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財會職務 >註冊會計師 >

2017注會考試《財務成本管理》考點

2017注會考試《財務成本管理》考點

注會考試中的科目有很多其中財務成本管理就是其中的一個。你想知道注會考試財務成本管理的考點嗎?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財務成本管理的考點。歡迎閱讀。

2017注會考試《財務成本管理》考點
  一、管理用財務報表的編制、分析及其應用

本部分包括第二章財務報表分析、第七章企業價值評估和第二十章業績評價。

第二章財務報表分析可單獨命制計算分析題,也可結合第二十章業績評價命制計算分析題,最重點也是最難的是結合第七章企業價值評估利用現金流量折現法編制財務報表並結合因素分析法進行分析。

  (一)財務報表分析單獨命題

一般的題型是給定一個傳統財務報表,然後要求調整至管理用財務報表,並計算一些管理用財務分析體系的指標,然後利用連環替代法替代與上年或同行業進行比較。類似於2013年計算分析題第1題,但此題較為簡單,給定的就是管理用財務報表,並沒有要求調整,只是計算一些指標然後用連環替代法進行替代分析。

  (二)管理用財務報表分析結合業績評價

此類題一般都是先讓你計算一些指標,比如淨經營資產、淨負債、稅後經營淨利潤等,然後計算一些業績評價指標,比如剩餘經營收益、剩餘權益收益等,或是計算披露的經濟增加值,然後讓比較說明剩餘收益、經濟增加值的優缺點。

對於管理用財務報表分析結合剩餘收益的,剩餘經營收益對應淨經營資產、稅後經營淨利潤和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剩餘權益收益對應股東權益、淨利潤和股權資本成本;剩餘淨金融支出對應淨負債、稅後利息和債務資本成本。此處是站在整個公司的角度評價業績,故資本成本為稅後的,還有可能會考到公司內部業績的評價,比如計算下部門剩餘收益,這裡用到的都是稅前指標,比如部門稅前經營利潤、要求的報酬率也是稅前的資本成本。

  (三)管理用財務報表分析結合企業價值評估

此類題型是利用現金流量折現法編制管理用財務報表,然後評價每股價值是被市場高估或低估,再加上利用因素分析法進行連環替代分析。

  二、投資管理

本部分涉及到第八章資本預算和第九章期權估價。

  (一)資本預算

兩類題型,一類是固定資產更新決策,主要考核計算分析題;另一類是常規專案決策,主要考核綜合題。

1、固定資產更新決策

涉及到三種方法:總成本法、年平均成本法和差額分析法。注意計算折舊費用、預計淨殘值等均要按照稅法規定確定。

2、常規專案決策

此類問題難度大,審題時一定要能區分哪些是相關現金流量,哪些是非相關現金流量,比如什麼市場調研費啊,不管這個專案是否可行,這個市場調研費都是已經花出去的了,屬於沉沒成本,非相關現金流量;而如果由於啟動這個專案引起的營業收入增加多少,營業成本節約多少,這是由於啟動這個專案而引起的,屬於相關現金流量。

  (二)期權估價

今年是機考的第三年了,前兩年的財管主觀題都沒涉及到本章的內容,本人覺得今年非常有可能會涉及到計算分析題。

1、套期保值原理

此類題型一般會要求計算套期保值比率H,借款數額Y,期權價值C,然後會涉及到能否進行無風險套利,或是讓購建無風險套利組合。

計算套期保值比率H=(Cu-Cd)/(Su-Sd)

借款數額Y=Sd×H/(1+rd) rd為無風險週期利率

最後計算期權價值C=S0×H-Y

關於套利:能否套利的關鍵看期權價格與價值的大小,比如利用拋補看漲期權做套期保值,如果計算出的期權價值低於市場價格,即看漲期權被市場高估,那當然是出售看漲期權合適了,然後按照計算出的借款數額賣空無風險證券,再按套期保值比率買入股票,即可實現無風險套利。

2、風險中性原理

風險中性原理是假設投資者對待風險的態度是中性的,那期望報酬率就等於無風險報酬率。

期望報酬率=上行概率×上行時的收益率+下行概率×下行時的收益率

假設股票不派發股利,股票價格上升百分比就是股票投資的收益率,因此:

期望收益率=上行概率×股價上升百分比+下行概率×(﹣股價下行百分比)

期望收益率=無風險收益率,那麼,

無風險收益率=上行概率×股價上升百分比+下行概率×(﹣股價下行百分比)

根據已知條件求出上行概率w。也可以利用二叉樹期權定價模型的三步來求上行概率w。

3、時機選擇期權

實物期權中最有可能考的。利用風險中性原理評估一份時機選擇期權的價值。一般都是先要求計算不考慮期權的專案淨現值,然後利用風險中性原理計算專案的上行報酬率、下行報酬率、上行淨現值、下行淨現值、上行概率、下行概率、考慮期權的淨現值、立即執行還是延遲、確定投資成本的臨界值。有可能會以表格的形式呈現,重點掌握教材例9-17。

  三、籌資管理

主要包括第十三章其他長期籌資,融資租賃今年重新編寫,故租賃的內容在今年顯得尤為重要,認股權證和可轉債依然是很重要的。

  (一)租賃

經營租賃比較簡單,不在此說明了,關注下融資租賃的決策。對於融資租賃,稅法規定: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租賃費支出,按照規定構成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價值的部分應當提取折舊費用,分期扣除,如果約定了付款總額,則以合同約定的付款總額和承租人在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作為計稅基礎,沒有約定付款總額的,按租賃裝置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計算。所以融資租賃的裝置,一般情況下(未考慮維修保養費等)租賃期現金流量涉及到稅前租金、折舊抵稅。租賃期屆滿時,裝置所有權是否轉移要看清楚,這個涉及到最後折舊沒提足帶來的喪失折舊抵稅。

提示:融資租賃的租賃期和終結點都採用統一折現率(有擔保借款的稅後資本成本),這是今年教材與去年不同的地方,老考生要注意。

  (二)認股權證

基本出題思路:先讓計算下債券和認股權的初始市場價值,然後計算行權稀釋後的每股價值、每股收益,最後計算要素成本,再談談優缺點。

初始市場價值:認股權證屬於可分離可轉債型別,故先分離,先按照債券估價計算債券的初始市場價值,然後用總數扣掉債券價值就是認股權證價值。

稀釋後每股價值、每股收益的計算:想要計算每股價值,應用總價值減去債務價值得出股權價值,然後除以股數即可得出。計算每股收益,應先計算出EBIT,然後求出淨利潤,再除以股數,即可得出。

要素成本的計算:籌資人稅前資本成本正好相當於投資人投資購買該混合證券這項投資活動的內含報酬率,所以可利用內含報酬率計算確定。注意行權時是以投資者角度來考慮,要付給公司行權價格,然後成為普通股股東,享有公司的每股價格,既有流入又有流出。轉換後對於債券沒有影響,因為認股權和債券並不互相排斥。

  (三)可轉換債券

基本出題思路:先計算髮行日純債券價值,然後給出一個不可贖回期(比如十年),然後計算十年後的底線價值,再計算要素成本,然後問該籌資方案是否可行,如不可行,給出可行方案(比如修改票面利率或是提高轉換比率)。

純債券價值:此問題較簡單,按債券估價計算。

是否轉換:這個要計算不可贖回期後(比如十年後)的純債券價值、轉換價值,然後取較高者作為可轉換債券的底線價值,底線價值與贖回價值比較,若高於贖回價值,則應該轉換。

要素成本:原理與認股權證相同,但不同的是可轉債屬於不可分離可轉債,轉換後不能再擁有債權,即不享有後面的利息和本金。

修改方案:計算後的要素成本應介於普通債券利率和股權稅前成本之間,不在此範圍即不可行。

  四、營運資本管理

主要包括第十四章營運資本管理。

  (一)應收賬款信用政策決策

題中一般會涉及計算增加的邊際貢獻、增加的應收賬款佔用資金應計利息、增加的存貨佔用資金應計利息、增加的現金折扣成本等,最後進行決策。

1、增加的邊際貢獻

增加的邊際貢獻=增加的銷售量×單位邊際貢獻

2、增加的應收賬款佔用資金應計利息

應收賬款佔用資金的應計利息=收入/360×平均收賬期×變動成本率×資金成本率

提示:如果涉及到現金折扣期,那麼要根據現金折扣期情況和客戶付款情況進行加權平均計算平均收賬期。

3、增加的存貨佔用資金應計利息

存貨佔用的資金利息要分為企業是工業企業還是商品流通企業。工業企業如果是自制存貨的,要根據變動成本計算,外購的按外購成本計算;如果是商品流通企業按外購成本計算便可。

4、增加的現金折扣成本

現金折扣成本增加=新的銷售水平×新的現金折扣率×享有現金折扣的顧客比例-舊的銷售水平×舊的現金折扣率×享受現金折扣的顧客比例

5、決策

用增加的邊際貢獻減掉增加的各種成本費用,如果結果大於0,則應改變信用政策,否則不應改變。

  (二)存貨決策

1、陸續供應陸續使用模型

與經濟訂貨量基本模型的.連線紐帶為 ,經濟訂貨量用基本模型的經濟訂貨量除以 ,相關總成本用基本模型的相關總成本乘以 。

2、保險儲備量

相關成本為變動儲存成本和缺貨成本。

TC(S,B)=Ku×S×N+B×Kc

涉及到兩種型別,一是因需求量不穩定造成的缺貨,二是因供應量不穩定(延期交貨)引起的缺貨。

①因需求量不穩定造成的缺貨

首先根據經濟訂貨量基本模型計算出Q,然後計算最佳訂貨次數N。再根據各種保險儲備量計算R=L×d+B計算各種情況的再訂貨點,然後與需求量比較,再根據概率加權平均求出平均缺貨量S。代入總成本公式,計算哪種情況的總成本最低,就選哪種。

②因供應量不穩定造成的缺貨(延期交貨)

原理與因需求量不穩定造成的缺貨一樣,只不過是根據交貨天數轉換為需求量即可。

  五、成本計算

主要包括第十六章產品成本計算。主觀題主要關注產品成本計算方法中的分批法和分步法(包括逐步綜合結轉分步法和平行結轉分步法)。

1、分批法

較為簡單,因分批法下成本計算期與產品生產週期基本一致,因而在計算月末產品成本時,一般不存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分批費用問題,即不涉及縱向分配問題。

分批法主要考核將本月生產費用在兩個批次之間分配,一般地,直接材料費用根據各批別的數量進行分配,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基本會涉及到約當產量的問題,根據直接人工工時比例進行分配。童鞋們可結合2006年真題中的分批法來掌握。

2、分步法

(1)逐步綜合結轉分步法

逐步綜合結轉分步法比較複雜,既涉及到生產費用在各產品之間的分配(橫向分配),又涉及到月末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分配(縱向分配),又涉及到成本還原。先進行橫向分配,再進行縱向分配。縱向分配時,直接材料一般根據各產品數量進行分配,而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可能會根據約當產量法或定額比例法進行分配。還要看清題目中是本步驟加工完成後直接轉入到下一步驟還是先入半成品庫然後再領用。在進行成本還原時,在從最後一個步驟開始還原,還原的是最後一個步驟中產成品中的直接材料費(或半成品,看通過哪個科目核算),產成品還原計算表要會填,還原的必要性的文字說明要會進行表達。2013年綜合題便考到了逐步綜合結轉分步法並進行成本還原。

(2)平行結轉分步法

平行結轉分步法的難點是在產品的確定,這裡的在產品是廣義在產品,既包括經過本步驟加工本步驟未加工完成的,又包括經過本步驟加工本步驟加工完成但尚未最終加工完成的在產品。而完工產品則是狹義完工產品,僅指最終加工完成的完工產成品。

提示:對於產品成本這章,計算並不難,關鍵是在理清思路,填表格的時候別填亂了,而且速度要快,這要靠衝刺階段的習題訓練來強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tw/ckzw/zhuce/d0jxx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