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致詞 >

台北故宮 解説詞

台北故宮 解説詞

台北故宮 解説詞

“《溪山行旅圖》應該是范寬整合了多種自然山景畫成,其中很有可能就包括范寬老家耀縣(今耀州區)附近的山景。”著名古代書畫專家、台北故宮書畫處處長何傅馨表示。

范寬的《溪山行旅圖》畫的到底是哪座山?本報4月9日的報道引發了業界的強烈關注。昨日,何傅馨特意聯繫記者,就此提出自己的觀點。何傅馨認為,北宋時期,並不存在寫生的概念,所以《溪山行旅圖》既不是華山、終南山、照金山、太行山,也是華山、終南山、照金山、太行山。

北宋時期沒有“寫生”

《溪山行旅圖》現珍藏於台北故宮,是台北故宮的“鎮院之寶”之一。何傅馨介紹,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台北故宮的專家就對范寬及《溪山行旅圖》展開深入的研究,其中又以古書畫大家、台北故宮前副院長李霖燦最有成果,也多為學術界認可。“早在上世紀60年代,李霖燦就發表論文稱,范寬長期活動於秦嶺、華嶽、太行、王屋一帶,而范寬存世畫作很少,就《溪山行旅圖》而言,應該是融合了多處山景而成,無法明確是哪一座山、哪一處山脈的景色。”何傅馨表示,根據史料記載,范寬學畫主要有三個階段:師古人,師造化,師心源。即先學古人,再學大自然,但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得體會。同時,北宋時期並沒有現在從西洋傳進來的寫生概念,北宋山水畫講究畫真山水,注重四季變化,山和樹、水之間的合理關係。“根據我的研究,《溪山行旅圖》從構圖視覺角度説,只有從傳統移動式方法入手,才能畫出這樣的畫。所以,《溪山行旅圖》的原型不應該只有一處。”何傅馨説道。

畫中的建築羣可能成為證據

據瞭解,中國著名美術史專家、南京藝術學院教授林樹中曾在一篇論文中表示,他曾到過耀州區,覺得當地地理地貌和《溪山行旅圖》很相像。

在詳細看了記者的報道後,何傅馨也認為,西安文理學院韓長生教授從地理地貌方面提供的證據,“非常新鮮,也挺有力度”。何傅馨表示,雖然北宋時期沒有寫生,但中國畫裏也有所謂的“實景畫”,畫家往往會把看到的最有特色的景觀畫下來,比如寺院、塔、洞穴等等,“在《溪山行旅圖》的右下端,有一片建築羣,可以到當地考證,説不定能成為證據。”

對此,韓長生告訴記者,他在照金山脈考證時,發現耀州區柳林鎮以北一個叫香山的山峯半山腰有一片規模很大的寺廟遺址,距離他所拍的疑似《溪山行旅圖》的地點只有幾十裏地。

記者從耀州區地誌辦瞭解到,韓長生所説的寺廟叫勝果院,始建於北宋雍熙年間,早於范寬出生的`時間。他們的工作人員也懷疑過,勝果院就是《溪山行旅圖》中建築的原型,但一直沒有詳細考證過。接下來,他們會展開研究,探訪二者的關係。

本報報道成台北故宮解説詞

作為中國山水畫的巔峯鉅作,《溪山行旅圖》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廣泛關注。記者從西安美術館瞭解到,報道見報後,近幾日專門趕到美術館觀看《溪山行旅圖》(複製品)的市民明顯增多。

何傅馨表示,他們將對本報的報道整理後,更改台北故宮對《溪山行旅圖》的解説詞,將西安學者韓長生通過論證地理地貌認為《溪山行旅圖》畫的是范寬老家耀縣的照金山脈等説法添加進解説詞,向遊客做介紹。“多一個知識點,對宣傳中華民族傳統國畫,無疑更有好處。”何傅馨還通過本報對大陸學者專家發出邀請,希望他們明年可以到台北參加“國寶展覽”,屆時,《溪山行旅圖》將會是其中一大亮點。

記者還了解到,該報道已經引起銅川市及耀州區有關部門的注意,接下來,他們或將論證照金山脈和《溪山行旅圖》的關係

標籤: 解説詞 故宮 台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fw/zhici/wl3od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