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作文 >

學生作文怪狀與對策論文

學生作文怪狀與對策論文

中學語文課文幾乎篇篇是美文佳作,學生天天學習,耳濡目染,應該是“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寫作質量一定很高,然而讀了十幾年名篇名著的高中學生,一到自己動筆寫文章時就感到頭腦空空如也;還有大半的學生文理不通,錯別字連篇,內容胡編亂造,空喊套話,千人一面孔,萬人一腔調,作文能力相當低拙。

學生作文怪狀與對策論文

  一、原因

1.硬性命題,學生不熟悉不愛寫。

那些命題像“緊箍咒”一樣,強制學生説那些不想説,不願説,無可説的話,那些學生不熟悉或雖然熟悉卻缺少濃厚興趣的東西,容易引起他們對作文感到為難並採取勉強應付或説大話、空話、假話。在寫作教學中,還有相當一部分的語文教師把各類作文選當作工具書,強制學生背誦抄寫作文選的佳作來應付考試。筆者認為,這是最誤人子弟的事,長此下去,作文教學將步入一條死衚衕,一個個稜角鮮明的學生都成為了圓寶石。

2.提供範文,學生難以張揚寫作個性。

教者往往在教完一篇課文後要求學生仿寫一篇作文,似乎講求讀寫結合,學生也有“枴棍”可扶,但仿寫過多,學生依樣畫葫蘆,往往會變成一種模式,萬一拿開了“範”就會成為“邯鄲學步”的燕國人,不知如何開步了。無疑是對中學生富於想象、樂於創新和要求自我表現的心理的扼殺。

3.缺少素材,學生產生寫作畏難情緒。

許多學生是從家門到校門,從教室到寢室,缺少社會實踐,缺少生活素材。這些學生每週對一篇作文或隨筆只能冥思苦想完成,但作文成績卻沒有提高,因此認為寫文章最難,寫來寫去還是原地踏步,想從六十分寫到九十多分,比數理化考一百分還難,因而失去信心,產生畏難情緒,這種心理嚴重影響了學生學作文的興趣和寫作積極性。

上述三種心理都是中學生不喜歡寫作文、怕寫作文的心理壓抑的反映,這些心理阻礙着中學生寫作中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使他們的習作缺乏真情,沒有個性,內容和形式鮮有創意。

  二、對策:

1.關注生活,汲取信息。

語文教學的方向越來越趨向社會化,從課堂教學的“小語文”向廣泛涉獵各種語文知識的“大語文”轉變已是當務之急。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研究社會,反觀自我,汲取信息,從多角度、多方向尋求多種答案,才能體現寫作教學的人文作用。《詩經》雲:“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是指廣採各種各樣的山石,才能夠創作出玲瓏剔透的玉雕來。朱熹在《觀書有感》中寫道“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活水”就是生生不息的想象和創造,它促使知識的“清流”代代相傳,這“活水”也是寫作的取之不盡的素材,有了它,“巧婦”不再“難為無米之炊”,即使學生不是“巧婦”吧,也能“燒”出實實在在的“米”“飯”來。 2.開放命題,不拘定格。

中學生自有其獨特的心理,引導得法,可使他們在寫作中不斷湧現靈感,命題方式應有一定的靈活性,少擬封閉性的題目,多出開放性的命題,可指定寫作範圍或話題,可交代副題,可提供材料讓學生自行命題,可老題新作,可正題反作,可反題正作,可一題多作,總之,題目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形式、不同梯度來出,要有變化,有創意,不斷激發學生寫作情緒的興奮點,使之始終能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寫作。

3.舉一反三,發散思維。

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應始終起主導作用,這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寫作前的啟發和引導,二是批改中的啟發和引導,三是講評中的.啟發和引導。有些較難的題目,或記敍較難理清頭緒,或説明較難抓住關鍵,或議論較難擺明觀點,這就需要教者提供一些思路的線索,啟發和引導學生能比較順利地進入思路。還有些題目,或需要明其來龍去脈,或有典籍掌故,或牽涉前人章句,或存在一些難解詞語,教者應提供一些必要的資料,幫助學生清除在思路上可能遇到的障礙。總之,教師對學生必要的啟發引導,應有舉一反三的作用,目的始終是擴展學生的思維(如逆向思維、輻射思維、比較思維、集中思維、綜合思維等),讓學生領悟到不管哪個題目都大有思考的天地,大有可寫的材料。

4.張揚個性,突出創意。

作文應該是最具個性化的作品,即便是孿生子女,他們筆下的父母也不可能是一個面孔。因為作文中融進了作者的情感和理性分析,而好多學生一寫好老師就是認真備課,關心學生;一寫起好學生就是刻苦學習,成績優秀;寫語言一副學生腔,寫人物千人一面,寫事件平鋪直敍,“語言無味,像個癟三”。大學聯考議論文都試圖引導學生去關注社會,關注他人,關注自我,而在大多數考生筆下,卻只剩下了乾巴巴的幾個論據,空洞洞的幾句議論,居高臨下或不着邊際地談別人怎樣,把自己遊離於文外。因而,語文教師要提高學生的寫作素質,迫在眉睫的任務就是力戒學生矯揉造作的語言,以“我口説我心”抒發真情實感,要鼓勵學生“出格”,寫出有創意的文章,朝着大學聯考作文發展等級的具體評分標準努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fw/zuowen/0g4jp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