也提供了婚姻的使命和意義。

一、愛情的結局和果實

如果戀愛沒有走向婚姻,那將是一棵沒有果實。戀愛並非一件簡單的事情,也不能隨隨便便。假如隨便的談戀愛,那將是對自己以後的丈夫或妻子不負責任的表現,大學生的戀愛更是如此,大學生的戀愛需要一錘定音,第一次的戀愛就能堅持到底。因此,我認為婚姻不能不經預備就參與進去,在戀愛前我們需要學習很多的東西,包括戀愛過程中的技巧及婚姻的使命,多看幾本書總是好的,如 《男人來自金星,女人來自火星》和 《愛的五種語言》等書籍。我認為憑一時的衝動和喜歡,很難堅持下去,當熱戀期過去,一切重新歸於零了,曾經的山盟海誓都變為烏有了。不願意負責任的男生太多,因為承受不了女生對愛的需要,只想著滿足自己的需求,因此,不把自己放下很難去真正愛對方,戀愛不只是一種感覺,而且是通向婚姻的必經路,戀愛不能很好的進行的話,如何能走進婚姻呢?婚姻很重要,不是兩個人湊合過一輩子,聖經《創世紀》中講道:因此,二人要離開父母,二人要成為一體。

(一)戀愛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1. 友情——隨著交往,更深認識和喜悅對方。從外在吸引發展到心靈交流,成為

2. 責任——專一發展感情。不應「一腳踏兩船」,同時追求或接受其他人的男女感知己。

情。

決方法,彼此適應對方,使感情進一步穩固、成熟。 3. 磨練——從雙方相處所產生的衝突中得到磨練,學習包容和接納,共同尋找解

4. 貞潔——愛情值得等待,要防範婚前性行為。貞潔,就是送給配偶最好的禮物。 (二)戀愛的最終目的昰結婚

戀愛而不打算結婚的人,一昰情場浪子,要不就昰對婚姻失去了信心。要清楚和校正拍拖的動機。

(三)何時可以開始談戀愛

戀愛昰指結交一位特別的異性朋友,並與他/她有親密來往。什麼時候可以開始談戀愛?簡單的原則昰:當你有了結婚打算,同時又具備了相當的結婚條件之時。 人若單單追求戀愛中的快樂,而完全從未想過結婚,這昰不負責任的行為。喜歡談

結婚條件是指人在生理上、心理上、經濟上和作決定上都能獨立、成熟、不需依賴父母(參創世紀二章24節)

因此,人在求學階段,並不適宜談戀愛。

二、戀愛對大學生心理髮展的影響

(一)戀愛對青年心理的成熟健全的促進作用

首先,戀愛是青年釋放日益強烈的性衝動的重要途徑。通過戀愛接觸異性,使青年不再感覺到性的壓抑緊張。戀愛是兩個人人格的深層接觸。在此過程中,青年的自我概念受到對方的影響而發展,真正懂得了如何在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前提下調整自身缺陷以適應對方。也就是說,經過了戀愛。戀愛對一些個性因素和社會情感的發展有重大意義。而且戀愛中兩人的深層交往為提高青年交際能力,適應以後的社會打下了基礎。難怪有些心理學家認為,戀愛是青春晚期和成年早期最重要的事件,只有經過了戀愛,人才會真正成熟起來。

大學環境有它的獨特性:對大學生來說,它在青年走入社會的過程中提供了一個緩衝環境。有了這個緩衝,青年能更從容地完成社會化,更完善地發展自我概念,而不至於感受到從青春中期直接下來落入社會的強大反差和心理不適。由此看來,大學生的戀愛並不是件壞事,它對青年的成熟很有幫助。再加上大學生普遍認為自己已不再是幼稚的少年,文學藝術中歌詠的愛情當然是他們追求的目標。

(二)戀愛對大學生心理髮展的消極影響

戀愛的意義雖有積極的一面,有時也會危害青年的心理健康。首先,熱戀與婚姻失去配偶等生活大事是在心理緊張量表上分值很高的事件。過度的興奮和悲痛都會加劇心理緊張。戀愛正是使人時高興時痛苦的事。處在熱戀中的青年會為一些小事而高興或煩惱。因此戀愛帶來高度的心理緊張。戀愛的進一步發展還會帶來社會問題,這也是產生心理失調的重要因素。如婚前性行為的增加等,造成青年心理負擔超重.

熱戀中的男女雖然感覺到強烈的心理緊張,但雙方的共處和撫慰、愛情的甜蜜又會當的心理指導或較強的自我調控能力,失戀對青年的心理打擊是很大的。

可見,戀愛對青年來說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幫助青年心理髮展走向成熟,另一方面它又帶來各種心理問題。這也許是人生的至理,你要得到甜蜜的報償就必須經受得住考驗。

總之,我們需要去處理好戀愛和婚姻之間的關係,對我們而言這些都說及其重要的! 降低他們的焦慮感。那些遭受戀愛挫折的人就沒這麼幸運了。失戀的青年會失魂落魄,覺得人生意義不復存在,生活下去只有苦難和折磨,有人甚至走向了絕路。

  大學心裡健康畢業論文篇三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正在日益加快,競爭越來越強烈,人際關係也變得越來越複雜;由於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知識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們不斷地進行知識更新,人們的觀念意識、情感態度複雜嬗變。作為現代社會組成部分,在大學院校生活和學習的大學生,對社會心理這塊時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況且,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還有他們自己許多特殊的問題,如對新的學習環境與任務的適應問題,對專業的選擇與學習的適應問題,理想與現實的衝突問題,人際關係的處理與學習、戀愛中的矛盾問題以及對未來職業的選擇問題等等。如何使他們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種種心理壓力而造成的心理應激、心理危機或心理障礙,增進心身健康,以積極的、正常的心理狀態去適應當前和發展的社會環境,預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發生,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 心理健康心理問題社會環境認識自我

一、心理健康的定義

心理健康是指這樣一種狀態,即人對內部環境具有安定感,對外部環境能以社會上的任何形式去適應,也就是說,遇到任何障礙和因難,心理都不會失調,能以適當的行為予以克服,這種安定、適應的狀態就是心理健康的狀態。衡量心理是否絕對健康是非常困難的。

健康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分界線。一般判斷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以下三項原則:其一,心理與環境的統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動,在內容和形式上與客觀環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與行為的統一性。這是指個體的心理與其行為是一個完整、統一和協調一致的過程。其三,人格的穩定性。人格是個體在長期生活經歷過程中形成的獨特個性心理特徵的具體體現。而心理障礙是指心理疾病或輕微的心理失調。心理障礙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表現在心理活動和行為方面。表現在心理活動方面如感覺過敏或減退、體感異常、錯覺、幻覺、遺忘、疑病妄想、語詞新作、意識模糊、紊亂的心理特點和難以相處等等,行為方面如焦慮、冷漠、固執、攻擊、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二、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現狀

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不僅影響到他們自身的發展,而且也關係到全民族素質的提高,更關係到跨世紀人才的培養,一項關於當代人主要素質的調查表明,當代人的素質不能適應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質,具體表現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適應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競爭意識和危機意識,缺乏自信心,依賴性強等。究其原因,與教育不重視人的心理素質的培養與塑造有關。在大學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絕而幾乎失去從事一切行動

的願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試失敗或戀愛受挫而產生輕生念頭或自毀行為;有人因現實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萬念俱灰;有人因人際關係不和而逃避群體自我封閉。大量調查表明,目前我國大學生髮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礙,精神疾病已成為大學生的主要疾病。具體表現為恐怖、焦慮、強迫、抑鬱和情感危機、神經衰弱等。

三、對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分析

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是與他們自身所處的心理髮展階段有關,同時也與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分不開。大學生一般年齡在十七、八歲至二十

二、三歲,正處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變化最激烈的時期。由於心理髮展不成熟,情緒不穩定,面臨一系列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的課題時,心理衝突矛盾時有發生,如理想與現實的衝突、理智與情感的衝突、獨立與依賴的衝突、自尊與自卑的衝突、求知與辨別能力差的衝突、竟爭與求穩的衝突等等。這些衝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導、合理解決,久而久之會形成心理障礙,特別是當代大學生,為了在激烈的大學聯考竟爭中取勝,幾乎是全身心投人學習,家長的過度保護、學校的應試教育、生活經歷的缺乏使這些學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學習、生活、交友、戀愛、擇業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們中的一些人難以承受,以致出現心理疾病,甚至離校出走、自殺等。

從環境因素看,竟爭的加劇、生活節奏的加速,使人產生了時間的緊迫感和壓力感;個人對生活目標的選擇機會增多,難以兼顧的矛盾加劇了內心的衝突,產生了無所適從的焦慮感。凡此種種,對變化的環境適應不良而出現的各種困惑、迷惘、不安、緊張在明顯增加,社會的變革給正在成長著的大學生帶來的心理衝擊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更強烈、更復雜。各種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會因素交織在一起,極易造成大學生心理髮展中的失衡狀態。心理素質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適應高速度、高科技、高競爭的環境,心理負荷沉重便容易導致各種心理疾病。

四、如何正確地認識自我

大學生是從為數眾多的中學生中選拔出來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強的優越感和自豪感。但是與此同時,大學生則承受著更大的壓力和挑戰。大學生往往自視甚高,很容易受挫折,並隨之發生一系列心理衛生問題。從外部環境看,當前不斷變化的思想觀念、社會生活環境等都對大學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大學生必須快速適應緊張的社會生活節奏;就業競爭的加劇所帶來職業選擇的提前以及與之相關的高強度的心智付出等也使大學生的心理壓力進一步加大。

從大學生自身看,大學正是人生成長與發展的重要時期,大學生的生理、心

理與社會化的協調發展中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矛盾衝突,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往往會發生矛盾。面對這些問題,如果大學生不能很好地適應環境解決問題,就會產生一系列的心理障礙甚至精神疾病。所以大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應學會自我心理調適,做到心理健康:

1、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地躍入浩瀚的知識海洋裡邀遊,拼命地吸取新知識,發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2、保持樂觀的情緒和良好的心境,大學生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當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要學會自我調節,適度地表達和控制情緒,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喜不狂、憂不絕。

五、結論

優良的心理素質在青年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必將對二十一世紀人才的質量產生積極而又深遠的影響。健康的心理是一個人全面發展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加強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全面提高跨世紀人才質量已成為高等學校所面臨的迫切任務。二十一世紀是一個思想文化激盪、價值觀念多元、新聞輿論衝擊、社會瞬息萬變、的世紀,面對如此紛繁複雜的世界,未來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時刻出現心理危機。二十一世紀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將經受更為嚴峻的考驗。為此,就要不斷加強對青年大學生的適應性、承受力、調控力、意志力、思維力、創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使他們真正懂得:要想佔有未來,不僅要作思想品德、智慧、體魄的儲備,更要作戰勝各種困難挫折的心理準備,從而引導他們科學地走出自我認識的誤區,更新觀念,突破時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擊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參與國際人才競爭,迎接新世紀的挑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tw/fw/shixi/nq5jv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