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校園 >

七年級歷史教案《中國境內的早期人類》

七年級歷史教案《中國境內的早期人類》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七年級歷史教案《中國境內的早期人類》,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歷史教案《中國境內的早期人類》

七年級歷史教案《中國境內的早期人類》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有關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的歷史基礎知識。

2.過程與方法

利用視頻、圖片、文字資料等各種歷史資料培養學生的歷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是學生認識到中國是遠古人類的發源地之一,為人類的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而激發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元謀人、北京人的特點。

【教學難點】

內容距今久遠,只有依據考古發掘成果進行科學推斷並結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課的基本內容。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相關視頻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自從有了人類,就開始了人類歷史。人類社會經歷了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那麼,最早的人類產生在什麼地方,又是怎樣產生的呢?我們今天就來探討人類的奧祕。

二、新課學習

(一)元謀人

教師:俗話説的好,樹是有根的,水是有源的。那麼,同樣道理,我們人類的老祖先是怎樣出現在地球上的呢?關於人類的出現你知道有哪些説法嗎?

學生:中國有女媧摶土造人説。

學生:西方有上帝造人説。

多媒體展示

教師:無論中國還是西方的神話有一個共同的觀點,人是神創造的。我們人類果真是“神”創造的的嗎?那麼我們人類到底是怎樣產生的呢?我們來看一組圖片。(多媒體展示)

(多媒體展示祖國境內遠古人類遺址圖)

教師:元謀人產生的時間在什麼時候?

學生:距今約一百七十萬年

教師:考古學家在哪裏發現的元謀人足跡。

學生:雲南元謀縣

教師:那元謀人的生產生活情況怎麼樣?

學生:會製造工具,知道用火

教師:元謀人的社會地位如何?

學生:元謀人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

教師:早在1965年5月1日,新中國的科學工作者在雲南省元謀縣發現兩顆牙齒和一些粗糙的石器,經科學家鑑定,這是遠古人類的遺物,距今約有170萬年,我們稱他們為元謀人(多媒體展示)

北京人的發現

教師:北京人遺址位於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上,遺址堆積層厚40多米,遺址最先於1921年被發現,後來人類學家根據在遺址中發現的3枚牙齒,將活動在這裏的古人類命名為“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

教師:結合文章內容找出重點。

教師:北京人在什麼時期出現的?

學生:距今約七十萬年至二十萬年

教師:北京人在哪裏發現的呢?

學生: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的山洞裏

教師:北京人具有什麼特徵呢?

學生: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徵

教師:北京人的發現過程是怎樣的?

學生: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最先於1921年被發現。後來人類學家根據在遺址中發現的3枚牙齒,將它命名為“中國猿人北京種”,俗稱“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

學生:1929年,中國青年學者裴文中發現第一個北京猿人頭蓋骨,同年又發現用火遺蹟。

學生:1936年,在同一地點發掘出土3個北京猿人頭蓋骨。此後,這一遺址進行了多次發掘,共出土40多個個體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萬件石器和大量的動物化石。

教師:北京人發現有什麼作用?

學生:為科學家復原北京人的特徵和生活狀況作出了重要的證據。

問題思考:化石是怎麼形成的?對於我們研究早期人類有什麼作用?

學生:化石是怎樣形成的化石是埋藏在地層裏的古代生物的遺物。最常見的化石是由牙齒和骨骼形成的。古代動物死後,屍體的內臟、肌肉等柔軟的組織很快便會腐爛,牙齒和骨骼因為有機質較少,無機質較多,卻能保存較長的時間。

學生:化石的發現對我們復原北京人的特徵和生活環境提供了重要證據。

教師:北京人的發現具有怎樣的社會地位?

學生:北京人遺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類遺骨和遺蹟最豐富的遺址,1987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三)北京人的特徵

教師:北京人具有什麼特點?

學生:頭部像猿人。前眉脊骨粗壯,顴骨高突,嘴巴前伸,沒有明顯的下頜。

學生:手腳分工明顯會製造和使用工具像人。

教師:下面我們來看一組圖片通過比較古猿、北京人和現代人的頭部你得出什麼樣的結論?

學生:北京人還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徵。(多媒體展示圖片)

教師:北京人的生產和生活狀況怎樣?

學生:生活狀況:獵取動物、採集植物果實為食,會使用火來燒烤食物、照明、驅寒。

學生:使用工具:石器、骨器、木棒、鹿角等。

教師:在遺址中,還發現了虎、豹、熊、鹿、野豬等許多獸骨化石,在這樣險惡的環境裏,只靠單個人的力量,無法生活下去。因此,他們往往幾十個人在一起,共同勞動,共同分享勞動果實,過着羣居的生活。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會。(多媒體展示)

教師: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韓非子》韓非子為什麼這樣説?

學生:猛獸出沒、險惡異常。

學生:打製石器、簡易木棒。

學生:團結就是力量。他們想到的辦法是羣居。

學生:所以就形成早期的原始社會。

思考:北京人的火是怎麼來的?

學生:煤的自燃

學生:雷電生火

學生:偶然碰撞生火

學生:森林自燃生火

(多媒體展示有關火的圖片)

教師:即使沒有兇猛野獸,一個人也難生活,尋找食物成了難題。只有羣居,男女分工狩獵和採集才能維持生存。所以北京人採取了羣居生活,這就是早期的原始社會。

教師:請問:他們用火做什麼呢?

學生:燒烤食物

學生:驅趕野獸

學生:照明禦寒

教師:思考我長得很像猿,卻叫我北京人,你看我是人嗎?

學生:你長得的確很像猿,但你手腳分工明顯,還會使用天然火啦,最重要的是你會製造和使用工具了,所以你真的是人了!

教師: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樣生活的?

學生:北京人過羣居生活,是由生產力水平的極端低下和環境的險惡所決定的。

教師:北京人發現的意義

學生:北京人的發現對研究古人類進化具有重要的意義,是世界迄今所知發現的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

學生:1987年北京人遺址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三、課堂總結

本課我們除了學習了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之外,後來我們通過考古我們又發現了藍田人、丁村人等等很多的遠古人遺址,因此我國成了世界上發現古人類遺址最豐富的國家,這是中華民族的驕傲,這説明我們腳下這塊土地是一方沃土,我們為之驕傲和自豪。

四、課堂練習

1.研究歷史的第一手資料,要通過(C)

A.神話傳説

B.史書記載

C.考古發掘

D.學者推斷

2.在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A)

A.勞動

B.火的使用

C.直立行走

D.製造和使用工具

五、作業佈置

1.背誦本課知識點

2.做練習冊

七年級歷史教案《中國境內的早期人類》2

【課程標準】以元謀人、北京人等早期人類為例,瞭解中國境內原始人類的.文化遺存。

【教學目標】

識記和理解:記住元謀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生活的時代和地點;知道北京人的體質特徵;瞭解他們使用的工具特徵及獲取生活資料的方式;理解原始人用火的意義。

能力與方法:通過識圖培養觀察能力;通過想象原始人生活情景,培養再造想象能力;通過比較北京人、猿類、現代人,幫助學生學習運用比較的方法學習歷史。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瞭解中華文明悠長的源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認識勞動在人進化中的作用,進行勞動觀點的教育;瞭解北京人與山頂洞人和生活環境,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

【教學重、難點】重點:是北京人;難點:元謀人的地位、北京人身體不平衡、山頂洞人人工取火的依據。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註

一、導入新課

書上的導言,當科學考隊員,來考察一下我國境內早期人類的生活情況。要求學生初讀課文,觀察《我國境內早期人類活動地區圖》,設計考察的線路(按一定的時間順序)。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

學生閲讀課

積極參與設計考察線路,初步知道先後順序。

二、元謀人

要求學生看書,找出“為什麼叫元謀人?(同時解決‘北京人’、藍田人等名的來歷)”“生活的年代與地域?”

考察:“作為科學工作者,你怎麼知道他已經是人了呢?”“元謀人的發現,有何重要意義?”

教師小結。過渡:已經發掘的元謀人的遺存不多。接下來我們重點考察一下北京人。

學生閲讀,仔細研究,體驗一下考察的感覺。

過渡到下一目。

三、北京人

要求學生閲讀課本,看看從哪些方面去考察北京人?(生活的年代、地域、環境、身體特徵、工具的使用、火的使用等)

問題:你認為有哪些條件(不)適宜人的生存?

比較體質特徵(觀察真人比較)。

舊石器與天然石塊有何不同?如何製作石器?觀察書上的石器,它們是用來做什麼的?如何獲取食物?依據是什麼?

怎麼樣知道北京人用火?如何得到火的?如何保存火種?使用火有何意義?

教師小結本目內容,説明:北京人遺址是遺存最豐富的遠古人類,於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遺產名錄。”

活動: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如何度過的?

學生閲讀,先建立一個整體映像

然後分別進行考察(閲讀、觀察、分析、結論、發言等活動)。

增加學生的自豪感。

四、山頂洞人

大約二十萬年後,在北京人生活過的地方,又出現了一種進步得多的原始人類――這就是“山頂洞人”。

引導學生考察一下,山頂洞人有哪些方面比北京人進步(注意哪些方面,列表歸納)。

比較北京人山頂洞人

生活年代

體質特徵

工具製作

生活用火

穿着

自然過渡,引起學生的興趣。

學生閲讀教材,填表比較

着重考察:怎麼知道他們會人工取火?他們是如何鑽孔的?

五、收穫與疑問

我們今天的科考結束了,你有什麼收穫呢?

還有哪些問題?

學生回答,作為小結。

拓展思路。

六、練習

書後“學習測評”。

七年級歷史教案《中國境內的早期人類》3

教學目標:

1、識記我國主要的遠古居民元謀人、北京人生產生活情況、距今年代以及氏族生活的特點等。

2、通過探究山頂洞人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進步等問題,體驗獨立思考和歸納比較的過程。

3、認識中國是人類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類遺址是的世界文化遺產,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學習重點和難點:

北京人基本概況;所講內容距今久遠,只有依據考古發掘成果進行科學推;故事激趣,導入新課,解讀學習目標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生成問題

歌曲《大中國》中唱到“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家裏盤着兩條龍,是長江與黃河”。長江和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長江和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在這裏誕生了我國最早的人類——元謀人和北京人,你想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嗎?

二、自學互研生成新知

知識模塊一我國境內的早期人類

自主閲讀課本P2內容,完成第1題。

1.簡述元謀人的生活狀況。

(1)生活年代:距今約170萬年。(2)生活地點:雲南省元謀縣。

(3)生活狀況:會製作工具和知道用火。

(4)歷史地位: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的古人類。

知識模塊二北京人的發現

自主閲讀課本P3內容,完成第2題。

2.簡述北京人的生活狀況。

(1)生活年代:距今約70~20萬年。(2)生活地點: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上。(3)使用天然火。(4)靠狩獵、採集為生。

知識模塊三北京人的特徵

自主閲讀課本P4~5內容,完成第3~4題。

3.簡述北京人的特徵。

(1)北京人的頭骨、前額低平、眉脊較粗、顴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腦容量比現代人小。

(2)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徵,但手腳分工明顯。

(3)生活狀況:使用打製石器,過羣體生活,會使用天然火併保存火種,火的使用增強了人們適應自然的能力,是人類進化上的里程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fw/xiaoyuan/4qw4e1.html