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校園 >

《舊文重讀》讀後感範文

《舊文重讀》讀後感範文

頗感內心浮躁,大部頭典籍無法下嚥,便找來《舊文重讀》來看。這本書選編了朱自清、夏丏尊、胡適等大家關於語文教育、教學的精彩文章,涵蓋了語文教育教學的各方面。雖然年代略顯久遠,但對於當今語文教學仍有較大的借鑑和參考作用。

《舊文重讀》讀後感範文

現挑選印象深刻的幾段文字與大家共勉:

“……從這裏可以看出青年人雖然不信古,不願學古,可是給予適當的幫助,他們卻願意也能夠欣賞古文學,這也就是接受文學遺產了。”

——朱自清《古文學的欣賞》

在動漫化、弱智化讀物盛行的今天,易中天《品三國》、劉心武《紅樓夢揭密》、于丹《論語心得》等可以成為“洛陽紙貴”的流行書,固然有網絡和電視媒介的作用,有趕時髦的成分,但其本身也説明:青少年並非如我們想象的那樣不要讀書,關鍵是我們究竟為他們提供了什麼“幫助”。規定篇目,進行考試號召讀經典,固然是一種幫助,但是否“適當”?躲在象牙塔裏搞精英文化的專家可以對易、劉等表示不屑一顧,但天天與學生接觸的廣大教師卻不得不捫心自問:我究竟為學生提供了怎樣的幫助?我們可以向易、劉等先生學習一點什麼?

“……我的國文都是從看小説來得,倘若看幾本普通的文言書,寫一點平易的文章,也可以説是有了運用國文的能力,現在輪到我教學生去理解國文,這可使我有點為難,因為我沒有被教過這是怎樣地理解,怎麼能去教人。如非教不可,那麼我只好對他們説,請多看書。”

——周作人《我學國文的經驗

周作人學國文的經驗看起來有兩點:一是傳統的——先集中識字背書,所謂“通經必先識字”、“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讀書、背詩、寫字。二是反傳統的——讀小説、讀閒書。所謂反傳統是指他沒有在讀經書、寫八股文、試帖詩上花大力氣;而是讀外國小説,讀古白話小説,這是能通白話的路子;由古白話小説而至於《聊齋》和其它文言筆記,這是由白話轉到“文言的徑路”。結論是請多看書。

這些話確實“平庸極了”。但是它們同樣是正確極了。丹麥當代語言學家葉斯柏森説學語言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們投入到語言的'海洋裏去游泳”。可是我們通常做的卻是在岸上給孩子們身上灑水,教他們“分析”游泳動作;講解此動作“好不好”,“為什麼”,彼動作是如何“用法”,什麼“規律”。以為這是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學生智力;可以收“舉一反三”之效。然而,“不下水游泳”則“舉百不能反一”。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的結果是學生一頭霧水,“下水未有不溺死者”。

由於篇幅的關係,不能將各家之説一一列舉在此,但名家之言句句發人深省。這許多年過去,語文教學仍存在過去的種種弊端。學生被眾學科的題海戰壓得分身乏術,除了在課堂上接觸有限的幾篇文章外,課外閲讀成了一種奢侈,更被視為“不務正業”;家長急功近利,用各種課外輔導班壓縮學生的閲讀空間,卻又期望課堂教學出現奇蹟,寄希望於語文教師的言論句句命會考點,只求花一分時間換十倍功效;教師少有自主選擇教材的權力,為應試而不得不審時度勢,凡考試內容必講,凡與考試無關內容統統省略,只重技法,忽略內涵的深入,長此以往,語文教學的陣地遲早“淪陷”!憂心忡忡,憂心忡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fw/xiaoyuan/k19z0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