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校園 >

【熱】《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

【熱】《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熱】《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

剛看這本書的時候是被這句話所打動——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讀完全是卻沒有這句話,後來才知道這是一位評論家對毛姆的《人性的枷鎖》的評論,毛姆很喜歡這個説法便作為下一本的書名,而我則是因為這句話認識了斯朱蘭。

斯朱蘭,引用書中的一句話就是“斯朱蘭非常憎,但我們仍覺得他很偉大。”因為熱愛,因為着魔,因為本能,他拋棄了一切,急速脱離原本幸福平穩的常人生活軌跡,猛烈地衝撞向未知的藝術領域。他風餐露宿,衣衫襤褸,惡疾纏身,在藝術的殿堂門口撞得鮮血淋漓,血肉模糊。你以為他很可憐?想要為他投之以同情?可是他又是不屑一切,冷血而無情麻木地對待周遭的環境。大概,他的感情全都燃燒在了那揮動的畫筆下五彩的顏料裏吧,他就像活在夢裏,現實於他無足輕重。

因此,作為一個庸俗的時刻被“良心”監督的社會分子,我即鄙視斯朱蘭的荒誕行徑,冷血無情,卻又不得不佩服他勇於追求那遙不可及的月亮,不顧一切的果斷與堅決。如果説,藝術的最大妙趣在於藝術家的個性與生活,事實也大多如此,要成為一個偉大的藝術家,往往是性怪誕孤僻,經歷種種痛苦與不幸,幸福與快樂永遠與他們無關,他們是異類,是孤獨者,是憑藉着本能去傾注所有的熱情瘋狂痴迷着藝術。

月亮很美,孤傲而冷清地掛在高空,可惜我要俯身去撿那六便士了。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2

斷斷續續終於讀完了。第一主觀視角的追尋手法讓人忍不住想要把書拋在一邊,這貨講的都是些什麼玩意?當你急躁的往下翻的時候,就像是看了一部宂長又無趣的電影,在眼皮子打架的時候,居然開始明白他想説什麼了。

我是向來是習慣以最大的惡意去揣度推測他人的,所以當我知曉人們對斯朱蘭以讚賞替代懷疑,以榮耀點綴齷齪時,問題就來了。

其實某種程度上,斯朱蘭有點像是梵高,但是在某些性格上面被放大縮小了。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世界,那些禹禹獨行追尋月亮的勇士總是被嘲諷被異化被排斥,而一旦他們或者找到了自己的月亮,哪怕只是水中月,這些六便士們,這些想要追尋月亮卻陷入了六便士們,這些既想要月亮又不捨得六便士們,就把斯朱蘭當成了勇士,英雄。

這不是重點也無可厚非。可怕的是像是一旦你成為了斯朱蘭式追尋月亮的人,那麼似乎就佔據着道義的制高點,可以理所當然的不管不顧那些六便士的死活,哪怕你做了什麼樣的混蛋事。於是斯朱蘭逃離妻子,誘引有夫之婦,再度拋棄,再度逃離。

如果這些都可以被原諒,如果那些追尋月亮的人的確就天生高人一等,那些庸庸碌碌的人活該被命運和追月者戲弄。那麼更可怕的是,一羣以者追月之名做着蒐集六便士的人,被社會和大眾以掌聲和眼淚歡迎,前者心安理得的被高光,後者肆無忌憚的被感動,整個社會一片大好欣欣向榮。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3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抬頭卻看見了月亮。

——題記

在我看來,這其實是一本關於理想和現實的書。月亮代表的是遙不可及的理想,而六便士則代表現實生活。理想和現實就像是一對矛盾體,人們都説理想豐滿,現實骨感。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或許很難找到這樣一位堅定執着的追夢人。在作者毛姆筆下,卻刻畫出了這樣一位清流般的主人公。他對天上的月亮神魂顛倒,卻對腳下的六便士視而不見。他嘗試着用畫筆譜寫出光輝燦爛的樂章,傾盡全力把生命的價值全部注入絢爛的畫布上。現實社會中,在眾人為了自己的名譽,地位,財富忙碌的時候,夢想早已被拋到九霄雲外,不值一提。大多數人最後所成為的,並非是他們最想成為的人,而是不得不成為的人,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説,也是迫於生活的苟且與無奈。每個人都有夢想,可是逐夢的路上總是少不了艱難險阻,也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與能力去追逐夢想。如果有一天,當夢想照進現實時,請別忘了停下你匆忙的腳步來看看它。

其實月亮一直掛在高空,六便士一直躺在腳下,抬頭仰望還是低頭俯瞰,取決於你自己。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4

這本書讓我太喜歡了。

對於斯特里克蘭,我先是好奇,然後厭惡,繼續好奇,繼續厭惡,最後羨慕,震撼。

我最初也覺着他沒有人性,自私,不負責任的拋妻棄子,之後又破壞了別人的家庭。他什麼都不在乎,所以誰都拿他沒辦法。我甚至一度覺着他活着或者死了又有什麼區別,他活着也只是他自己,他又什麼都不在乎。

可是後來,我開始羨慕他,該有怎樣的力量才能支撐一個人完全不在乎別人,他不僅不在乎別人,他也不在乎自己,他不在乎是不是能成為有名的畫家,他不在乎他的畫是不是被別人接受,他活着什麼都不為,他甚至活着也不是為了畫畫,他只是畫畫而已,就是畫畫。

讀這本書我反覆的去想,到底為什麼,他為什麼這樣子,人是不是應該不在乎別人,是不是應該不在意別人的看法,到底怎麼活着才有意義?我想讀完這本書我有一些想法了,所有的都取決於你自己。

你自己人生的意義取決於你自己,我甚至不認為斯特里克蘭有夢想,我覺着畫畫對他來説不是愛好,也不是理想,更不是工作,畫畫對他來説什麼都不是,又什麼都是。他只是畫畫,畫畫也只是畫畫。如果非要給斯特里克蘭畫畫安排一些意義或者目的,那就太俗氣了,太低級了。

月亮不是六便士,六便士也不是庸俗的生活。

月亮只是月亮,六便士也只是六便士而已。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5

作家把一種性格放大到極致,讓我們去體會感受每個人骨子裏都有的那一點點對理想的追求。

這本書説是寫於一戰期間,想要給當時迷茫的人們一些鼓勵,希冀人們不致於在戰後對生活百無聊賴。不知道這本書對於那些人是不是真的起到指引心的作用?

看這本書的時候,很佩服斯特蘭的自私,內心沒有一絲愧疚波瀾不驚地就拋妻棄子去到巴黎,全身心學畫畫。其實很羨慕,可是轉念想想,現在的人有幾個可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的追求?怕是渾渾噩噩地多些。

斯特蘭其實往小了看可以是力爭上位的庸庸白領,只是沒那麼徹底,仍舊在自己的生活圈裏,會為自己做一點點娛樂的事感到負罪感,但無法避免,那些事總是很剋制地去做,這樣良心才回安寧。

最後,斯特蘭終於去到大溪地,這個地設十分符合他種種要求的地方。愛塔料理他的起居,充當他的畫模,滿足他自己痛恨至死的性慾,不打擾他的內心世界,事事遵從他的意見,他大概不會想到此生能遇到愛塔這樣一個完美伴侶吧。

現實生活中我們並不總能像他這樣美滿地按着自己所思所想去過日子,但他到底喚醒了一些心底裏有執念的人。

第一次看毛姆的書,書名沒有在書裏出現過,不知道怎麼講對這本書的感覺,可能是沒有感覺吧。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6

斯朱蘭也算是藝術家的典型代表 為了追求自己的幻想不畏世俗眼光 衣食住行吃飽穿暖人類最基本的需求都不是他所考慮的對象 精神的滿足心靈的自由才是他一生的追求 他粗暴 不修邊幅 什麼都不管 不顧他人的感受 甚至可以説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 那個隱藏的魔力驅使着他去做自己想做的 無關名利 無關金錢 他的畫不給別人觀賞 不當作謀生的手段 他為了自己的創作不惜一切來到大溪地 我不免覺得藝術家確實是奇特的物種 斯朱蘭的種種行為都不符合常人認知 他把女人當作是他縱慾的工具 創作的源泉 卻又反感她們對愛情的追求 對他的約束 他可以殘忍無情到和照顧他度過生病期的德克的妻子同居 然後不需要了又拋棄她 對她的死毫無愧疚 也可以毫無徵兆的拋家棄子獨自追求夢想 不管他們死活 ?我簡直可以把他稱作瘋子 !

我確實沒辦法做到感同身受 兩個並肩齊走的人都不見得能做到思想統一意見一致 更何況這個奇特的藝術家 我能感受到的是那個年代的女性可以心甘情願成為工具 她們是那麼卑微低下 當代我們更要追求的是女性的獨立 !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7

首先,斯朱蘭真的很不討喜,儘管是書中的主角,主角光環也無法阻止大多數人對他的不理解,厭惡,甚至鄙視。我一路看來,覺得他在他的40歲左右時突然就放棄幸福美滿的生活,拋妻棄子,毅然決然地投身於畫畫這種行徑真的是不理解也不支持的。追求理想與家庭並不衝突。很多天才他們擁有超高的天賦,在某一行業出類拔萃,但同樣擁有美滿的家庭。有時候,是來自家庭的愛與責任才成就了偉大。但畢竟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想法,斯朱蘭他的理想,他的追求,他的思想境界已不是我們很多普通人所能企及也不是我們所追求的。所以,也就是看完後槓兩句,自己原來是怎樣還是怎樣憋。但只慶幸的是,他的畫終名垂千古。

再有,文中那個爛好人德克讓我挺氣憤的。他就是那種善良到無下限就算斯朱蘭言語侮辱他,內心鄙視他,奪他妻子,霸佔他畫室等等,還有他妻子對他的背叛與殘忍……這種種讓旁人看起來都感到憤怒的事他居然能做到完全可以忍受,我不懂他圖個什麼。他讓我覺得可恨又可憐。始終覺得,善良必須要帶點鋒芒。

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關於這本書的想法還有的話以後再補充吧。書還是挺好看的,特別佩服作者對於人性的剖析。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8

這算是我第一次去看一本關於藝術家的傳記,講真,我對藝術家很是陌生,(其實我也是看到中後部分才肯承認斯朱蘭是藝術家的),而且我認為便捷的自動化時代裏,有靈性的藝術家似乎很少。

怎麼説呢,這是一本一開始覺得雲裏霧裏,然後讓你欲罷不能的書。作者刻畫人物的本事真是讓我驚歎,描寫已經不能用細緻細膩來形容,我記不清各個人物的樣貌,但我彷彿能看到斯朱蘭太太穿梭於文學家評論家的交際,德克平庸的繪畫技藝以及不相符的美的感受力,愛塔看向斯朱蘭時誠摯而又飽滿愛意的雙眸,以及,斯朱蘭邋遢的造型,讓人很不舒服的語言,迫切爆發的創造慾望,對美的創造力。

在書中,斯朱蘭的形象實在是豐滿,有可以吐槽的,有值得尊敬的,有望塵莫及的,有不屑一顧的等等特色綜合。作者的內心肯定是對他頗為欣賞,稱他偉大的靈魂。也是,他的瑕疵在他偉大的靈魂面前,可以忽略了。

怎麼説,在書中,我欣賞他甚至驚歎,在現實中,或者説在我周圍,這種人我可能不會注目。因為,我是個俗人。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9

人生百態。

整本書圍繞 斯朱蘭 有四個大場景的.切換:倫敦->巴黎->大溪地->帕提夫。

而圍繞着他的主要人物,也就那麼幾個:斯朱蘭太太及其姐姐姐夫、德克及其夫人(布藍琪)、到大溪地之前和他一起生活的船長(忘了名字了,是傑克船長嗎?哈哈)、剛到大溪地時請他當監工的種植園老闆、餐館老闆娘提婭哈、斯朱蘭在大溪地的妻子愛塔、另一位和他的妻子在大溪地為生活而拼搏並甘之如飴的船長(是叫輝啥來着)、見證他死亡的醫生,再加上以第一人稱自述的作者。這數下來,才 11 個人啊。每一個人的個性都在作者細膩的筆觸下活靈活現的展現在我們的眼前(作者描述斯朱蘭畫作的語言也寫的相當精妙,但是我這腦殼真是想象不出來那神祕詭譎的美景)。看着他們在各自人生戲台上賣力的演繹着自己的人生,反而多了一份平靜。這些人,哪個不是我們周遭遇到的一個或多個人性格的縮影吶。不管我們喜歡還是不喜歡,這就是自然的常態,而且會一直延續下去。

而關鍵問題是,我們有沒有斯朱蘭 的勇氣與執着,去做自己(及自己想做的事)。這廝説人生苦短,藝術與愛情不可兼得,擁有非凡天賦的他選擇了藝術,還真為藝術奉獻了自己的生命。芸芸凡人中的我,沒有要追求的月亮,那“六便士”,更是人生前行途中不可或缺的盾牌。我不羨慕斯朱蘭的人生,也不覺得他的人生有什麼好讓人稱頌的地方。他的故事,觸動我的,是那份清高。

寫不下去了。哈哈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0

心中都有嚮往的月亮,但是不得不對六便士的生活低頭。

有人為了心之所向放棄了原本安逸的生活。因為他所要追隨的慾望已經使他入迷,不得不這樣做了。

以前,我不能理解那些極限運動愛好者,但是有人跟我説因為對於這件事情的喜愛可以讓他們不在乎死亡,如果不去做這件事情,就會像死了一樣。

我不能感同身受,但現在可以稍稍理解了。想到前段時間的紀錄片《徒手攀巖》,沒有任何保護措施,完成了一座非常陡峭的巖壁,當時導演説要麼就是這部影片拍成功了,要麼就是死亡。

難道他們真的不怕死嗎?不,只是他們在尋找一種最接近自然的感覺,只是通過這種方式釋放了出來!

很多人看完這本書,就很感慨,覺得自己也應該不顧一切追尋月亮。

可不是每個人都是天才,都有感知天地自然萬物的悟性,也沒有一個強大的愛好或信念,所以還是過自己平凡的生活吧。

我從來不去理想化自己的生活,與其關心那些虛無縹緲的,少的可憐的天分,不如過配得上自己的生活。

希望大家看完這本書不要太理想化,畢竟世界上只有一個斯特里克蘭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fw/xiaoyuan/e0n9q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