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作文 >

聽雨九年級優秀作文

聽雨九年級優秀作文

卧室的落地窗簾把外面的光遮得嚴實,窗外已是天亮,自己竟不知曉。還是秋雨聲,那跌落在窗外鐵皮雨棚上“滴嗒”、“滴嗒”的聲音,把我從夢中喚醒。

聽雨九年級優秀作文

今日是週六,妻子早起忙碌,一個人賴在牀上不願起來,難得“浮生半日閒”。也許是公務繁忙、家事煩瑣的緣故,負荷太重,心太累,感到昨晚這一覺睡得好香。好久沒有這樣酣睡過,依在柔軟的枕頭上,閉着眼睛聽雨聲……

雨是天的眼淚,雨聲是天籟之聲。靜心聽雨聲,人與天進行心靈溝通。南方山裏的雨特有靈性。春時的雨聲象出閣少女的抽泣,纏纏綿綿,怨怨艾艾,如泣如訴;夏季的雨聲象傷心男子的號哭,肝肺俱裂,如雷貫耳,驚天動地;冬至的雨聲很小,象老人乾涸的情感,有淚無聲。最攪人心緒的還是秋時的雨聲,象冤哀的少婦,有點纏綿、悽楚,給人愁意,故有“秋風秋雨愁死人”之説。

十月,已是秋冬交替時節了。聽到的雨聲,不象少婦冤哀,卻象老嫗教誨的聲音,不緩不急、語重心長,卻也有幾分凝重厚實之感覺。聽着雨聲,不覺憶起過去的少年時代的雨景來。七十年代,南方鄉下的油布雨傘也是稀罕物,只有大人出門才會帶着雨傘,小孩的雨具是斗笠。電影中紅軍戰士身上揹着的那種。春日的雨晨,挎個書包、戴個斗笠、捲起褲腳上學去。雨太大,斗笠遮不住雨水,到學校時,衣服總是濕漉漉的,只有頭髮和書包沒有淋濕。一個上午下來,身上熱氣騰騰,不知不覺的衣服半乾,根本感覺不到寒意;夏日的雨是一陣而過,來得激烈,逃得飛快。上學時斗笠都不要帶,抱着書包從街道兩邊的屋檐下穿梭,跑到學校。中午回家吃飯,書包不需要揹着,放在課桌的抽屜裏,單身冒着大雨小跑回家。那時,縣城的路是沙子夯實,還沒有水泥或柏油地面。一雙小腳丫在水中泡得發白,腳底磨得厚實,沒有沙子割腳的感覺。到家門時,用手將頭髮上的雨水一摸一甩,把濕透的衣服脱下擰乾後進門。有時也有逃學,和小夥伴一起赤身裸體在江中游泳。忽然,天空烏雲翻滾,急忙上岸,將衣服裹好書包,藏入沙坑,覆蓋樹枝後返回江中。下雨了,雨點打在江面,濺起朵朵浪花。在水裏歡快喊叫,激動不已…… 記憶中,少年的`雨是快樂的雨,是彩色的雨,是青春的雨!

步入中年,對雨有些漠視,很少被雨淋濕身了。每逢雨天,或躲入傘內,或躲入車內,或躲入屋內,竟感覺不到雨的快樂與憂愁。感覺不到雨的靈性,其實就是自己心的老化,沒有青春的激情,成熟得有些冷漠,對世事的一切,變得熟視無睹了。

窗外的雨還在“滴嗒”、“滴嗒”地下着。雨天不願出門,一天的時光不知如何打發?陡然想了解古人對“雨”的感覺是怎樣?起牀、穿衣、打開電腦將“古代雨”搜索一遍,吟雨之詩詞頗多,最喜歡以下幾句: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丁香空結雨中愁;寂寞深閨, 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衾不耐五更寒”;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春夏秋冬雨,喜怒哀樂情。一個“雨”字將幾多古人的遭遇、心境表達得如此淋漓盡致。詩人筆下的景緻、宣泄的情緒,穿越千年時空,依然瀰漫於字裏行間,感染着無數後人!咀嚼着詩句,解讀着古人的情感,竟顯得自己的文字如此蒼白,不如收筆,靜聽雨聲淅瀝……

標籤: 聽雨 九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fw/zuowen/1dl9j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