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從業資格證 >社會工作者 >

社會工作介入災後老年服務分析

社會工作介入災後老年服務分析

隨著年齡上升,老人個體將經歷一系列的變化,包括身體健康、心理需要、家庭關係、社會角色等。那麼,下面是由yjbys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介入災後老年服務社會工作分析,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社會工作介入災後老年服務分析

  一、老化過程與老年社會工作

  1、老化過程

老化過程,是生命成長和成熟的過程。從“人在情境中”視角來看,這個過程包括老人個體的改變和老人環境的改變。

隨著年齡上升,老人個體將經歷一系列的變化,包括身體健康、心理需要、家庭關係、社會角色等。這個時間段,各種“喪失”將對老人產生極大的考驗——健康流失、子女離家、親朋好友配偶離去、經濟衰弱、不在具有工作角色等等。這些變化可能造成老年人的孤獨感、無價值感和無力感。

在老化的過程中,老人的社會支援系統是否良好具有非常關鍵的決定作用。因為,這些支援系統不但是老人的重要資源,也是社工為老人提供綜合服務的重要資源。從社會支援系統型別來說,可分為正式社會支援系統(正式服務)和非正式社會支援系統(家庭、朋友、鄰里等)。其中,老人的家庭支援系統——配偶、子女、家人和主要護老者,是至關重要的支撐。因為,有研究表明,老人與家人和朋友間的雙向關係,對老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有極重要和決定性的影響;極度的與社會隔離和不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引致老人死亡率的提高。因此,社會工作者需要對老人社會支援系統進行充分的評估,包括他們所獲得的支援種類、支援頻密程度、對於老人的影響以及老人的滿意度等。

  2、老年社會工作

老年社會工作是指老年社會工作機構和老年社會工作者運用社會工作的理論或方法,為老年人提供社會保障和社會服務,解決老年人的社會問題,是老年人能夠繼續參與社會生活,幸福安度晚年的社會生活。

老年社會工作者不但要認識老人在老化過程中的生理、心理及社交需要各方面如何相互影響,也要知道老人是如何適應他們的生活環境的。老年社工應按照老人不同健康狀況及需要,提供適合的照顧計劃和服務建議。

  二、災後老年人群現狀

“老年人本來就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具有其生理弱勢和社會弱勢。”“老年人和年輕人面對突發事件的反應有所不同。地震發生後,老年人作為一個特殊年齡的群體,由於身體條件、精神狀況、經濟能力等因素,地震對其的影響往往更重,老年人往往淪為更為不幸的群體。”災後的老年人群境況並不容樂觀,作為社會工作者需要有一些理性的認識:

  1、健康狀況

身體機能較弱的老年人群往往是地震中大規模死亡和受傷的主要群體。有資料表明,地震過後老年人患骨關節病、心血管系統疾病、確診的精神性疾病等略有增加。而普遍情況下,老年人會經常忽略自己的慢性疾病和內科併發症。在災區實地走訪時發現,很多老人自述有各種疾病症狀,但礙於各種主客觀原因,他們通常選擇不就醫或者自行買藥服用,這也無形中增加了災後老年人健康狀況的風險。

  2、心理影響

“親身經歷過地震災難的老年人,尤其是在地震中失去子女的孤寡老人,往往有難以消除的恐懼感、孤獨感和失落感;此外,許多老年人是從倒塌的廢墟中被救出的,自身肢體的傷殘、親友的遇難以及慘烈的地震災害場面都對老年人的心理造成極大的傷害,極易引起強烈的心理應激反應;甚至老年人由於自身承受能力的原因,應激反應過度或衰竭,引起恐怖症、焦慮症、PTSD、抑鬱症等精神障礙。”

“調查中發現,老年人產生心理壓力的原因主要有:未來生計無著落、失去親人尤其是家裡主要經濟支柱等。”

  3、生活影響

除了政府託底的“三孤”老人外,魯甸老人的收入來源主要包括農作物銷售和子女贍養。地震後,當地居民賴以生存的花椒和核桃等農作物受到摧毀,或者因為道路受阻或缺乏壯勞力,造成欠收。因為地震,老人的子女遭遇傷亡,同時也阻斷了可依靠的經濟支援。比起年輕群體,老年人因為自身身體和情緒原因,能夠重振自身經濟並且自立的可能性降低了很多。

魯甸縣是國家級貧困縣,百姓的房屋普遍以磚木結構為主。本次地震中位於震中的龍頭山鎮烈度達到9級,房屋受損嚴重。在中國傳統觀念中,住房不僅僅是物理空間,還具有很強的心理和社會的意義,象徵著安全、穩定和社會地位等。而地震之後的住房恢復狀況是對災民心理恢復力影響較大的重要因素之一。就目前魯甸地震災區重建政策來看,老年人群的住房恢復將受到經濟和勞動力等方面制約,進展可能緩慢。

地震發生後,國家出臺了一系列臨時救助政策,時間通常為3個月。但政策到期後,因災受困、失養且無力恢復的老年人群是否能夠獲得五保救助、納入城鄉低保以及冬春災民臨時生活困難救助制度,目前還不得而知。因此,暢通政策宣傳、落實和監督渠道,對於因災受困的老年群體尤為重要。社工不能接受原本已是相對“邊緣”的老人群體繼續“再邊緣化”。另外,有依靠的醫療保障體系也是滿是疾病的災後老人迫切希望。

除了正式的支援系統外,非正式社會支援系統,比如家庭和社會組織服務,也缺乏應有的連結。許多家庭遭遇家庭成員傷亡,老人面臨身心重創。除此之外,很多老人因為青壯年家屬籌資重建外出打工,而淪為留守老人,有的甚至還要照顧第三代。他們不但失去了被照護的機會,還需要獨自承擔家庭責任重擔。

  三、災後老年人社會工作服務探索

上述災後老年人群現狀令人揪心。社會工作者急切期盼政府出臺相應政策、制度和措施,可以儘可能保障這群原本就“邊緣化”老年群體。但我們深知,地震不但傷害了我們希望保護的弱勢人群,也重創了黨和政府的組織架構。在等待政策落地的過程中,社會工作者應該先行動起來,提供即時的服務給予困境中的老人。那麼,社工是如何看待災後老年人群的?我們又可以做些什麼?供大家思考的問題是:“老,是否意味著……無能?”“老人要幫,怎麼幫?”

社會工作在災害救助和災後安置重建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於在汶川地震中的卓然表現,2008年也被稱為“社會工作元年”。相較傳統的災害救助,社會工作在輔導諮詢、社會工作修復、社群發展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能夠通過梳理災區百姓需求、調動資源、推動災民參與、實現社群可持續發展。結合魯甸地震災區社會工作支援隊上海服務隊在龍頭山鎮灰街子安置點的`服務,我們對於災後老年服務有如下探索:

  1、服務理念

“積極老齡化”的思想理論觀點,是國際社會理論界積極應對世界人口老齡化問題,進行理論和實踐探索的結晶。“積極老齡化”是指人到老年時,為了提高生活質量,使健康、參與和保障的機會盡可能獲得最佳機會的過程。所謂“健康”,並非單指身體機能良好,也包括能持續參與社會、經濟、精神和文化活動;即使有病或者傷殘,仍可以積極地對家庭、朋友、社群甚至國家(地區)有所貢獻。所謂“參與”,是指人60歲退休以後,根據需要和可能,繼續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活動和社會服務,使老年人的生活繼續融入主流社會,參與創造收入和發揮作用的機會,成為國家穩定發展的積極因素。所謂“保障”,是指由政府、社群、家庭,依照法律規定,對退出勞動領域或無勞動能力的老年人實行的社會補助和社會救助措施,包括在政治、社會、經濟、醫療以及社會服務等方面的社會救助和保障。

同時,我們也認可“老有所為”的服務理念,即老年人退休後仍願意繼續為家庭和社群建設作出新的貢獻,這些貢獻包括志願服務、照顧者、終身學習、再就業。

因此,我們認為即使在災區、原本似乎處於“邊緣”的老年群體,應該在獲得充分社會救助和保障的情況下,能夠發揮自身的作用,參與社群的各項活動。

  2、服務視角

我們認為“助人、自助、再助人”應該成為現代社群工作的核心視角。在目前的災區社會工作介入時候,更應該成為主流的服務宗旨。

“助人、自助”指的是:社會工作者不會只幫助服務物件解決眼前的問題,更會協助他們學習著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令他們懂得自己去解決問題,協助他們發掘自己的能力及潛能,從而進一步幫助及發展自己

“再助人”指的是:社會工作的功能並不只是“補救性”,而是包涵“預防性”及“發展性”。社會工作者最希望見到的是,服務物件除了關注和解決自身問題外,更會去關護鄰居及社群內的弱勢群體。社會工作服務的目標是,服務物件更多地成為“施受者”——接“受”服務的人,同時也是“施”予服務的一群人。

  3、服務方法

(1) “助人”案例

案例一:上海社工服務隊通過第一階段的緊急排摸和需求調查,通過整合資源的方式,聯絡到上海“兩新”組織公益同行基金會,向雲南魯甸縣地震災區捐贈了3000份過冬的“愛心大禮包”(每份內含均碼成人棉衣、兒童棉衣、帽子、手套、熱水袋、棉襪、護膝、旅行包各1件),總價近50萬元。

案例二:上海社工服務隊的“胖哥”老年人活動點,在災後情緒低落的關鍵期,通過棋和聊天的方式,聚集了安置點一批孤獨無依的老人休閒娛樂、排解愁緒。

案例三:上海服務隊的“助老關愛大使”專案中,帶領公益組織志願者為社群老人測量血壓。

“助人”案例的實質:“愛心大禮包”的連結和發放,是一種社會工作者介入慈善捐贈(提供直接的物資和經濟援助)的做法,主要扮演了需求評估和整合社會資源的角色。“胖哥”老年人活動點的成立,是一種社會工作者促進建立養老載體設施(老年人活動室)的做法,倡導政府在災區重建會考慮應有的民政為老服務福利設施和裝置。為社群老人測量血壓的服務,是一種社會工作者積極呼籲災區能夠在實現基礎養老照料體系的基礎上,晚上基本養老服務。

(2)“自助”案例

案例一:災難中的生命故事——灰街子安置點的謝姓老人,因地震全家只剩下他一口人。上海服務隊第一批成員在排摸走訪中發現這名老人情緒低落,因此領隊範斌教授及時介入,通過專業的哀傷輔導協助老人走出情緒低谷。地震三月後,老人已經能夠在廣場上和鄰居打乒乓球了。當談及對於地震的看法,他表示了“天災嘛”、“人總是要活下去的”、“開心也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等想法。目前,失依的謝姓老人,在鄰近社一戶帳篷人家搭夥。他與這家鄰居相近如賓,互相關心。

案例二:失依者的陌生關懷——筆者在走訪帳篷過程中,遇到一名女性近80歲的老人,她依賴地拉著社工描述她女兒亡故的悲痛情境,不時老淚縱橫。筆者輕聲拍肩撫慰,同時發現不遠處站著另一名女性老人目光關切。社工在老人情緒平復時候,有意將她領到同齡老人處。不久,兩個老人便相互依偎。不一會兒,一個3歲左右的陌生小孩也被我們吸引,看見老人哭泣,竟用自己的小手摩挲安撫老人,老人驚訝不已。“那麼辛苦,誰還可以幫你?”如果看到的只有“問題”,那永遠看不到“資源”。

案例三:“我為鄰居做點事”行動指引之一“我為鄰居照顧老人”。這是上海服務隊第二批社工們在評選“龍頭山好鄰居”稱號中的倡導內容之一。第三批服務隊又延續此服務的內容,成立了灰街子安置點“助老關愛大使”服務隊,鼓勵鄰家的熱心家庭婦女能夠走出家門主動關愛和結對社內的失依老人。同時,也鼓勵老人可以在困難無助時,找到可以幫一把的助老關愛大使。

“自助”案例的實質:“災難中的生命故事”詮釋的是社會工作者協助喪親老人尋求生命的意義,因為這是面對災難時人類重獲希望的主要動機。“失依者的陌生關懷”和“助老關愛大使”服務強調的是,社會工作者應該有能力也有信念協助“弱勢”的老人發掘“強勢”的資源,建立有益的社會網路互動。農村社群的鄰里“互助”原本就具有不錯的社會基礎,在災後這種正向的“非正式社會支援系統”作為優勢資源更應該獲得維護和鞏固。

(3)“再助人”案例

案例一:灰街子安置點“社群行動先鋒隊”是一支由社長和社員骨幹組成的,以志願者身份負責居民安全、調解和衛生條線工作。上海服務隊將這些“先鋒隊”成員名單列在我們公開發表的《灰街子快訊》上,並在每個社前製作統一銘牌加以公示。“先鋒隊”成員中有不少是超過60週歲的老年人,我們希望通過他們積極參與社群,彰顯老年人群仍具有貢獻社群的“生產力”。

案例二:“社群行動先鋒隊”成立後,通常每隔兩週會有一次培訓,有關知識、技能及自我心理調適的。一次培訓後,一位李姓老人悄悄找社會工作者諮詢自己晚上很難入眠,一想到在地震中去世的老伴和孫子,一晚上可能哭泣七八次,目前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沒有信心。社會工作者另約時間進行的入戶走訪,發現他有自己比較良好的支援網路——90歲老岳母、年輕孝順的兒子和媳婦,陪伴左右。同時,他也有曾經的“長項”——老黨員、地震前興趣愛好廣泛、曾任社負責人有較好的群眾基礎。於是,在鼓勵李姓老人繼續參與先鋒隊群體活動的同時,還找尋一些機會展示他的才能——紅旗社群黨員座談會上發表自己的災後重建想法、龍泉社群灰街子紅旗社群臨時黨支部黨員大會上發表自己的黨性認識、灰街子安置點村舍居民大聯歡中發表自編詩歌並與社工代表合作表演歌曲。

“再助人”案例的實質:志願者服務某種程度可以稱為一種“社會營銷”。因為這是個令很多人都願意接受的任務,可以使一些老人具有自豪感、價值感、自我實現感。但對於社會工作者需要關注的是,志願者不是免費的勞動力,他們同樣是社工的服務物件,他們也需要能力建設,繼續獲得知識、技巧和自我成長的提升。因此,在老人提供志願者服務之前與之後的時間裡,細心與他們探討所得與困難,將是陪伴老人群體成長的堅實支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tw/cyzgz/shehui/3qde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