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校園 >

《我們家的男子漢》教學設計(通用5篇)

《我們家的男子漢》教學設計(通用5篇)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們家的男子漢》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們家的男子漢》教學設計(通用5篇)

《我們家的男子漢》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以人物性格特點分類組織、安排材料的方法;細緻的觀察和細膩的描寫。

2、體會“男子漢”,逐漸成熟,自主自1立、剛強的性格特徵。

3、學習生動、風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語言。

教學重難點

以人物性格特點分類組織、安排材料的方法,細緻地觀察和細膩地描寫和生動、風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語言。

教學準備

小黑板或課件。

設計思路

講解這篇課文時,首先要引導學生熟悉課文內容,從而抓住關鍵語句具體地複述課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深入研究文章主體部分安排材料的順序和特點,進而瞭解文章的主旨,有關這些問題可讓學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礎上完成。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師導入。

一提“男子漢”,我們的頭腦中就會馬上聯想到。頂天立地、敢説敢為、正直無私、胸懷寬廣等詞。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王安憶寫的《我們家的男子漢》,看一看和我們印象中的男子漢有何不同。(板書課題。)

2、介紹作者。

(1)讓學生進行介紹。

(2)明確:(出示幻燈片1。)

王安憶,當代著名女作家。其小説《長恨歌》獲茅盾文學獎。

要求:記住作者。

二、自主學習

下面自學課文,注意以下問題:(出示幻燈片2。)

1、認真讀課文,可以朗讀,可以默讀,也可以輪讀,選用你最喜歡的方式閲讀全文。

2、畫出並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畫出你認為好的詞、句、段。

3、文中刻畫人物的性格特徵運用的描寫方法有哪些?

4、文中的“男子漢”具有的性格特徵是什麼?

5、文中“他嚮往着去少林寺當和尚。可是我告訴他,’當和尚不能吃葷。他説:“‘用肉湯拌飯可以嗎?“不可以。“那麼棒冰可以吃嗎?’他小心地問,是問‘棒冰’,而不是冰淇淋,甚至不是雪糕。”加點詞“小心”體現了人物怎樣的心理和神態?

6、找出自學的疑難問題。

三、合作學習

1、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解答自學中存在的疑難問題。

2、在班上研究討論小組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

四、反饋交流

1、給加點字注音。(出示幻燈片3。)

囁嚅、倔強、有力、膽怯、沮喪、輪廓、風靡、恍惚

要求:讓一名學生起來讀,如果有讀得不正確的,請其他學生進行糾正。

2、刻畫人物性格特徵採用的描寫方法有哪些?

明確:(語言描寫、動作描寫、肖像描寫、心理描寫。)

要求:能找出各種描寫對應的句子

3、文中“男子漢”具有的性格特點是什麼?

明確:(逐漸成熟、自主自立、剛強的性格特徵。)

4、“小心”一詞體現了人物怎樣的心理和神態?

明確:(“小心”刻畫了“男子漢”既想到少林寺去當和尚又捨不得不吃冷飲的心態。為了去少林寺,他已經決定忍痛割愛不吃冰淇淋、雪糕了,但連棒冰都不準吃,他就不能忍受了。“小心”就表現了“他”在提問時的這種希望得到肯定答覆的心態和神情。)

5、放聲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並把喜歡的原因和同桌進行交流。

(同桌交流後,再找部分學生在全班交流。)

6、重點研討“他對父親的崇拜”這部分。

(1)學生讀課文,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下列題目:(出示幻燈片4。)

①本部分明寫了哪兩方面的事?

(爹有一次,他很不乖,我教訓他,他火了,説:“我叫爸爸打你。”我也火了,説:“你爸爸,你爸爸在哪兒?”他忽然低下了腦袋,囁嚅着説:“在安徽。”加點詞體現了人物怎樣的心理和神態?

(2)小組代表發言交流。

明確:

(①爸媽拌嘴時總是站在媽媽一邊攻擊爸爸;又總覺得爸爸是無所不能。

②表現了“他”內心的沮喪、空虛和想説又吞吞吐吐不敢説的神態。)

五、梳理鞏固

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穫。

(不必只侷限於一個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學生能説出某些方面即可。)

六、拓展訓練

(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如無時間可不進行。)

《新課標作業設計》中的“閲讀理解”部分。

七、佈置作業

《我們家的男子漢》教學設計 篇2

一、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語文上冊(蘇教版)第二單元第九課《我們家的男子漢》。

二、教學設計時段:

一課時

三、教學設計思想:

《我們家的男子漢》 文章故事性強,語言生動幽默,刻畫人物栩栩如生,因此把分析人物形象、品味精彩語言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而感悟男子漢的內涵既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又是影響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因此可在課堂上做拓展延伸,讓學生從思想上受到啟迪教育,做一個獨立、堅強、勇敢的男子漢或女強人。

四、教學目標分析:

1、學習文中幽默風趣的細節描寫。

2、感受“男子漢”自主自立、剛強坦城的精神品格。

3、嘗試在細緻觀察的基礎上進行細膩描寫。

五、教學過程設計:

(一)情境導入:

人們都説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為什麼呀?因為媽媽疼我們、愛我們。確實,這個世界沒有母親、沒有女人是不可想象的。同樣,沒有父親、沒有男人也是不堪設想的。沒有男子漢,人類將無法延續下去,女人也將無法生存。那真正的男子漢應該是什麼樣的呢?請大家一起來看一看《我們家的男子漢》。

(二)整體感知:

1、解題:題目中的“我”是指誰?“男子漢”又是指誰?

(1)簡介作者:先讓學生介紹,再放投影。

王安憶,當代著名女作家,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説《流逝》《小鮑莊》《錦繡谷之戀》《雨,沙沙沙》《王安憶中短篇小説集》等,另有長篇小説《紀實與虛構》《69屆國中生》《長恨歌》(獲茅盾文學獎)。

王安憶的小説,多以平凡的小人物為主人公,表現他們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經歷與情感,達到平中見奇的藝術效果。“理解”與“愛”是她的創作宗旨。她的早期作品多側重於感情的抒發,近期創作則趨於冷靜和細緻。

(2)“男子漢”是指姐姐家的孩子,即小姨侄。

(3)作者寫了小姨侄哪一段時間的生活經歷?

明確:從出生到四歲。

2、師生互動,解讀文本。不一定面面俱到,能大致梳理課文內容即可。

你覺得文中所寫的小男孩可愛嗎?你最喜歡課文的哪一部分?請簡要説一説你的理由。

明確:

(1)開頭部分:交代關於寫作對象,寫孩子的出生、留在外婆家的原因及其與“我”的關係。

(2)他對食物的興趣

①量很多,範圍很廣,極有滋味,“叫人看了不由得也會嘴饞起來”,從側面寫出他吃飯極有滋味。

②補寫吃青菜一事,風趣幽默。

③“他可以耐心地等上三刻鐘,為了吃一客小籠包子。”“三刻鐘”對一個孩子來説是極難安靜下來的,但“他”卻很有“耐心”,可見其興趣之濃厚。

④他為了去少林寺,願意在吃上做出一些犧牲(對於一個孩子來説,已經不簡單了),但畢竟還是吃的誘惑力來得大。

⑤這一段寫一個孩子、一個男孩子的特點。

所有的細節描寫都體現了小男孩率真的性格特點。被譽為中國的蘇霍姆林斯基的李鎮西李老師之所以能愛生如子、以生為友,就是因為他有一顆不滅的率真的童心。而這些又是我們許多成年人所沒有的高貴品質!

(3)他對父親的崇拜

①寫他幫媽媽攻擊爸爸,是男孩子的天性,體現他男子漢同情弱者的品質。絲毫不妨礙他對爸爸的崇拜。

②寫他認為爸爸無所不能,表現了一個離開父母的孩子想得到父親有力臂膀支撐的一種想像。

③結尾處真實地再現了孩子對爸爸的深切思念。

(4)他對獨立的要求

①走路時,從他那掙扎的狀態中,可見他想要獨立的願望之堅決,“男人”的性格初見端倪。

②去買山楂片時,我本想幫他的,卻使他失去了一次自己鍛鍊的機會,因而他顯得“沮喪”。

③對去換橘子水的獨立性和狂熱性,是一種要滿足成功感的外在表現,表現小男孩越來越想與成人一樣享受獨立做事的滿足,流露出作者的關愛讚賞之情。

④在櫃枱外等候的細節,可拓展一些內容。引導:每個人在走向獨立的過程中,不可能一帆風順。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不接受風雨的洗禮,怎麼能在社會上獨當一面呢!

(5)他的眼淚

①寫“他”男兒有淚不輕彈,讓我們感受到他的剛強,但這種剛強又有別於成年人。

②“拿起一塊手巾捂住了臉”,這是他由來信想起了在上海時的生活,到了動情處竭力掩飾自己的淚水,可見他是一個堅強的男孩子。

③無情未必真豪傑,有情亦是大丈夫!這一部分表現“他”的剛強,“一條男子漢”的形象已經顯現。

(6)他面對生活挑戰的沉着

①只是覺得好玩才哭的,符合一個孩子的性格。

②“可是他明白了自己不得不去……不作任何無效的掙扎。”表現他作為一個男孩子、一個男人、一條男子漢的剛強、成熟。

③回安徽時的勇敢,也是細節描寫,表現他的沉着。

(7)結尾部分

開頭一句總結上文,點題。一個“這”字,指代了上文主體部分所寫的內容。抒發自己從“我們家的男子漢”身上引發的感受,體現了作者對這一類孩子的關愛之情。(從其觀察的細緻、長期上可看出)

(三)拓展延伸:

(1)0-4歲的一個小男孩,他的生活中肯定不會有什麼豪言壯語或有什麼驚天壯舉,感動我們的只是那些真真實實的一個個生活細節。

小結引伸:在日常生活中或寫文章時,細節往往能收到以一當十的良好效果。不是很多人都在説“細節決定成敗”嘛!那麼誰能説一説什麼是細節描寫呢?怎樣才能描寫好細節呢?

細節描寫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緻的描繪,它具體滲透在對人物、景物或場面描寫之中。正確運用細節描寫,對錶現人物,記敍事件,再現環境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著名作家李準曾經説過:“沒有細節就不可能有藝術作品。真實的細節描寫是塑造人物,達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文章中,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就應該學會對細節進行描寫。描寫的目的是要達到生動形象,做到寫人則如見其人,寫景則如臨其境,能給人以真切的感受。要寫好細節描寫應注意下面幾點。

1、選用典型細節。

2、細緻觀察事物。

3、精心錘鍊詞語。

4、巧妙運用修辭。

我們共同生活半年多時間了,大家能説一説老師或同學們身上的某個言行舉止方面的細節嗎?讓學生隨機地説一説。

(2)作者為什麼把這樣一位四歲的小男孩稱為男子漢?

歸納一下課文中的“男子漢”所具有的品質。有志不在年高,男子漢也沒有年齡的尺度、性別的限制,只要具備這些優秀品質,就是一位真正的男子漢!(完成板書並小結)

(3)你知道現實生活中,一般人眼裏的男子漢是什麼樣子的嗎?

金錢、權力、相貌、身份、地位……相貌堂堂、權傾一方、腰纏萬貫……

(4)你覺得什麼樣的人才是真正的男子漢呢?能舉出一些你所瞭解的男子漢的事例嗎?

A、在我們的身邊,有許許多多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仍與老百姓同甘苦、共患難,在人民的心目中,他們是公僕、是堂堂正正的男子漢!

周恩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出了自己的.一生,孔繁森:紮根雪域、獻身邊陲,把自己的一切交給了黨和人民。

牛玉孺:擔任呼和浩特市的市委的書記期間,當地的工業產值成倍增長,城市面貌大有改觀,他把權力交給了人民,他造福了一方百姓,卻犧牲了自己的健康。

B、在我們的身邊,還有許許多多默默無聞、普普通通的人,他們能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用自己的智慧為社會無私地奉獻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在人們的心目中,他們是兄弟、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自己省吃儉用,卻能胸懷他人。

袁隆平:一位相貌平平的七旬老人,穿梭在田頭,心繫天下民生。

徐本禹:一介文弱書生,生活拮据,卻能隻身支教窮山僻壤,無怨無悔。

田世國:孝心動天地、泣鬼神,捐賢救母,反哺之舉,令世人動容。

C、師參與其中:其實在我們自己的家中、在我們的長輩甚至是晚輩中也不乏男子漢。在這篇課文中女作家用心地觀察,細膩地描繪出了一個三、四歲的男子漢。他崇拜父親,自己身上也處處閃耀着男子漢的光輝。

確實,小時候人都會覺得自己的父親非常了不起,父親對我們的態度往往能影響我們的一生。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你去仔細觀察了嗎?用心感受了嗎?

(四)小結昇華:

好,今天,我們一起探討了一個關於男子漢的話題。照着板書小結課文內容。在一個蹣跚學步、稚氣未脱的小男孩的生活細節中,我們認識到了男子漢的真諦。至情至信、自主獨立、剛強坦誠的人就是男子漢。不論年齡的大小、不論職位的高低、也不論財富的多寡,只要擁有了這些(指着板書右側)優秀品質,你就是一個大寫的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六、教學反思:

本堂課把學生置於一種動態、開放、多元的學習環境中,讓學生領悟到學習語文的快樂,同時他們的快樂又改變着獲取知識的方式和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一種新的學習體驗。分析人物形象是記敍文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一個極具個性的精神活動。解讀過程中首先應引導學生認真品味語言,整體感知課文,概括人物的性格特點;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説出自己的見解,與文本對話,理解“男子漢”的內涵。

從課堂情況看,師生互動始終貫穿整個課堂,學生的參與意識強,小組互助合作交流得好,組間競爭意識強。課堂因學生的積極參與而富有生機和活力。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是一位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和評論的首席。

注意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之中,做到了“潤物細無聲”。

《我們家的男子漢》教學設計 篇3

這篇文章生動有趣,描寫了一個小男孩的成長經歷,他的成長過程正是男子漢的成長過程。本文按照人物性格特徵來組織安排材料,在行文過程中我們徜徉幽默風趣的語言中 ,感受這麼一個男孩的男子漢魅力。

教學目標:

1、感受“男子漢”獨立、勇敢、堅強的性格特徵。

2、學習按人物性格特點分類組織安排材料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我們都崇拜男子漢,那崇拜他們的什麼呢?討論男子漢所具備的性格特徵。(明確:獨立、堅強、勇敢等)

2、説明成為男子漢的條件。 性別上:男性。 性格上:獨立、堅強、勇敢等指導學生從性別上,從性格上去理解。

二、教學

1、《我們家的男子漢》中我們指誰?男子漢又是誰?(簡單瞭解作者及本文的寫作對象)初步感知課文的內容。

2、男子漢形象比較。我們都把黃繼光、賴寧等稱作男子漢,作者的外甥是小男孩,可作者為什麼卻稱他為男子漢?簡單瞭解黃繼光、賴寧其人其事。要求學生根據課文內容來理解。

3、分析“他對獨立的要求”部分。結合課文內容明確:他不讓人攙手、要自己買東西。

4、分析“他的眼淚”部分。結合課文內容明確:他男兒有淚不輕彈,落淚方到動情時。

5、分析“他面對生活的挑戰”。完成填空:他 地面對生活的挑戰。結合課文內容明確:勇敢、堅強。

6、文章其他部分是否也是把他當作男子漢來寫的呢?總結寫法:按人物性格特點分類組織安排材料的方法結合課文“他對食物的興趣”、“他對父親的崇拜”來理解。

7、你認為文章寫得精彩的地方在哪?畫出認為寫得生動、風趣、幽默的語句。

三、拓展

説説《我心目中的男子漢》。學生討論、交流。

《我們家的男子漢》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積累文中的生字詞語,理解文中頗有哲理的語句。

2、通過閲讀概括小男孩的性格特點,説出小男孩的形象,及給我們的啟示。

3、理解男子漢的含義,培養同學爭做男子漢的信心和勇氣、敢於面對挑戰的思想意識。

教學重點

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

教學方法

探究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初備統復備

一、導入新課:

1.想成為男子漢嗎?生答。老師剛提出這個問題就覺得是不是有點不妥,女同學要説了,那我們怎麼辦,與男子漢對應的就是女強人嘛!下面我給大家每人100元錢用1~2分鐘時間去挑選要成為男子漢的必需“商品”。然後説説你最先選擇什麼?依次選擇什麼?為什麼要這樣選擇?

2.出示投影:朝陽中學男子漢超市(趕快選購,數量有限)

3.生談,教師認真傾聽,共同交流。

4.大家幾乎挑空了超市裏商品,昨天老師佈置同學們看一篇文章,一個幾歲小孩,他已被女作家王安憶認為是男子漢了,今天我們倒要來看看他真的具備男子漢的條件了嗎?

二,閲讀--理解

1,請同學們採用跳讀迅速提取信息的方法,把文中集中刻畫小男孩性格特點的語句劃下來,並在旁邊作好批註,説出作者用什麼寫作手法,表現了小男孩什麼樣的性格特點?(生看書老師巡視)

2,師生交流,老師板書:天真幼稚可愛沉着勇敢剛強(老師板書)

三,合作--探究

同學思考一下,我們所概括的小男孩的這些性格特點中都能證明他是男子漢嗎?如果不,我們把文章的題目該為《我們家的小男孩》好不好?為什麼?

四,體會--感悟

文中作者對待小男孩的言行給我們哪些啟發?能用結合具體的內容談談嗎?

五,延伸--拓展

1、文中的小男孩很容易勾起我們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回憶一下你小時侯堪稱男子漢或女強人的事情,説出來跟我們一起分享。

2、對我們中學生來講哪些行為可稱得上是男子漢的行為呢?

大家看下列人物的行為是否屬於男子漢的行為,你是否對男子漢的內涵有了新的認識。

南京有一位叫汪俠的老人七十多歲了還連續兩年參加大學聯考。

賴寧為了公共財產不惜犧牲年輕的生命。

航天英雄楊利偉成為中國第一位太空人。

掏糞工人時傳祥曾接受過劉少奇的接見。

清潔工人每天起早摸黑維護我們這個城市的衞生。

……學生談看法,老師總結:其實不論年齡長幼、地位尊卑、事業大小隻要在勇敢地樂觀的拼搏、追求積極的人生都應當被視為男子漢或女強人。

老師總結本節課

作業自助餐

一類

1.摘抄詞語及寓意深刻的句子在積累本上。

2.談談本節課的感想。

二類

1.把你小時侯稱得上是男子漢的壯舉用生動、幽默的話寫出來。

2.用生動幽默的語言寫寫班裏男子漢和非男子漢的行為。

三類

1.以“男子漢”為話題寫一段話發表你的看法

2.比較閲讀賈平凹的《我的老師》,談談你更喜歡哪篇文章和文章中的男子漢。

《我們家的男子漢》教學設計 篇5

《我們家的男子漢》是四年級下冊的第六單元的第二篇課文,課文以人物性格特點分類組織安排材料,用生動、風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語言描寫了一個逐漸成熟、自主自立、剛強勇敢的男子漢形象。

教學重點:男子漢逐漸成熟、自主自立、剛強的性格特徵;以人物性格特點分類組織安排材料的方法。

教學難點:學習細膩傳神地刻畫人物的方法;感受其生動、風趣、幽默而含蓄的語言。

一、教學效果

圍繞本課重點,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質疑標題,用問題初步感知文章內容

在講課初,我先從本課標題開始質疑:誰家的男子漢?理解了“我們家的”的意思。其次質疑:男子漢有什麼特點,讓學生通讀文章,給出答案。初步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

(二)認識和改換標題,明確男子漢的性格特徵

這篇文章與其他學過的文章最大的不同是文中有許多小標題,我告訴學生這些小標題就是文章的幾個部分,都是圍繞文章中心來寫的。學生認識了小標題,下一步就是教給學生,指導閲讀小標題,從小標題中讓學生體會“男子漢”的含義,我採用了改換小標題的學習方法,要求學生用文中的人物語言來給文章換小標題,目的在於讓學生能通過認讀語言體會片段的主題和人物的性格特徵。以“他對食物的興趣”為例,我和學生一起探討得出答案。隨後的幾部分,我充分發揮了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放手讓他們去討論哪句話更適合來作小標題,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體會文章生動、風趣、幽默而含蓄的語言

在“他面對生活挑戰的沉着”一部分中寫道:“去的那天早晨,他一聲不吭,很鎮靜地四下打量着。當別的孩子哭的時候,他才想起來哭。哭聲嘹亮,並無傷感,似乎只為了參加‘一個儀式’” 。這部分的語言十分生動、風趣、幽默而含蓄,“鎮靜”“並無傷感” 這些詞語體現了一個堅強的男子漢的形象,並讓學生去找其他的關鍵詞句,並能夠在小組內分享這些詞語。

二、成功之處

這節課我覺得成功的地方有兩個:

(一)理清了文章的脈絡,瞭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

(二)改換小標題是這節課的亮點,既考查了學生的概括能力,又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三、不足之處

在教學過程中,由於課文較長,沒讓學生全部朗讀完。個別學生由於沒有預習,不知道同學分析的是哪裏。感受文章的幽默語言方面,學生分析得不到位,老師也沒有補充。

四、改進措施

下次再上課時,我應提前讓學生預習課文,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在講解文章的幽默語言方面,讓學生先分析,老師再加以補充。另外,在這裏把《小英雄雨來》的每個部分加上合適的小標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fw/xiaoyuan/59edw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