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校園 >

【精華】數學教學工作計劃模板彙總7篇

【精華】數學教學工作計劃模板彙總7篇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此時此刻我們需要開始做一個計劃。什麼樣的計劃才是好的計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學教學工作計劃7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華】數學教學工作計劃模板彙總7篇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本單元的內容包括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千米的認識;以及質量單位:噸的認識。在學習這部分知識之前,學生對長度單位“釐米”和“米”及質量單位“千克”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在這單元中,將要學習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質量單位“噸”,通過學習,使學生對常用的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有了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這部分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是學生身邊的數學。因此,本單元的教學不僅是學生今後學習的重要基礎,也為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實際測量的過程,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 1毫米 、1分米、和 1千米 的長度觀念。認識質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

2、學生知道常用的長度單位間、質量單位間的關係,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會恰當地選擇單位。

3、學生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和質量,會選擇不同的方式進行測量。

4、在實際操作中,增強學生合作交流意識,提高操作技能,發展實踐能力。

編排特點

1、關注學生已有經驗,提供與學生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材料。

建構性學習理論認為:學習不是簡單的知識轉移和傳遞,而是學習者主動地建構自己的知識經驗的過程,是學習者將正式的知識以自己日常的知覺經驗聯繫起來的過程。本單元在編排上充分考慮了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積累,並將它作為發揮學生主動性的一個重要的切入點。比如:毫米的認識這部分內容,以釐米的認識作為知識的起點,借用學生能較熟練地運用學生尺進行測量的經歷作為經驗基礎。所以本單元的內容是讓學生在估、測、議的基礎上,進而引出要學習的新知識。同時,採用了學生所熟悉的環境:課堂、操場、校園等,打開學生學習的窗口。

2、合理安排活動內容,為教師組織學生活動提供便利。

本單元的內容是“測量”,無論是分開的“測”或“量”,還是連在一起的“測量”,都預示着強烈的活動性。所以本單元在編排上都是以活動的方式展開的,其目的是為教師安排學生的活動提供便利。比如:毫米的認識中測量課本,分米認識中的測量書桌,以及通過具體活動感受 1千米 等等。

3、學生髮現問題、探究問題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

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是本單元在編排上的又一大特點。將所學的概念,設計在學生熟悉的或有趣的情境中,讓學生去發現、探究、體驗。比如:在噸的認識中,創設小動物過橋的情境,提出了問題 “他們能同時過橋嗎?”,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興趣。並將“限重1噸”作為一個重要的條件,以確定情境的主題。

4、幫助學生建立長度觀念和質量觀念,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

生活中,在測量長度或質量時,有時往往不需要得到精確的結果,即使需要精確的結果,也要做一個恰當的判斷,以確定所用的測量工具。教材在編排上加強了學生的觀察、操作活動,併力求將 1毫米 、1分米、 1千米 及1噸與生活的事例聯繫起來,形成表象。比如:“1分硬幣的厚度大約是 1毫米 ”,“運動場的跑道通常一圈是 400米 ,2圈半是 1千米 ”“在操場上量出 100米 的距離,走一走,看看有多遠,10個 100米 就是 一千米 ”等等。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學習目標

1、進一步認識建立方程模型的作用,提高數學的應用意識

2、在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提高抽象、概括、分析問題的能力

學習重、難點

重點: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難點:正確尋找等量關係

學習過程:

一、情境創設

一根長22cm的鐵絲。

(1)能否圍成面積是30cm2的矩形?

(2)能否圍成面積是32 cm2的矩形?並説明理由。

二、探索活動

分析情境問題可知:如果設這根鐵絲圍成的矩形的長是xcm,那麼矩形的寬是

____________。根據相等關係:矩形的長×矩形的寬=矩形的面積,可以列出方程求解。

思考:這根鐵絲圍成的矩形中,面積最大是多少?

三、例題教學

例 1 如圖,在矩形ABCD中,AB=6,BC=12,點P從

點A沿AB向點B 以1/s的速度移動;同時,點Q從點B沿邊BC

向點C以2/s的速度移動,問幾秒後△PBQ的面積等於82?

分析:題中含有等量關係:S△PBQ =82,只要用點P運動的時間

來表示三角形各邊的長並代入等量關係式即可得到相應的方程。

例 2 如圖,在矩形ABCD中,AB=6cm,

BC=3cm。點P沿邊AB從點A開始向點B以2cm/s

的速度移動,點Q沿邊DA從點D開始向點A以1cm/s

的速度移動。如果P、Q同時出發,用t(s)表示移動的時間(0≤t≤3)那麼,當t為何值時,△QAP的面積等於2cm2?

四、課堂練習

1、P98 練習

2、思維拓展:

如圖,有100m長的籬笆材料,要圍成一矩形倉庫,

要求面積不小於600m2,在場地的北面有一堵50m的舊牆,

有人用這個籬笆圍成一個長40m,寬10m的倉庫,但面積

只有40×10m2,不合要求,問應如何設計矩形的長與寬才能符合要求呢?

五、課堂小結

如何正確尋找實際問題中的等量關係?

六、作業

後進生:P98 練習 P99 習題4.3 6 優生:P99 習題4.3 6、7、8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為了做好這學期的數學教學工作,我計劃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理論學習:

抓好教育理論特別是最新的教育理論的學習,及時瞭解課改信息和課改動向,轉變教學觀念,形成新課標教學思想,樹立現代化、科學化的教育思想。

2、做好各時期的計劃

為了搞好教學工作,以課程改革的思想為指導,根據學校的工作安排以及一年級的數學教學任務和內容,做好學期教學工作的總體計劃和安排,並且對各單元的進度情況進行詳細計劃。

3、備好每堂課

認真鑽研大綱和教材,做好備課工作,對教學情況和各單元知識點做到心中有數,備好學生的學習和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寫好每節課的教案為上好課提供保證,做好課後反思和課後總結工作,以提高自己的教學理論水平和教學實踐能力。

4、做好課堂教學

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愛因斯曾經説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數學教學過程中提高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結合教學內容,選一些與實際聯繫緊密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去解決,教學組織合理,教學內容語言生動。想盡各種辦法讓學生愛聽、樂聽,以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情境導入:

除了平方差公式外,還有那些公式?如何表示?;(a+b)2=a2+2ab+b2(a-b)2=a;1.因式分解的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用語言表述為:;□2+2□△+△2=(□+△)2□2-2□△+△;三、應用新知;在上面的表格中,1+4a2x2+;2+4;不是完全平方式,如何修改使之成為完全平方

4.3用乘法公式分解因式(完全平方)

除了平方差公式外,還有那些公式?如何 表示?

(a+b)2=a2+2ab+b2 (a-b)2=a2-2ab+b2 這是什麼公式把公式倒過來應該怎麼寫? , 。

二、知識梳理:

1.因式分解的完全平方公式: a2+2ab+b2 =(a+b)2 a2-2ab+b2=(a-b)2

用語言表述為: 。 2.用□表示a,用△表示b,則公式可表示為

□2+2□△+△2=(□+△)2 □2-2□△+△2=(□-△)2

三、應用新知

在上面的表格中,1+4a2 x2+2+4

不是完全平方式,如何修改使之成為完全平方式?

2.下面的因式分解對嗎?為什麼?

(1) m2+n2=(m+n)2. (2) m2-n2=(m-n)2. (3) a2+2ab-b2=(a-b)2. (4) -a2-2ab-b2=-(a+b)2.

3.按照完全平方公式填空.

(1) a2-12a+( )=( )2. (2) ( )+8ay+1=( )2. (3)

4.下列多項式中,哪些是完全平方式?將完全平方式進行因式分解.

(1) m2+2m+4. (2) m2n2 -16+8mn. (3) 9p2-24pq+16q2. (4)

5. 分解因式:

(1) x2-10x+25. (2) -81x2+18xy-y2. (4) 0.04a2+0.24a+0.36. (4)

6. 分解因式

(2) -a2-14a-49. (2 36b2+a2+12ab. (3) 4x3y+4x2y2+xy3. (4) x4-20x2+100. 7.用簡便方法計算:30052-60101003+10032.

8. 分解因式:

(1)(a-b)2-4(a-b)+4. (2) 4a2-3b(4a-3b) (3) -ab+2a2b-a3b. (4) 9m4-6m2n2+n4.

9.(20xx年無錫會考題)分解因式 2x2 4x + 2 最終結果是( )

A、2x(x2) B、2(x22x + 1) C、2(x1)2 D、(2x 2)2

四、回顧小結

五、能力提升

10.將16x2+1再加上一項,使它成為(a+b)2的形式. 你有幾種方法?

11.你能將m4+4 因式分解嗎?試一試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基本上具備必須的數學意識、數學理解本事及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本事;大多數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較強的自律性,學習數學的進取性高,興趣濃;大部分學生對計算比較熟練,個別在計算速度上存在必須差異。經過一年多的學習,他們的學習習慣初步構成。所以,本學期重點要抓學習習慣的鞏固,繼續培養學生“傾聽”、“合作”、“交流”等本事和習慣,養成認真做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其次,要使學生在獲得數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發展數學本事,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本事,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建立學習數學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二、教材分析

(一)資料變動情景

《標準20xx》對統計與概率樑宇的知識資料進行了調整,提出在第一學段要經歷簡單的數據收集和整理過程,瞭解調查、測量等收集數據程,主要體此刻第一單元和第三單元資料的變化上。第一單元是統計的資料,原先二年級下冊主要是教學複式統計表以及以1當5的條形統計圖,此刻重點學習調查的方法和記錄整理數據的方法。第三單元是圖形的運動,此刻只讓學生直觀認識軸對稱圖形、平移現象和旋轉現象,刪掉了原先要求畫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紙上辨認圖形平移了多少格的資料。及時安排了混合運算單元,其次是將“有餘數的除法”這一單元從三年級上冊移到了二年級下冊,這樣安排更能突出“有餘數的除法”和“表內除法”的聯繫。

(二)教學資料

本冊教材資料包括:數據收集整理,表內除法

(一),圖形的運動,表內除法

(二),混合運算,有餘數的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克和千克,簡單的推理,用數學解決問題和數學實踐活動小小設計師等。各領域資料穿插編排,互相搭配,繼續加強學生對知識整理本事的培養,繼續注重體現數學背景知識,在完整的過程中培養解決問題的本事。同時練習的層次、功能分明,為教學評價供給線索。

三、教學目標

1、瞭解統計的意義,能學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2、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會讀、寫除法算式,明白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能夠比較熟練地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使學生初步認識乘、除法之間的關係。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學會辨認軸對稱圖形;結合實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

4、讓學生在熟練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基礎上,綜合應用表內乘除法的計算技能解訣一些簡單和稍複雜的涉及乘、除運算的實際問題。

5、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包含二級運算的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學會計算包含乘除混合以及帶有小括號的兩步式題。

6、使學生經歷把平均分後有剩餘的現象抽象為有餘數除法的過程,初步理解有餘數除法的含義,認識餘數。掌握除數是一位數,商也是一位數的有餘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明白餘數要比除數小。

7、結合生活實際,體會生活中有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經歷數數的過程,能認識萬以內的數,結合實際物體明白這些數的組成與分解。

8、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滲透數學模型思想。

9、經過一系列的猜測、比較、推理等活動,使學生感受簡單推理的過程,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與組合數。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2、經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除法。

2、萬以內數的認識。

3、用數學解決問題。

難點:培養生學會獨立審題的本事;學會解決各種應用題。

五、教學措施

1.科學安排解決問題的教學,重視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本事,構成應用意識。

2.萬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教學重視發展學生的數感。

3.改善表內除法教學的編排,體現知識的構成過程,加強教學過程的探索性。

4.供給關於空間與圖形的豐富素材,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5.供給豐富的、現實的、具有探索性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逐步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本事和創新意識。

六、課時安排(附教學進度表)

(略)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以《國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為依據,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通過數學學習,幫助學生處理數據、進行計算、推理和證明,並藉助數學模型有效地描述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提高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通過富有現實意義和挑戰性的內容學習,幫助學生主動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

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二、教學對象和上期教學效果分析:

繼續任教九年級c42、c43兩個班級的數學。本期以前歷次考試成績如下,

從上面可以看出,兩個班的數學整體水平基本上比較持平,個別差距屬於正常差距。所教兩班考得雖然比其他班級來説有較大進步,但是,從本身來看,還是不盡人意,應該考得更多。這裏也反映出一個最根本的問題,那就是,我平時教學時,注重過關不夠,過多地注重了量,忽略了質。另外一點就是,個別輔導不夠,沒有用足夠的時間抓最容易出成績的學生,而是採取了一盤整體抓的思想,因此在輔導上仍然採取大局思想,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落後。所以,單獨地來説,兩個班的教學效果應該相當,但總的來説的時候,教學上經驗不足,難度把握不太準,層次感不夠強烈,導致了這兩個班的教學效果和其他班比較起來就顯得拙遜。在以後的教學中,應時時學習,時時分析,時時進步。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所用教科書是由出版社是人民教育出版出版的《人教實驗版九年級數學上冊》,學期總課時400課時(每個班200課時,其中正課120課時,輔導課80課時),每週20課時(每個班10課時,其中正課6課時,輔導課4課時)。

2、教學目的與要求:

⑴二次根式一章的重點是二次根式的化簡、運算、最簡二次根式和同類二次根式的意義;難點是最簡二次根式的意義和二次根式的運算技巧。

⑵一元二次方程一章的重點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難點是實際問題與一元二次方程。

⑶旋轉一章的重點、難點是旋轉及其特徵,中心對稱與中心對稱圖形。

⑷圓一章的重點是圓的有關性質、與圓有關的幾種位置關係及計算;難點是對圓的各種性質的探索、理解及其綜合應用。

⑸概率初步一章的重點是列舉法求概率,用頻率來估計概率;難點是概率意義的理解及實際運用。

四、教學措施與方法:

1、加強教學“六認真”,面向全體學生。由於學生在知識、技能方面的發展和興趣、特長等不盡相同,所以要因材施教。在組織教學時,應從大多數學生的實際出發,併兼顧學習有困難的和學有餘力的學生。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特別予以關心,及時採取有效措施,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指導他們改進學習方法。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的困難,使他們經過努力,能夠達到大綱中規定的基本要求,對學有餘力的學生,要通過講授選學內容和組織課外活動等多種形式,滿足他們的學習願望,發展他們的數學才能。

2、重視改進教學方法,堅持啟發式,反對注入式。教師在課前先佈置學生預習,同時要指導學生預習,提出預習要求,並佈置與課本內容相關、難度適中的嘗試題材由學生課前完成,教學中教師應幫助學生梳理新課知識,指出重點和易錯點,解答學生預習時遇到的問題,再設計提高題由學生進行嘗試,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成功,調動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可激勵學生自我編題。努力培養學生髮現、得出、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將實際問題上升為數學模型的能力,注意激勵學生的創新意識。備課上更多地是形成自己的思想和構思,以自己的特有想法為主,結合和借鑑他人的優秀成果,因材備課、因校備課、因時備課;授課上進行適當的調整,變單純的“灌輸”式教學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的現代教學方式,同時兼顧自主學習的培養,更多地做到教學方法理念緊跟時代步伐,教學思想緊跟教育原則,教學目標緊跟教學大綱,教學效果緊跟社會需求,並且探索一些新教學法。

3、改革作業結構減輕學生負擔。將學生按學習能力分成幾個層次,分別佈置難、中、淺三個層次作業,使每類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提高。作業上做到及時講解及時糾正,不拖不漏不放按時按量按質。考試上進行適當的改革,考試方式上變單一的“紙試”式為多樣化的考試評價體系,爭取作到形式多樣、效果顯著。

4、課後輔導實行流動分層。輔導上做到個別與集體結合,自學與講解結合,有的放矢。

5、建立錯題本,反覆檢查錯題過關情況,樹立以錯促進步的觀念。

6、注重學生解題中的錯誤分析。可以通過錯誤來發現教學中的不足,從而採取措施進行補救;錯誤從一個特定角度揭示了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是學生在學習中對所學知識不斷嘗試的結果,教師認真總結,可以成為學生知識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學生領略解決問題中的探索、調試過程,這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會產生有益影響。

7、在班內開展學習中的互相幫助活動,創設一個良好的複習情境,同時,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做好課外輔導工作。幫助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提高數學文化素質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創設、優化複習氛圍是搞好複習工作的不可缺少的條件。

五、教學進度表:(見附表)

教學進度表

周別 日期 教學(含實驗)內容(章節) 課時 作業次數 考試測驗 課外輔導

1--2 9.1-9.9 二次根式 10 12 2 12

2--4 9.10-9.23 一元二次方程 15 12 2 12

4--5 9.24-9.30 旋轉 15 12 2 12

6--10 10.8-10.31 圓 15 12 3 12

11--13 11.1-11.10 概率 15 12 2 12

13--20 11.13-1.28 複習、下學期內容 50 12 2 12

21 01.30-- 期末複習、考試 15 12 2 12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學到的知識技能是社會對青少年所需求的;

2、要讓學生知道這是自己終身學習和發展所需要的;

3、貼近生活實際讓學生愛數學,自主的學教學;

4、讓學生掌握數學基本知識和技能

二、教材分析:

七年級數學七年極(下)要目: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第二章二元一次方程組

第三章平面上直線的位置關係和度量關係

第四章多項式

第五章軸對稱圖形

第六章數據的分析與比較

課題學習測量不規則圖形

課題學習包裝盒的分類、設計和製作

該教材每章開始時,都設置了導圖與導人語,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慾望。在教學中,適當設置如“回憶、思考、探索、概括、做一做、讀一讀、想一想、試一試”等以及“信息收集,調查研究”等活動欄目,讓我們給學生適當的思考空間,從而使學生能更好地自主學習。在教材各塊內容間,又穿插安排了涉及數學史料、數學家、實際生活、數學趣題、知識背景、外語教學、信息技術、數學算法等等的閲讀材料,用好它,不但擴大了學生知識面,而且增強了學生對數學文化價值的體驗與數學的應用意識。該教材練習題更是體現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髮展的需要。

整個教材體現瞭如下特點:

1.現代性——更新知識載體,滲透現代數學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術。

2.實踐性——聯繫社會實際,貼近生活實際。

3.探究性——創造條件,為學生提供自主活動、自主探索的機會,獲取知識技能。

4.發展性——面向全體學生,滿足不同學生髮展需要。

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潑,圖文並茂,趣味直觀。

三、教學措施:

第七章重視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法與應用

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

關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情感和態度表現

給學生足夠的活動空間,認真實施分層教學

第八章靈活運用代入法或加減法解簡單的二元一次方程組

會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組解簡單應用題,並能分析結果

理解解方程組“消元”的思想,領會“轉化”的思想

妥善處理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的關係

突出解二元一次方程組通法的教學

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

注意教材彈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fw/xiaoyuan/rpw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