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致詞 >

浙江普陀山導遊詞(通用8篇)

浙江普陀山導遊詞(通用8篇)

作為一名樂於助人的導遊,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導遊詞,導遊詞是講解當地的基本情況,介紹風土人情的文章。那麼導遊詞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浙江普陀山導遊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浙江普陀山導遊詞(通用8篇)

浙江普陀山導遊詞 篇1

普陀山是全國最著名最靈異的觀音道場,佛教聖地,寺院無論大小,都供奉觀音大士。可以説是“觀音之鄉”了。每逢農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分別是觀音菩薩誕辰、出家、得道三大香會期,全山人山人海,寺院香煙繚繞,一派海天佛國景象。

普陀山是東海舟山羣島中的一個小島,南北狹長,面積約12.5平方公里。島上風光旖旎,洞幽巖奇,古剎琳宮,雲霧繚繞。普陀山與九華山、峨嵋山、五台山合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而且又以山、水二美著稱的名山,普陀山這座海山,充分顯示着海和山的大自然之美,山海相連,顯得更加秀麗雄偉。

普陀山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同時也是著名的海島風景旅遊勝地。

普陀山普陀山位於舟山羣島東部海域,與世界著名漁港沈家門隔海相望,在浙江省舟山島東側,屬於舟山市。浙江沿海漁民早就來此捕魚,最早寺廟建於858年,由日僧慧鍔主持其事。現有普濟寺、法雨寺、盤陀庵、靈石庵等寺廟和潮音洞、梵音洞等名勝。

普陀山四面環海,風光旖旎,幽幻獨特,被譽為“第一人間清淨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濤聲,皆充滿佛國神祕色彩。島上樹木豐茂,古樟遍野,鳥語花香,素有“海島植物園”之稱。全山共有66種百年以上的樹木1221株。除千年古樟,還有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普陀鵝耳櫪。島四周金沙綿亙、白浪環繞,漁帆競發,青峯翠巒、銀濤金沙環繞着大批古剎精舍,構成了一幅幅絢麗多姿的畫卷。巖壑奇秀,磐陀石、二龜聽法石、心字石、梵音洞、潮音洞、朝陽洞等。大多名勝古蹟,都與觀音結下了不解之緣,流傳着美妙動人的傳説。它們各呈奇姿,引人入勝。普陀十二景,或險峻、或幽幻、或奇特,給人以無限遐想。

浙江普陀山導遊詞 篇2

普陀山位於錢塘江口、舟山羣島東南部海域,系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景區包括普陀山、洛迦山、朱家尖,總面積41.95平方公里。其中普陀山本島12.5平方公里,最高峯佛頂山海拔292米。既有悠久的佛教文化,又有豐富的海島風光,古人稱之為“海天佛國”、“人間第一清靜境”。普陀山大海懷抱,金沙綿亙,景色優美,氣候宜人。著名景點如潮音洞、梵音洞、朝陽洞、磐陀石、二龜聽法石、百步沙、千步沙、普濟寺、法雨寺、慧濟寺、南海觀音、大乘庵等。改革開放以來,普陀山管理局帶領全山人民艱苦奮鬥,創建了國家級文明山、安全山、衞生山。內外交通便捷,旅遊環境良好。本島日舒適接待量為1萬人次。每年的農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是觀音香會、朝聖盛典,海內外香遊客摩肩接踵、蜂擁而之。

震旦第一佛國:普陀山是世界聞名的觀音道場、佛教聖地,其宗教活動可追溯於秦。至唐朝,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促進了普陀山觀音道場的形成,並迅速成為漢傳佛教中心,傳至東南亞及日、韓等國。至清末,全山已形成3大寺、88禪院、128茅蓬,僧眾數千。“山當曲處皆藏寺,路欲窮時又逢僧”,史稱“震旦第一佛國”。山上每逢佛事,四方信眾聚緣佛國,時有天象顯祥,信眾求拜,靈驗屢現。綿延千餘年的佛事活動,使普陀山這方鍾靈毓秀之淨土,積澱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藴。“人人阿彌陀,户户觀世音”,觀音信仰被世人稱為“半個亞洲的信仰”。

人間第一清淨地:普陀山四面環海,風光旖旎,幽幻獨特,自古被譽為“人間第一清淨地”。山上金沙、奇石、洞壑、潮音、幻景渾然一體,形成山海兼勝、水天一色的獨特景觀。景區四季分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温在20℃左右,年降水量為1100毫米左右。潮漲潮落,島上常年空氣清新,質量優級世所罕見,富含負氧離子,彷彿天然的“大氧吧”。森林覆蓋率達80%,古樹名木繁多,香花異草遍野,尤以普陀鵝耳櫪為世界獨存,屬珍稀瀕危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山上有國家二級以上動物30多種,是野生動物的天然樂園。

浙江普陀山導遊詞 篇3

出歷史名城錦州西北行十餘里,有一座羣峯險壑逶迤伴繞,飛泉雲岫橫生妙境的名山勝地。這就是聲震遼海、譽播京華的關外第一佛山——錦州北普陀山。

北普陀山開山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藴深邃豐厚。迄唐武德元年即已肇建諸端寺剎,晨鐘暮鼓梵音法號經年裊渺,祥雲喜雨龍光清嵐百代氤氲,故世人皆以南印度普陀珞珈山北院稱之。至遼代,又因讓國皇帝耶律倍長居此山,經大德高僧德韶奏請遼太后,正式定名北普陀山而聞名天下。其中尤以名貫燕雲十六州的“石堂鬆雪、楓林旭日、蒼山觀海、紅石卧龍、滴水觀音、泓池澄暉、烽台夕照”等景觀而著稱於世。明清兩代,更以遼西“第一洞天”馳名海內,為佛、道兩教高僧、宗師及信眾朝拜之聖地。

北普陀山擁有奇特壯觀的山巒;千姿百態的峯石;翠柏菩提掩映的山泉;古樹懸掛的峭壁。名峯、古剎、摩崖移步即景,佳景天成。春可聽鶯啼鳥語,夏可聞蟬鳴桑林,秋可睹櫨紅霜染,冬可觀石堂鬆雪。四時景緻,異彩繽紛,勝如巧笑顧盼焉。九大景區共有五十多處景觀,其雲、石、水、洞、林、花、魚、鳥渾然一體,雄、險、奇、幽、動、靜、美、妙交相生輝。實為洞天福地,人間勝境。國家AAA級風景名勝區,遼寧五十佳景之大觀。

浙江普陀山導遊詞 篇4

親愛的朋友,現在您來到的就是普陀山的最高處——佛頂山了。這裏又叫做菩薩頂,是信徒們頂禮膜拜的聖地,此外,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有時在這兒還可以欣賞到罕見的海市蜃樓和佛光景象,所以歷來也有不上佛頂,等於未到普陀山的説法。

佛頂山上的慧濟寺是普陀山最高的寺院,它雄踞山巔,倚天面海,仙雲繚繞,風光壯闊,但因為建於山谷之間,佔地面積有限,所以慧濟寺的佈局便以天王殿和大雄寶殿為短軸線,向兩側作不完全對稱地展開,左右殿堂、鐘樓、廂房等建築,均以遊廊相接,加之中間的天井,便組成多個院落。尤其是東院新建的漢白玉荷花池,雕欄玉砌,水亭曲橋,別有一番江南園林的風味。

慧濟寺的主殿——大雄寶殿中,供奉着佛祖和他的兩位弟子。在主殿中供奉佛祖,與普陀山中其他寺院主殿供奉觀音菩薩不同。原來啊,在山頂供奉佛祖而不是觀音菩薩,暗示了佛祖至高無上的地位,即使在觀音菩薩的道場,也是不能例外的。大殿兩側的廂房裏,塑有二十諸天,簡單點講呢,他們是佛教的護法神。佛教認為,佛陀濟世傳播佛法之時,如果沒有得力的護法人,則會佛道隕落,所以佛國中才有許多的護法天神存在。他們都具有非凡的神通能力。可以幫助佛陀傳法,也可以震懾那些危害佛法的人。但是佛教的護法神可不僅僅是這二十諸天,而是一支龐大的隊伍,這支隊伍的名字叫做天龍八部,代表了八支部隊,其中天部和龍部是最為重要的,而我們面前的二十諸天,就屬於天部。為了表示這些護法天神對佛祖的尊敬,他們的姿態都是往前傾斜15度的,除了普陀山慧濟寺以外,塑有這二十諸天的寺廟還有杭州的靈隱寺、北京大慧寺、以及大同的華嚴寺等。

當然,作為觀音菩薩道場普陀山的三大寺廟之一,慧濟寺也有專門供奉觀音菩薩的殿堂,叫做觀音殿,與其他寺廟的觀音殿不同,這兒除了供奉有一尊2.7米高的觀音菩薩像以外,四壁還鑲嵌着總共100多尊線刻觀音像,彙集了唐、宋、元、明、清五朝名家的繪畫傑作,這些珍貴的觀音寶像石刻,也是慧濟寺重要的文物珍品。

慧濟寺後門,有一株普陀鵝耳櫪,據説它最早是古代一位緬甸僧人來普陀山朝拜時帶來的,樹高13米多,從地表處開始分兩叉,往上分叉均一分為二,很有規則,並且雌雄同株,每年五月開花,十月中旬果子成熟。但因為其繁殖率極低,在其原產地緬甸早已絕跡,屬世所稀有。因此它也就成了普陀的象徵,成了佛界的菩提。

要是您對普陀山的其它珍貴植物感興趣的話,不妨再到寺後坡下的新姜子木看看,這是一種僅見於浙江的珍稀樹種,被譽為佛光樹,每當春季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誕辰之日,它的嫩梢枝葉上就披上金黃色的絨毛,在陽光裏熠熠閃光,好像一個報春的使者,為海天佛國增光添彩。

從慧濟寺出來,您還可以站在海拔300多米的佛頂山上遠眺壯闊的海景,要是天氣晴朗的話,可以看到舟山羣島中大大小小的島嶼像一朵朵蓮花般點綴在中國東海之中,在這些羣島中,最著名的就是不遠處的洛迦山。您看,洛迦山的形狀像不像一尊慈眉善目的觀音菩薩安詳地躺在海面之上呢?要是仔細辨認的話,還可以分辨出她的頭、頸、胸、足等等,所以它也被人們稱為睡觀音或海上卧佛。據説,觀音當年就是在洛迦山修煉得道後,飄洋過海來到普陀山開闢了道場,所以不少前來普陀山的虔誠信徒都會乘船去洛迦山朝拜一番。

好了,佛頂山慧濟寺就為您介紹到這裏,如果您往南步行下山前往法雨寺的話,途中可以欣賞到不少石刻,其中刻在一塊巨巖之上的.海天佛國四個大字最為有名,傳説是出自明代抗倭名將侯繼高的手筆,已經成為了普陀山的一大代表性景觀,有興趣的話您不妨去拍照留念。

浙江普陀山導遊詞 篇5

普陀山,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觀音菩薩道場。

普陀山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道場之一。

普陀山與“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薩道場、四川峨眉山普賢菩薩道場、安徽九華山地藏王菩薩道場”,並稱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

唐以後,歷代帝王多次賜金擴建普陀山寺院,倡導觀音文化。

公元967年,宋太祖趙匡胤首次欽派人到普陀山貢香幡,開了朝廷供奉先河。宋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朝廷賜匾“寶陀觀音寺”。

公元1214年,宋寧宗趙擴又賜匾額“圓通寶殿”,欽定普陀山為專供觀音菩薩的地方。並根據佛經“補怛洛迦”,更山名為普陀洛迦山,也稱為補陀洛迦山。由此,普陀山成為中國四大菩薩道場之一。

有緣者如果有旅遊的機會,可以去參拜觀音菩薩。

浙江普陀山導遊詞 篇6

各位遊客:

大家好!

我很榮幸能當你們的導遊,我叫陸雨瑩,大家可以叫我陸導。現在我們去遊覽普陀山,我首先介紹一下普陀山的概況。

普陀山是1390個島嶼中的一個小島,與舟山沈家門是隔海相望。還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海島面積12.5平方公里。在2007年5月8日,被舟山市風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普陀山以其神奇.神聖.神祕,成為馳譽中外的旅遊勝地。

在唐大中元年,有個梵僧來藹潮音洞,感應觀音化身,為説妙法,靈蹟始著。唐鹹通四年,日本和尚慧鍔大師到五台山請觀音像乘船歸國,到了舟山的蓮花洋,船觸礁,他認為是觀音菩薩不肯東渡,於是就把觀音聖像留在普陀山的潮音洞側奉,於是有了島上的第一座寺廟----“不肯去觀音”。鼎盛時期,有三大寺廟,分佈是普濟禪寺,慧濟禪寺,法雨寺,還有88座庵,4000多名僧侶,史稱“震睇一佛國”。

説到普濟禪寺我有個小故事。有一年,乾隆皇帝微服私游到普陀山。看到普濟禪寺大門緊閉,就對看門的小和尚説:“你把大門打開。”小和尚説:“不行,就是皇帝老兒來了,我也不開,這是本寺的規矩。”乾隆回到北京下了一條死令,普陀山的大門永遠不能開。據説乾隆下旨後,這大門只開了一次呢!

山上除了三大寺廟外,還有觀音銅像,紫竹林,梵音洞,西天尋十二大景區,它們有險峻,有的幽幻,有的奇特,給人以無限遐想。島上樹木茂盛,古樟遍,鳥語花香素有“海島植物國”之稱。全山百種以上樹木有66種,1221棵,其中有我國特有的珍惜瀕危物種,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的普陀鵝耳櫪。

各位遊客,接下來的時間請大家自由活動觀音,海天佛國,島上有公交車往返大景點,下午四點我們在碼頭售票處集合。

浙江普陀山導遊詞 篇7

各位遊客:

大家好!法雨寺又稱後寺,為全山第二大寺。佔地33408平方米,建築面積13845平方米,共有殿宇樓閣廳堂294間。創建於明萬曆八年(1580),初名海潮庵。萬曆二十二年(1594)擴庵建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賜“天花法雨”額,遂稱法雨禪寺。

法雨寺建築佈局依山取勢,分羣遞升,從天王殿、玉佛殿、九龍觀音殿、御碑殿、大雄寶殿,直到方丈殿,殿殿升高,顯得宏大高遠,氣象超凡。遠處的千步金沙空曠舒坦,海浪聲日夜轟鳴。

法雨寺的寺門不在中軸線上,而在東南角上,建築為重檐方亭,也不同於一般寺廟的山門。

九龍壁:此壁不同於故宮、北海、大同三處的陶製九龍壁,而是用60塊青石拼接,雕刻嵌鑲精緻,猶如整塊青石雕刻而成。在高2米、長12米的壁上,九龍昂身舞爪,騰飛於雲山碧海之間,爭奪龍珠。壁頂樑上還雕有17條小龍,形態各異。此壁由浙江温嶺民間石雕藝匠仿北京九龍壁刻制。

天王殿:系兩座五層石經幢塔。殿前,古樟成林。殿內四大天王的位置排列與眾不同,據説是為了避免與普濟寺千篇一律。

玉佛殿:東西有鐘樓和鼓樓。月台上有古柏一株,蒼老勁健,西側植羅漢松一株,圍粗3米多,頗為罕見。玉佛殿是一座小巧玲瓏雕藝精緻的建築,面闊三間,外加圍欄,重檐歇山,黃琉璃頂。殿內供奉着高1.3米的玉佛,是1985年從北京永樂宮移來的。殿前13塊雕龍欄板,是明代遺物。

九龍殿:為法雨寺的主殿。系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從南京明故宮拆遷來的,是國內寺院建築最高規格的一座佛殿。殿內八根金柱的柱礎是精緻的雕龍磚。藻井是按古樸典雅的九龍戲珠圖案雕刻的,一條龍盤頂,八條龍環八根垂柱昂首飛舞而下,正中懸吊一盞琉璃燈,宛若一顆明珠,組成九龍戲珠的文體圖案。正中供奉毗盧觀音像,後供海島觀音及善財五十三參羣像。觀音立於鰲魚背上,左手託淨瓶,右手執楊枝。四周塑觀音救七難羣像。在觀音像兩旁有善財童子和龍女相侍。大小百數人物,造像各顯特色,畫面渾然一體,氣勢雄壯威嚴。 殿前有古樹十餘株,其中兩棵銀杏高入雲天,樹圍粗約三抱。東側的龍風柏蟠屈如虯螭,形奇狀怪。月台石欄板上刻着二十四行孝圖,取自元郭居敬編輯的古今二十四孝子的故事。孝悌本是儒學內容,在這裏也移植到佛教中來了。

大雄寶殿:殿中供釋迦、藥師、阿彌陀佛三尊像。殿東耳殿三間,為“三聖殿”,供三聖立像。西耳殿三間為“關帝殿”,供關公金坐像。

珠寶觀音殿: 建在法雨寺的最高處,方丈殿右旁,有一座精緻的“珠寶觀音殿”。殿內所供奉的觀音塑像,全用赤金鑄成,胸部嵌一顆神奇的珍珠,光華奪目。此殿,一般的香客遊人平日是不可任意進去的。

海會橋:在塵雨寺前蓮池上,系單孔青石拱橋。“海會”意指諸菩薩聚會在一起,共德之深與數量之多,猶如大海一樣。它建於清光緒十八年(1892)。橋兩旁石欄板上,鐫有動物、花卉浮雕,石欄柱上雕有小石獅。

浙江普陀山導遊詞 篇8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

歡迎來到國家aaaa級旅遊區,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是普陀山。我是這裏的導遊,我姓尤,大家叫我尤導。下面聽我講解。

普陀山雄峙於寧波市杭州灣以東的煙波浩渺的蓮花洋中,與世界著名漁港沈家門隔海相望。"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普陀山以其"三神"——神奇,神聖,神祕成為馳譽中外的遊聖地。唐鹹通四年(公元863)年,日僧鍔大師從五台山請觀音像乘船歸國,舟至蓮花洋觸礁,以為觀音不肯東渡,乃留聖像於潮音洞側供奉,遂有"不肯去觀音",普陀山四面環海,風光旖旎,幽幻獨特,被譽為第一人間清靜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濤聲,皆充滿佛國神祕之色彩。普陀山已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成為集禮佛觀光,避暑渡假,文物考古,海島考察,書畫寫生,影視攝製,民俗採風於一體的國家重點風景旅遊區。我的講解完了,接下來,我帶大家去參觀各個景點,我會一一介紹。謝謝大家,祝大家旅途愉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fw/zhici/wj9r5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