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節日慶典 >

2023年寒露健康養生知識

2023年寒露健康養生知識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七個節氣,秋季的第五個節氣。寒露以後,時有冷空氣南下,晝夜溫差較大,並且秋燥明顯。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寒露健康養生知識,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2023年寒露健康養生知識

2023年寒露健康養生知識

衣:秋季涼熱交替,氣溫逐漸下降,不要經常赤膊露身以防涼氣侵入體內。“一場秋雨一場涼”,我們要隨著天氣轉涼逐漸增添衣服,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俗話說“春捂秋凍”,秋天適度經受些寒冷有利於提高面板和鼻粘膜耐寒力。另外,秋季時腹瀉多發季節,應特別注意腹部保暖。

食:秋季神經興奮,食慾驟增,要防止飲食過量。要少吃辛辣和生冷食物,多吃酸性和熱飲熱軟食物。中秋之後,天氣乾燥易出現口渴咽乾脣燥面板乾澀等“秋燥病”,應多吃水果,常喝開水、綠豆湯、豆漿、牛奶等,年老體弱之人可對症選擇補品。

住: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證睡眠充足,注意勞逸結合。初秋白天氣溫高電扇不宜久吹;深秋寒氣襲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經常開啟門窗,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如條件許可,可在居室及其周圍種植綠葉花卉,既能讓環境充滿生機又能淨化空氣促進身體健康。

行:秋天雖沒有春天那樣春光明媚,生機勃勃,但秋高氣爽、遍地金黃卻是另外一番動人景象。可到公園湖濱郊野進行適當的體育鍛鍊,也可組織秋遊活動,既可調節精神又可強身健體。

寒露節氣的習俗

1.登高習俗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如果說白露時節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那麼到了寒露,則露水增多,且氣溫更低。此時我國有些地區會出現霜凍,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雲紅葉,偶見早霜,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北京人登高習俗更盛,景山公園、八大處、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節,更會吸引眾多的遊人。

秋天是肺金主時令。中醫講“肺主升降”,肺的宣發與肅降功能正常,才能把二氧化碳排出去,把氧氣吸進來,把痰和廢物咳出去,幫助心臟把氣血津液散佈於全身。

但是,秋天萬物肅殺,人的陽氣從表皮開始往內收,汗毛孔逐漸閉合,影響到肺的功能,人容易悲傷。在喜、怒、憂、思、悲、恐、驚等情志與內臟的關係中,悲正是肺之志。因此,悲,傷的是肺,悲的情緒易影響到肺的宣發功能。再加上秋風肅殺,淫雨霏霏,面對草枯葉落、花木凋零,更容易使人們特別是老年人和在外遊子觸景生情引起淒涼、憂鬱及悲愁傷感的心緒。

用什麼方法可以化解悲秋呢?秋天登高,就是方法之一。我國素有重陽節登高的習俗,在此時登高不僅可以懷古、陶冶情操,而且通過登高,人們可以藉此拋開工作煩惱,通過與自然的接觸,緩解壓力,放鬆自己,所以在秋高氣爽、天高雲淡的季節,登高遠眺,高喊幾聲撥出胸中濁氣,對抑制悲傷的情緒大有好處。這就是火克金、喜勝悲的中醫含義,這種登高活動有很好的宣肺作用。

2.農事習俗

寒露時天氣對秋收十分有利,農諺有:黃煙花生也該收,起捕成魚採藕芡。大豆收割寒露天,石榴山楂摘下來。寒露蜜桃屬北方晚熟桃品種,成熟期在寒露前後,故名"寒露蜜桃"。

“九月寒露天漸寒,整理土地莫消閒”。秋收過後,除播種小麥、採摘棉花、刨紅薯外,還有翻地的農活要忙。除麥地、棉花地外,其他農田多閒置下來。此時溫度在零度以上,土地沒有凍結,易於使犁翻地,利用冬閒養養地。同時,翻地也可將埋於地下的越冬蟲及蟲卵晾到地表上,利用寒露以後溫度晝夜溫差大、夜間溫度低的特點,將害蟲及其蟲卵凍死,減少來年莊稼的病蟲害,正所謂“寒露到立冬,翻地凍死蟲”。南方地區,進入寒露才算進入真正的秋季。此時適合種植油菜等耐寒作物;單季晚稻行將成熟,開始收割;雙季晚稻則正處於灌漿期,需要間歇性灌水,以保持田間溼潤。這一時期作物最怕“寒露風”的到來。江南一帶有“人怕老來窮,禾伯寒露風”的說法。其實“寒露風”是寒露節出現的一種低溫、乾燥、風勁較強的冷空氣,會使水稻灌漿受阻,空粒、黑粒增多,甚至出現“包頸穗”現象,降低結實率,或使稻株生長髮育不良,導致水稻減產。人們可於“寒露風”來臨前,採用施農家肥強壯株稈,加強田間灌溉,保持田間較高溫度等方法,使水稻免受“寒露風”侵害。當然,抗風的灌水深度因時因地而異。若白天無陽光、風大或夜晚,灌水深些;白天有陽光就淺些,或僅保持溼潤即可。風過後,須立即排水,避免漚黑禾根、造成株稈變軟,降低抗風能力。

3.飲食習俗

寒露時節,應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製品等柔潤食物,同時增加雞、鴨、牛肉、豬肝、魚、蝦、大棗、山藥等以增加體質;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薑、蔥、蒜類,因過食辛辣宜傷人體陰精。有條件可以煮一點百棗蓮子銀杏粥經常喝,經常吃些山藥和馬蹄也是不錯的養生辦法。

寒寒露飲食養生應在平衡飲食五味基礎上,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品,既可補脾胃,又能養肺潤腸,可防治咽乾口燥等症。水果有梨、柿、荸薺、香蕉等;蔬菜有胡蘿蔔、冬瓜、藕、銀耳等及豆類、菌類、海帶、紫菜等。早餐應吃溫食,最好喝熱藥粥,因為粳米、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蔘粥、生地粥、黃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應多吃些紅棗、蓮子、山藥、鴨、魚、肉等食品。

自古秋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屬金,故肺氣與金秋之氣相應,“金秋之時,燥氣當令”,此時燥邪之氣易侵犯人體而耗傷肺之陰精,如果調養不當,人體會出現咽乾、鼻燥、面板乾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狀。所以暮秋時節的飲食調養應以滋陰潤燥(肺)為宜。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潤燥。”

寒露有哪些民間傳統食物

螃蟹

老南京關於寒露的習俗有吃螃蟹、收拾夏裝等。也有俗話說“寒露髮腳,霜降捉著,西風響,蟹腳癢”,天一冷螃蟹的味道就要“正”了。“九月團臍,十月尖”,眼下雌蟹卵滿、黃膏豐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節,等農曆十月以後,最好吃的則要輪到公蟹了。

蒸食螃蟹最營養!用手捏住螃蟹兩排腿根處的大蓋兩側,然後用牙刷刷所有能刷到的地方。儘量刷乾淨再放在盛器裡;再將薑末放在小酒碗內,加熬熟的醬油、白糖、味精、黃酒、麻油攪和。另取一小碗,放醋待用;最後,將螃蟹上籠,用火蒸15至20分鐘,至蟹殼呈鮮紅色時取出。

花糕

九九登高,還要吃花糕,花糕因“糕”與“高”諧音,以“食糕”代替“登高”,希望自己或親友能平安吉祥、百事俱高。

制花糕的原料分為皮料(精粉、大油、水)、酥料(精奶、大油)、餡料(棗泥、花生仁、葡萄乾、青椒、黑芝麻、熟江米粉、小磨香油、蜂蜜、桂花等),經和麵、制酥、包餡後,將生坯拍成兩個片中間夾上各種果仁,然後上爐燒烤,即成外形美觀,色澤素雅的重陽花糕。

柿子

民諺有“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紅了皮。”軟糯的柿子等到秋天才成熟,果味甘澀、性寒,入肺、脾、胃,清熱潤肺。其所含的維生素及糖分要高出一般水果一到兩倍。可以養肺護胃,清除燥火,經常食用能夠補虛、止咳、利腸、除熱。

空腹食柿子易患胃柿石症,所以最好飯後食用,儘量少食柿皮。同時也要控制食量,不宜同食含纖維素較多的蔬菜等食物,患有慢性胃炎者、消化不良等胃功能低下者、胃大部切除和糖尿病人不宜食用。

菊花酒

寒露與重陽節接近,此時菊花盛開,為除秋燥,某些地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這一習俗與登高一起,漸漸移至重陽節。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麴釀製而成,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

如今的菊花酒做法一般是用甘菊花2000克、枸杞500克、當歸500克、生地黃1000克,加水適量煎汁,用紗布過濾後待用。用糯米3000克,洗淨後加清水適量煎至半熟瀝乾,與菊花汁混勻蒸熟,拌入適量酒麴,裝入瓦壇中,包好發酵,直到有甜味時即成。

一般來說,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這時已可見初霜。飲食養生應在平衡飲食五味基礎上,適當多食甘、淡滋潤養生的食品,既可補脾胃,又能養肺潤腸。

芝麻

寒露到,天氣由涼爽轉向寒冷。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四時養生理論。這時人們應養陰防燥、潤肺益胃。於是,民間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習俗。在北京,與芝麻有關的食品都成了寒露前後的熱門貨,如芝麻酥、芝麻綠豆糕、芝麻燒餅等。

黑芝麻熬成的芝麻糊,再加上一些冰糖,每天早晚喝一次,可以有效減少肺部的刺激感,同時還可以滋潤呼吸道,消除呼吸道壁上附著的痰液,這樣很快就可以潤肺止咳,連呼吸都覺得非常順暢,秋季咳嗽的人不妨試試這個妙方吧。

寒露為什麼要喝菊花酒

每個季節都在尋找適合它精神氣質的花。寒露到來的農曆九月又稱菊月,是菊的月份。和大多數春夏盛開的花不同,菊花是反季節的花,越是霜寒露重,越是菊花開得最豔麗的時節。且寒露與重陽節接近,為除秋燥,某些地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這一習俗與登高一起,漸漸移至重陽節,但部分地區仍有在寒露喝菊花酒的習俗。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麴釀製而成,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菊花的性味與歸經應屬“甘、苦、微寒,歸肺、肝經”,其功能與主治為散風清熱、平肝明目,治療風熱感冒、目赤腫痛、眼目昏花等。

除此之外也會喝菊花茶,而古時人們會用寒露後新上的枸杞泡澡,這樣做可以使人光澤不老。但大多數人會選擇泡上一壺酒或茶,每天堅持喝,也能起到“和顏悅色”的作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tw/fw/jieriqingdian/30dzz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