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從業資格證 >職稱考試 >

三級心理諮詢師社會心理學:社會動機

三級心理諮詢師社會心理學:社會動機

導語:社會動機又稱精神性動機,是人的社會屬性所引起的、經學習而獲得的,它與人體的經驗有關,與社會文化等因素有密切聯絡。社會動機是社會行為的直接原因。

三級心理諮詢師社會心理學:社會動機

  一、社會動機概述

  (一)社會動機的定義

動機是引起、推動、維持與調節個體行為,使之趨向一定目標的心理過程或內在動力。由人的自然屬性、自然需要引起的動機稱為自然動機;由人的社會屬性、社會需要引起的動機稱為社會動機。社會動機是人的社會行為的直接原因。

  (二)動機過程

人的某種需要從未滿足狀態轉換到滿足狀態,然後又產生新的需要,這一迴圈過程稱為動機過程。見下圖。

  (三)社會動機的功能

1.啟用功能

2.指向功能

3.維持與調節功能

  (四)動機強度與活動效率的關係,見下圖。

一般來說,動機強度與活動效率之間的關係大致呈倒U型曲線,即中等強度的動機,活動效率最高。動機強度過低或過高,均會導致活動效率下降。

  二、主要的社會動機

人的社會動機主要是社會學習的結果,個體的社會動機與他所處的環境、社會文化等因素有密切關係。社會動機的五種主要型別:

  (一)親合動機

親合是個體害怕孤獨,希望與他人在一起,建立協作和友好聯絡的一種心理傾向。親合即合群,是人際吸引的較低層次。親合需要引起親合動機,而親合動機則導致親合行為。

1.親合的起源

親合起源於依戀。合群在個體生命早期的表現是親子間的依戀,即嬰兒對雙親的出現有積極的反應,願意和父母在一起的現象。可以說某些先天行為模式是依戀的基礎,通過親子間的相互強化,這些模式得以發揮作用。

2.親合的作用

(1)滿足個體的某些社會性需要。

(2)獲得資訊。

(3)減輕心理壓力。

(4)避免窘境。

3.影響親合的因素

(1)情境因素:群體在面臨外界壓力的情境中,其成員會產生親合的需要。

(2)情緒因素:從親合產生的心理背景看,親合與人的情緒狀態有密切的關係。

(3)出生順序:出生順序是影響親合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沙赫特等人的研究發現,長子、長女恐懼時的合群傾向要比他們的弟妹們更明顯。在同一家庭中,這種合群傾向按出生順序遞減。

  (二)成就動機

成就動機是個體追求自認為重要的有價值的工作,並使之達到完善狀態的動機。即個體在各種情境下,追求成功與成就的動機。成就動機是一種基本的社會動機。美國學者克利蘭在成就動機的研究中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

1.成就動機的重要性

首先,個體的發展有賴於一定水平的成就動機,高成就動機會使個體敢冒風險,勇於進取,最終有可能取得較高水平的成就。其次,經濟的快速成長,社會的高度發展,人口、資源、技術等要素不可或缺,但全體社會成員有較高水平的成就動機也非常關鍵。

2.抱負水平

抱負水平是個體從事某種實際工作前,對自己可能達到的和期望達到的成就目標的主觀估計。個體抱負水平的高低取決於其成就動機的強弱。

3.影響成就動機的因素

(1)目標的吸引力。

(2)風險與成敗的主觀概率。

(3)個體施展才乾的機會。

4.培養兒童成就動機應注意的問題

成就動機是習得的社會動機,培養兒童高水平的成就動機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1)家庭教養方式。

研究發現,家長對兒童的自律訓練的嚴格程度與兒童成就動機呈正相關。

(2)強調成就、追求成就的社會氛圍。

社會氛圍對個體成就動機具有深刻的影響。一個社會形成的高成就動機的氛圍有益於其成員成就動機的提高。

  (三)權力動機

權力動機是個體希望影響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傾向。按麥克利蘭的說法,個體都有影響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滿足這類需要的心理傾向具有動力性質,這就是權力慾或權利動機。權力需要是權力動機產生的心理背景。

溫特認為存在兩種權力動機:積極的權力動機和消極的權力動機。

引起權力動機的因素大致有兩個,一個是社會控制的需要,另一個是對無能的恐懼。

  (四)侵犯動機

侵犯動機是個體有意傷害他人,以使自己獲得平衡和滿足的一種心理傾向。

侵犯行為簡稱侵犯,也稱攻擊行為和暴力行為,是個體有意傷害他人的行為。侵犯是由侵犯動機引起的。

1.侵犯行為的構成

侵犯行為是有傷害行為、侵犯動機及社會評價三個方面的因素構成的。

2.侵犯行為的原因

(1)本能論解釋。

弗洛伊德認為人有生本能和死本能兩種對立的基本本能。死本能是個體的一種向內的自我破壞傾向。人只要活著,死本能就受到求生慾望的人妨礙,因而對內的破壞傾向轉向外部,以侵犯的形式表現出來。侵犯是以社會不允許的方式表現出來的傷害意圖和衝動,若以社會認可的形式表現,則屬於競技、冒險等。侵犯衝動作為一種心理能量,必須宣洩出來,否則不利於身心健康。社會認可的宣洩方式像體育比賽等可視為替代性的侵犯衝動的釋放途徑。

洛倫茲是獲得過諾貝爾獎的習性學家和心理學家。他的侵犯理論是從對動物習性的研究中建立起來的。他認為侵犯是一種本能,具有生物保護意義。

(2)挫折一侵犯學說。

挫折既指阻礙個體達到目標的情境,也指行為受阻時,個體產生的心理緊張狀態。社會心理學研究的挫折主要指前者。挫折一侵犯學說最初是由多拉德等人提出的。他們認為“侵犯永遠是挫折的一種後果”,“侵犯行為的'發生,總是以挫折的存在為條件”。

挫折一侵犯學說的要點如下:

①侵犯強度同目標受阻強度呈正比;

②抑制侵犯的力量與該侵犯可能收到的預期懲罰強度呈正比;

③如果挫折強度一定,預期懲罰越大,侵犯發生的可能性越小;如果預期懲罰一定,則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發生。

米勒指出,挫折也可以產生侵犯以外的後果,並不一定引起侵犯。

伯克威茲認為,挫折導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緒準備狀態,即憤怒。侵犯的發生還與情境中的侵犯線索有關,與侵犯有關的刺激物可能使侵犯得以加強。

(3)社會學習論的觀點。

社會學習論認為侵犯行為是習得的。學習是侵犯的重要決定因素,個體通過學習學會侵犯,也可以通過新的學習消除侵犯。侵犯行為的學習機制是聯想、強化和模仿。挫折可能引起侵犯,也可能導致個體冷漠與畏縮,表現出無能為力的狀態,這個過程也是習得的。

3.侵犯行為的影響因素

(1)情緒喚醒水平。

(2)道德發展水平。

(3)自我控制能力。

(4)社會角色與群體。

(5)大眾傳媒的影響。

  (五)利他動機

利他動機是個體不顧自身,增進他人的價值和利益的一種心理傾向。利他行為是利他動機支配的行為,是個體有益於他人、公眾和社會,不期待回報的行為。

  1.利他行為的性質

(1)利他行為是一種親社會行為。親社會行為泛指一切符合社會期待的有益於他人的行為。

(2)利他行為是一種以人為物件的親社會行為。

(3)利他行為是由利他動機引起的,其特徵是以完全的有利於他人為目標。

  2.利他行為的原因

(1)社會生物學的觀點。

社會生物學家認為,利他行為並非人類所特有,動物也有利他行為。利他是動物以個體的“自我犧牲”換取物種存在和延續的一種本能。

(2)社會規範論的觀點。

社會規範論認為人類道德中的一個普遍準則是互動性規範。利他是一種社會交換,其收益是自我價值的提高和焦慮的減少。

人類社會存在另外一種普遍的規範,即社會責任規範。社會責任規範可以解釋人類利他行為的起源。

  3.利他行為的影響因素

(1)外部因素。

①自然環境:良好的氣候及環境使個體心情愉悅,往往會增加利他,而惡劣的環境因素會減少利他。

②社會情境如下。

a.他人在場:他人在場對利他行為往往有負面的影響,在場的人數越多,利他發生的可能性有時越小;獨自一人時,個體利他的可能性反而增加。但有研究表明,如果情境中出現助人行為的榜樣,就會產生示範效應,增加利他行為。

b.情境的社會性意義:個體在遇到有人需要幫助的社會情境時,首先會對情境的意義和性質進行解釋,判斷是否屬於緊急情況,是否需介入,然後才會採取行動。在情境的性質不甚清楚的時候,個體往往參考在場其他人的反應來做出判斷。

③時間壓力:當個體很忙、時間緊張時,往往難以利他。

④利他物件的特點:對利他者來說,利他物件的特點也是外部因素。具有以下特點的人容易被幫助和被救援——與利他者相似的人(特別是態度與價值觀相似)、未傷害過利他者的人以及有吸引力的人。

(2)利他者的心理特徵。

①心境;

②內疚;

③人格。

(3)利他技巧。

懂得如何幫助人和利他是重要的。救助技能和救助手段的掌握,會增加人們利他行為發生的可能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tw/cyzgz/zhicheng/0lv3e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