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心得體會 >

春晚心得體會

春晚心得體會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裏有了一些心得後,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晚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春晚心得體會

春晚心得體會1

除夕之夜,我的女兒一家三口陪我過年。只見他們三人都在忙着“搶紅包”,我問搶一個包能得多少錢?答曰:幾毛錢。我不理解,心想,為了那幾毛錢值得你們那麼叫真嗎。我心無旁顧,照樣看我的春晚。女兒、女婿有時還看兩眼,外孫女這一晚上從未來到電視機前。

説心裏話,往年春晚我只是多少看一點,並不太感興趣,不知為什麼,今年的春晚對我有那麼大的吸引力,除了上廚房和衞生間之外,我都是坐在電視機前。當時對節目挺滿意,但是並不想在這裏説幾句“讚揚”的話。這幾天,從網絡上,微信和朋友圈裏看到很多人的吐槽,批評甚至發起了對總導演呂逸濤的鞭撻和討伐,認為呂逸濤的這屆春晚是三十年來最差的一次,對他不請趙家班,德雲社和六小齡童很不滿意。而呂逸濤本人在評價本屆春晚時,給自己打出了100分的好成績,這一下更激怒了網友,紛紛質問他,還要不要臉了,還有更難聽的話,......。

事情所以鬧到這種嚴重地步,我猜想,呂逸濤自己已經為春晚奉獻了全部的心血和汗水,他認為對得起全國人民了;一部分觀眾認為今年春晚確實不如往年,典型的説法是:這四個半小時都是在“説教”,是拖長版的新聞聯播。這個現實,説明了我們的民族缺乏統一的文化認同感,也折射出我們的民族存在某種信仰危機。這個問題太複雜了,本人説不清楚。還是來説説我對這台春晚節目的感受。

我覺得,導演組不約請趙家班是對的。趙本山先生的演藝水平如何本人不敢妄言,但他靠春晚發了大財是人人皆知的,二十多年來春晚培養了很多暴發户,加劇了財富向少數人集聚的速度,趙本人在演出中經常流露出的低級趣味,對社會的影響也是不容低估的。德雲社的郭德綱,經常傳出聚眾鬥毆等負面新聞,他的相聲我沒聽過,但他品行不端我還略知一二,這樣的人不上春晚,多數觀眾是贊成的。

雞年春晚節目本身也有很多亮點,比如,東西南北中普天同慶的總體設計,滿足了不同地區觀眾的口味。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曲藝都請到了最著名的演員來表演,而且我覺得演唱水平都很高,聽他們演唱,真的很享受。廣州分會場的“衝向巔峯”,由五百名機器人伴舞,能做出整齊劃一的動作,有的還是高難動作,彰顯了中國正在走創新發展的道路,中國正在創新中走向輝煌。

李童表演的雜技節目“直掛雲帆”,畫面潔淨、唯美,展現了中國人民勇攀高峯的精神風貌,動作的難度也是世界首屈一指的。由侯勇、句號等人表演的小品“將軍與士兵”更是讓人蕩氣迴腸,細緻入微的表現了當代軍人保家衞國的偉大情懷。由趙薇演唱的歌曲“六尺巷”,從民間典故里提取素材,每一句唱詞都引起觀眾內心的強烈震撼。

我個人感覺,有一些節目,特別是語言類節目檔次不高,故事情節編排脱離實際,生拉硬拽,令人厭煩。還有,就是寓教於樂做得不是很到位,“寓教於樂樂”就是在“樂”的過程中把“教”的功能藏起來,有的節目“説教”的意味過於明顯,有些觀眾對於被別人的“説教”從來就不感冒。節目編排也有待改進,比如開場的幾個節目對觀眾缺乏吸引力,觀眾看了幾眼就沒了興趣,開始玩別的東西了,有的人就再也不回來了,後面的節目再好他也不看了。

我是小人物,説錯了請原諒。

春晚心得體會2

去年春晚真的很不錯,每一個節目都是那麼的新穎有創意,包括人們想看的、期待的小品和相聲。我認為是最有意義,隱含內容最多的一次。那麼,究竟是哪些節目隱含了那些內容呢?此文小作評論。

《我有點暈》(相聲)

相信大家都看過姜昆老師的這段相聲,非常不錯。其中有一句話我記得非常的深刻,“以前是孩子一堆,老婆一個;現在是孩子一個,老婆……還是一個”。雖然話説到此為止,但我想朋友們都很清楚這個話説下去會是什麼。那就是現在孩子一個,老婆一堆。這就是現實,雖然我不能説所有的男人沒幾個好東西,但至少有這樣的事實可以去證明。當然,感情這東西,並不是在於誰對誰錯。該檢討的是雙方,而不是單獨的一個。

《五官新説》(相聲)

有富同享,有難不同當,這就是現實。不要説朋友關係,就連自己的臉都如此的虛偽,遇到困難是各奔東西,更不要説身邊的朋友或者兄弟。張作甫説過,今日明日是朋友,不見得後天,將來永遠是朋友。現在的朋友大多都建立在一定的利益之下。隨着時間、環境、發展等變化,身邊的朋友也在變化着。老朋友離去,新朋友到來。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究竟能算的上朋友的有幾個呢?其實數數也沒幾個。當你有錢,有發展的時候,人人都想和你交往。當你失敗窮酸的時候,再看看以前的朋友去了那裏?在親近一點的説,當你考上大學有了好工作的時候,你的父母對你如何?當你考不上大學沒有工作的時候,你的父母對你又如何?當你戀愛的時候是互相是如何?當你分手的時候互相又是如何?

《吉祥三寶》

小品《吉祥三寶》是一個很現實的小品,妹妹愛上了保安,但處於哥哥的阻礙而不能順其自然的去登記結婚。也可以認為是家庭以及“父母”的不同意。其中的含義很讓人們值得去思考。兒女的婚姻到底是由父母做主安排?還是自由戀愛由自己做主?做兒女的應該如何選擇?當然,做父母的都想讓自己的兒女有個好家庭,有個好未來。父母只是兒女路上的老師和引路人,路還是要自己走。父母可以把關,可以去教育,但不能完全的安排和管制,這是非常不實際的作為,也可以説成是父母毀了兒女的幸福。再者,“幸福”不一定是非要讓自己的女兒嫁個有錢人家或者經濟條件好的人家,照這麼説,那是不是對天下的男人太殘忍?光棍不就更多了嗎?經濟是生活的保障,但不一定是幸福的保障。往往不幸福的家庭,還都是條件好的,有錢的家庭。兒女尊重父母,父母同樣也要尊重兒女,作為父母的,不能用那種舊思想,舊傳統,不能用那種為人之父母,長輩至上的'那種命令、口氣等和兒女交流,那註定是失敗的。要想和兒女溝通,先做朋友。

《黃豆黃》

這個小品很簡單,但含義也是非常的深刻。在這個小品裏我們看到的是,不考察、不研究、不親臨、不親自體會就可以胡亂下結論,就可以胡編亂造。這在我們現實當中非常的多,尤其是做領導的。這也讓我想起,我縣某局領導到基層來視察,對職工不聞不問,也不找職工談話,只和基層領導一溝通就走了,而且離職工是遠遠的,害怕降低自己的身份還是領導的架子不倒,也不清楚怎麼想的。但我聽過這樣一句話,不關心職工的,對職工不聞不問的領導就不是好領導。誰又知道這樣的領導是怎麼當上去的。再者,領導講話或者演講,搞子自己不寫,由人代筆,站在台上一開口,所有的問題全出來了。楞是把一個成語能扳成兩半給你讀。

《暖冬》

雖然是個別,但也是一個現象。開始的付出得不到回報,總是在很久以後才會發現。人,就是這麼的虛偽,這麼的現實。現在的年輕人,根本不去想什麼是真正自己想要的、想説的、想愛的。只要有感覺,就能“更新”!馮鞏的一句“輪值主席”一點都不誇張。人總是在經歷“更多”以後,才能想起誰是自己身邊最不可缺少的,才能想到誰是自己最愛的。張作甫説過這樣一句話,“感情是一種資源,是可以消耗的”、“沒有一見鍾情,只有一見鍾性”!雖然有點誇大,但這就是一種現象。同時我希望所有戀愛的人們,能去珍惜身邊所愛的,所擁有的一切。汶川地震這麼大的警示都不能喚醒一個人的話,那你根本不配做人。千萬不要等到失去的時候,才知道什麼是珍惜。

《不差錢》

拉關係、套近乎、潛規則,這就是如今人們所使用的交際和發展的手段。這一點誰也別想否認。尤其是在《不差錢》當中讓我們看到了娛樂圈裏的黑與白和選秀節目當中存在的各種弊端。我曾在以前的文章中説過,選秀看似是一個實力的較量,是一個真正選拔人才的節目。但我否認,因為很簡單,一些選秀節目靠的是拉票,拉票包括的內容也很多。比如宣傳、造勢等。如果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是很難做到的。當然,勝出的必定是票數最多的。如果説選秀是真正才能的比拼,還不如説家庭條件的比拼或者人氣的比拼。還有就是某選秀節目,雖然不是票數的問題,但也是整個節目和觀眾需要的問題。需要了,你就能上,不需要了,你根本就上不了。在這裏,很明顯就是利益問題。

看到這些小品和相聲,讓我們想到了很多很多。為什麼人,就不能永遠是“人之初 性本善”呢?

中國文祕資源網 - 您身邊免費貼心的文祕專家 - 歡迎訪問

春晚心得體會3

春晚本身具備這樣的功能,它可以總結網語背後的流行文化潮流,也可以在宏大敍事下為語言增加更強的生命力,這是雙贏的事情——流行語緩解了春晚的緊張感,春晚稀釋了網絡語言的荒誕感。

xx春晚臨近,節目內容曝光,據説語言類節目很調皮,使用了一堆網絡流行語,比如馮鞏説到了“主要看氣質”,潘長江説了“好的不要不要的”,郭冬臨與馬天宇的節目,也都以“氣質”説事。

以前春晚也愛用網絡語言,整體效果而言,觀眾或還會覺得有點新鮮,但對於每天混跡網絡的網民來説,能上春晚的網絡用語,有一些已成“過去時”,畢竟網絡流行語更新太快了。當春晚把網絡詞語當成“調料”放進節目中,網絡上,網友們已經又發明創造了新的詞彙。

春晚鼓勵節目使用網絡語言,是一個好的傾向,起碼錶明春晚“關注”網民,尤其是年輕人,想讓年輕觀眾產生些親近感。

由於觀眾都懂得那些網絡流行語的含義,編劇和表演者對於網絡語言的二次創作,對呈現效果來説很重要,只有掌握了這些網語的語境和用法,才能在創作中讓語言呈現新的活力。

過去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形:表演者在説到某個網絡詞語的時候,瞪大了眼睛,提起了精神,加大了聲音力度,用意想中能博得叫好的腔調,把那個詞誇張地説了出來,結果呢?現場的觀眾買不買賬不知道,電視機前的許多觀眾,卻是鴉雀無聲的,網語沒能起到預期作用,這是件挺尷尬的事。

但春晚又不能不用網絡流行語,不用的話,意味着與觀眾脱節,因為現在的觀眾,十有七八是網民,一點兒網絡用語也不碰,顯得春晚在親民方面做得不夠。整個娛樂業都在朝互聯網方向轉移,春晚用網絡流行語是大勢所趨,猴年的春晚,應該更大膽地使用、更創新性地使用網絡語言,為網語賦予新的註釋,讓觀眾為之眼前一亮。

語言類節目在使用網絡流行語方面還不夠大膽,太過於遵循流行語的具體意義,沒有在現有的語義裏生髮出新的解讀。春晚本身具備這樣的功能,它可以總結網語背後的流行文化潮流,也可以在宏大敍事下為語言增加更強的生命力,這是雙贏的事情——流行語緩解了春晚的緊張感,春晚稀釋了網絡語言的荒誕感。經歷過春晚檢驗的網絡語言,很有可能在走進《辭海》的同時,更深地走進公眾生活。

不僅語言類節目需要更有創意地使用網語,主持人的串詞,音樂類節目以及其他相關內容,在需要語言表達的時候,也可以更多地適應網絡流行語來增加春晚內容的豐富性。語言代表一個人的思想,春晚語言則意味着當下的語言活力,觀眾看春晚,除了會品評畫面精緻度、氣氛活躍度之外,更多地會去注意言辭,那些言辭會構成春晚的“氣質”,當小品演員説出“主要看氣質”的時候,觀眾會得到暗示,去體會春晚的氣質。

有時候,精彩節目的多少,不見得是評價春晚質量高低的標準,如果氣質對了,春晚一樣能贏得掌聲。

春晚心得體會4

自從20xx年第一屆“打工者春晚”在北京市朝陽區金盞鄉皮村首次亮相,到如今已是第三屆了。儘管聲音不夠純正靚麗,形象不夠光彩耀人,舞台還有點簡陋,但依然擋不住工友們的熱情。

打工者春晚是一種來自生活的藝術,其內容和着車牀的轟鳴,夾雜着汗水、淚水和泥水的味道,接受了社會温度、基層適度的燻蒸感染。這種源自胸腔的藝術,同樣是一種值得驕傲的藝術構成。它讓基層羣眾、打工羣體,得到其樂融融的藝術自豪感和藝術享受。

當下,新型城鎮化已經成為中國重要的發展戰略,打工者羣體成為推動中國巨輪遠航的小而韌的力量。社會文化當然應該能表現他們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思鄉懷念、無力維權……打工者羣體會因為這種共鳴而滋生更多發展自豪感、社會歸宿感以及勞動忠誠感,文化構成也會因為這種“基層標準”而綻放出燦爛的藝術花朵。

最近,與打工者春晚被追捧相對的,是一些豪華春晚的遇冷。少一些“熒屏春晚”,少一些藝術奢華,讓更多藝術和文化走下熒屏,走向羣眾,走出虛擬空間,走向廣闊的充滿生活情趣的社會大舞台,這才應該是我們文化藝術的方向,才是藝術最應該具有的精神內核和公共情懷:貼近基層,與民同樂,成為改善社會面貌的壯美力量。

反觀當下的很多文學作品、舞台藝術和晚會演出,真正反映打工者羣體的並不太多。不少創作者“關門創作”“閉門寫作”,對基層滄桑、一線情感知之不多,自然就無感可發;藝術發展在“技能崇拜”中沉溺過多,而唯獨對真情敍述不以為然,就會顯得外強中乾。在一些地方的廣大農村以及城市廣場,想看一場“現場版文化大戲”,已成了一種奢侈。這是文化發展的捨本逐末,也是一種文化枯萎,需要“打工者春晚”的民間舞台來支撐、激活。

推動藝術走向羣眾,我們應該搭建更多的“打工者春晚”這樣的羣眾大舞台。藝術工作者以及各種文化表演,既要注重熒屏效應,也要注重“開門演出”“基層演出”,多將藝術觸角伸向廣闊的基層,多和羣眾互動,讓羣眾得到真正的藝術震撼和昇華。而我們的藝術評價標準也應該少一些“炫技崇拜”“豪華崇拜”,少一些商業化、娛樂化的因素,多張揚藝術的真誠之“核”,給基層大眾奉獻更多“來自胸腔的藝術”,迎來真正的文化大繁榮時代。

春晚心得體會5

且不論歷來為人所質疑電視究竟是不是世紀以來最好的發明。也不論電視節目的粗俗氾濫造成的社會整體低智商的形象。更不談電視勢必輸在網絡之下的必然趨勢。只説那電視,在啟迪民智,揭示社會能見度上的作用,居然還是那樣乏善可陳。

央視,在一年之中精耕細作的節目,所做的全部努力,居然到了年末,自己一手毀掉。將所有的嚴肅與理性,親手抹殺,忍不住將世俗的一面,展現出來,將歌舞昇平、三流趣味拋了出來,迎合想當然的羣眾趣味。腦袋一拍,也就不管最後的效果是不是增添了大眾的審美疲勞,更不會想到這不過是娛樂至死的時代,最令人觸目驚心的一幕。

舉國之力,13億人口,居然在一年之計在春的時候,欣賞的到竟然是毫無智商可言的節目,肉麻粗俗當有趣,高科技的舞台當成現代化的表徵。卻忘了在一陣毫無思想的狂歡爛笑之後,迎來的是更大的空虛和現實的麻木。在歌舞所掩飾的太平中,又有多少家庭歡喜,多少家庭憂愁。

整體的煽情氾濫,和對個體的漠視和麻木,這種中國式的病灶,難道春晚中,不也展現得很深刻嗎?彷彿春晚凝聚了所有中國人的心,彷彿即使遠在他國和遙在邊陲的人都照顧到了,可是其實什麼也沒有解決和照顧到。當然這不能奢求春晚。但是一場豪華之後,居然引不起半點的思考,相反還要窒息人的思考,一起裹挾在毫無深意的所謂歡樂與喜慶裏。這是對真正有頭腦,想思考的人的一種挑釁罷了。

春晚越發成為一種符號。而這符號成為意義本身的時候,連意義也被弱化乃至消解了。在這個國度裏,春晚簡化了春節的內涵。本該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本該許許多都人走向街頭,互相的感受人羣中的真實歡樂和喜慶。卻被無生命的電視給阻隔了。我們沒有西方的萬聖節,也沒有南美的集體的桑巴舞蹈。我們的人羣,感受不了來自自己的同類帶來的哪怕並不怎麼標準的舞姿所帶來的真實快樂。春晚在割裂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割裂人與人之間真實的接觸和温情。居然用所謂的電視信號,帶取代這種真實,用所謂的衞星傳輸,來代替活生生的情感交流。

似乎很先進,其實很糟糕。似乎很喜慶,其實很寂寞。似乎很有情,其實虛假在蔓延。當所有的投機者,盯着在春晚的舞台來博取名利的時候,春晚這象徵性的喜慶,都演變成了一個看不見的名利場。而我們的觀眾,在虛假的開心中,還要被欺騙,真是中國式的熱鬧。P民永遠不懂春晚熱鬧的真實含義。

電視、民族、傳統、新的連接紐帶。當我寫下這樣的字眼,其實無需我説再多,很多人都能明白其中的含義。説中國傳統,其實新的出奇,居然電視運用得這麼好。説中國維新,其實中國又傳統得出奇。居然幾十年了,甚至幾千年了,還這樣自己人愚弄自己人。

春晚心得體會6

20xx年的央視春晚已經落下帷幕,但它引起的廣泛熱議還沒有結束。今年的春晚真正體現了“春晚何以成為成功的舞台”的命題,它繼續着過去全民大聯歡的美好傳統,並結合新時代的議題,辦成了一台讓觀眾同頻共振的聯歡節目。

要跟觀眾同頻共振,首先要實現主題的親民化。歷年春晚節目都少不了相聲、小品、歌舞等傳統項目,今年也沒有例外。岳雲鵬和孫越的相聲《妙言趣語》讓無數觀眾捧腹大笑,而開心麻花團隊精心烹製的小品《佔位子》直擊民眾關切的教育問題,但選擇的切口非常小,算得上是以小見大,主題深刻卻不讓人乏味,不失嚴肅性的同時保持了足夠多的笑料,讓電視機前的觀眾有身臨晚會現場的歡樂體驗。而劉謙的魔術、歌舞《今夜無眠》等文藝節目,也讓觀眾大飽眼福,讓整台晚會的節奏張弛有度,有引人入勝的絕妙。

要跟觀眾同頻共振,還需要實現傳播技術和平台的革新。如今,越來越多的人不再盯着電視機看春晚,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上依然關注着春晚,或為節目的精彩擊節讚歎,或就其中的趣味點展開討論,由此產生了新的傳播方式。

短視頻就是其中的新方式。正如媒體報道的那樣,“今年春晚除了立足總枱的全媒體資源,多平台協作,實現春晚多樣態、多終端、立體式、全覆蓋的傳播外,還大膽創新融媒體內容和傳播樣式。春晚劇組聯合百度與抖音,以大小屏聯動方式,在紅包互動、內容互動上加大創新,擴大羣眾參與,增添聯歡的熱烈氛圍,實現全球華人的大聯歡”。事實上,本屆春晚與抖音短視頻的合作,讓更多年輕人尤其是90後、00後們感受到了春晚的魅力。可以説,“年輕人在哪裏,春晚就要跟到哪裏”,能贏得年輕人關注和支持,是考驗一台文藝節目潛力的重要標誌,而春晚則是經得起考驗的美好舞台。

其中的原因很簡單,只有讓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感覺到了自己在春晚裏的“存在感”,他們才會成為晚會的擁躉。一直以來,春晚的技術平台都在革新,本屆以短視頻的形式來傳播,也提供了未來春晚傳播的一個良好範式。

同頻共振,同享歡樂,這是春晚傳播的效果,它既能增強春晚在受眾中的接受程度,也能讓觀眾體會到祥和歡樂的氣氛。希望這樣的良好互動方式,可以在未來得到更廣泛和深刻的實踐,觀眾自然也樂於見到年年春晚的精彩。

春晚心得體會7

春晚已經開始了一半,不管形式如何,很多思想主題證明,馮小剛沒讓我們失望。

春晚才開場,媽媽一直在旁邊感慨,太好看了,這背景屏幕太好看了,沒錯,美輪美奐的畫面背景,彰顯了科技的神奇,但是這對我來説還遠遠不夠,我想知道繼《私人訂製》之後,馮小剛還會不會帶給我們帶來同樣的思想驚喜

可以説他是大膽的,緊跟時下的熱點的選秀、買房、小三、扶老太太,這些20xx熱議的話題,就這樣展現在了全國人民的面前,我如此喜歡這句話:人倒了可以扶,人心倒了如何服?相信很多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在心裏多少都有了感觸。

馮小剛還有一個思想主題我很喜歡:那都不是事兒,是事兒就一會,一會就完事兒。

在緊張又快節奏的今天,一個好心態比什麼都重要。在除夕晚上,用愉快輕鬆的精神,陪伴在家人的身邊,不用顧忌那些明天可能的煩惱,不要為將來可能的煩惱煩心,這樣你就浪費了今天的快樂。

更加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中間穿插的短片,筷子的傳承,中國文化的傳承,中國情感的傳承,那句多個人不過就是多雙筷子,那老人留下的熱淚,讓我不自覺濕了眼眶。

不管節目如何,感謝馮小剛,感謝他勇於挑戰社會主要矛盾的精神,感謝他在人們心裏播下的愛的種子,感謝他打開了了人心緊鎖的大門,哪怕還只是一個縫隙,但是我相信,人性的本能,將會讓我們一點點從麻木中甦醒,並用愛心感化他人,感恩他人,從而開始享受美好人生。

國寶給大家拜年!祝大家新的一年,可以逐步達成自己的願望,可以擁有奮鬥的目標,可以擁有忠於內心的勇氣,可以為明天做好展翅翱翔的準備!

祝大家新年身體健康,闔家歡樂,萬事如意,馬年大吉!

春晚心得體會8

如今,各種跨年晚會漸漸演變為純粹的演唱會。春晚這鍋著名的大雜燴,也將自己的語言類節目一刪再刪。除了復出又不復出又説大不了復出的趙本山,封殺又不封殺但相當於封殺的郭德綱,在春節前的這一個月預熱期裏,相聲小品們連一點娛情上的浪花都無法掀起。

在春晚這樣一台總體模式相對固定的巨大的晚會上,唱歌無疑是最保險的業務。它最壞的結果就是讓觀眾沒有印象,而即使觀眾沒有印象,歌手們日後接其它業務時,也可以用自己登過春晚的履歷來做籌。語言類節目已衰落,舞蹈很難凸顯個人,魔術在這裏則有先天的插曲屬性——所以,怎能讓大家不拼命唱歌?哪怕唱歌本不是某些人的主業。

春晚30年來,捧紅了大量歌手,比如就讓人記住一首歌的張明敏(1984),比如一度紅透中國的費翔(1987),附帶一句 ,前些年,費翔也被稱為過“不老的”代言人,只是當時尚未有“逆生長”這樣無下限的商業修飾。比如毛阿敏(1988),比如後來上錯客船的毛寧(1993)……這個舞台上還唱火了《愛的奉獻》、《魯冰花》(1991)、《再回首》(1991)、《同桌的你》(1995)、《忘情水》(1995)、《常回家看看》(1999)等歌,也讓劉德華、那英、王菲等明星得到了更廣範圍的認同。

但滑稽的是,在同台競爭對手水準嚴重下滑的近年,春晚的歌曲似乎也失去了生命力。推不出歌,捧不紅人。劉謙和小瀋陽們能在爭議和話題中走紅,能通過春晚歌曲給人留下印象的卻太少。在我印象中,也就有20xx年的《吉祥三寶》和20xx年的《春天裏》熱鬧了一陣子。

春晚的歌曲表演事實上變成了——讓體制內歌手露個臉以及讓港台明星歌手站個台的展示會。謝霆鋒和王力宏們擁有海量粉絲,但這些粉絲當中有幾個會到KTV點唱他們春晚帶來的口水歌?熱情的粉絲會繼續對他們買賬,但也與其春晚的表演沒有任何關係。

我相信,即使將謝霆鋒這樣的偶像派、周杰倫這樣的實力派、王力宏這樣的偶像派+實力派遣返到90年代初期,若只唱些什麼《今生共相伴》、《十二生肖》之類歌曲,他們也無法僅憑自己翩翩的外形、勁爆的動作、無處施展的音樂才華來贏得類似於當年費翔式的成功。

春晚是個大舞台,大舞台需要主流。那麼,在春晚這個層面,什麼是主流呢?年長的觀眾需要温情、年輕的觀眾需要活力,而大家共同的需要是人性的體現與互動。事實上,雖然過去的春晚曾給我們留下一定程度的美好印象,並且這個印象還隨着時間的流逝而逐漸加深。但前文已經提到,春晚歌手最糟糕的結局就是沒給人留下印象。在往年,總有出眾的節目從一羣“沒印象”中脱穎而出,其中特別出色的,就能為一屆春晚定下成功的調子。但如今,沒印象的越來越多,有話題的無非就是“民工歌手”、“找力宏”之類操作感強烈的花邊。偶像歌手們也達到無法給人留下任何印象的程度時,他們登春晚的行為,也就完成了從長臉到丟臉的轉變。

春晚心得體會9

新老杭州人,尤其是留杭過年的外來務工人員,一起“攢”一台春晚——這個主意,真當不錯!這是值得期待的“雲春晚”,等你來秀才藝!主角主演和主要觀眾,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我們的家人、同事、朋友,我們身邊認識的、不認識的每一位杭州人,以及在外地、在老家的親人們……

不説專業人士,就是在民間,杭州有才藝的人可不要太多哦!杭州游泳世界冠軍傅園慧,曾在央視春晚上跨界表演過相聲劇,這個根本就不用使出“洪荒之力”。6歲的杭州“霹靂女孩”齊羽凡,一口氣能做55個“空中托馬斯”——超高難度的大回環動作。還記得2021年9月G20杭州峯會文藝演出《最憶是杭州》嗎,多少杭州的孩子向世界展示熱情與才藝,其中就有大關國小徐子琪同學和歌唱家廖昌永的合唱《我和我的祖國》,這位小女生的天賦歌喉和舞台表現,在全國全世界都是的……

民間的春晚,沒有那麼多的無形壓力,不用那麼一本正經,自娛自樂,開心就好。不久前,我到現場觀看了20xx第七屆中國詩歌春晚浙江分會場的演出,主題是“抗疫·堅持·勝利”,這也是抗疫專場迎新詩會,電視主持人通哥主持,朗誦藝術家劉忠虎、楊蒞、席文、雷鳴、天明、嚴瑛、唐克、含放等獻演,也很激情很精彩啊!其中“隨園老男孩”四人音樂組合,如今平均年齡高達89歲,他們上台演唱,贏得爆棚掌聲,我是最想把他們推向“雲春晚”了!

春晚的全稱,是“春節聯歡晚會”,可不要忘了其中關鍵詞是“聯歡”。辦好春晚其實也不難,節目真正體現“聯歡”之道,多一點人情味就OK。我們民間的春晚也不必面面俱到,哪方面的節目有人才有特色就給留時間留空間,也不必追求舞台多絢麗多漂亮。大家不妨多一點我們杭州“老市長”蘇東坡的瀟灑,他老人家不是説了嗎:“浮名浮利,虛苦勞神……且陶陶,樂盡天真……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這裏的“且陶陶,樂盡天真”,是蘇東坡的人生追求,也應該是我們“雲春晚”的追求。

曾有人撰寫有趣的《春趣》,其中有云:“綠色也是他,紅色也是他,此乃春色;不寫不甘,寫了不通,此乃春聯;不看失落,看後失望,此乃春晚……”我相信,只要民間好節目真正雲集“雲春晚”,那你看了絕對不會失望!

春晚心得體會10

老王家的熊孩子,幼兒園學了個節目,專門排練給鄰居看,吃年夜飯的時候,跑跟前表演,結果呢,不好看不説,還倒了胃口,你説他兩句吧,老王不幹了,把家裏門一關,還撂下一句,不好的意見我們置之不理。你説這事兒鬧的。

我可沒敢説今年的春晚。

既然提到了,咱就説説春晚。民意裹挾,強烈要求猴王上。誰當家誰有做主權,你在旁邊指手畫腳,你行你上啊。動不動就全民請願,引發公共秩序嚴重混亂,轉夠了500次有你好看。

照你們的邏輯,豬年猴王,豬年敖廣,豬年哮天犬,豬年小白龍,豬年昴日星君?沒看康康選美選了半天,白吃了倆腮幫子,落個猴賽雷,連個鏡頭都沒混上。

不過也得説説春晚這孩子,老大不小了,都33歲了,不跟你提結婚,不問你工資,連盒飯有沒有肉都不問,就問問,你咋這麼難看?

要説你也是開枝散葉了,以前吧,支個圓桌一個主持,頂多倆,後台放個錄音機。現在發達了,主持人一大幫,各地有分會場,可為啥還是那幾件花紅柳綠的衣裳?

打小就聽説地主家過年都穿花衣裳,現在電視大,動不動就糊滿屏,搶一手紅包抬頭一看,嚯,嚇一跳。燈光是門藝術,顏色是門學問,可沒説讓混搭當調色板用,説好的格調呢?

微信圈裏,還有家庭主婦們在等待趙本山,也難怪,殘存的幾個小品,非得在蘿蔔地裏拔出一個躥天雷,看着都內傷。

這春晚也是怪,各有特色的演員,這舞台一上,自動春晚化,似乎每個人身上都揹着根正苗紅三觀清的三座大山,讓你深深懷疑後台有個標準化生產線。

春晚心得體會11

每年的這一天,都和往常不一樣。它總是熱鬧非凡,每個人臉上都會露出開心的笑容。

這一天,子女可能和家人團聚在一起,也可能不會團聚在一起,儘管這樣也會給家人打個電話送祝福,因為過年了。

大年三十的人們十分忙碌,在這一天,會有許多的工廠,超市停止營業。儘管大年三十不作為法定節日,這一天公司也會作為福利,讓他們的員工早點與家人團聚。

下午來臨的時候,每家每户都會不斷地忙碌。有的忙碌包餃子,有的忙碌貼對聯,還喜歡把福字貼倒,這樣代表福到了。挺有趣的吧。

當晚上到來的時候,大家都會吃餃子,放鞭炮,讓你的耳朵享受一下過年的幸福吧!

在晚上,每人都會坐在電視機旁,守護這它,因為每年的除夕都會有春晚播出,這是必不可缺節目。每當時間對準20點時,一個隆重的畫面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裏。今年的春晚挺特殊的,尤其是那位小彩旗,旋轉4個小時,這是多麼熱愛旋轉的姑娘啊!當然,今年的春晚不止這一個特點,還有許多華僑。他們不遠千里來到這裏,給我們帶來快樂,同時在這裏表示感謝。春晚的鐘聲是每個人都願意等待的,就看你有沒有足夠的精力去看。

春晚是個節目,希望每年的春晚都會給人帶來不一樣的歡樂!

標籤: 心得體會 春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fw/xindetihui/lj2dx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