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作文 >

關於儀式的作文

關於儀式的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儀式的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儀式的作文

關於儀式的作文1

儀式,多指典禮的秩序形式。在很多人的想法裏,儀式代表着繁瑣、表面化、形式化。那是因為他們只看到了“外在”,而儀式的“內在”絕不停留在追求儀式感,儀式的每一步都有它獨特的意義。

儀式是成長的見證和餘生的回味。滿月、週歲、十歲、成人……這些階段我們的一生中只有一次機會經歷,儀式讓你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些人陪你一起見證,一起分享成長的喜悦。長大後,再翻出孩童時戴着生日帽傻笑的照片,又一次回味那段時光,總是感慨萬千。在央視《等着我》節目中一位老兵來尋找他的排長,他只提供了為數不多的線索:排長的名字以及當兵第一年過生日時排長偷偷塞給他的鞋墊子。其實儀式可大可小,可它終究會成為你生命中不可抹去的回憶,甚至讓人念念不忘一生。

儀式是自我的熱愛與治癒。曾經有一句話很有名:“幸運的人用一生回憶童年,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著名作家張抗抗便是後者,她幼時喪母,一直獨自飄蕩。可她卻在文中寫道,以後每年我都要為自己過生日,每年我都要為自己買蛋糕和鮮花。她不是一個人,她有自己陪着自己。或許以後,在每個生日的燭光裏,她會慢慢忘卻之前的不幸和苦難,成為一個樂觀積極、熱愛生活的自己。成就自我,是最好的結局。

儀式是堅定信念、培養樹立意識的必經過程。從國小甚至幼兒園開始,我們每週一都會舉辦升旗儀式。戴紅領巾、唱國歌、敬禮,每一個細節都深深刻在孩子們的心中,即使他們年幼,還不懂愛國情懷,但終有一天,他們會參透,成為在凌晨五點去天安門看升旗的大人。在那個瞬間,心中的信念在積攢多年後爆發出來並深入骨髓。中國的後代是千千萬萬的中華少年,他們有信念、有理想去建設更好的祖國。這就是儀式帶來的、永存的信念與嚮往,潛移默化又深入人心。

所有的儀式裏都有個自我。或許是幸福的笑臉、孤獨的身影、向陽的臉龐……都行。你終會在這些過程中成為更好地自己:有血有肉、戰勝不幸、堅定信仰。

我們努力着成為一個完整有自我的人,儀式是途徑,更有力量。

關於儀式的作文2

儀式這個簡單的詞語,卻令人感到無比的莊重與肅穆,同時又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無論是承載着無數共同記憶的畢業典禮,亦或是在珍愛的新本子上鄭重的留下第一行字,都是我們生活中的儀式。因此,我們無法失去儀式,更不應該失去儀式。

有時候,儀式意味着一種傳承。日本人在用餐前的一句"我開動了";基督信徒在日常生活中時常在胸前畫的十字;中國人在除夕夜時的守歲,都是一種簡單的儀式。然而,它們都經過數十年甚至數百年時光的淘選,伴隨着人類與社會的發展,通過一代又一代的堅守才得以延續至今。儀式,或代表着民族性格中的謙和守禮的高尚品德,或寄託着對上帝的感恩與心中的無限虔誠,或懷揣着人們對新生活的美好希冀。而這些種種,也正是藉助人們堅守的儀式而得以延續至今。若是儀式,這文化與傳承的斷層應如何修補?

有時候,儀式代表着一種見證。浪漫甜蜜的結婚儀式見證這一對對新人相互的承諾;莊嚴的祭祖儀式見證的是對先祖的感恩與懷念。正因有了這種種的儀式,使人們的情感得以表達,使人們的諾言得以恪守。想當年,劉關張的桃園三結義向世人演繹了一段忠義之歌,見證了兄弟之間情同手足的深厚情誼。勿失儀式,是為了不失去理性而莊重的見證,不失去情感的堅實寄託。讓儀式承載着我們的諾言和信念,歷久而彌新,我們才不會在悠悠歷史中迷失。

然而,儀式卻不代表着一成不變,不代表着落後迂腐,更不代表着拖拉滯緩。嫁娶儀式早已從傳統封建的三拜之禮演變為如今的.蜜月婚禮、海底婚禮;河南一高校的畢業典禮也從禮堂搬到了南極,從宂長的頒獎與發言變誒刺激的探險與挑戰。不同的儀式已隨着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的改變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若一位一千百年前的儀式觀作當下日新月異之儀式的判斷標尺,才是真正的閉塞落後。

勿失儀式,勿失我們的傳承,勿失我們的見證,才能真正創造出文化與信念的無垠。

關於儀式的作文3

儀式,豐富多彩,無處不在。儀式,或攜一身古樸氣息,或引一股時尚潮流,在合適的時間與地點,為生活轉個身,以俯視過去、仰望未來的姿態,為生活正衣冠,以全新的姿態迎接未來。

儀式,起源於生活,同時豐富着個體的生活與精神。一如JK羅琳在寫每部哈利波特前都必寫下萬字前言,神奇的儀式給予她自信與勇氣,在創作的宮殿中信馬由韁而毫不退縮,十年之內便構築出七部小説和那個龐大而富有魅力的魔法聖殿。她的前言裏,不乏坎坷人生的哲思與傾訴,不少對未來的展望與祝福,而更多的是對再次創作一個全新故事的未知的擔心與期待。如此簡單的儀式,對羅琳而言莊嚴而神聖,讓她放下包袱、勇往直前。儀式,為羅琳整理衣冠,用嶄新的姿態迎接挑戰、迎接未來,豐富生活、充實精神力量,讓個體撥開雲霧,看見一個別樣的自我。

儀式,聯繫着你我,是社會的紐帶,把心相連。儀式是春晚,闔家團圓、暢享天倫之樂;儀式是龍舟,乘風破浪、滿載家國情懷。在儀式中,我們各點一盞孔明燈,漫天星火,是每個人真心祈福;在儀式中,我們摘下幾束黃牛木,先人墓頭,回味家族悠厚歷史。儀式,讓我們唱同一支歌、懷同一種情、做同一件事;正是這儀式中短暫而美妙的同一,讓每個個體一同感受心與心的共鳴、手與手的温暖,感受匯聚而成的磅礴與信仰,從而收穫温暖,勇敢前行。儀式,把我們心與心連在一起,為社會整理衣冠,以新的面容迎接每一個人。

然而,儀式也需符合時代,因時而變、因地制宜。如禁清明炮仗、棄端午沉粽,雖少一份傳統味道,卻給環境多一份清新美好,值得稱道。另外,儀式也分精糟,糟糕的儀式只會讓俗人的生活更落俗套。如餐前拍照、淘寶曬物,只會使人被網絡牢牢捆綁,毫無益處。儀式應起其正衣冠之功用,為生活遠航掛起大帆。

不妨讓儀式為我們正正衣冠,用全新的姿態迎接生活、迎接未來!

關於儀式的作文4

"儀式",這個莊嚴而鄭重的詞語,似乎一直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幾乎伴隨我們一生。有的人認為在快節奏生活下的今天,儀式該被除去;但在我看來,儀式仍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們需要儀式。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高速度並不能成為我們除去儀式的原因。難道我們忙得連滿懷思念之情祭拜祖先,享受"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時間都沒有了嗎?難道我們忙得不再需要婚喪嫁娶的儀式,失去了一個親朋好友同堂祝賀的機會?難道我們忙得無法舉行畢業典禮,大學聯考結束後就拍一拍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地分別......

儀式在某種意義上,是對某事的重視,想要賦予這件事重要的意義。祭拜祖先的儀式,是通過特定程序表達我們對祖先的追思。清明節放假,目的不在於給人們三天外出旅遊而僅在網上送束鮮花就完成祭拜,而在於給人們時間完成祭拜祖先的儀式。宣佈新中國成立的開國大典是一種儀式;諾貝爾獎的頒發是一種儀式;大到國家社會小到個人在筆記本上寫下第一句話都是儀式,是人們藉此表達重視的手段。試想一下,若沒有儀式,人們不再舉行婚喪嫁娶典禮,人不再舉辦畢業儀式,那麼我們將失去體現它們重要性的方式和手段。

儀式體現的不僅是對某事的重視以及賦予其重要意義,還是連接傳統和現代的橋樑,連接東方和西方的紐帶。祭拜祖先的儀式往往由先代祖先傳下,一輩一輩流傳至今,我們進行這種儀式,不正是一種繼承嗎?我們總説文化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如果我們連儀式都要去除,那麼我們將失去連接傳統和現代的紐帶。如果我們因為快節奏的生活而丟掉儀式,那麼我們的心靈缺少的或許是連接他人、社會以及過去的紐帶,我們或許會成為沒有"根"的人。

是的,我們需要儀式。就如村上春樹所説:"我想,我還是需要心的,無論它有時多麼黑暗,多麼沉重;但它還是可以像鳥兒一樣在空中曼舞,自由飛翔。"我想,我們是需要儀式的,無論它有時多麼繁瑣,多麼複雜,但它還是連接現代與傳統的紐帶,可以讓我們懷念過去,展望未來,世代相傳。

關於儀式的作文5

儀式,作為一種存在已久的形式,必是有其價值所在的。然而近來屢屢出現的“儀式感”三字,卻令我不太贊同。我認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妨少些儀式感,這樣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更加高效與自由,更加接近實質。

誠然,在一些事情上,我們是應該講究儀式,注重儀式感的。各個高中一般都有“成人禮”這項儀式,來紀念,或是提醒每個學生作為一名十八歲的公民的義務與權利。在這件事上,儀式感傳遞了一種責任,不可缺少。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講究的是“斷舍離”,我覺得儀式感在精神上的正面作用如果不大,我們不妨將其捨去。

作為學生,我們每天都在看書。試想,若是此次看書前都要將書擺在面前,待心下平靜後,充滿儀式感地翻書本,那將浪費多少寶貴的時間!古有陸放翁“呼僮不應自升火,待飯未來還讀書”,今有三聯書店書架、樓道間卧坐“啃”書之人,若是他們都過於注重儀式感,那讀書這事可太耗費精力與時間了。更何況,少去儀式感之後,我們便活得更加隨意、自在。朱熹有云:“埋頭書卷何日了,不如拋卻去尋春。”這與現代人常提的“説走就走的旅行”,豈不有異曲同工之妙?一邊是那充滿儀式感的“規規矩矩”的生活,另一邊是這樣簡潔與自由的作息方式,不知你願選哪種。

況且,拋棄那儀式感可使人更加接近本質、更加踏實。近來常有各種大學聯考“迷信”,家長們紛紛求神拜佛,到廟中燃香。細想,這樣的儀式,或是儀式感,難道會起到什麼實質上的作用嗎?少些儀式感,靠汗水浸泡出來的實力豈不是比任何形式的祈禱都更加有效有用嗎?更不説有些官員了,明明做的是自己的職內事,卻渴望那一份儀式感,非要弄得百姓們都知道他要做事了才開始着手。此時的儀式感,説是虛榮恐怕也不為過。

沒有儀式感倒不是一件壞事,作為個人,我們由此變得高效,社會中的風氣可變得踏實。丟掉儀式感,有百利而無一害,故沒有儀式感又何妨!

標籤: 儀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fw/zuowen/kmelz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