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文藝 >音樂 >

正確的唱歌發聲方法

正確的唱歌發聲方法

唱歌是現代年輕人的重點娛樂項目,那麼如何才能唱好呢?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正確的唱歌發聲方法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正確的唱歌發聲方法

如何把嗓子打開

若想把喉嚨完全打開,必須首先搞清楚用力的部位和感覺。在歌唱時如果能將喉嚨完全打開,那麼歌者自身的感覺應該是喉嚨即有向外擴張,又有使喉結向下的力量。“正確地打開喉嚨是感到頸部往四周擴張。”“要感到喉嚨的的兩側的肌肉發酸,在促使喉結往下放,這才是對的。”大家可以將兩隻手自兩肩像推 開兩堵牆一樣向外推,以示説明這種力量的方向和感覺。

1、打哈欠是體會打開喉嚨的最簡單的途徑

“有種辦法能把喉嚨打開,當你困了,一面講話一面打哈欠,這時喉嚨就打開了。”

“要防止打哈欠打得太過頭了,那樣會使聲音太靠後。”

2、找到胸部的支點有利於打開喉嚨

“唱歌時聲音是從咳的地方發出來的。”

“聲音是從兩鎖骨中間那裏發出來的,聲音要深”,“聲音是從喉嚨最底部發出來的。”

3、模仿嗓子寬的人歌唱有助於打開喉嚨

“模仿嗓子寬的人去唱,不要模仿那人的音色,主要模仿他的技術。做為技術無論對哪一個聲部都是同一的要求。”

4、不張大嘴唱歌可以迫使喉嚨打開

5、大笑和哭也有助於打開喉嚨。

6、向後仰頭常可以找到打開喉嚨的感覺。

除此之外,我個人還有這樣的體會:當喉嚨完全打開時,在歌唱時會感到頭部有一種向前和向上頂的力量,即在某種程度上有梗脖子的感覺。美國著名男中音歌唱家舍瑞爾·米爾恩斯在談到糾正某些歌者在歌唱中頭和下巴的狀態不夠自然時,主張將雙手十指交叉,放在頭部的後上方,在歌唱時輕輕用力向前搬,而頭部又輕輕向後仰,這時頭和下巴便處於歌唱時的狀態。

還有一種感覺我認為是非常重要的,就是當喉嚨完全打開時,歌者在歌唱時會感到喉嚨似乎不復存在了,只有氣息的支持和響亮的面罩共鳴 是歌者能明顯感覺得到的。“歌唱時只有橫膈膜和麪罩發生接觸”。就是説,完全打開的喉嚨似乎是一個暢通無阻的通道,聲音在這裏不會受阻,而是送進了上面的面罩,這雖然是一種感覺和想象,但似乎也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這種感覺是世界上許多著名歌唱家都認可,並非常強調的,所以歌者一定要努力尋求這種感覺,只有這樣喉嚨才是完全打開的。

如何尋找面罩共鳴

我認為面罩共鳴實際上是打開鼻咽腔的產物。就是説,當歌者的聲音獲得了充分的面罩共鳴時,他(她)的鼻咽腔是完全打開的。如果説打開喉嚨是要求打開喉咽腔和口咽腔,那麼,要想把聲音送進面罩,還必須同時把鼻咽腔打開。所以所説的打開喉嚨是要求上下左右都打開。……如何做到在打開喉咽腔的口咽腔的同時,把鼻咽腔也完全打開,從而獲得充分的面罩共鳴呢?

1、面帶微笑聲音容易進入面罩位置

古代的老師教唱歌只教兩件事:一是打哈欠打開喉嚨;二是微笑地唱有助於聲音進入面罩。就靠這兩點我國曆史上出現了很多優秀的歌唱家。

2、用哼唱的感覺到面罩共鳴

“在哪裏哼就在哪裏唱。”當然這種哼唱必須是以完全打開的喉嚨和良好呼吸支持為前提,否則是哼不到面罩裏面去的。另外在哼是要儘量找到一種暈乎乎的感覺,這説明打開了鼻咽腔真正哼到頭上去了。

3,不張大嘴也有助於找到面罩共鳴

除不張大嘴外,歌者不要用嘴去控制聲音或用嘴去做聲音,這樣往往會影響面罩共鳴。

4、小聲練唱有利於找到面罩共鳴。

5、講話時也應該儘量運用面罩共鳴。

説話要像唱歌那樣好聽,唱歌要像説話那樣自然。

關於高音問題

1、唱高音之前必須做好充分準確,這個高音的印象早就印在你的腦子裏了。

我理解這句話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是説,在你的頭腦裏必須 樹立起正確的聲音形象,其二是説,唱高音之前,發聲器官的各個部位,如橫膈膜的支持、喉結的位置和麪罩共鳴等,都要做好將要積極工作的準備。

2、聲音的動作與音高正好是相反的。

就是説,越往高音唱,歌唱發聲器官某些部位的動作與感覺越要往下。這種反向動作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唱高音時別用外在的力量往上衝,而是用內在的力量:一是喉結兩側的肌肉將喉結往下拉;二是橫膈膜有力的控制呼吸;三是頭別往前伸,也別仰頭,而應略低頭。”

3、高音最需要面罩共鳴。

4、唱高音要有自信感。

練聲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1、練聲是一項艱苦的勞動

2、練聲時要保持良好的歌唱狀態

3、練聲時要培養歌唱意識

4、練聲時要力求主客觀統一

5、練聲要有的放矢

6、練聲時不要過於追求音量

7、練聲時注意力要特別集中

8、要用科學的態度練唱

歌唱發聲練習的步驟

歌唱發聲基本功的練習,一般按音域進展的規律,可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

以中聲區訓練為基礎,掌握基本的發聲方法,調節和鍛鍊肌肉以適應歌唱技術的需要。無論哪一個聲部,都應該從中聲區開始訓練。練中聲區的音相對鞏固後再逐 步擴大音域,要知道聲樂學習要從基礎入手,中聲區是歌唱嗓音發展的基礎,基礎必須打得紮實,要記住“欲速則不達”的道理。

第二階段

是中聲區的基礎上,適當擴展音域,加強氣息與共鳴的配合訓練,練好過渡聲區(即換聲區的訓練),為進入頭聲區的訓練打好基礎。第二階段的練習是關鍵的一環,需要花費的時間相對也比較長,但千萬要有耐心和信心,不要急於唱高音,要沉得住氣,等這段音域鞏固後,再進入高聲區的練習。

第三階段

即高聲區的練習可以在比較鞏固上兩個階段的基礎上加強音量音高的訓練,進一步擴大音域,做較複雜的發聲練習,使各聲種達到理想的音高範圍。這了階級的練 習要特別注意高、中、低三個聲區的統一,音的過渡不要發生裂痕和疙瘩,重點是加強頭聲區的訓練,獲取高位置的頭腔共鳴,從而達到統一聲區的目標。這樣我們 歌唱發聲的樂器基本製造完畢,可以唱一般難度較大的歌曲了。

標籤: 唱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wenyi/yinyue/zek2e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