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熱點 >

關於童聲合唱中的聽音及和聲的訓練

關於童聲合唱中的聽音及和聲的訓練

校園合唱團的一屆屆大賽之後讓我再一次坐下來進行教學反思,談童聲合唱中的聽音及和聲的訓練 音樂教學反思。

關於童聲合唱中的聽音及和聲的訓練

童聲合唱藝術是一種互相配合、互相協作的集體藝術。它講究合唱中各個聲部之間的和諧。和諧在“橫”的音高關係上是指演唱時能否做到作品的調性的協調。和諧在“豎”的音高關係上是指各聲部間的音程關係能符合和絃要求或復調要求而言。那麼要做到各聲部間“橫”與“豎”的音準和諧就要堅持對合唱隊員進行聽音及和聲的訓練。

我想把聽音及和聲的訓練,分為幾個部分。初級階段中,對孩子們進行固定音高的聽音、找音訓練;練習構唱大、小三度及純四、五度音程;以及旋律音程的和聲練習。

在一個學校合唱團裡,天生音樂素質好的學生是少數的,大多數學生具備了聲音條件,可以獨唱,但兩聲部合唱就不知所措,找不到音高,這是因為他們沒有固定音高概念。每次訓練都碰到這樣的情況:例如一句旋律:學生唱“5”就找不到下面的“1”的音高。他可以隨意唱出do的唱名但卻不是do的音高,還有很多旋律中三度、四度、六度音程都找不到音。

獨立識譜視唱的能力也較差,針對這些情況我一開始就進行固定音高聽音、找音訓練。首先要求學生記住C大調音階中la(6) 為標準音,模唱並記住音高,然後老師在琴上彈標準音和任意一個音構成的章程。以“6”為基礎,比“6”高的音,按音階往上推;比“6”低的音,按音階往下推,就這樣由la出發去推找各音,如“g”“b1 ” “f1”……這個練習幫助學生唱標準音的固定音高和其它各音的音高。您現在閱覽的是工作總結網-教學反思謝謝您的支援和鼓勵!

第二部分構音練習是在C大調內指定某音構唱大三度、小三度音程,例:

告訴學生彈奏的是“3”,向下構唱“1”;彈奏的音可分為a1、e1、b1; 告訴學生彈奏的是“5”,向下構唱“1”;彈奏的音可為:“g”、“f”、“d”、“c”;如學生已能熟練構唱,可以發展為在C大調內指定任意音級構唱,並接下去練習構唱純四度、五度,教育論文《談童聲合唱中的聽音及和聲的訓練 音樂教學反思》。開始找音可以唱出聲音,以後練習要求在心裡默唱,找到音高後看指揮整齊的唱出來,要求學生在找音過程中注意力集中,大家的內心聽覺一致,才能準確,整齊的唱出音高。

第三部分是旋律音程的和聲練習。

合唱的和諧是各聲部在音高、音準關係上能否準確、諧調而言。在前面的練習中,已基本解決了“橫”的音高、音準問題。但要求學生不但對旋律高低進行、音準問題。但要求學生不但對旋律高低進行、音準感要求很準確,而且對“豎”的和絃音響也要求有較為靈敏的感覺,能夠進行細微的調節,這就是和聲練習目的。一開始,進行旋律音程的聽辨、模唱。在琴上彈出一組旋律音程,兩個聲部用Wu先後模唱出音高,一邊唱延長音,一邊仔細傾聽兩個音融合的效果,找到和聲的感覺,需注意的是在唱長音的過程中迴圈呼吸換氣後還要找到原來的音高和聲音位置,注意互相傾聽兩聲部的音量要均衡。彈奏的音程可以大小三度、純四、五度。通過每一次的旋律音程的和聲練習,使孩子們形成初步的合唱意識,感受到兩個聲部的和聲效果,有了“豎”的聽辨能力和習慣。

在後面高階階段訓練中,固定音高的聽音內容可由原來的單音改為聽旋律音程,聽和聲音程,要求學生除了要記住標準音的'音高,還要記住推想的兩個音的音高,鍛鍊他們對音高的記憶能力,構唱的練習可增至構唱大小六度。和聲練習要求聽唱和聲音程,聽唱大小三和絃及其轉位和絃,此外,將這個階段的聽音、和聲練習同歌曲的排練結合起來,例如:《那裡有秋天》這首歌,可把二部合唱的地方單獨抽出來做和聲連線的練習,兩聲部的旋律是三度音程關係,讓學生在歌唱中一邊找“豎向”的和聲效果,唱準每一個和聲。

另外,在教學前教師一定要仔細備課,首先自己透徹的理解熟悉掌握作品。然後把自己的感受傳遞給學生。在備課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注意自身的文化修養,這不斷的增加進修的內容。已免遇到知識和技術上的困難。

總之,要加強聽音與聲訓練,只有聽好才能唱好,只有能夠清楚地聽辨自己聲部與其他聲部的異同以及聯絡,才能唱好自己的聲部,才能有機的、主動地去配合別的聲部,合唱隊的合作水平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將很快提高,在演唱中更容易達到合唱的和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tw/fw/redian/2r9k0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