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熱點 >

如何培養幼兒的良好心理素質

如何培養幼兒的良好心理素質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和健康觀念的推廣,幼兒教育也越來越重視對幼兒心理素質的培養。當前,幼兒中存在著一些普遍的心理問題,如:怯懦、自卑、任性、自負、嫉妒、過分敏感、依賴性強、情緒不穩定、意志薄弱、抗挫能力差等,幼兒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幼兒教育中亟待解決的一個新課題。如何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精神環境,培養其健康的心理,是所有幼兒教育工作者應該思考的問題。下面筆者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點心得體會

如何培養幼兒的良好心理素質

一、在日常教學中培養幼兒良好心理素質 精神環境是生活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的精神環境包括教師對待幼兒的態度和幼兒間的相互關係兩部分。要營造一種利於兒童成長的`精神環境,教師首先要努力創設一種良好的心理氛圍,以滿足幼兒的心理需求。如,教師面帶親切的微笑出現在幼兒面前,多給幼兒一些愛護和關心,就會使幼兒對教師產生親切感,按教師的要求進行活動時也會更有自信。

其次,運用身體接觸是增進教師和幼兒情感的祕訣。教師要較多地接觸和了解幼兒,哪怕只是撫摸一下他們的頭,親切地問聲早,替他們整整裝,蹲下來和他們交談幾句……這些細微的動作無疑會使幼兒減輕與家人分離而產生的焦慮,讓幼兒感到老師是喜歡自己的,從而得到一種心理上的滿足,使他們喜歡幼兒園。第三,要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合作互助的樂趣。合作是人類在進行人際交往、參與社會活動時必需的一種行為技能。學會合作,學會主動尋求合作者,能夠幫助幼兒在與同齡兒童的交往中找到自己的行為方式,建立歸屬感,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當幼兒獲得別人的關心和幫助時,教師也可以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漸漸地,幼兒之間形成了彼此關心、互相幫助的友好關係,他們也逐步懂得了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行為以適應集體的要求,從而體驗到合作互助的樂趣。

二、因材施教培養幼兒良好心理素質 對幼兒的心理素質進行培養時,教師就會發現,由於遺傳、教育、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每個幼兒的心理髮展都存在差異,教師除了對他們進行橫向比較找出差異外,更多地還是要從縱向發展上來觀察、瞭解每個幼兒的情況,針對不同的個體,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促進其發展。一些能力較弱且性格內向的幼兒在生活中常常充當“旁觀者”的角色,失去了許多表現自我的機會。

對此,教師要有意識地為他們提供獲得成功的機會,並不斷地鼓勵他們。在充滿尊重、鼓勵的良好氛圍的影響下,孩子的性格會變得開朗,自信心也會增強;一些喜歡錶現自己的孩子在回答問題時,總是不舉手便脫口而出,從不考慮別人的感受。這些孩子一般學習積極性都比較高,有主見,如果老師當眾批評他們,無疑會打擊他們的積極性,不妨換種方式進行教育。如,課後找這些孩子進行個別談話,讓他們知道別人發言時自己在一旁插嘴是不禮貌的行為,應該等別人講完了再講,一次又一次的個別提醒,能逐步使他們改正這一缺點,而發言的積極性依然保持;對一些自尊心特別強的孩子,在他們犯了錯誤後,採取私下交換意見的方式遠比公開批評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加強意志力磨鍊。提高幼兒心理承受能力 由於家長的包辦代替和嬌寵溺愛,許多幼兒的抗挫折能力較差,心理承受能力低下。因此,當孩子受到挫折時,不能譏諷他們,而要引導他們運用自己的力量,體驗戰勝困難的歡樂,從而培養孩子’獨立自主、不畏艱難的意識。如果幼兒在完成任務時遇到困難,教師應該以“幫助而不是替代”的態度去解決,同時要正確對待幼兒在活動中出現的失誤,不能過多指責。因為過多的指責,只會收到暫時的、表面的震懾作用,卻中斷了幼兒做錯事後自我譴責和剖析錯誤的心理過程,也就中斷了幼兒自我教育的過程,其直接後果是導致幼兒的固執和任性。

總之,在幼兒教育中,教師應積極地用鼓勵、表揚、讚賞的口吻肯定幼兒言行中的積極因素,支援幼兒參與各種力所能及的活動,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成功克服膽怯心理,增強自信心,培養幼兒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其身心的全面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tw/fw/redian/2r94e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