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心得體會 >

參加講座心得體會範文

參加講座心得體會範文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參加講座心得體會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參加講座心得體會範文

參加講座心得體會範文1

星期一下午第三節,孫律師到我們學校開法律講座,他用自己多年的見聞,舉了許多有關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活生生的例子,使我們受到很大的教育。

聽了講座後,我認識到,凡事都是由小變大,積少成多。一些人從小犯了小錯誤不及時改正,長大了就會犯罪,身上的壞毛病不改,日久天長壞毛病就越來越多,想改也改不了了。由於青少年的自我保護能力弱,辨別是非的能力差,再加上一些不法之徒的引誘、教唆,現在青少年違法犯罪現象呈上升趨勢,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青少年必須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依法維護自身的權益,我們作為中學生應當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要依法自律,依法律己。法律提倡做的事情積極去做,法律不允許做的事情堅決不做。要自覺做到:不吸煙、洶酒、打架、聚賭、吸毒、不進營業性舞廳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

第二,要正確對待父母和學校的教育。未成年學生的獨立自主意識是很可貴的,但不應當同虛心接受成年人的正確教育對立起來。有些未成年中學生對家長和老師的教育缺乏正確的態度。如果連家長和老師的正確教育也不接受,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現偏差。

第三,要勇於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未成年人要學會自我保護,這不僅是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而且還是在維護法律的尊嚴。

孫律師的講座使我受到了不少啟發。我們都是花季少年,前途一片光明,而一旦觸犯了法律,我們不僅僅斷送了自己的前途,更加傷害了疼愛自己的父母、親人和老師,對社會也會造成難以彌補的危害。青少年朋友,我們應該努力學習法律知識,不僅保護自己,也為了保護他人。

另外,我還認識到,現實生活中,網絡無處不在,許多家長談網色變,其實網絡對中學生的幫助有很多:它可以開闊視野,給學習、生活帶來巨大的'便利;加強對外交流,給我們一個新的交往空間和相對寬鬆、平等的環境;促進中學生個性化發展,為創造性思維不斷地輸送養料;拓展中學生受教育的空間,有利於其身心的健康發展。但是,上網的弊端也是不容忽視的:網絡信息的豐富易對中學生造成信息污染,這些不良信息對於是非辨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弱的中學生來説,難以抵擋不良信息的負面影響。

總之,網絡社會已經悄然而至,我們既不能因為其強大的生命力和對中學生髮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視它所帶來的種種問題,也不能因為它的負面作用而敬而遠之。我們應該加強對中學生上互聯網的研究,探索新情況,創造新方法,解決新問題,增強中學生上網的成效。

參加講座心得體會範文2

3月28日和29日,有幸參加了威海市教研中心在文登實驗國小舉辦了威海市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培訓專家報告會。報告會邀請到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生與繼續教育部常務副主任、上海市中國小心理輔導協會理事長吳增強教授和萊西市教科所李緒坤老師,分別就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班級心理輔導活動課和學習心理輔導進行了專題講座和培訓。報告中設計了現場互動的環節,最讓人歎服的,還是好幾個一線教學的老師,對於案例的分析講解,思路清晰,邏輯嚴密,透着專業素養,絲毫不遜於專業的心理諮詢師。

吳教授以《聆聽學生的心聲——班級心理輔導實務》為題,就班級心理輔導基本理論與心理輔導活動課實效性兩方面內容進行了專題講座。吳教授通過對社會變遷與學生成長狀況的思考及“情緒失調生輔導”、“青春期輔導”、“優秀生輔導”等七個案例的剖析和現場互動,讓與會者全面瞭解了學生健康心理髮展目標,明確了心理疏導的不同方法。這些案例主要是探討中學生自卑、早戀、打架、升學壓力等問題的解決策略。這些都需要密切關注家庭教育狀況,查出問題的根源。案例7是《他不説髒話了》,講的是一個小男孩總是説髒話,作為班主任,我們聽到學生打小報告後都很清楚自己習慣怎樣解決這種問題。看看心理健康老師的策略:側面瞭解,談心,瞭解到原因是為了吸引女生的注意;解決問題,設計了三問:受女同學歡迎的男同學的行為舉止有哪些?你自己的哪些行為會引起女同學的反感?你自己哪些行為受女同學歡迎?好了,做個真正受歡迎到孩子吧。看似簡單幾步,其實是摸清了孩子的想法。如果我們不問青紅皂白,直接批評:你罵誰了?不準罵人。相信是不會有任何效果的。其他幾個案例輔導措施及干預策略課件上都有,需要的.老師可以到共享查閲,因為主要是國中的內容就不一一贅述了。

李緒坤老師以《班級心理輔導活動課的設計與實施》為題就班級心理輔導活動課的形式和內容兩個方面,結合大量案例做了精闢分析,涉及國小生心理健康輔導的內容方面,我覺得對我們有啟發意義的是學生的學習輔導。李老師説,好的木匠會看材質,好的老師必須懂得學生的心理。其理論方面説的和上個月聽王書記介紹的幾乎是一脈相承,關鍵是老師的愛心與耐心。方法上強調了團隊合作的指導。劃分的小組應該每月更換,使孩子能夠適應不同的團體,不同的夥伴,同時也有新起點的新動力。小組分工可以設主持人、書記員、觀察員、發言人、計時員、裁判員、聯絡員、保管員,如果人數少何以一人身兼兩職。書記員應該是歸納能力比較強、書寫速度比較快,寫字比較好的同學擔任;其中觀察員除了要觀察紀律,還要觀察老師、觀察其他小組的進度;計時員要有手錶,安排交流時間,最後還要留有總結時間;裁判員既要對內裁判,又要對外裁判,比如評價小組與小組之間的發言等;聯絡員可以問老師,瞭解其他小組的狀況,可以下位出去看看;保管員負責管理物品……我們學科教學中如果真正發揮了小組的這些有效合作,相信課堂的效率應該是非常高的。另外李老師説可以讓團隊設計自己的海報,內容包括起一個隊名,設置標誌,建立團規,明確各自分工等,這個過程充分體現了民主自律。李老師極力建議老師表揚時表揚全組,千萬不要小組合作之後因為個人發言好就表揚個人,那樣會使得其他同學輕視凝聚力忽視團體榮譽感;還有他建議國小中高年級逐漸取消物質獎勵,可以獎章來代替,並且獎章一發就發給全組。這些天我自己就在班級試驗了一下,只要措施得當,讓全組的孩子來盯着某一個不守紀律或者不完成作業的孩子比自己盯者有效的多,當然前提時必須選負責的會分工的組長,並且老師對小組任務完成情況必須及時總結。

李老師還談到了進行心理健康輔導時,座位越圍圓越好,形式非常重要,體現親和平等(國際上也一般是圓桌會議)。我想班主任老師如果找幾個孩子個別談話,也注意儘量圍坐起來促膝談心,我自己以前就不大注意,經常時叫到辦公室居高臨下談話,想想也是,即使話語再怎麼温和,孩子也會因為高度心虛,更何況温和的時候少,習慣了快節奏還怕浪費時間耽誤自己一大堆的活幹不完。

最後一天下午,李老師談了學習心理的輔導。他以他女兒的具體事例,詳細生動地介紹了有針對性的輔導方法。李老師説孩子貪玩還誇他聰明,就是錯誤的。聰明是記憶力、注意力、觀察力、思維力、想象力的綜合呈現。有的孩子被誇慣了,怕別人説不聰明,反而找個台階——玩。潛意識裏要是不玩了還考不好那不就等於自己笨嗎?所以就是硬着頭皮也要玩下去。我以前評價學生也經常犯這個錯誤,説你很聰明就是貪玩,結果學生和家長都美滋滋的。非常感謝李老師提醒,控制不了自己能是聰明嗎?這個也是為了教育學生不要找理由,為面子,應適應環境,自我完善。頭腦記憶力用進廢退,一直用一直長進。要注意良好習慣的養成,要有真確的認識,學習的意義在於使你更聰明,上學就是學會管自己。考試除名次、得分外,應該更重視失分,失去多少分,試卷的價值就是多少分。教師或者家長一定要引導孩子找到關鍵的點,如果是馬虎錯了,不能只説下次認真一些就行了,究竟是小數點點錯了還是七八五十六這句口訣背錯了,要找到關鍵,每天有針對性地加練一道這樣的題目。他還説他女兒大學聯考前的英語完形填空總是錯,就找出錯的類型每天一道練,結果一個月後正確率由30%提高到百分之八九十。最後他女兒考到北大,現在上海讀博士了。聽着真是感覺無論作為老師還是家長,我們在方法上引導的的確不到位。

關於學習習慣的問題他強調了生活習慣的善始善終,做事提速1/4的時間;擺放東西整齊有序,裝書包東西要隨用隨拿;頭腦中積累的知識也應是有秩序的,舉了找珍珠的例子——老師每天給的珍珠,有的孩子亂堆一氣,有的穿成一串,要什麼顏色的馬上取出,很有啟發意義;提到了課前三備:知識、物質、心理,課中三動:動口、動腦、動手;課後三結:隨堂隨結、單元小結、考前總結。總之,李老師對於輔導學習很有自己的經驗,可以説思路清晰,滔滔不絕,讓在座的老師感覺收穫很大。

兩名專家一直站立一整天為我們講課,心裏無比感動;也很敬佩他們的坦誠心態與專業水準,深刻體會到了學習的過程就是自我充實的過程。用吳教授的話説“關懷孩子健康成長面臨兩難抉擇,減負目前比較艱難”,而看看咱們在座的老師,我們的工作壓力也非常大。吳教授那句話隱含的意思不必多説大家可能也都會理解,所以在無能為力的前提下,少些抱怨,多些主動吧。而我自己感覺需要學習的東西更多,原本想有幸去聽了報告,儘量掬其精粹原味轉述給大家,但是水平有限,心有餘力不足,彙報不當之處還請大家見諒。最後,用李老師推薦的一句話作為本次活動的結語:教師是學生的沙漠甘泉或狂風暴雨,教師是學生的守護神或摧殘者,這全在教師的一念之間。教師的辛勤播動、積極鼓勵、傾聽關懷,會讓學生心田普降甘霖,會讓教師的福田日益豐收,會讓教育的園地充滿歡樂,惟有教師能創造學生、自己與教育的奇蹟。

參加講座心得體會範文3

20xx年2月17日,第2期精英企業家演講力高級研修班在北京大學正大國際中心隆重開課。20名企業家學員豬年春天裏再次聚首北大,參加了本次課程的學習。

在課程開始不久,來自河南的會業家學員李總,上台和大家分享了這一年來學習演講的心得。在台上,李總動情地演講:

“我從一個上台緊張到哭、語無論次、抗拒講話的人,如今成為一個自信樂觀、享受公眾講話的人,這個過程是一個痛並快樂的過程。通過這一年來企業家演講力課程的學習,我覺得我已經把文老師的“演講一陽指”融進了我的血液,現在我上台,根本就不用想套路,張嘴就來,這都是文老師這一年來的魔鬼訓練法訓練出來的,所有的痛在今天看來都是值得的。今天在這裏看到這麼多新的面孔,你們的表現比我當年要強多了,相信通過這個課程的學習,一年之後的`今天,你們一定會比我更出色!讓我們為自己走進了這個課堂,選擇了在這個班上學習而鼓掌!現在我真的很留戀這個課堂,雖然上一期我因為別的事情而沒能來上這個課,但是我心裏時時想念着大家,期盼下一期與大家的相聚。今天終於見到大家,真的感覺很幸福,你們留給我太多美好的回憶,當然還有一直關注着我們,為我們的進步無私付出的文若河老師,讓我們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文若河老師!

參加講座心得體會範文4

在和一些企業領導者聊天的時候,他們常常會主動談及自己想要的生活,其中一個不會迴避的字眼就是“成功”。當記者追問,對於他們而言成功意味着什麼時,回答卻是多種多樣的,包括各種生活方式、價值觀和信念。但通過深入的交流可以發現,成功並沒有明確的界定,它不僅不能量化,而且都帶有自己對人生的不同理解。

成功的定義

一位電訊公司的CEO説:“能結交優秀的朋友説明我生活的成功。這需要你善待別人,如果你不快樂,就很難建立真正的'友誼。”那些把結交好朋友並保持深厚友誼的能力視為成功標準的人傾向於認為,沒有友誼,他們就不能達到最終的人生目標和夢想。

一位女性企業家説,能找到一份自己喜歡的職業或事業才是成功。對他們而言,追求滿意的職業是最大的滿足,並且堅信“做你喜歡的事,成功就會來。”

一位運動服裝品牌的CEO説:“小時候家裏很窮,父母整天為缺錢發愁,我7歲的時候就曾發誓,絕不要那樣的生活。”很多出身貧寒的人以財富多寡界定是否成功,但當他們完成了財富的積累後,卻往往感到空虛,或者直接在賺錢的的路上因耗盡精力而病倒。

有一位IT工程師對記者説,成功就是可以每天看着女兒天真的笑顏,每天親手給她做晚餐。自己賺的錢可以讓女兒過得開心、滿足,就是對自己最高的要求。

壓力是成功最大的敵人

提及成功,總是避不開“壓力”。因為追求成功總和承受壓力相隨。如何克服壓力,如何儘可能讓自己輕鬆一些,成為企業家們對成功的定義。

據統計,從不同羣體企業家的壓力狀況來看,越年輕壓力越大;中型企業的企業家壓力相對較大;醫藥、化纖、鋼鐵和汽車等行業的企業家壓力相對較大,而塑料、電氣機械、儀器儀表等行業企業家壓力相對較小。記者採訪了安徽一家中型醫藥企業的董事長張勇,他對記者抱怨説,焦慮已經成了他的家常便飯。“中國醫藥(14.530,0.46,3.27%)企業雖然發展迅速,增長速度快於發達國家市場,但並不表明中國醫藥企業已經整體融入世界市場經濟體系,也不表明中國醫藥企業已經與跨國醫藥巨頭一樣具有穩固的核心競爭能力和競爭優勢。相反,由於藥品品種繁多、仿製品盛行、競爭加劇、人力成本增加、能源短缺等因素,中國的醫藥企業面臨空前的發展困境。”張勇對記者説。由於這些困境,他無時無刻不感受到強烈的經營壓力。他曾經給自己設限,要求自己到45歲就“金盆洗手”,而眼看着自己即將跨入不惑之年,高息銀行貸款、公司經營模式不佳、缺少主力員工等眾多壓力,讓他感覺很難在45歲之前完成“華麗轉身”。

對此,著名的職場心理學家漆紅對記者談了他的看法:在獲得成功的滿足感的同時,還要學會享受生命的過程,而不僅僅是結果和目標。

參加講座心得體會範文5

我作為青年教師的一員,在聯合中學的階梯教師聽了廣州六中鄧小淘老師關於《青年教師專業化成長》的講座,聽後對於自己以前對教學的態度、方法作了深刻的反思,鄧小淘老師在此次講座中總共講述七個方面的內容,現就“教學反思“這點談一些本人的心得體會。

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過程,實質上就是教學實踐與認識的過程,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人類的認識總是從感性認識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只有理性認識才能科學地指導實踐、換句話説,教師專業化成長過程,就是“教學—反思—再教學—再反思”不斷昇華的過程、反思是教師發展中最具積極性的因素,是總結、是批判、是追求、只有勇於探索、不斷進取的人,才有可能以批判的眼光審視自己,尋找自身的缺失與遺憾、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筆者想改幾個字與大家共勉、為國謀而不忠乎?與學生處而不仁乎?教不專乎?古人云:教之通,貴以專、意思是説教育學生要有恆而專一、而我認為“專”是指一個教師應該具有的全部的專業品質、素養和知識、古人之所以經常反省自己,不過是為省己自律,修身立人,與今天我們所提倡的自我反思有些相似,故不失為典範,可以效法、人貴有自知自明,只有不斷反省、反思,才可以發現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有助於我們從幼稚走向成熟,由感性走向理性,從“教書匠”成為“教育家”。

教師的發展離不開學習,學習是教師的職業特徵,是教師專業成長的保鮮劑,也是知識不斷豐富的充電器、只有不斷學習,並在學習中反思自己,才可能思考教育教學工作,完善人格魅力、一個不熱愛學習,不善於學習的人必將迷失方向,落後於時代、教師既可以向書本學習,也包括向同事、同伴學習,向有經驗的人學習,向幫教老師學習、向同事、同伴學習的最佳途徑就是交流與合作、俗話説: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是學習的一種態度和原則、求師和從師是智慧合作的一種方式、現代人不但要做到求師有術,還要做到從師自如、善於從兩者的相輔相成中得到效益、贏得智慧,這就是我們所説的同伴互助的真正意義。

在今後的教學中,本人將秉承“教學—反思—再教學—再反思”的教學態度更好的來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讓自己能夠快速的成長起來。

參加講座心得體會範文6

我作為青年教師的一員,在聯合中學的階梯教師聽了廣州六中鄧小淘老師關於《青年教師專業化成長》的講座,聽後對於自己以前對教學的態度、方法作了深刻的反思,鄧小淘老師在此次講座中總共講述七個方面的內容,現就“教學反思“這點談一些本人的心得體會。

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過程,實質上就是教學實踐與認識的過程,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人類的認識總是從感性認識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只有理性認識才能科學地指導實踐。換句話説,教師專業化成長過程,就是“教學—反思—再教學—再反思”不斷昇華的過程。反思是教師發展中最具積極性的因素,是總結、是批判、是追求。只有勇於探索、不斷進取的人,才有可能以批判的眼光審視自己,尋找自身的缺失與遺憾。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筆者想改幾個字與大家共勉。為國謀而不忠乎?與學生處而不仁乎?教不專乎?古人云:教之通,貴以專。意思是説教育學生要有恆而專一。而我認為“專”是指一個教師應該具有的全部的專業品質、素養和知識。古人之所以經常反省自己,不過是為省己自律,修身立人,與今天我們所提倡的自我反思有些相似,故不失為典範,可以效法。人貴有自知自明,只有不斷反省、反思,才可以發現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有助於我們從幼稚走向成熟,由感性走向理性,從“教書匠”成為“教育家”。

教師的發展離不開學習,學習是教師的職業特徵,是教師專業成長的保鮮劑,也是知識不斷豐富的充電器。只有不斷學習,並在學習中反思自己,才可能思考教育教學工作,完善人格魅力。一個不熱愛學習,不善於學習的人必將迷失方向,落後於時代。教師既可以向書本學習,也包括向同事、同伴學習,向有經驗的`人學習,向幫教老師學習。向同事、同伴學習的最佳途徑就是交流與合作。俗話説: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是學習的一種態度和原則。求師和從師是智慧合作的一種方式。現代人不但要做到求師有術,還要做到從師自如。善於從兩者的相輔相成中得到效益、贏得智慧,這就是我們所説的同伴互助的真正意義。

在今後的教學中,本人將秉承“教學—反思—再教學—再反思”的教學態度更好的來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讓自己能夠快速的成長起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fw/xindetihui/dxg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