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校園 >

電影愛樂之城觀後感

電影愛樂之城觀後感

看完一部作品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千萬不能認為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電影愛樂之城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影愛樂之城觀後感

電影愛樂之城觀後感1

期待lalaland很長一段時間了,先是被唯美的劇照吸引,然後着迷於電影的音樂。於是在電影上映之前把原聲帶都聽了個遍,在網易雲上把每一首歌的評論區都留下自己的感受與期待。然而這其實是我有點後悔的事,想着如果我之前沒有那麼熟悉這些音樂,那麼通過電影認識這些新音樂的時候必定會更有感觸的。

談起上一次看歌舞片也許是很多年以前了,看了很多以音樂為主要題材的電影,其實也都算是音樂類型電影,談不上歌舞片。包括約翰卡尼三部曲以及米安·沙澤勒的上一部成名作《爆裂鼓手》。所以時隔多年再看一步開篇就唱唱跳跳的電影其實內心還是有點小尷尬的,不過導演的大場面鏡頭調度確實很吸睛,音樂和畫面的搭配真的給跪orz。

《爆裂鼓手》算是讓我第一次接觸真正的爵士樂的電影了。追求這種純粹的、自由的、充滿浪漫和激情的爵士樂也是《lalaland》中男主Sebastian的終極夢想。當《爆裂鼓手》的元素出現在《lalaland》裏時,我內心真的激動的不得了。如果我沒記錯的話,Sebastian帶Sia去聽的第一首爵士樂開頭部分就是用《爆裂鼓手》裏的overture改編的,而解僱Sebastian的老闆bill也真是飾演《爆裂鼓手》魔鬼老師的ons。

《lalaland》裏面還有很多致敬經典電影的彩蛋。

Sebastian繞着燈柱轉一圈致敬了《雨中曲》裏的舞蹈情節。開篇堵車場景跳舞的長鏡頭致敬了《名揚四海》等。各種彩蛋讓我在觀影過程被那種熟悉的陌生感弄得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關於劇情,個人認為這樣的純愛故事對我的吸引力是比《爆裂鼓手》那樣的衝突更強的劇情弱一些。但關於音樂與生活,夢想與愛情的主題,還是能讓我輕易得被編劇導演發的糖撩到。也正是因為被前面的甜蜜打動,結局的時候才會傷心地止不住流淚。

看到很多人看完電影説,這是一部能讓人相信愛情的電影。但我怎麼覺得看了之後更不相信愛情了呢。Sia和Sebastian在相愛的時候相互支持對方的夢想,甚至為對方改變,這確實是愛情的偉大之處。可是最終兩人還是因為各自的夢想和所謂的成熟而分開,真愛最終還是向現實妥協。

雖然最後兩人還是見證了對方夢想的實現,也用那一首最純真的《Cityofstars》給兩人的關係滑下來圓滿的句號。很多人熱愛這部電影正是這結局的遺憾很現實,沒錯這也是我熱愛這部電影的原因,人的一生中不缺乏遺憾和那些失去就無法挽回的感情,這樣的情節讓電影能獲得很高的評價。But在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接受這樣的情節呢?既然那麼多人會因此而哭泣,既然那麼多人跑到別人的情感公眾號想下方獨自憐憫。那麼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人會去開始一段明知道沒有結局的感情?

我相信導演也是懂觀眾的心理的,不然也不會在最後用幻想蒙太奇把故事以另一種美滿的方式呈現一次。如果沒有這些畫面的彌補,觀眾也許能在Sebastian彈起《cityofstars》時開始哭,但沒法在結尾處收斂好眼淚吧。至少我知道我肯定不能。然而也正是這些幻想蒙太奇讓我哭得更厲害,那種感覺就像是明知道結局會回到殘酷的現實,卻還要自我欺騙在腦海裏演繹一遍幻想的美好一樣。難道幻想出來的美好真的能夠起到安慰嗎?

人也許都是這樣吧,很多事情明知道不會向好的方向發展但還是會做,很多感情明知道不會有好結局卻還有去愛。只能説大多數人都是這樣作的,不撞南牆不回頭,就算撞了南牆也會可能再繼續撞。

我承認我實在搞不明白這到底是為什麼,但也許這是好事,畢竟人要生活,要追逐夢想,要經營感情,所以把所有事情都看的有希望總比什麼都不敢做強。

看完電影出來我問牙燒有什麼想法。

她説:人要膽子大一點嘛,要是我五年後再次遇到那個男的,我一定衝上去説:嘿!你還真的搞起樂隊了呀!

我:也許你五年後心態變的成熟了就會收斂了,就不會這樣做了。

她:啊!真慶幸自己20歲了還能這樣想。不知道自己四五十歲的時候還能不能這樣想呢。

或許這就是大家都喜歡牙燒的原因吧,她總是沒有猶豫地去説自己想説的話,做想做的事。換句話説,她就是那種我們大多數人都想成為的心大的人。

電影愛樂之城觀後感2

其實我覺得《愛樂之城》要講的還不止是對於電影的熱愛,或用電影填補現實的缺憾。更多時候,電影用這樣一個愛情故事,其實要説的是電影(或藝術)對人深遠的“影響”。在電影之中,男女主角是因為對藝術的共同喜好相識相知,他們除了互相鼓勵和互相成就彼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對對方的影響。

就像斯通本身並不熱衷爵士樂,但高斯林卻改變了她對此的看法;她原先也希望通過參加一些社交派對認識一些上流社會的導演或製作人,以實現自己的演員理想,但高斯林卻讓她去學習創作,而有趣的是,當斯通開始寫自己的劇本時,之前和她一起住的室友們(她們不免熱衷於結實權貴)卻統統離場不再出現,而斯通則走上了真正的“藝術”之路,如若不是因為這樣,她亦無法在最後那次面試中打動製作人(因為製作人説她需要的是演員的“創作”能力);同樣,當高斯林為了生計跟隨樂隊長期巡演,差點放棄自己的理想時,只有斯通告訴他,那不是他應該過的生活,她甚至為他設計他未來爵士酒吧的名字,讓他免於噱頭,迴歸音樂本身。

其實電影之中還有許多饒有趣味的細節:比如斯通最後走進高斯林的爵士酒吧,是因為她的老公聽到了爵士樂而提議一起進去聽聽——她最後找的老公也是喜歡爵士樂的`,誰能説這不是高斯林帶給她的“影響”呢?再比如電影中高斯林的姐姐一開場似乎反感高斯林醉心於音樂,但電影中卻安排她最終嫁給了一個黑人,這裏面又是否有高斯林與爵士樂的“影響”?

而電影中真正點題的,其實是斯通在面試時唱的那首《Audition》,在那首歌中,斯通説了一個她阿姨的故事:她的阿姨是一個演員,對她“影響”甚巨,阿姨從小帶她看老電影(包括《卡薩布蘭卡》),培養她對於電影和表演的熱愛,告訴她從事藝術雖然難免需要承受傷痛,卻是打開新世界的鑰匙。斯通唱得動情,但歌詞卻顯示了那份“影響”的深遠,包括最後斯通自導自演舞台劇,背後的窗户外就是巴黎的埃菲爾鐵塔,電影中雖沒有展現舞台劇的細節,但卻顯露了斯通對“藝術”感知的那份初衷,是來自他的阿姨——在斯通唱的《Audition》中,就是她的阿姨在巴黎的故事。

這份關於“影響”的主題,其實不但存在於這個愛情故事之中,也存在於本片的電影形式本身。導演在這部電影之中,刻意選擇膠片,並用老舊的cinemascope變形寬銀幕拍攝,致敬那些黃金時代的歌舞類型電影。要知道,無論是膠片還是cinemascope,或是黃金時代的歌舞類型片,在這個時代其實已經統統落幕,如同電影中那間放映《無因的反叛》的電影院一般,最終以結業收場。

這一切不正就像電影中高斯林和斯通的愛情故事一樣嗎?雖曾經美好最後卻不無遺憾與傷感。可是,這些電影留給人的“影響”與“振盪”,卻是雋永而深刻的。就像達米安·沙澤勒拍了這部風靡全球的電影,不就是告訴世人這些電影、音樂、藝術給予自己的養分嗎?一個創作人用一部電影慨歎藝術對人的影響,以此致敬影響過他的電影和音樂,抒發對電影對音樂的熱愛,再借此影響更多的人,我真是想不到比這更深情浪漫的事了。

所以當我看到故事的最後,當斯通回頭與高斯林對望時,雖然充滿着感傷,但最後在我心中取而代之的,卻是一份温暖、一份撫慰。因為我知道,斯通和高斯林的那一笑,更多的是感謝、感恩——感謝我們曾經相愛,感謝我們的生命中有過彼此,感謝我們在逐夢之路上並肩同行互相成就彼此,而那份彼此的影響,將永留我的心底、我的生命之中,永不磨滅。

我很喜歡作詞人黃霑填過的一句歌詞:“知否世事常變,變幻原是永恆”,我想,世事變幻,電影不也是永恆的嗎?就像高斯林和斯通分開之前説的:“我會永遠愛你”,其實説的,不過就是“電影”吧。是的,就讓他們在“電影”之中永遠相愛吧,至死不渝,永不分開。就像我們知道,我們從今往後還會繼續熱愛電影一般。

篤定,確信,並一生一世地。

標籤: 觀後感 愛樂 電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fw/xiaoyuan/zg514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